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考點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1.區域界線及主導因素:代號 區域界線 主導因素 兩側區域名稱① 秦嶺—淮河線 氣候 Ⅰ北方地區與Ⅱ南方地區②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降水(或夏季風影響) Ⅰ與Ⅲ西北地區③ 青藏高原邊緣線 地形地勢 Ⅳ青藏地區與其他區域2.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項目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 <0℃ >0℃河流封凍狀況 封凍 不封凍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植被類型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為主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為主主要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 水稻作物熟制 一年兩熟、兩年 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兩熟到三熟主要經濟林木 蘋果、柿、棗 柑橘、茶葉、油桐主要運輸方式 公路、鐵路 公路、鐵路、水運考點二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2年2考·5分)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位置 范圍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 以南、青藏高原以東面積、 人口、 民族 人口稠密,漢族為主 人口稠密,漢族為主,云南少數民族最多地形 平原和高原為主 西部:高原、盆地; 東部:平原、丘陵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農業 旱作農業 水田農業①東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等; ②華北平原、關中平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冬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等 ①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②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水稻、生豬、柑橘、茶葉、桑蠶、甘蔗、淡水魚,熱帶作物林業 東北林區、溫帶水果 西南林區、東南林區;亞熱帶、熱帶水果資源 煤、鐵、石油等豐富 有色金屬、水能等豐富工業 東北重工業區、京津唐工業區、山東半島工業區 滬寧杭工業區、珠江三角洲工業區考點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2年2考·11分)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位置范圍 中國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一線以北 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面積、人 口、民族 地廣人稀,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地廣人稀,藏族主要聚居區,信奉藏傳佛教,布達拉宮、塔爾寺是著名圣地地形 以高原、盆地為主 青藏高原自然環境 特征及氣候 類型 “干旱”;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寒”;高山高原氣候河流 稀少,大多數是內流河 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植被 自東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草原、荒漠農牧業 ①畜牧業:內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場 ②綠洲農業: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邊緣 ①畜牧業:牦牛 (“高原之舟”)、藏綿羊、藏山羊等 ②河谷農業: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等礦產 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豐富 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之稱交通運輸 蘭新、包蘭等鐵路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青藏鐵路考點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和特征【典題示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歌曲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①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②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1)①②兩首歌詞反映的內容依次對應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為B、D(選填A、B、C、D字母)。材料二 圖1為我國重要地理界線分布圖。(2)圖中山脈b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3)a線的起止點為黑龍江黑河和云南騰沖,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材料三 “小背簍,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圖2為背簍及吊腳樓景觀圖。(4)背簍、吊腳樓常見于E地云貴高原地區,當地地勢崎嶇,多山區。(5)吊腳樓屋頂坡度大,有利于排水,建造在高溫多雨的地區。