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識字4. 猜字謎(第2課時)【教材分析】《猜燈謎》是一篇充滿趣味和文化內涵的識字課文。它以猜燈謎這一傳統民俗活動為主題,通過朗朗上口的韻文形式,向學生介紹了多種有趣的燈謎以及相關的字詞。教材內容豐富,不僅包含了大量的生字,還將傳統文化與識字教學巧妙融合,讓學生在識字的同時,了解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韻文的編排富有節奏感,易于學生朗讀和記憶,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情分析】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識字的關鍵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具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猜燈謎這一活動形式對學生來說充滿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然而,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有限,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燈謎理解可能存在困難,在識字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字形、字音相近的字混淆的情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些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素養分析】(文化自信)通過猜字謎,領略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語言運用)在分析謎面、交流解謎思路的過程中,學會用準確、連貫的語言闡述自己的想法,同時積累豐富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謎面信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從謎面的描述中推理出漢字的結構和筆畫特點。(審美創造)體會字謎的語言美、構思美,感受漢字組合的奇妙,培養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審美情趣,鼓勵學生嘗試創作字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目標】1.會認讀“令、感”等5個生字,會寫“動、萬”等4個生字,認識新偏旁“力”。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合體字的構字規律。【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認識5個生字和4個新偏旁,掌握生字的書寫。【教學難點】了解合體字的構字規律,激發學生猜字謎的興趣。【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一板塊 【趣味猜謎 新課導入】1.說說你是怎樣猜謎語的。猜謎語,動腦筋,會觀察,抓特征,跳出謎面想一想,謎底就在話里藏。2.猜一猜:兩則謎語。(1)一口咬掉牛尾巴。(猜一個字)——告(2)石頭旁邊有塊皮。(猜一個字)——破(3)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猜謎,并詢問學生是如何猜謎的。第二板塊 【讀文識字 字文融合】1.朗讀課文。要求:自由讀字謎,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認讀生字。詞語積累:互相尊重、令人感動、萬里無云、純凈透明。4.合作猜謎:讀一讀字謎,猜猜每句話的字謎,并說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老師提示每一句話的第一個字指偏旁部首。“言”來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動,“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5.課堂點撥: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言”來互相尊重(跟禮貌用語有關),“心”至令人感動(與心情和情感有關),“日”出萬里無云(與太陽和天氣有關),“水”到純凈透明(與水有關)。6.說字解意:揭示每一句話對應的字是“請”“情”“晴”“請”。7.我會猜:揭示謎底“青”。第三板塊 【強化生字 書寫指導】1.朗讀課文:朗讀課文《猜字謎》,同桌比賽讀,相互正音并圈出今天要學的生字!2.書寫指導: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動、萬、無、明。(1)認讀生字。(2)小組合作交流寫好每個生字的方法。“動”字為左右結構,“云”加“力”就是動。“萬”字是獨體字,“方”字頭上去一點就是萬。“無”字是獨體字,無和元很像“明”字為左右結構,日+月=明(3)教師范寫重點生字。(4)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5)小組合作評選出優秀書寫作品,全班展示,教師鼓勵。(6)給生字擴詞、造句。3.我會讀:去掉拼音讀一讀兩則猜字謎。第四板塊 【課外拓展 素養提升】1.漢字的主要構成方法(1)形成漢字最早的方法,創造了最原始的文字。--象形字(2)把表示聲音的聲旁和表示意義的形旁搭配起來,組成新字。--形聲字2.生字開花3.猜字方法字謎(一)是層層遞進,需要聯系生活“紅、綠、雨、水”,通過左右結構的字的含義猜出謎底“秋”。字謎(二)中,每一行中分別藏著一個漢字,而謎底“青”就像媽媽一樣,生出一群字寶寶:請、情、晴、清。【課時訓練】2.我會答。“ 言 ”來相互尊重,“ 心 ”至令人感動,“ 日 ”出萬里無云,“ 水 ”到純凈透明。3.字謎游戲。(1)國字玉出門。謎底(口)(2)試一試:你能給“姓”和“令”這兩個字編字謎嗎?令:今天多一點。姓:每個女生都有姓名。【總結評價】1.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布置作業】1.把今天學到的字謎復述給家長聽。2.跟家長玩一玩猜字謎的游戲。【板書設計】識字4.猜字謎【教學反思】在本次教學中,識字教學環節,采用多種識字方法,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生字。在理解韻文和猜燈謎環節,通過小組討論和比賽等形式,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然而,在拓展延伸環節,部分學生在理解形聲字遇到困難,這可能是由于我在引導過程中不夠細致,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認知差異。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方法和引導方式上進一步優化,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不斷提升教學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