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選擇題突破(四) 氧化還原反應(yīng) 離子反應(yīng) 題型突破3 離子共存、離子檢驗與推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選擇題突破(四) 氧化還原反應(yīng) 離子反應(yīng) 題型突破3 離子共存、離子檢驗與推斷(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離子共存、離子檢驗與推斷
【知識網(wǎng)絡(luò) 悉考點】
【研析真題 明方向】
1.(2024·浙江1月)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H+、I-、Ba2+、NO B.Fe3+、K+、CN-、Cl-
C.Na+、SiO、Br-、Ca2+ D.NH4+、SO、CH3COO-、HCO
2.(2024·重慶卷)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氨水中:K+、Na+、SO、NO
B.稀硫酸中:Na+、Ba2+、NO、HCO
C.KMnO4溶液中: Fe2+、H+、Cl-、Br-
D.Na[Al(OH)4]溶液中:NH、Fe3+、Cl-、SO
3.(2024·黑、吉、遼卷)下列實驗方法或試劑使用合理的是(  )
選項 實驗?zāi)康?實驗方法或試劑
A 檢驗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K3[Fe(CN)6]溶液
B 測定KHS溶液中c(S2-) 用AgNO3溶液滴定
C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加入金屬Na,過濾
D 測定KClO溶液的pH 使用pH試紙
4.(2024·安徽卷)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鑒別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過氧化鈉和硫黃:加水,振蕩 B.水晶和玻璃:X射線衍射實驗
C.氯化鈉和氯化鉀:焰色試驗 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蕩
5.(2023·山東卷)鑒別濃度均為0.1 mol·L-1的NaClO、Ba(OH)2、Al2(SO4)3三種溶液,僅用下列一種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測定溶液pH B.滴加酚酞試劑
C.滴加0.1 mol·L-1 KI溶液 D.滴加飽和Na2CO3溶液
6.(2022·湖北卷)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0.1 mol·L-1氨水中:Ag+、Cu2+、NO、SO
B.在0.1 mol·L-1氯化鈉溶液中:Fe3+、I-、Ba2+、HCO
C.在0.1 mol·L-1醋酸溶液中:SO、NH、Br-、H+
D.在0.1 mol·L-1硝酸銀溶液中:K+、Cl-、Na+、CO
7.(2022·天津卷)25 ℃時,下列各組離子中可以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NH、ClO-、Cl- B.H+、Mg2+、I-、NO
C.Na+、Al3+、HCO、SO D.K+、Na+、SO、OH-
8.(2022·重慶卷)下列操作中,不會影響溶液中K+、Al3+、Fe3+、Ba2+、Cl-、NO等離子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
【核心考點精講 固基礎(chǔ)】
1.離子不能共存的四種類型
(1)發(fā)生復(fù)分解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難溶物或微溶物
a.Ag+與Cl-、Br-、I-、CO
b.Ba2+與SO、CO、SO、SiO
c.Ca2+與CO、SO、F-、SiO
d.H+ 與SiO、Al(OH)、S2O
e.OH-與Mg2+、Al3+、Zn2+、Fe3+、Cu2+、Fe2+
f.S2-與Cu2+、Fe2+
g.四種微溶物:Ca(OH)2、Ag2SO4、MgCO3、CaSO4
②生成氣體或揮發(fā)性物質(zhì)
a.H+與CO、HCO、SO、HSO、S2-、HS-、S2O
b.NH和OH-生成NH3(加熱)
③生成難電離物質(zhì)
a.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OH-與HCO、HSO、HS-
b.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H+與CO、HCO、SO、HSO、S2-、HS-、ClO-、F-、CH3COO-
c.生成弱堿不能大量共存:OH-與NH
(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一般情況下,具有較強氧化性離子與具有較強還原性離子,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常見的氧化性離子:ClO-、MnO、Cr2O、NO(H+)、Fe3+、FeO
②常見的還原性的離子:S2-(HS-)、SO(HSO)、I-、Fe2+
a.ClO-、MnO、Cr2O可氧化S2-(HS-)、SO(HSO)、I-、Fe2+
b.NO(H+)可氧化S2-(HS-)、SO(HSO)、I-、Fe2+
c.Fe3+可氧化S2-(HS-)、SO(HSO)、I-
③NO與I-、S2-與SO、Cl-與ClO-等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共存,而在堿性條件下可共存
(3)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某些弱堿陽離子與某些弱酸酸根離子因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Al3+和CO、HCO、S2-、HS-、SO、Al(OH)、SiO、ClO-
②Fe3+和CO、HCO、Al(OH)、SiO、ClO-
③Al3+、Fe3+因其在水溶液中當(dāng)pH為3~4左右時即能完全水解成Al(OH)3、Fe(OH)3沉淀,所以Al3+、Fe3+幾乎與所有的弱酸根離子都不能大量共存
④NH4+和Al(OH)、SiO [Al(OH)、SiO與所有的弱堿陽離子全部雙水解]