[思維路徑]信息 提取 (1)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及其分界線; (2)背簍及吊腳樓景觀綜合 分析 (1)A是西北地區,B是北方地區,C是南方地區,D是青藏地區。 (2)b秦嶺—淮河線與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吻合,是我國耕地類型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 (3)黑河—騰沖線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 (4)云貴高原地勢崎嶇,交通不便,背簍是當地居民背負物品的主要工具;云貴高原位于南方地區,降水多,吊腳樓屋頂坡度大,有利于排水【考點突破】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2.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3.四大地理區域的種植業類型及發展條件:區域 種植業類型 優勢 不足北方地區 旱作農業 平原廣闊,耕地多 熱量較低,降水較少南方地區 水田農業 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多山地、丘陵,耕地少西北地區 綠洲農業 (灌溉農業) 光照充足, 晝夜溫差大 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青藏地區 河谷農業 光照充足, 晝夜溫差大 海拔高,氣溫低,熱量不足考點二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典題示范】(2023·新疆建設兵團學業考)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 生活中處處是地理,今年出圈的熱點語言:“淄博邀你去燒烤,洛陽喊你賞牡丹”“到西雙版納去潑水,來海南文昌看火箭”,都與地理有密切聯系。(1)材料中四地,位于甲圖的是淄博和洛陽,位于乙圖的是西雙版納和文昌。(2)甲圖所示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以溝壑縱橫為顯著特點的地形區是黃土高原,該地形區的特色民居是窯洞。(3)(工業基地)乙圖所示地區的耕地多為水田;該地區地形平坦,水網稠密,城市眾多,經濟發展水平高,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4)(自然災害)兩圖所示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農耕區,有利于兩區域農業發展的氣候條件是雨熱同期,甲圖所示地區北部春秋季容易受低溫凍害影響(氣象災害),乙圖所示地區夏秋季經常發生洪澇災害(氣象災害)。(5)(發展工業條件)我國四大工業基地都分布于圖中兩地區,請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兩地區發展工業共同的有利條件。(至少答出兩條)答: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等。[思維路徑]信息 提取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地理特征綜合 分析 (1)材料中四地,位于甲圖的是淄博和洛陽,位于乙圖的是西雙版納和文昌。 (2)甲圖所示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特色民居是窯洞。 (3)南方地區耕地類型多為水田,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 (4)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均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甲北方地區北部緯度高,春秋季時容易遭受低溫凍害的影響。洪澇是南方地區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多出現在降水比較集中的夏秋季。 (5)兩地區發展工業的共同有利條件是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考點突破】氣候的影響影響方面 溫度帶 影響實例主要水果 暖溫帶 蘋果、梨、柿子、杏等亞熱帶 柑橘熱帶 椰子、香蕉等傳統民 居建筑 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坐北朝南,密閉程度較高,墻體較厚,有利于取暖和保溫亞熱帶、熱帶 高大寬敞,注重通風、透氣主要農 作物 暖溫帶 糧食作物 冬小麥油料作物 花生中溫帶 糧食作物 春小麥糖料作物 甜菜油料作物 大豆亞熱帶、熱帶 糧食作物 水稻油料作物 油菜糖料作用 甘蔗主要運 動項目 北方 滑冰、騎馬南方 游泳、劃船考點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典題示范】藏北高原草場遼闊,而藏南河谷林木繁茂,農業發達,兩地區景觀差異較大。如圖示意青藏地區,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青藏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水電站多分布在河流沿岸,說明水能資源豐富。(2)造成“藏北高原草場遼闊,而藏南河谷林木繁茂,農業發達”的景觀差異最突出的影響因素是地形。(3)圖中藏南河谷地區糧食種植區多沿河流呈條帶狀分布,請分析該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為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充足;河谷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思維路徑]信息 提取 (1)藏北高原和藏南河谷景觀; (2)青藏地區的范圍和河流、牲畜、農作物、糧食種植區、水電站分布綜合 分析 (1)青藏地區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海拔高,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2)藏北高原海拔高,氣溫低,草原遼闊;藏南河谷地勢較低,氣溫較高,水源充足,林木繁茂,農業發達。 (3)藏南河谷地區糧食種植區多沿河流呈條帶狀分布,該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為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充足;河谷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考點突破】1.