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年中考時政熱點專題系列(二)共筑消費新生態 保護消費者權益【熱點聚焦】材料一:2016年1月28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黨政同責、標本兼治,加強統籌協調,加快完善統一權威的監管體制和制度,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材料二:2016 年3?15晚會圍繞“共筑消費新生態”的主題,報道了網絡訂餐欺詐、網絡刷單和刷信譽的騙局、跨境電商渠道進口的兒童用品超三成不合格、多批次食用油不合格、電烤箱等7種產品不合格率高于10%、紅參可能一半是白糖等存在侵害消費者權益社會問題。同時,晚會還依據公益性、推動力、警示性的標準,評選出施振義、黎昌福、李洪奎為“3?15貢獻獎”獲獎者。21cnjy.com材料三:山東警方破獲案值5.7億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經嚴格冷鏈存儲運輸銷往18個省市,涉案金額達5.7億元。問題疫苗案震驚了全社會,讓人們出離憤怒。案件波及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涉案金額之高,影響之惡劣引發了輿論高度關注,造成了民眾的憂慮和恐慌。【來源:21·世紀·教育·網】【知識鏈接】八年級(下)教材1.生命和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www-2-1-cnjy-com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多項權利。2-1-c-n-j-y4.在交易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消費知識和法律知識,保持應有的警惕,盡量不給不法經營者以可乘之機,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在侵權行為發生以后,我們則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使不法經營者顯露原形,受到懲治。5.消費者依法維權的途徑有: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究竟采取哪種方式維權,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21*cnjy*com九年級教材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來源:21cnj*y.co*m】【中考命題預測】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是歷年中考考查重點和熱點,也是難點。中考命題時,會結合我國消費領域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和經典案例、中學生生活中的消費行為考查我們對經濟生活的理解、對我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法律的認識、我國消費者的權利、消費者的義務、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消費者、消費者維權的途徑、消費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和應對措施等。經常結合漫畫或圖表,結合最新的材料命制選擇題和簡答題,有時也會命制分析說明題和實踐探究題。【出處:21教育名師】【設問角度提示】1.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網絡刷單和刷信譽行為。答:①商家違背了誠實守信的原則,是不道德的行為,應受道德譴責;②是一種違法行為,應受到法律制裁;③降低了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信賴程度,破壞了網絡購物環境,敗壞了社會風氣等。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2.面對網購陷阱,消費者在購物時應注意什么?答:①對網購信息要有足夠分辨能力,避免輕信盲從;②樹立隱私意識,避免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傷害;③注意查看網購商品的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④注意網購商品質量是否可靠、價格是否合理、計量是否準確;⑤應注意索取、保留發票或其他有效票據。3.跨境電商渠道進口的兒童用品超三成不合格,這對我們有什么警示?答:國家有關部門要關注兒童用品,依法打擊侵犯兒童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社會各界要積極為兒童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21*cnjy*com4.食用油不合格、紅參摻白糖等涉及生命安全問題備受晚會關注說明了什么?答:①生命健康權是我國公民享有的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受侵犯;②黨和政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③社會上還存在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5.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3?15晚會對違法侵權行為曝光的積極影響。答:①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市場經濟秩序;②有利于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③有利于打擊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④有利于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6.施振義、黎昌福、李洪奎的維權行為給青少年哪些啟示?答:①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堅定信念,執著追求;②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③增強正義感,勇于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斗爭;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等。【熱點專題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一只普通蝦要價38元、一顆話梅8.8元、一盤豆腐368元、紀念照一張200元等一系列宰客事件,侵犯了消費者的( )21教育網①依法求償權 ②自主選擇權 ③公平交易權 ④知悉真情權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2. 2016 年3?15晚會主題是“共筑消費新生態” (如圖),要“共筑消費新生態” ( )①消費者要主動參與,自覺維護自身權益 ②生產經營者要守法守信,真心對待監管 ③監管者要完善監管方式,提高監管力度 ④與政府有關,與消費者無關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3. “周住牌”洗衣粉、“娃噲噲”果汁、“可喜可樂”……這些“品牌”城市少有,農村卻常見。文字游戲讓人忍俊不禁,笑完卻又挺心酸。對此,下列說法和做法正確的是( )①保護消費者,也要“城鄉一體化” ②積極宣傳,增強農民的防范意識、提高農民對商品的鑒別力 ③農村人經濟條件不好,貪求便宜,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④要加大執法力度,編緊農村市場的監管籬笆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4.2015年我國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達到66.4%,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同樣在2015年,我國居民境外消費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從奢侈品到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無所不買。這反映出( )2·1·c·n·j·yA.人們對國內消費環境的信心不足。如何進一步提振國民的消費信心,讓消費者更放心、更安心地消費,是新常態下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動力轉型的重要任務B.中國人缺乏愛國心,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C.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我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D.中國產品質量低劣,無法與國外產品抗衡5.在3·15晚會直播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商工作人員在現場接聽消費者的投訴熱線,直至晚會結束,12315維權熱線共接聽消費者訴求電話5297件,微信公眾平臺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10714件,統計結果顯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依舊是互聯網購物,占投訴總量的7成。互聯網新興企業的服務弊端與實體經濟產品質量的下滑,使國內整體消費環境日益變差。在人們對國內消費環境明顯信心不足的狀況下,進一步提振國民的消費信心,營造良好的消費生態環境,顯然成為新常態下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動力轉型的重要任務。作為企業,應該( )21·世紀*教育網①嚴把質量關,全面提升國貨實力 ②想消費者所想,讓優質服務成競爭王牌 ③打造口碑品牌,贏得消費者信賴 ④共同營造安全便利、公平競爭、誠信守法的消費新生態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二、非選擇題6.2016年3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暴露出監管方面存在諸多漏洞。食藥監總局、衛生計生委、公安部要切實加強協同配合,徹查“問題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對相關失職瀆職行為嚴肅問責,絕不姑息。同時,抓緊完善監管制度,落實疫苗生產、流通、接種等各環節監管責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1)“對相關失職瀆職行為嚴肅問責,絕不姑息”的做法表明了什么?(2)“案件波及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涉案金額之高”的原因是什么?(3)“問題疫苗”案有什么消極影響?7.材料一:“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3月31日是全國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宣傳日,這一天,儋州市食藥監局在全市范圍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落實‘四個最嚴’,推動社會共治”為主題的“12331”宣傳日活動。21·cn·jy·com材料二:【回歸教材】(1)“落實‘四個最嚴’,推動社會共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版權所有:21教育】【漫畫解讀】(2)漫畫“百姓餐桌,安全第一”,這是為了保障公民的什么權利?為什么要保障這一權利?【意義探究】(3)儋州市食藥監局在全市范圍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落實‘四個最嚴’,推動社會共治”為主題的“12331”宣傳日活動,有什么意義?www.21-cn-jy.com【獻計獻策】(4)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你有什么好的建議?【熱點專題訓練參考答案】一、1.C 2.C 3.C 4.A 5.A7.(1)體現了黨和國家關注民生,以人為本,努力解決民生問題,重視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2)為了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生命健康權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是對他人生命的不尊重,行為人要依法受到相應的制裁。我國政府注重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權的保護,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對人民負責。等等。(3)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和切身利益;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能夠有效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利于調動人民群眾為建設健康中國而努力奮斗。等等。(4)國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有效監管;健全與強化行政問責制度,嚴厲懲處責任人的違法行為;加強對全社會的誠信教育,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行業自律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社會:加強輿論監督力度,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以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等等。生產者和經營者、銷售者:要樹立社會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法制意識,依法生產、經營、銷售;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恪守職業道德,切實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能力,勇于并善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