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語文園地一(第2課時)【教材分析】本節課為語文園地第二課時,整合了“讀一讀、書寫提示、日積月累”三個板塊。《祖國多么廣大》以簡潔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繪了祖國從南到北的不同風光,展現了祖國疆域的遼闊,讓學生在感受自然景觀差異的同時,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古詩《春曉》則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唐詩,孟浩然用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春日清晨的景象,語言凝練,意境優美,兼具音韻美與畫面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審美能力。“書寫提示”是讓學生明白“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并會書寫三個同類結構的字。這三個板塊相輔相成,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提升了學生對祖國文化和自然的認知。【學情分析】低年級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具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能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在理解較為抽象的概念,如祖國的遼闊時,可能存在一定困難。在古詩學習方面,學生對古詩的韻律和節奏有初步感知,但對于古詩意境的體會和情感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因此,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直觀、有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素養分析】文化自信:了解祖國的壯麗山河,感受祖國的偉大,學習古詩,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堅定文化自信。語言運用:積累描寫祖國風光和春日景象的詞匯與語句,豐富了語言素材,運用規范、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古詩畫面、體會情感,鍛煉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學會從詩句中提取關鍵信息,進行思考和推理。審美創造:學生在欣賞文本的同時,能夠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培養審美情趣。【教學目標】1.了解祖國不同地區的氣候和景色差異,感受祖國的遼闊,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2.幫助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春曉》,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感受祖國的遼闊,理解古詩《春曉》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教學難點】體會 “祖國多么廣大” 中蘊含的情感,感悟古詩《春曉》的意境,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和傳統文化的熱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一板塊 【字詞句運用(2)】1.自由讀兒歌《祖國多么廣大》:請大家借助拼音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確。2.請你邊聽邊想這首兒歌描寫了祖國的哪些地方?預設:大興安嶺、長江兩岸、海南島。3.教師利用教室懸掛的中國地圖,指出三個地方的所在,引導: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各地風景美不勝收。這些地方在同一時間分別有什么景色呢?預設:大興安嶺,雪花還在飛舞。長江兩岸,柳枝已經發芽。海南島上,到處盛開著鮮花。4.教師出示課件,展示大興安嶺雪景、江南柳樹發芽、海南鮮花盛開的美麗圖片,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廣大與美麗。5.教師引導交流討論:在同一時間,大興安嶺還在下雪,長江兩岸的柳枝卻發芽了,海南島更加溫暖,鮮花都開始爭奇斗艷。為什么這幾個地方的景色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預設:因為祖國非常廣大。6.教師講解:是呀,同樣的季節,北方和南方氣候差別如此巨大,是因為我們的祖國面積廣大,南北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7.朗讀指導:我們的祖國幅員多么遼闊呀,請大家用輕松、歡快的語氣來讀,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贊美之情。第二板塊 【書法提示】1.多媒體出示“田、四、白”三個生字。教師:觀察這些字,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回答:它們都是全包圍結構。2.帶領學生讀一讀課文學習小伙伴的提示語言,說說讀明白了什么。3.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白”的書寫,讓學生觀察“白”的筆順規則是先外后內再封口。4.讓學生在田字格上練習書寫,要求先看后寫再對照的書寫要求。5.拓展全包圍的字,讓學生思考。第三板塊 【日積月累】1.朗讀古詩: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古詩《春曉》。2.了解作者:孟浩然,唐代詩人。3.通過教師范讀、同學互讀等方式進行正音。簡單交流讀不明白的地方,教師幫助學生大致理解詩句中的字的意思和詩意。4.欣賞古詩:感受雨后清晨美麗的春光5.試著背一背:古詩填空。【課時訓練】1.看圖,連一連2.寫出小寫字母對應的大寫字母。3.將古詩補充完整,并完成練習。春曉[唐]孟浩然 ______眠___覺曉,處處聞啼______。夜________聲,_____落知________。(1)這首古詩寫的是( )的景象。①春天的早晨 ②夏天的夜晚(2)后兩句詩描繪的畫面是( )。【總結評價】1.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布置作業】背誦古詩《春曉》【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一兒歌:祖國多么廣大古詩:春曉【教學反思】在本次教學中,通過展示圖片等方式,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朗讀活動。在“祖國多么廣大”的教學中,借助地圖和小組討論,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了祖國的遼闊。在古詩《春曉》的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想象畫面,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感悟有了一定的提升。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小組合作討論環節,部分學生討論不夠深入,參與度不均衡,可能是討論話題的引導不夠明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精心設計討論話題,明確小組分工,提高小組合作的效果。另外,在時間把控上還需進一步優化,確保拓展延伸環節能更充分地開展。我將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