(4)發(fā)生絡(luò)合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Fe3+與SCN-因生成Fe(SCN)3而不能大量共存
②Ag+、Cu2+與NH3·H2O因生成[Ag(NH3)2]+、[Cu(NH3)4]2+而不能大量共存
2.重要離子的檢驗與推斷依據(jù)
(1)NH
①試劑:濃NaOH溶液(加熱)和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加入NaOH濃溶液并加熱,放出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藍試紙變藍的氣體
③離子方程式:NH+OH-NH3↑+H2O
(2)Fe3+
①觀察法:溶液呈棕黃色
②KSCN溶液:加入KSCN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溶液呈紅色
離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紅色溶液)
③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或通入氨氣或加入氨水,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離子方程式:Fe3++3OH-===Fe(OH)3↓(紅褐色沉淀)
④苯酚溶液:加入苯酚溶液,溶液呈紫色
離子方程式:Fe3++6C6H5OH6H++[Fe(C6H5O)6]3-(紫色溶液)
(3)Fe2+
①觀察法:溶液呈淺綠色
②K3[Fe(CN)6](鐵氰化鉀)溶液:加入鐵氰化鉀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離子方程式:K++Fe2++[Fe(CN)6]3-===KFe3[Fe(CN)6]↓(藍色沉淀)
③NaOH溶液: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氣中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
離子方程式:Fe2++2OH-===Fe(OH)2↓(白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紅褐色沉淀)
④KSCN溶液、氯水:加KSCN后無顏色變化,再滴加氯水溶液變成血紅色
離子方程式:2Fe2++Cl2===2Cl-+2Fe3+ Fe3++3SCN-===Fe(SCN)3 (紅色溶液)
⑤KMnO4法:分別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能使KMnO4溶液的紫紅色變淺
離子方程式:5Fe2++MnO+8H+===5Fe3++Mn2++4H2O
(4)Na+
①試劑或方法:Pt(Fe)絲和稀鹽酸,焰色試驗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火焰呈黃色
(5)K+
①試劑或方法:Pt(Fe)絲和稀鹽酸,焰色試驗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火焰呈淺紫色 (K+要透過藍色鈷玻璃片觀察焰色,濾去鈉黃色的光)
(6)Cl-
①試劑:AgNO3溶液、稀硝酸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離子方程式:Ag++Cl-===AgCl↓ (白色)
(7)Br-
①AgNO3溶液、稀硝酸: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離子方程式:Ag++Br-===AgBr↓ (淡黃色)
②氯水、CCl4(或苯):加入新制的飽和氯水,再加入CCl4(或苯),溶液分層,下層(或上層)呈橙紅色
離子方程式:Cl2+2Br-===Cl-+Br2
(8)I-
①AgNO3溶液、稀硝酸: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離子方程式:Ag++I-===AgI↓ (黃色)
②氯水、CCl4(或苯):加入新制的飽和氯水,再加入CCl4(或苯),溶液分層,下層(或上層)呈紫紅色
離子方程式:Cl2+2I-===Cl-+I2
③氯水、淀粉溶液:加入新制的飽和氯水(或雙氧水),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變藍
離子方程式:Cl2+2I-===Cl-+I2 H2O2+2I-+2H+===I2+2H2O
(9)SO
①試劑:稀鹽酸和BaCl2溶液 [必須先用稀鹽酸酸化]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10)CO
①試劑:CaCl2溶液和鹽酸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加入CaCl2溶液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再加鹽酸后白色沉淀溶解,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
③離子方程式:Ca2++CO===CaCO3↓ CaCO3+2H+===Ca2++CO2↑+H2O
(11)HCO
①試劑:CaCl2溶液和鹽酸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加入CaCl2溶液反應(yīng),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鹽酸后,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
③離子方程式:HCO+H+===CO2↑+H2O
(12)SO
①試劑:氯化鋇溶液、鹽酸、品紅溶液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加入BaCl2溶液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加鹽酸后白色沉淀溶解,產(chǎn)生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
③離子方程式:Ba2++SO===BaSO3↓ BaSO3+2H+===Ba2++SO2↑+H2O
(13)HSO
①試劑:氯化鋇溶液、鹽酸、品紅溶液
