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7.靜夜思(第1課時)【教材分析】《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全詩僅二十字,卻以簡潔凝練的語言,生動地描繪出詩人在寂靜的月夜,獨自仰望明月時引發的思鄉之情。詩句通俗易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四句,從看到月光到產生疑惑,再到抬頭望月、低頭思鄉,情感層層遞進,情景交融。這首詩不僅是學生學習古詩的經典啟蒙之作,還能讓學生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和意境美,為今后學習更多古代文學作品奠定基礎。【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活潑好動的階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月亮等自然事物有一定的觀察和認知,但對于古詩中蘊含的思鄉之情等抽象情感較難理解。在語文學習方面,學生已積累了一些簡單的識字經驗,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但在朗讀古詩時,對于節奏和韻律的把握還不夠準確,需要教師引導。同時,他們在理解古詩的意象和意境上需要更多直觀的幫助和引導,以激發他們對古詩學習的興趣。【素養分析】(文化自信)熱愛古詩,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認識“靜、思”等8個生字。會寫“思、床”等6個生字。(語言運用)能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認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思維能力)能夠通過運用聯系詩句、動作示意等方法理解字義,想象畫面,初步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審美創造)想象畫面,體會思鄉古詩的韻味和美好意境,激發對閱讀中華古詩的熱愛。【教學目標】1.認識“靜、思”等8個生字;會寫“思、床”等6個生字。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讀出節奏和感情。【教學重點】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在古詩的語境中自主識字學詞。【教學難點】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正確,讀出古詩節奏。【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新課任務】第一板塊 【情景激趣,新課導入】1.交流討論。(1)你還記得《古朗月行》和《贈汪倫》嗎?預設:它們都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2.古詩回顧。《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3.了解作者。李白(唐朝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被后人譽為“詩仙”。你還讀過李白其它的詩嗎?鐵杵磨成針的故事第二板塊 【朗讀古詩 自主識字】播放視頻朗讀。朗讀古詩,遇到不會的生字多讀幾遍。3.認讀生字(1)教師領讀本課的生字,并結合本課的詞語學習生字。(開火車認讀生字)(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4.識字方法。5.識字游戲。6.感情朗讀。第三板塊 【書寫指導,掌握生字】1.生字認讀(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思、床、前、地、故、鄉。(2)認讀生字。2.教師范寫重點生字:“思”字是上下結構,上心字底的字和心理活動有關。帶“心字底”的字還有:想、念、忘……。“床”字是半包圍結構。……3.偏旁識記:你還記得反文旁和折文旁的區別嗎?4.書寫練習(1)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2)小組合作評選出優秀書寫作品,全班展示,教師鼓勵。【課時訓練】1.下列的字各是什么結構?思、床、前、地、故、鄉、光2.把下列的音節補充完整。3.生字開花。低 故 思【總結評價】1.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布置作業】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2.預習下一課。【板書設計】7.靜夜思【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播放視頻導入,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對古詩學習的興趣。在識字教學環節,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字寫字,學生參與度較高,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生字的書寫。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朗讀指導方面,雖然強調了節奏和情感,但學生在朗讀時仍未能完全展現出古詩的韻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引入生活實例和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情感,同時加強朗讀訓練,如通過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古詩的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