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 孫權勸學 【教學目標】1.掌握“務、博士、見、及、更”等文言詞語的意思,疏通文意。2.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意。3.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道理。【情境導入】同學們,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的時代,關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終敗在東吳的一位將軍之手,可想而知,這位將軍定有非凡之處,他是誰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他有關的一篇文章。(板書文題:孫權勸學)【新課解讀】一、初讀感知1.聽錄音,學生初步感知課文。2.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停頓、節奏。3.自由朗讀,讀得流暢。讀出人物的語氣。4.梳理文意,學生邊朗讀課文邊根據課下的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先在小組內,最后全班交流不懂的句子。例:卿言多務,孰若孤 (你說事務多,哪里比得上我 )5.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出每個人物的語氣、神態和心理。明確:孫權——語重心長、果斷;呂蒙——自豪;魯肅——真誠。二、整體感悟1.教師提問:本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學生再讀課文,理清內容,概括層意。明確:(學生自愿發言,教師引導、歸納)本文主要講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后其才略突飛猛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圖示如下:孫權 勸學呂蒙 辭學——就學魯肅 大驚——結友三、研讀探究1.教師多媒體出示研討問題,學生齊讀“孫權勸學”部分,然后小組內交流探討教師出示的問題,最后教師提問、明確:(1)孫權為什么要勸說呂蒙學習 明確: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2)孫權是怎樣對呂蒙進行勸學的 體會他的語氣、神態和心理。①“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明確: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厲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明確: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其對呂蒙的關心、愛護。③“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明確: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2.教師多媒體出示研討問題,指名分角色朗讀呂蒙與魯肅的對話,揣摩“刮目相待”的內涵,然后小組內交流探討教師出示的問題,最后教師提問、明確:(1)魯肅為什么對呂蒙會“刮目相待” 明確:因為他從與呂蒙的談話中,發現呂蒙才略大增,與先前的“吳下阿蒙”判若兩人。(2)本文是怎樣證明呂蒙學有成就的 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證明 明確:沒有直接表現呂蒙才學大增,學有所成,而是從魯肅的驚嘆贊語中側面表現的。(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表現了魯肅怎樣的感情 明確: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地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出。(4)“士別三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怎樣的心境 明確:“何……乎!”表示感嘆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感到很自豪。教師特別補充:呂蒙的“自豪”緣于對學習有新的認識,從學習中獲益匪淺。(5)“刮目相待”后,魯肅有何舉動 說明了什么 明確: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友,說明魯肅對呂蒙的賞識、認可。四、品析人物教師:本文主要寫了三個人物,你最喜歡誰 理由是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歸納: 五、感悟反思1.教師: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得到了什么啟示 師生互動交流、歸納總結:①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②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③多讀好書。④讀書能提高人的知識才能。2.文中出現了兩個流傳至今的成語,請同學們積累。多媒體出示:【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尚淺。【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六、拓展延伸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談談兩文在內容、寫法上的異同。明確:《孫權勸學》和《傷仲永》兩篇文章,從內容上看,都與學習有關,卻恰好一正一反,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呂蒙接受孫權勸告,在繁忙的軍務之余,讀書學習,其才略很快有了驚人的長進,使魯肅不得不“刮目相待”。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學”,后變得平庸無奇。《孫權勸學》一文,以對話為主,語言描寫生動。另外側面描寫也很突出,以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表現了呂蒙學有長進。《傷仲永》借事說理,生動具體地闡述了作者的才能觀。文章敘議結合,道理蘊含在敘事之中。七、本課小結同學們,文中的呂蒙因為讀書令人刮目相待。讓我們與書同行,打好人生的底色;與博覽同行,豐富開闊視野。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祝你們在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附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