②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加入BaCl2溶液反應(yīng),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加鹽酸后,產(chǎn)生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
③離子方程式:HSO+H+===SO2↑+H2O
3.離子推斷的“四項基本原則”
(1)肯定性原則:根據(jù)現(xiàn)象推斷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記住常見有色離子)
(2)互斥性原則:在肯定某些離子存在的同時,結(jié)合離子共存規(guī)律,否定一些離子的存在(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酸性、堿性、指示劑變化、水的電離情況等)
(3)電中性原則:溶液呈電中性,一定既有陽離子,又有陰離子,且溶液中正電荷總數(shù)與負電荷總數(shù)相等(這一原則可幫助我們確定一些隱含的離子)
(4)進出性原則:指在實驗過程中反應(yīng)生成的離子或引入的離子對后續(xù)實驗的干擾
4.離子共存與判斷題的分析思路
(1)先看條件——題干條件及題設(shè)陷阱
條件類型 常見表述 誤點點撥
限制條件 無色 Cu2+、Fe2+、Fe3+、MnO等有色離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 溶液顯酸性或堿性
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共存 只能是氧化性離子和還原性離子不共存,并不是其他離子反應(yīng),同時要注意溶液酸堿性的影響
透明 “透明”可能“有色”
隱含條件 與Al反應(yīng)放出H2 溶液既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
由水電離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 溶液既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
通入足量的NH3 與NH3·H2O反應(yīng)的離子不能存在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酸性溶液并具有強氧化性
含有大量Al(OH)、S2-的溶液 堿性溶液
含有大量NO的溶液 隱含H+與還原性離子不能大量存在
促進水解 NH與CH3COO-、CO,Mg2+與HCO等組合 存在相互促進水解情況,但水解程度較小,在溶液中仍然能大量共存
Al3+與CO、HCO、AlO、HS-、S2-;Fe3+與CO、HCO、Al(OH)、ClO- 相互促進水解,生成沉淀或氣體,不能大量共存
題干要求 一定大量共存 審清關(guān)鍵字詞
可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
(2)后看反應(yīng)——所給離子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yīng):能反應(yīng)則不能存在;不反應(yīng)則能存在
【題型突破 查漏缺】
1.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無色溶液中:MnO、NH、Na+、SO
B.0.1 mol·L-1的KNO3溶液中:H+、Fe2+、Cl-、SO
C.0.1 mol·L-1的氯化鈉溶液中:Mg2+、SO、Na+、HCO
D.水電離出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K+、HCO、NO
2.對下列粒子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和分析均正確的是(  )
粒子組 判斷和分析
A Na+、Al3+、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fā)生反應(yīng):Al3++4NH3·H2O===Al(OH)+4NH
B H+、K+、S2O、SO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fā)生反應(yīng):2H++S2O===S↓+SO2↑+H2O
C Na+、Fe3+、SO、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yīng)
D H+、Na+、Cl-、MnO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yīng)
3.下列離子組在指定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且判斷依據(jù)完全正確的是(  )
A.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F(xiàn)e2+、Cl-、Na+、NO不能大量共存,存在反應(yīng):3Fe2++NO+2H+===3Fe3++NO↑+H2O
B.常溫下=1.0×10-12的溶液中,MnO、Na+、SO、I-不能大量共存,存在反應(yīng):2MnO+10I-+8H2O===2Mn2++5I2+16OH-
C.Al2(SO4)3溶液中,HCO、Na+、Cl-不能大量共存,存在反應(yīng):Al3++3HCO===Al(OH)3↓+3CO2↑
D.c(OH-)< mol·L-1的溶液中,NO、Ca2+、Cl-、K+不能大量共存,存在反應(yīng):2NO+6Cl-+8H+===2NO↑+3Cl2↑+4H2O
4.室溫下,下列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澄清的KNO3溶液中:MnO、OH-、Zn2+、Fe2+
B.0.1 mol·L-1 Ba(NO3)2溶液中:Cl-、HCO、Mg2+、NH
C.在稀氫氧化鈉溶液中:S2O、S2-、Ca2+、Al3+
D.在稀鹽酸中:NO、SO、Na+、K+
5.下列各組微粒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試劑M后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選項 微粒組 試劑M 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A Fe3+、H+、MnO、SO 通入少量SO2 2Fe3++SO2+2H2O===2Fe2++SO+4H+
