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阿長與《山海經》 第1課時 教學設計【素養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詳略安排,通過具體事件,分析阿長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2.了解文章欲揚先抑的寫法,體味作者對阿長的復雜情感。3.注意分析關鍵語句,領會“大詞小用”這些詞語的深層意蘊,體會作者詞語運用之妙。4.感悟作者悲憫善良的情懷,善于發現平凡人身上的閃光點。【教學重難點】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詳略安排,通過具體事件,分析阿長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2.了解文章欲揚先抑的寫法,體味作者對阿長的復雜情感。3.注意分析關鍵語句,領會“大詞小用”這些詞語的深層意蘊,體會作者詞語運用之妙。【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學習任務:任務一 知識積累(預習檢測)任務二 片段閱讀 初識阿長任務三 速讀課文 整體感知任務四 再讀課文 聊聊阿長的那些事兒任務五 聚焦《山海經》與阿長任務六 物是人非,懷念阿長任務七 答疑解惑,深層探究【教學過程】【新課導入】長媽媽(她)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墻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整體感知】阿長,從名字看不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山海經》是一本古書,這兩者是怎樣聯系在一起的呢?任務一 知識積累(預習檢測)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2.掌握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并能運用到寫作和日常生活中【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寫作背景】魯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提到,《阿長與〈山海經〉》是他“流離中所作,地方是醫院的木匠房”,當時的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當局和各種敵對勢力的迫害,渴望尋找生命的“閑靜”,以抵御這樣的“紛擾”,因此思歸童年中重要的人事物,聊以慰藉。【字音字形】【多音字】【形近字】【詞語解釋】【震悚】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渴慕】非常思慕。【面如土色】臉色跟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形容極端驚恐。【情有可原】在情理上有可以被原諒的地方。【疏懶】懶散而不習慣于受拘束。【惶急】恐懼著急。【詰問】追問;責問。任務二 片段閱讀 初識阿長1.阿長即將要去魯家應聘保姆,請你為她制作一份個人簡歷。( 提示:從文章開頭、結尾及課后資料尋找線索。)2.阿長的名稱從何而來?她有哪幾種稱呼?作者詳細介紹她的稱謂有何用意?阿長即將要去魯家應聘保姆,請你為她制作一份個人簡歷。提示:從文章開頭、結尾及課后資料尋找線索。阿長的名稱從何而來?她有哪幾種稱呼?作者詳細介紹她的稱謂有何用意?任務三 速讀課文 整體感知1.找出課文圍繞“阿長” 寫了哪些事情,并概括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2. 根據對事件的梳理,理清本文的結構層次。3.標出直接表達“我”對阿長情感態度的語詞,并結合相關事件畫出情感變化示意圖。來到魯家后,阿長和小魯迅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兒。1.速讀課文,找出課文圍繞“阿長” 寫了哪些事情,并概括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①喜歡切切察察; 略②對“我”過分看管; 略③睡覺時會擺成個“大”字; 詳④元旦讓“我”說吉利話,并給“我”吃福橘; 詳⑤給“我”灌輸各種禮儀禁忌; 略⑥給“我”講長毛的故事; 詳⑦謀害了“我”的隱鼠; 略⑧給“我”買來《山海經》。 詳 重點小貼士 詳略安排需遵循的原則①與文章中心關系密切的詳寫,有一定關系的略寫。②能凸顯人物形象的詳寫,與人物形象有一定關系的略寫。③略寫是對詳寫的補充,可使文章內容豐富,使人物形象更豐滿。④一般來說,詳寫旨在凸顯事件的深度,略寫旨在突 出事件的廣度。2.根據剛才對事件的梳理,理清本文的結構層次。第一部分(1—2):介紹阿長的身份和稱呼由來。第二部分(3—18):敘寫阿長的日常事件。第三部分(19-29):寫阿長給“我”買《山海經》的事情。第四部分(30-31):抒發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激與懷念。3.標出直接表達“我”對阿長情感態度的語詞,并結合相關事件畫出情感變化示意圖。【方法指導】欲揚先抑范例先抑: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可是從此以后,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后揚: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總結】本文是以“我”對阿長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組織事件的。作者將自己對阿長的情感隱含在這些事件之中,又用情感將這些事件組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播放朗讀視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