資源簡介 一下2《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革命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井,解決了名叫沙洲壩的村子的吃水困難問題。鄉親們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邊立碑紀念,飲水思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感恩,懂得珍惜。本文共有三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第2自然段寫為了解決村民的吃水問題,毛主席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第3自然段寫鄉親們飲水思源,立碑紀念。課文有一幅插圖,是拍自沙洲壩實地的照片,圖文互補,讓故事內容更加真實、感人。學情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革命傳統題材類課文,由于敘述的故事內容遠離當代兒童的生活時代,因此,學生難以理解文章深刻的教育意義。然而,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識字、寫字和朗讀應該放在第一位。要讓學生通過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掌握本課生字,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質,初步懂得引水思源的道理。教學目標文化自信:讓學生了解毛主席事跡,培養感恩品質,激發對革命先輩崇敬之情。語言運用:認識“吃、忘”等生字和心字底、廣字旁2個偏旁,會寫“江、沒、叫、吃”4個字和橫折彎1個筆畫。思維能力:正確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找出文中明顯的信息,體會鄉親們的情感。審美創造:通過想象說話、創設情境等方式,體會鄉親們吃水的不容易。教學重難點1、識字寫字,積累詞語;通過關鍵詞找出文中明顯的信息。2、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感恩,懂得珍惜。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童年總是充滿希望,充滿夢想,那你有什么美好心愿呢?生自由回答自己心愿。2、導入新課,齊讀課題走進沙洲壩村的鄉親們,看他們有著怎樣的心愿呢,齊讀課題。3、借圖識“井”:出示圖片,“什么是井?”師對照圖片,介紹“井”看,這就是“井”,誰能給他組個詞語,一起讀詞語(水井,井口)。4、學習課題中另外生字“吃”、“忘”,學寫“吃”,認識心字底。理解“吃水”5、理解題目意思,帶著理解再讀課題。二、借助讀音,讀通課文1、出示課文全文,自由讀課文。(1)借助拼音讀準;連詞成句讀流利。(2)圈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2、交流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3、分段指名讀課文,教師相機糾正字音。三、熟讀課文,語境識字,了解故事活動一:說出“井”位置1、讀完課文,誰知道這口井的位置在哪里呢?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一自然段。2、這口井的位置在哪里呢?出示詞語卡片:瑞金城、沙洲壩、江西(學生找到哪個,就讀哪個詞語)3、教師根據中國地圖簡單介紹這三個地名的關系瞧,這是一張中國地圖。江西省就位于中國的東南部,在江西省的東南部,有一個城市叫瑞金城,在瑞金城的城中心外,有一個小村子叫沙洲壩村,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就發生在江西省瑞金城外的沙洲壩村4、聽完老師的介紹,誰能把這三個地名按照大小來排排序,你們同意嗎?誰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5、這段里面出現了一位特別偉大的領袖,是誰?出示卡片:毛主席(讀詞語)6、簡介毛主席,學習生字(1)出示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頭像,簡介毛主席。(2)學習生字:毛、主、席毛:和“手”對比識字。主:游戲識字(變魔術)。通過加不同的偏旁讓我們記住更多的字。席:字理識字與故事識字相結合。關于這個“席"字還有個小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中國古代沒有桌椅,人們就會在地上鋪一塊小墊子坐,這小墊子就是“席”。最早的時候,席是用草、竹編織而成,后來也有了用布做的席,所以“席”字底下是個“巾”字。人們坐在地上這叫“席地而坐”。古人進屋,坐在席上,就叫“入席”。小朋友們,你知道“席”字的哪個部分表示屋子嗎 就是這個“廣”字。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一個新的偏旁:“廣字旁”。7、再讀第一自然段,注意村子、時候這兩個詞的輕聲讀音。活動二:講述“井”故事1、知道了井的位置,那為什么要挖這口井呢?誰來讀第二自然段?2、生讀,師生交流。3、出示圖片和歌謠:出示圖片和歌謠,渲染沙洲壩吃水困難,他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你們想想鄉親們挑水的路上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4、吃上水真是太難了,誰能讀出鄉親們的艱難和辛苦?指導朗讀重讀、慢讀“沒有”、“很遠”兩個詞。教師適時穿插示范朗讀小結:透過你們的朗讀,老師知道你們感受到了鄉親們的辛苦。過渡:孩子們,假如你是沙洲壩的村民,這時你的心里會有一個怎樣的心愿呢?5、那他們的心愿最終實現了嗎?是哪些人幫他們挖了這口井呢?請同學們再讀第二自然段,把挖井的人用圓圈圈出來。6、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詞語卡片:戰士、鄉親們。(1)出示圖片,學習象形字“戰”。(2)對比識字“士”和“土”。7、再讀第二自然段。在毛主席的心中始終有一個美好的心愿,那就是他希望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能過上幸福的日子。當他來到沙洲壩村,看到村民吃水那么辛苦,于是他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完成了鄉親們的心愿。讓我們再讀一遍這一自然段活動三:弘揚“井”精神1、自從有了這口井,沙洲壩的村民吃水再也不用到很遠的地方去挑了,如果你是沙洲壩的村民,你會對毛主席說些什么呢?2、鄉親們都在感激著毛主席,為了紀念毛主席鄉親們在井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我們一起讀(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3、拓展: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還能不忘記哪些人呢?走在公路上不忘 人吃飯不忘 人。還不能忘記哪些人呢?......小結: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四、緊扣難點,落實書寫感恩的瑞金人民還在沙洲壩建了一座紅井展示館,在展示館前有一塊大石頭,就寫著這紅井的故事,可是時間長了,有些字就脫落了。這四個字分別是什么呢?(課件出示)Jiāng西省瑞金城外有個村子jiào沙洲壩。在那艱苦的歲月,村里,村里méi有井,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解決了村子里chī水的問題。1、出示例字,老師指導學生分別觀察四個字的結構、位置和關鍵筆畫。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3、評價指導4、學生改正再寫。5、補齊后指導學生讀這段話。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1、讀一讀,記一記課后詞語2、當一次小小宣講員,把這個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板書設計吃水不忘挖井人江西 毛主席瑞金城 戰士沙洲壩 鄉親們感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