西北地區干旱的自然環境對其他自然要素及生產生活的影響:2.青藏地區高寒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命題拓展】(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異同)(2023·濱州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通過兩年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地理學科分析問題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思想觀念和思維方法,請結合所學,完成本次研學之旅。[研學前準備](1)比較差異,總結特征:項目 A地 B地地形類型 盆地 ①高原為主,冰川廣布氣候類型 ②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山高原氣候(2)學以致用,指導生活:根據自然環境差異,選擇研學途中必帶的生活用品,并闡明理由。答:A地: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防曬衣。理由:氣候干旱,降水少,太陽輻射強。B地: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防曬衣(夏天用)、保暖衣物、氧氣袋等。理由:高寒、缺氧、低氣壓、太陽輻射強等。[研學中探究]主題一 西部甜蜜之旅 航拍葡萄溝,猶如一條綠玉絲帶鑲嵌在金黃色的沙漠中;到訪葡萄溝,肥沃疏松的沙壤中,喜光喜干的葡萄,晶瑩如玉地掛在藤蔓枝頭,每家每戶都有四周留孔的晾房。(3)請結合A地的自然環境,概括該地種植葡萄的優勢條件。答: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4)研學中發現晾房四周滿是鏤空的墻壁,請分析原因。答:便于通風,葡萄晾干時間快。主題二 交通旅行之思(5)乘火車從吐魯番出發,沿南疆鐵路行進方向,透過右側車窗看到高大的天山山脈。高山冰雪融水匯入塔里木河,一座座油井在沙漠中連片開采,油氣資源通過管道運輸方式運往祖國的東部沿海。(6)火車沿塔里木盆地邊緣環行,經喀什過和田,到達若羌。請分析鐵路干線呈環形的原因。答:綠洲和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邊緣。(7)經格爾木轉入青藏鐵路線,發現和若鐵路和青藏鐵路都有“以橋代路”的現象。對這種施工方式分析正確的是:和若鐵路C;青藏鐵路B。A.氣候寒冷,冰層厚,防風雪覆蓋B.氣候高寒,防凍土,方便野生動物遷徙C.氣候干旱,沙漠廣布,防風沙掩埋D.氣候濕熱,雨林茂密,防洪水淹沒主題三 農牧飲食之異(8)研學的飲食與我們家鄉有很大的差異,這跟A、B兩地農業都以畜牧業為主相關。研學途中,我們看到A地所在地區的棉田和糧田大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看見B地所在地區連綿的雪山冰川、高原凍土,青稞等農作物主要種植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研學后反思] 本次研學旅行,我們看到了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感受到獨特地域的風土人情,見證了祖國豐富的資源和跨地域協同發展的偉大工程。(9)請結合日常所學、研學所感,對A、B兩地所在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答:A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拓展產業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培育人才,推動科技創新;保障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B地: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推動產業升級;保護生態環境;加強人才培養;拓展對外合作。 (2024·濱州學業考)為建設美麗中國,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十四五”時期我國提出“三區四帶”重點區域生態屏障建設。讀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布局示意圖,完成1~3題。1.我國劃分“三區四帶”的依據有(C)A.人口分布均衡性 B.行政管理一致性C.生態系統完整性 D.社會文化統一性2.我國海岸線漫長,國家設置海岸帶生態屏障的作用在于優化提升(B)A.防風固沙功能B.海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C.水源涵養功能D.恢復水土的功能3.以下對重點生態區、生態屏障區敘述正確的是(D)A.黃河重點生態區要做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工作B.長江重點生態區要做好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C.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要做好三峽庫區生態綜合治理工作D.三大生態功能區要重點做好本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 (2023·蘇州學業考)如圖為我國北方地區輪廓圖,據此回答4~6題。4.我國北方地區共同的自然環境特征有(D)A.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B.平原廣闊,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C.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等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為主5.下列關于①②兩地地理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C)A.①地為暖溫帶,②地為寒溫帶B.①地種冬小麥,②地種春小麥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黃土地D.①地屬半濕潤區,②地屬濕潤區6.民居反映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①地區的民居特點為(C)A.