B NO、Fe2+、SO、Na+ 少量硫酸 3Fe2++4H++NO===3Fe3++NO↑+2H2O
C Cl-、Na+、SiO、K+ 過量醋酸溶液 2H++SiO===H2SiO3↓
D K+、Al(OH)、SO、HCO 適量HNO3溶液 H++Al(OH)===Al(OH)3↓+H2O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NaOH稀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無法證明溶液X中是否存在NH
B.向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鹽酸,產(chǎn)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溶液中一定含有CO
C.取少量某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少量氯水,振蕩;再滴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D.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某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紫色,則該溶液中不含鈉元素
7.室溫下,下列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澄清的KNO3溶液中:MnO、OH-、Zn2+、Fe2+
B.0.1 mol·L-1 Ba(NO3)2溶液中:Cl-、HCO、Mg2+、NH
C.在稀氫氧化鈉溶液中:S2O、S2-、Ca2+、Al3+
D.在稀鹽酸中:NO、SO、Na+、K+
8.某酸性溶液中可能含有Cl-、SO、SO、CO、NH、Fe3+、Fe2+、Al3+和Na+。某同學(xué)為了確認其成分,設(shè)計并完成了如圖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402HX408教.TIF" INCLUDEPICTURE "E:\\楊楠\\課件\\442化學(xué)(二輪卷\\402HX408教.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李梅\\課件\\442化學(xué)(二輪卷\\小題各個擊破\\402HX408教.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李梅\\課件\\442化學(xué)(二輪卷\\小題各個擊破\\402HX408教.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金版教程》2025-大二輪刷題首選卷-化學(xué)\\全書完整Word文檔\\分Word文檔\\小題各個擊破\\402HX408教.TIF" \* MERGEFORMATINET
A.反應(yīng)①的離子方程式為3SO+2NO+2H+===3SO+2NO↑+H2O
B.溶液中至少有6種離子大量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6 mol·L-1
C.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一定含有Fe2+,可取少量原溶液加入KSCN溶液檢驗
D.SO、NH、Na+一定存在,CO、Al3+一定不存在
9.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K+、NH、Fe2+、Al3+、Cl-、SO、CO、[Al(OH)4]-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0.1 mol·L-1,某同學(xué)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濾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NH、Fe2+和Ba2+
B.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Al3+、Cl-
C.無法確定沉淀C的成分
D.原溶液中存在NH、Fe2+、Cl-、SO
10.100 mL某無色溶液X中可能含有Ba2+、NH、Na+、Cu2+、SO、Cl-、HCO、HSO等離子,設(shè)計如下實驗確定其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產(chǎn)生氣體A的反應(yīng)屬于水解反應(yīng)
B.氣體B可以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
C.根據(jù)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Cu2+、Cl-和SO
D.溶液X中一定存在HSO,且c(HSO)=0.15 mol·L-1
11.下列關(guān)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透明的中性溶液中,K+、Fe3+、NO、MnO能大量共存
B.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2HClO+SO
C.稀硫酸中逐滴加入等濃度Ba(OH)2溶液,溶液的導(dǎo)電性始終不變
D.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濃氨水,先有藍色沉淀,最后得深藍色溶液
12.下列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透明溶液中:Fe3+、Al3+、SO、NO
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Na+、K+、SiO、S2-
C.加入NH4HCO3產(chǎn)生氣泡的溶液中:Mg2+、Ca2+、HCO、Cl-
D.濃氨水中:Ba2+、Cu2+、Cl-、NO
【題型特訓(xùn) 練高分】
1.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Al(OH)4]-、NO、Cl-、Na+
B.與Al反應(yīng)有H2生成的溶液:NO、Cl-、Fe3+、Na+
