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識字1. 春夏秋冬(第1課時)【教材分析】《春夏秋冬》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識字課文,它以四季為主題,編排巧妙,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從內容編排上看,課文由兩組關于四季的詞語和一首描繪四季景色的兒歌組成。第一組詞語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簡單凝練地概括了四季最具代表性的氣象特點;第二組詞語 “青草、紅花、游魚、飛鳥”,生動展現出四季中動植物的不同狀態。兒歌則將四季的典型景象串聯起來,充滿童趣,易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通過這些內容,學生能直觀地認識四季的自然現象和常見事物,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和知識積累奠定基礎。【學情分析】作為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由于學生的起點水平不同,識字量和識字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在學生頭腦中是有印象的,同時也反映出學生愿意認識更多的字。那如何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識字,在欣賞中陶冶情操,感受詞語學習的魅力成為了我本課思考的重點。【素養分析】文化自信:通過觀察圖畫了解四季的特征。學會本課的八個生字,會認讀生字。語言應用: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培養觀察能力、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情感。審美創造:感受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對美麗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學目標】1.能正確認讀“霜、吹”等5個生字和1個偏旁,會寫“春、冬、吹”3個字。2.正確、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四季的美好。【教學重點】讀準字音,隨文識字,學習書寫生字。【教學難點】初讀課文,感受春夏秋冬的美麗以及大自然的生機和美好。【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新課任務】第一板塊 【欣賞圖片 導入新課】1.教師:同學們,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2.走進新課。我們一起來欣賞兒歌《四季的顏色》。引出課題《春夏秋冬》。第二板塊 【初讀感知 認讀生字】出示導讀要求:(1)自己試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圈出生字詞,不會的字多讀幾遍!(2)觀察插圖,邊讀邊思考: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點?2.拼讀識記:出示課文中的詞語,聽音頻,讀生詞。教師根據學情差異,指導生字讀音。識記要求:(1)老師指名讀。(2)小火車讀。(3)教師相繼教讀,糾正錯音。3.我會讀:教師指導“霜、吹、落、降、飄”的讀音,去掉拼音后,再讀一遍。提問:生活中這些字在哪里出現過?(引導學生通過實際生活的事物聯想到字,進而組詞。)4.圖文識字:結合圖片,識記“吹、落、飄”字。5.認識新偏旁:識記“霜”字。認識“雨字頭”,通過對比“雨”字和“雨字頭”的不同,了解“雨字頭”的書寫要點:雨字壓扁,左豎變成點,橫折鉤變成橫鉤。6.拓展識記:帶“雨字頭”的字一般跟什么有關?點撥:一般與天氣現象有關。如:雹、雷、霧、露、雪等。(加強學生的思考拓展能力)7.認識新偏旁:識記“降”字。認識“雙耳旁”。通過圖文結合,列舉出帶有“雙耳旁”的字。如:隊、陰、都、鄰等。組詞:下降、降落傘。提問:降的反義詞是什么?明確:降的反義詞是升。第三板塊 【字詞識記 指導書寫】1.出示生字“春”:(1)書空筆順。(2)解說間架結構特點:上下結構,日字旁;上部三橫等距不等長,撇捺畫要舒展。(3)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指導。2.出示生字“冬”:折文要上小下大,橫撇和捺要舒展。下面兩個點要寫在一條直線上。3.出示生字“吹”:“口”上寬下窄,大小適中。“欠”橫鉤宜短,下撇靠橫鉤左端起筆;撇捺舒展,收筆大致齊平。4.書寫練習:要求:(1)每個字書寫3個。(2)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3)小組內評選書寫好的字,全班展示。5.書寫評價。第四板塊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1.朗讀欣賞:感受文章中描繪四季的情景。2.指導朗讀:有節奏地讀一讀“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注意名詞和動詞之間要學會區分。3.自主朗讀:再讀一遍:學完生字后把課文的詞語讀一遍,鞏固生字。【課時訓練】1.仿照“春風吹、夏雨落”等詞語的形式,寫一寫你從圖上看到的景物。2.你喜歡什么季節?說說你的理由?(同學暢所欲言)【總結評價】1.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布置作業】1.朗讀并書空練習本課生字詞語。2.畫一畫你最喜歡的季節。【板書設計】識字1.春夏秋冬春風 夏雨 秋霜 冬雪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緊扣課本中的內容,聯系實際生活,將課文中的詞語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滿心歡喜地走進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呼吸四季的氣息,聆聽四季的聲音,感受四季的美麗。學生在春夏秋冬的樂園里快樂地學習,認識了生字,積累了詞語,把春夏秋冬刻在了心里,培養了學生觀察事物的習慣和能力,在大自然中陶治了學生的愛美情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