房頂坡度小,墻體厚、窗戶大B.房頂坡度小,墻體薄、窗戶小C.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D.房頂坡度大,墻體薄、窗戶大 (2024·廣安學業考)如圖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土地面積、水資源總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標對比圖。讀圖回答7、8題。7.圖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標分別是(A)A.水資源總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積B.土地面積、人口、耕地、水資源總量C.耕地、土地面積、人口、水資源總量D.人口、水資源總量、耕地、土地面積8.北方地區資源的配置現狀會導致(B)A.大量開墾耕地 B.缺水問題突出C.人口急劇增加 D.水資源浪費嚴重 (2023·連云港學業考)如圖為呼倫貝爾市地圖,讀圖回答9、10題。9.從博克圖到呼倫貝爾,沿途自然景觀的主要變化是(D)A.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C.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10.影響該景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B)A.土壤 B.水分 C.熱量 D.光照11.(2024·廣安學業考)下列詩句所描述的情景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特征相符的是(B)A.北方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B.南方地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C.西北地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D.青藏地區——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023·廣西學業考)小明在欣賞“祖國風光”郵票時,發現其中蘊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下圖為該套郵票中的4張。完成12、13題。12.4張郵票中的地理景觀與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對應正確的是(C)A.萬里長城——青藏地區B.天山——北方地區C.臺灣半屏山——南方地區D.珠穆朗瑪峰——西北地區13.“萬里長城”郵票取景于北京八達嶺長城。擁有長城這樣舉世聞名的世界遺產,反映北京(D)A.自然環境優美B.交通運輸發達C.基礎設施完善D.歷史文化悠久14.(2024·長沙學業考)食品安全系民生 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不僅要裝滿“米袋子”,還要充實“菜籃子”。讀圖1~2與表,回答下列問題。中國大型商品蔬菜基地一覽表蔬菜基地 主要特色 主要上市時段廣東湛江 南菜北運 冬春季云南元謀 反季節蔬菜 全年,夏秋季為主山東壽光 設施化、規模化生產 全年河西走廊 西菜東運、高原夏菜 夏季為主河北張北 高原蔬菜、錯季供應 夏秋季注:高原夏菜一般生長在海拔1 000~2 000米的高原高山地區。(1)讀圖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沒有大型商品蔬菜基地分布的是青藏地區。 目前,商品蔬菜基地在全國范圍內多點開花,“南菜北運”“西菜東運”等跨區域蔬菜調配方案為各地區“菜籃子”全年穩定供應提供了保障。(2)東北地區居民入冬前家家戶戶“囤秋菜”的現象逐漸減少,這得益于“南菜北運”跨區域蔬菜調配。湛江是我國北方冬季蔬菜供應地之一,簡述其冬季蔬菜種植的氣候優勢:緯度低,氣溫高,熱量條件好。 山東壽光設有“中國蔬菜博物館”,館內矗立著北魏著名農學家賈思勰銅像,他在《齊民要術》中寫到:收種之時,“選好穗純色者”留作種子。強調了農業育種的重要性。(3)我國不斷創新農業育種方式,如太空育種、雜交育種等。山東壽光太空椒、太空番茄的育種方式屬于太空育種。 華南地區在高溫高濕、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多發的季節蔬菜供應緊張,高山高原蔬菜及時緩解了該局面。(4)讀圖文材料,我國華南地區蔬菜供應相對緊張的季節為夏季。從云南元謀、河西走廊、河北張北三處蔬菜基地中選擇一處作為粵菜菜心供應地,根據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分析其夏季可生產優質菜心的有利自然條件:云南元謀。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較低。第十三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考點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1.區域界線及主導因素:代號 區域界線 主導因素 兩側區域名稱① 氣候 Ⅰ 地區與Ⅱ 地區②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降水(或夏季風影響) Ⅰ與Ⅲ 地區③ 青藏高原邊緣線 Ⅳ 地區與其他區域2.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項目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 <0℃ >0℃河流封凍狀況 封凍 不封凍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植被類型 為主 為主主要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作物熟制 一年兩熟、兩年 三熟或一年一熟主要經濟林木 、柿、棗 、茶葉、油桐主要運輸方式 公路、鐵路 公路、鐵路、水運考點二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2年2考·5分)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位置 范圍 以北 以南、青藏高原以東面積、 人口、 民族 人口稠密, 為主 人口稠密,漢族為主, 少數民族最多地形 和高原為主 西部:高原、 ; 東部:平原、丘陵氣候 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農業 旱作農業 水田農業①東北平原——一年一熟; 