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10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勿忘國恥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間,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了中國大地。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閱讀課本第66頁的“活動園”,回答問題:遼寧省沈陽市有一座雕塑叫“殘歷碑”,它矗立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觀察殘歷碑,說一說九一八事變是怎么發生的。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次日清晨,日軍占領沈陽。這就是九一八事變。閱讀課本第66頁的“活動園”,回答問題:九一八事變后,歌曲《松花江上》廣為傳唱。找到這首歌,聽一聽,唱一唱,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和渴望回到家鄉的愿望,也唱出了全國人民對日本野蠻侵略中國的憤懣。閱讀課本第66頁的“閱讀角”閱讀課本第67頁的“活動園”,思考:想一想,為什么要設立國家公祭日。將每年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緬懷遇難的同胞,同時也是為了提醒我們銘記國恥,以史為鑒,珍愛和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30萬遇難者紀念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都是極為屈辱的記憶,它是民族的苦難、國家的災難。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永保和平。眾志成城面對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機,具有愛國精神的全體中華兒女匯聚成氣勢磅礴的力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閱讀課本第68頁的“活動園”,解答:在位于北京盧溝橋旁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廳里,有一座名為“銅墻鐵壁”的雕塑,你能解讀出它表達的內容嗎?《銅墻鐵壁》雕塑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千百萬愛國將士在戰場上浴血奮戰、頑強抗爭的場景,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千百萬愛國將士在戰場上浴血奮戰,頑強抵抗,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第五戰區中國軍隊血戰臺兒莊八路軍百團大戰1938年春,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殲敵1000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對日軍的進攻,陸續參戰的部隊達到105個團20余萬人,史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敵人。在這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抵御外來侵略、保家衛國的戰爭中,一大批優秀的抗日將士用生命和熱血展現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吉鴻昌、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壯的感人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回腸的愛國之歌。閱讀課本第69頁的“活動園”,回答下列的問題:請你收集抗日英烈們的事跡,在“抗日英烈故事會”上與同學們分享。如:1941年,晉察冀軍區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為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撤退,毅然把日軍引上了狼牙山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石頭砸光的情況下,寧死不做日軍俘虜,縱身跳下懸崖,三人犧牲,兩人身負重傷。狼牙山五壯士顯示了中華兒女寧死不屈的偉大精神。在這場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如火山般爆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閱讀課本第70頁的“活動園”,思考:從下面這幾幅浮雕中,你能看出全國人民是怎樣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的嗎?你還知道哪些愛國民眾抗日的故事?把它們講給同學們聽一聽。①從浮雕中,我們能感受到全國社會各階層人民積極投身到抗日戰爭中,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②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自發組織抗日義勇軍,開展抗日斗爭。閱讀課本第70頁的“活動園”,思考:了解了先烈們的革命故事,你想說些什么?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幸福,拋頭顱灑熱血,沒有他們的頑強抗爭,就沒有祖國美好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本領,振興中華。中流砥柱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旗,主張全民族抗戰、持久抗戰,開辟敵后戰場,建立并鞏固了敵后抗日根據地。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形勢多么險惡、戰爭多么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到底,為全國人民樹立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閱讀課本第71頁的“活動園”,回答:查一查資料,了解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那段歷史。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1936 年冬,中國軍隊在綏遠擊退日偽軍進攻,使全國振奮。西北地區成為抗戰的前哨陣地和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基地。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圍剿”紅軍的國民黨將領張學良、楊虎城與紅軍停戰,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但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親赴西安威逼張、楊繼續進攻紅軍。張學良、楊虎城在多次懇請無望的情況下,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聯蔣抗日,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與各方面進行協商。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閱讀課本第71頁的“閱讀角”:《游擊戰》由于敵人的瘋狂掃蕩和嚴重的自然災害,根據地的生存遭遇嚴重危機。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在延安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為奪取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閱讀課本第72頁的“活動園”,想一想:把“爛泥灣”變成“好江南”靠的是什么精神?把“爛泥灣”變成“好江南”靠的是中國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閱讀課本第72頁的“閱讀角”播放歌曲《南泥灣》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抗戰的偉大勝利。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書的次日即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勝利。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閱讀課本第73頁的“活動園”,思考:收集有關抗戰勝利的資料。想一想,我國為什么要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了牢記歷史,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緬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和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人們,彰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就是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走向勝利抗日戰爭結束后,飽受戰爭苦難的廣大人民渴望和平。中國共產黨力主和平建國,但是國民黨統治集團于1946年6月悍然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發動進攻,挑起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三年的英勇奮戰,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迎來了最終勝利。在課本第74頁了解”西北坡“,閱讀課本的“相關鏈接”你們知道“進京趕考”意味著什么嗎?為什么說“趕考”永遠在路上?“進京”意味著執政,“趕考”是要接受考驗。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是“趕考”;鞏固政權,建設新中國是“趕考”;江山永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是“趕考”。“趕考”永遠在路上……回望百年歷史,我們的國家蒙受了空前的恥辱,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前赴后繼、英勇奮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迎來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閱讀課本第75頁“閱讀角”:《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了解了這段歷史,你有怎樣的感受?你想以怎樣的方式來紀念英雄們?①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人民英雄信仰堅定、不怕犧牲、艱苦奮斗、胸懷祖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將來為祖國的強大貢獻力量。②我們可以到烈士陵園緬懷英雄,可以宣講英雄的故事來紀念他們。閱讀課本第75頁的“活動園”,回答:課堂鞏固1.( )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A.盧溝橋事變 B.西安事變 C.南京大屠殺 D.九一八事變2.( )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開始了全面抗戰。A.九一八事變 B.盧溝橋事變 C.西安事變 D.南京大屠殺3.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的戰役是( )。A.平型關大捷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西安事變4.“軍人戰死沙場原是本分,沒有什么值得悲傷的。”說出這句話的是抗日英雄將領( )。A.張自忠 B.楊靖宇 C.趙登禹 D.吉鴻昌BCBC感/謝/觀/看行業PPT模板http://www./hangy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 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pptx 南泥灣_20240226_11194649.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