C.=1×10-13 mol·L-1的溶液:Al3+、NH、SO、K+
D.能使無色酚酞變紅的溶液:HCO、HS-、Ba2+、NO
2.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麥芽糖溶液:MnO、Na+、SO、H+
B.該溶液加水后的值變大:K+、Cu2+、Br-、SO
C.lg<0的溶液:CH3COO-、Ba2+、NO、Br-
D.能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溶液:K+、Na+、[Al(OH)4]-、Cr2O
3.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淀粉-KI溶液變藍的溶液:H+、NH、S2-、Br-
B.滴入酚酞呈紅色的溶液:Na+、K+、CH3COO-、Cl-
C.滴入苯酚顯紫色的溶液:Mg2+、NH、Cl-、SCN-
D.滴入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K+、Na+、HCO、NO
4.下列各組離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遇酚酞變紅的溶液中:Na+、Cl-、Ba2+、CH3COO-
B.常溫下,=1×10-14 mol·L-1的溶液中:SO、Fe2+、NO、NH
C.水電離出的c=10-13 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
D.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NH、K+、Cl-、I-
5.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條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SiO的溶液中:Al3+、NH、NO、SO
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Na+、Mg2+、Cl-、CrO
C.水電離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Al3+、NH、Cl-、SO
D.=1×1012的溶液中:[Ag(NH3)2]+、Na+、NO、Br-
6.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Ca2+、K+、CH3COO-、ClO- B.Na+、Ba2+、HCO、OH-
C.Mg2+、Fe3+、SO、SCN- D.H+、Al3+、Cl-、S2O
7.下列離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NO、HCO、Al3+
B.加入鋁片能生成H2的溶液:Na+、Ba2+、Br-、I-
C.0.1 mol·L-1草酸溶液中:Na+、Ca2+、MnO、Br-
D.0.1 mol·L-1 NaHS溶液中:Cl-、K+、SO、Cu2+
8.在指定的條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無色溶液:K+、H+、CO、MnO
B.堿性條件:Ba2+、Na+、Cl-、ClO-
C.水電離出的c(H+)=1×10-9 mol·L-1的溶液:Al3+、I-、Mg2+、SO
D.制作印刷電路板的腐蝕液:Cu2+、NO、H+、Ag+
9.25 ℃時,下列四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NH、SO、CO B.Na+、H+、NO、HCO
C.H+、Na+、SO、Cl- D.Ag+、Na+、Cl-、SO
10.為了證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亞鐵銨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Fe2+、SO和H2O,取少量硫酸亞鐵銨晶體放入試管,下列實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加熱,試管口有液體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結(jié)晶水
B.加少量水,溶液為淺綠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溶液變?yōu)榧t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Fe2+
C.加水溶解,加少量稀鹽酸,無現(xiàn)象,再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SO
D.加濃NaOH溶液,加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檢驗,試紙變紅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
11.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K+、NH、Fe2+、Al3+、Cl-、SO、CO、[Al(OH)4]-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0.1 mol·L-1,某同學(xué)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Al3+、Cl-
B.濾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NH、Fe2+和Ba2+
C.無法確定沉淀C的成分
D.原溶液中存在的離子為NH、Fe2+、Cl-、SO
12.某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H+、Al3+、Mg2+、Fe2+、Cl-、OH-、NO、S2O、CO、SO中的幾種離子(濃度均為0.1 mol·L-1)。常溫下,對其進行如下實驗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過程中有氧化還原反應(yīng)發(fā)生
B.無法判斷原溶液中是否含有Mg2+
C.原溶液中一定不含Al3+、Mg2+、OH-、NO、S2O、CO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Fe2+、Cl-、SO