、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 等; ②華北平原、關中平原—— 或一年兩熟; 、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等 ①成都平原——“ ” ②長江中下游平原——“ ”、 、生豬、 、茶葉、桑蠶、 、淡水魚,熱帶作物林業 東北林區、 水果 西南林區、東南林區;亞熱帶、 水果資源 等豐富 、水能等豐富工業 東北重工業區、 工業區、山東半島工業區 滬寧杭工業區、珠江三角洲工業區考點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2年2考·11分)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位置范圍 中國長城— 山脈—阿爾金山脈— 山脈一線以北 山脈— 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面積、人 口、民族 地廣人稀,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 、回族、 、哈薩克族等 地廣人稀,藏族主要聚居區,信奉 , 、塔爾寺是著名圣地地形 以 、 為主 青藏高原自然環境 特征及氣候 類型 “ ”;溫帶大陸性氣候 “ ”; 氣候河流 稀少,大多數是 眾多 的源頭植被 自東向西:草原— —荒漠 草原、荒漠農牧業 ①畜牧業:內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場 ②綠洲農業: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邊緣 ①畜牧業:牦牛 (“ ”)、藏綿羊、藏山羊等 ②河谷農業: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等礦產 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豐富 有“聚寶盆”之稱交通運輸 蘭新、包蘭等鐵路 、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 鐵路考點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和特征【典題示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歌曲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①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②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1)①②兩首歌詞反映的內容依次對應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為 (選填A、B、C、D字母)。材料二 圖1為我國重要地理界線分布圖。(2)圖中山脈b是 和旱地的分界線。(3)a線的起止點為黑龍江黑河和云南騰沖,是我國的 分界線。材料三 “小背簍,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圖2為背簍及吊腳樓景觀圖。(4)背簍、吊腳樓常見于E地 高原地區,當地地勢崎嶇,多山區。(5)吊腳樓屋頂坡度大,有利于 ,建造在高溫多雨的地區。[思維路徑]信息 提取 (1)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及其分界線; (2)背簍及吊腳樓景觀綜合 分析 (1)A是西北地區,B是北方地區,C是南方地區,D是青藏地區。 (2)b秦嶺—淮河線與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吻合,是我國耕地類型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 (3)黑河—騰沖線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 (4)云貴高原地勢崎嶇,交通不便,背簍是當地居民背負物品的主要工具;云貴高原位于南方地區,降水多,吊腳樓屋頂坡度大,有利于排水【考點突破】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2.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3.四大地理區域的種植業類型及發展條件:區域 種植業類型 優勢 不足北方地區 旱作農業 平原廣闊,耕地多 熱量較低,降水較少南方地區 水田農業 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多山地、丘陵,耕地少西北地區 綠洲農業 (灌溉農業) 光照充足, 晝夜溫差大 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青藏地區 河谷農業 光照充足, 晝夜溫差大 海拔高,氣溫低,熱量不足考點二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典題示范】(2023·新疆建設兵團學業考)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 生活中處處是地理,今年出圈的熱點語言:“淄博邀你去燒烤,洛陽喊你賞牡丹”“到西雙版納去潑水,來海南文昌看火箭”,都與地理有密切聯系。(1)材料中四地,位于甲圖的是淄博和 ,位于乙圖的是 和文昌。(2)甲圖所示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 為主;以溝壑縱橫為顯著特點的地形區是 ,該地形區的特色民居是 。(3)(工業基地)乙圖所示地區的耕地多為 ;該地區地形平坦,水網稠密,城市眾多,經濟發展水平高,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4)(自然災害)兩圖所示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農耕區,有利于兩區域農業發展的氣候條件是 ,甲圖所示地區北部春秋季容易受 影響(氣象災害),乙圖所示地區夏秋季經常發生 災害(氣象災害)。(5)(發展工業條件)我國四大工業基地都分布于圖中兩地區,請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兩地區發展工業共同的有利條件。(至少答出兩條)[思維路徑]信息 提取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地理特征綜合 分析 (1)材料中四地,位于甲圖的是淄博和洛陽,位于乙圖的是西雙版納和文昌。 (2)甲圖所示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特色民居是窯洞。 (3)南方地區耕地類型多為水田,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 (4)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均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甲北方地區北部緯度高,春秋季時容易遭受低溫凍害的影響。洪澇是南方地區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多出現在降水比較集中的夏秋季。 (5)兩地區發展工業的共同有利條件是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考點突破】氣候的影響影響方面 溫度帶 影響實例主要水果 暖溫帶 蘋果、梨、柿子、杏等亞熱帶 柑橘熱帶 椰子、香蕉等傳統民 居建筑 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坐北朝南,密閉程度較高,墻體較厚,有利于取暖和保溫亞熱帶、熱帶 高大寬敞,注重通風、透氣主要農 作物 暖溫帶 糧食作物 冬小麥油料作物 花生中溫帶 糧食作物 春小麥糖料作物 甜菜油料作物 大豆亞熱帶、熱帶 糧食作物 水稻油料作物 油菜糖料作用 甘蔗主要運 動項目 北方 滑冰、騎馬南方 游泳、劃船考點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典題示范】藏北高原草場遼闊,而藏南河谷林木繁茂,農業發達,兩地區景觀差異較大。如圖示意青藏地區,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青藏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水電站多分布在河流沿岸,說明 資源豐富。(2)造成“藏北高原草場遼闊,而藏南河谷林木繁茂,農業發達”的景觀差異最突出的影響因素是 。(3)圖中藏南河谷地區糧食種植區多沿 呈條帶狀分布,請分析該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為 。[思維路徑]信息 提取 (1)藏北高原和藏南河谷景觀; (2)青藏地區的范圍和河流、牲畜、農作物、糧食種植區、水電站分布綜合 分析 (1)青藏地區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海拔高,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2)藏北高原海拔高,氣溫低,草原遼闊;藏南河谷地勢較低,氣溫較高,水源充足,林木繁茂,農業發達。 (3)藏南河谷地區糧食種植區多沿河流呈條帶狀分布,該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為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充足;河谷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考點突破】1.西北地區干旱的自然環境對其他自然要素及生產生活的影響:2.青藏地區高寒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命題拓展】(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異同)(2023·濱州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通過兩年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地理學科分析問題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思想觀念和思維方法,請結合所學,完成本次研學之旅。[研學前準備](1)比較差異,總結特征:項目 A地 B地地形類型 盆地 ① 為主,冰川廣布氣候類型 ② 高山高原氣候(2)學以致用,指導生活:根據自然環境差異,選擇研學途中必帶的生活用品,并闡明理由。[研學中探究]主題一 西部甜蜜之旅 航拍葡萄溝,猶如一條綠玉絲帶鑲嵌在金黃色的沙漠中;到訪葡萄溝,肥沃疏松的沙壤中,喜光喜干的葡萄,晶瑩如玉地掛在藤蔓枝頭,每家每戶都有四周留孔的晾房。(3)請結合A地的自然環境,概括該地種植葡萄的優勢條件。(4)研學中發現晾房四周滿是鏤空的墻壁,請分析原因。主題二 交通旅行之思(5)乘火車從吐魯番出發,沿南疆鐵路行進方向,透過右側車窗看到高大的 山脈。高山冰雪融水匯入 河,一座座油井在沙漠中連片開采,油氣資源通過 運輸方式運往祖國的東部沿海。(6)火車沿塔里木盆地邊緣環行,經喀什過和田,到達若羌。請分析鐵路干線呈環形的原因。(7)經格爾木轉入青藏鐵路線,發現和若鐵路和青藏鐵路都有“以橋代路”的現象。對這種施工方式分析正確的是:和若鐵路 ;青藏鐵路 。A.氣候寒冷,冰層厚,防風雪覆蓋B.氣候高寒,防凍土,方便野生動物遷徙C.氣候干旱,沙漠廣布,防風沙掩埋D.氣候濕熱,雨林茂密,防洪水淹沒主題三 農牧飲食之異(8)研學的飲食與我們家鄉有很大的差異,這跟A、B兩地農業都以 為主相關。研學途中,我們看到A地所在地區的棉田和糧田大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 上,看見B地所在地區連綿的雪山冰川、高原凍土,青稞等農作物主要種植在海拔較低的 地帶。[研學后反思] 本次研學旅行,我們看到了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感受到獨特地域的風土人情,見證了祖國豐富的資源和跨地域協同發展的偉大工程。(9)請結合日常所學、研學所感,對A、B兩地所在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2024·濱州學業考)為建設美麗中國,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十四五”時期我國提出“三區四帶”重點區域生態屏障建設。讀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布局示意圖,完成1~3題。1.我國劃分“三區四帶”的依據有( )A.人口分布均衡性 B.行政管理一致性C.生態系統完整性 D.社會文化統一性2.我國海岸線漫長,國家設置海岸帶生態屏障的作用在于優化提升( )A.防風固沙功能B.海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C.水源涵養功能D.恢復水土的功能3.以下對重點生態區、生態屏障區敘述正確的是( )A.黃河重點生態區要做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工作B.