13.某溶液可能含有等濃度的下列某些離子:Na+、Mg2+、NH、H+、Cl-、SO、SO、NO,取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①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②加入淀粉-KI溶液,呈藍色;
③加入足量Na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加熱后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由①②可知一定有H+、NO、SO
B.若將①中的試劑換成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影響成分的判斷
C.③中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Mg2++NH+3OH-Mg(OH)2↓+NH3↑+H2O
D.不能確定有無Cl-
14.X溶液中含有下表所示離子中的某5種,且其離子濃度均為0.1 mol·L-1(不考慮水的電離和離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體生成,反應(yīng)前后陰離子種類不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陽離子 Na+、Fe3+、Ba2+、Fe2+、Mg2+、Al3+
陰離子 OH-、NO、CO、SO、Cl-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B.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O
C.X溶液中含有3種陽離子、2種陰離子
D.生成氣體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NO+4H+===3Fe3++NO↑+2H2O
【離子共存、離子檢驗與推斷】答案
【研析真題 明方向】
1.D。解析:A項,H+、I-、NO三種離子會反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題意;B項,F(xiàn)e3+、CN-會生成Fe(CN)離子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題意;C項,SiO、Ca2+會生成CaSiO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題意;D項,NH4+、CH3COO-、HCO雖然不同程度水解,但水解是微弱的,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題意;故選D。
2.A。解析:A.該組離子均與氨水不發(fā)生反應(yīng),能大量共存,故A正確;B.Ba2+與SO反應(yīng)生成硫酸鋇沉淀,HCO與氫離子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該組離子不能在硫酸中大量共存,故B錯誤;C.KMnO4在酸性環(huán)境下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Fe2+、Cl-、Br-,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Na[Al(OH)4]中存在[Al(OH)]離子,能與NH、Fe3+發(fā)生雙水解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故選:A。
3.A。解析:A.溶液中含有Fe2+,可以與K3[Fe(CN)6]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藍色沉淀,A項合理;B.隨著滴定的不斷進行,溶液中S2-不斷被消耗,但是溶液中的HS-還可以繼續(xù)發(fā)生電離生成S2-,B項不合理;C.金屬Na既可以和水發(fā)生反應(yīng)又可以和乙醇發(fā)生反應(yīng),故不能用金屬Na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項不合理;D.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試紙測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計進行測量,D項不合理。
4.D。解析:A.過氧化鈉可以與水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可溶性的氫氧化鈉,硫不溶于水,A可以鑒別;B.水晶為晶體,有獨立的晶格結(jié)構(gòu),玻璃為非晶體,沒有獨立的晶格結(jié)構(gòu),可以用X射線衍射實驗進行鑒別,B可以鑒別;C.鈉的焰色為黃色,鉀的焰色為紫色(需透過藍色鈷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試驗鑒別,C可以鑒別;D.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層,不能用溴水鑒別苯和甲苯,D不可以鑒別。
5.C。解析:NaClO為強堿弱酸鹽,其水溶液顯堿性,Ba(OH)2為強堿,Al2(SO4)3為強酸弱堿鹽,其水溶液顯酸性,濃度均為0.1 mol·L-1的NaClO、Ba(OH)2、Al2(SO4)3溶液,其pH大小關(guān)系為Ba(OH)2>NaClO>Al2(SO4)3,故測定溶液pH可進行鑒別,A不符合題意;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使酚酞試劑褪色,Ba(OH)2溶液可使酚酞試劑顯紅色,Al2(SO4)3水溶液顯酸性,滴加酚酞試劑呈無色,因此滴加酚酞試劑可進行鑒別,B不符合題意;NaClO能將I-氧化為I2,Ba(OH)2、Al2(SO4)3與KI均不反應(yīng),只用KI溶液無法鑒別NaClO、Ba(OH)2、Al2(SO4)3三種溶液,C符合題意;NaClO與飽和Na2CO3溶液不反應(yīng),二者混合無現(xiàn)象,Ba(OH)2與飽和Na2CO3溶液反應(yīng)生成BaCO3白色沉淀,Al2(SO4)3與飽和Na2CO3溶液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生成Al(OH)3白色沉淀和CO2氣體,故滴加飽和Na2CO3溶液可鑒別,D不符合題意。