長江重點生態區要做好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C.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要做好三峽庫區生態綜合治理工作D.三大生態功能區要重點做好本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 (2023·蘇州學業考)如圖為我國北方地區輪廓圖,據此回答4~6題。4.我國北方地區共同的自然環境特征有( )A.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B.平原廣闊,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C.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等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為主5.下列關于①②兩地地理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為暖溫帶,②地為寒溫帶B.①地種冬小麥,②地種春小麥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黃土地D.①地屬半濕潤區,②地屬濕潤區6.民居反映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①地區的民居特點為( )A.房頂坡度小,墻體厚、窗戶大B.房頂坡度小,墻體薄、窗戶小C.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D.房頂坡度大,墻體薄、窗戶大 (2024·廣安學業考)如圖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土地面積、水資源總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標對比圖。讀圖回答7、8題。7.圖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標分別是( )A.水資源總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積B.土地面積、人口、耕地、水資源總量C.耕地、土地面積、人口、水資源總量D.人口、水資源總量、耕地、土地面積8.北方地區資源的配置現狀會導致( )A.大量開墾耕地 B.缺水問題突出C.人口急劇增加 D.水資源浪費嚴重 (2023·連云港學業考)如圖為呼倫貝爾市地圖,讀圖回答9、10題。9.從博克圖到呼倫貝爾,沿途自然景觀的主要變化是( )A.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C.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10.影響該景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水分 C.熱量 D.光照11.(2024·廣安學業考)下列詩句所描述的情景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特征相符的是( )A.北方地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B.南方地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C.西北地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D.青藏地區——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023·廣西學業考)小明在欣賞“祖國風光”郵票時,發現其中蘊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下圖為該套郵票中的4張。完成12、13題。12.4張郵票中的地理景觀與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對應正確的是( )A.萬里長城——青藏地區B.天山——北方地區C.臺灣半屏山——南方地區D.珠穆朗瑪峰——西北地區13.“萬里長城”郵票取景于北京八達嶺長城。擁有長城這樣舉世聞名的世界遺產,反映北京( )A.自然環境優美B.交通運輸發達C.基礎設施完善D.歷史文化悠久14.(2024·長沙學業考)食品安全系民生 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不僅要裝滿“米袋子”,還要充實“菜籃子”。讀圖1~2與表,回答下列問題。中國大型商品蔬菜基地一覽表蔬菜基地 主要特色 主要上市時段廣東湛江 南菜北運 冬春季云南元謀 反季節蔬菜 全年,夏秋季為主山東壽光 設施化、規模化生產 全年河西走廊 西菜東運、高原夏菜 夏季為主河北張北 高原蔬菜、錯季供應 夏秋季注:高原夏菜一般生長在海拔1 000~2 000米的高原高山地區。(1)讀圖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沒有大型商品蔬菜基地分布的是 。 目前,商品蔬菜基地在全國范圍內多點開花,“南菜北運”“西菜東運”等跨區域蔬菜調配方案為各地區“菜籃子”全年穩定供應提供了保障。(2)東北地區居民入冬前家家戶戶“囤秋菜”的現象逐漸減少,這得益于“ ”跨區域蔬菜調配。湛江是我國北方冬季蔬菜供應地之一,簡述其冬季蔬菜種植的氣候優勢: 。 山東壽光設有“中國蔬菜博物館”,館內矗立著北魏著名農學家賈思勰銅像,他在《齊民要術》中寫到:收種之時,“選好穗純色者”留作種子。強調了農業育種的重要性。(3)我國不斷創新農業育種方式,如太空育種、雜交育種等。山東壽光太空椒、太空番茄的育種方式屬于 。 華南地區在高溫高濕、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多發的季節蔬菜供應緊張,高山高原蔬菜及時緩解了該局面。(4)讀圖文材料,我國華南地區蔬菜供應相對緊張的季節為 。從云南元謀、河西走廊、河北張北三處蔬菜基地中選擇一處作為粵菜菜心供應地,根據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分析其夏季可生產優質菜心的有利自然條件: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三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 - 學生版.docx 第十三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