6.C。解析:A.氨水顯堿性,會與Ag+、Cu2+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A項錯誤;B.Fe3+、I-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B項錯誤;C.醋酸顯酸性,在醋酸溶液中SO、NH、Br-、H+均不會發(fā)生反應(yīng),能大量共存,C項正確;D.硝酸銀中的銀離子會與Cl-、CO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D項錯誤;答案選C。
7.D
8.D。解析: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鋅,硫酸根離子會與溶液中的鋇離子反應(yīng)生成BaSO4沉淀,故A不符合題意;向溶液中加入鐵粉,鐵離子會與鐵反應(yīng)生成亞鐵離子,故B不符合題意;向溶液中通入氨氣,鋁離子、鐵離子會與氨水反應(yīng)生成氫氧化鋁、氫氧化鐵沉淀,故C不符合題意;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溶液中離子均不發(fā)生反應(yīng),故D符合題意。
【題型突破 查漏缺】
1.C。解析:含有MnO,溶液呈紫紅色,不滿足溶液無色的條件;H+、Fe2+、NO之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1×10-13 mol·L-1,說明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溶液呈強酸性或強堿性,H+、OH-都與HCO反應(yīng)。
2.B。解析:Al3+與NH3·H2O反應(yīng)產(chǎn)生Al(OH)3沉淀,不產(chǎn)生Al(OH),A錯誤;H+與S2O不能共存,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2H++S2O===S↓+SO2↑+H2O,B正確;Fe3+可催化H2O2分解,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酸性條件下,MnO可將Cl-氧化為Cl2,D錯誤。
3.C。解析:方程式質(zhì)量不守恒,電荷不守恒,A錯誤;=1.0×10-12的溶液顯酸性,不可能生成大量的OH-,B錯誤;溶液顯酸性,但Cl-不能被硝酸氧化,D錯誤。
4.D。解析:A.OH-與Zn2+和Fe2+反應(yīng)會生成沉淀,同時MnO具有氧化性,F(xiàn)e2+具有還原性,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均不能大量共存,A項錯誤;B.0.1 mol·L-1 Ba(NO3)2溶液中,HCO水解產(chǎn)生OH-,NH和Mg2+水解均會產(chǎn)生H+,水解會相互促進,大量存在時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B項錯誤;C.在稀氫氧化鈉溶液中,Ca2+和Al3+可以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微溶的Ca(OH)2和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項錯誤;D.在稀鹽酸中,NO、SO、Na+、K+均不互相反應(yīng),可以大量共存,D項正確;故選D。
5.B。解析:A.Fe3+、H+、MnO、SO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但通入SO2后,發(fā)生的是MnO與SO2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是Fe3+與SO2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A不正確;B.NO、Fe2+、SO、Na+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H2SO4后,溶液呈酸性,NO的氧化能力增強,能將Fe2+氧化為Fe3+,從而發(fā)生反應(yīng)3Fe2++4H++NO===
3Fe3++NO↑+2H2O,B正確;C.Cl-、Na+、SiO、K+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過量醋酸溶液,SiO轉(zhuǎn)化為H2SiO3,但醋酸為弱酸,不能改寫成H+和CH3COO-,應(yīng)以化學(xué)式表示,離子方程式為2CH3COOH+SiO===H2SiO3↓+2CH3COO-,C不正確;D.K+、Al(OH)、SO、HC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因為Al(OH)、HCO能發(fā)生離子互換反應(yīng):Al(OH)+HCO===Al(OH)3↓+CO+H2O,D不正確;故選B。
6.A。解析: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NaOH稀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可能是原溶液中無NH也可能是溶液濃度較小,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NH3·H2O少,沒有分解產(chǎn)生NH3,因此無法證明溶液X中是否存在NH,A正確;向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鹽酸,產(chǎn)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氣體可能是CO2,也可能是SO2,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CO,也可能含有HCO或HSO或SO,B錯誤;取少量某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少量氯水,振蕩,再滴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則滴加氯水后的溶液中含有Fe3+,該Fe3+可能是原溶液中含有的,也可能是Fe2+被氧化產(chǎn)生的,因此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含F(xiàn)e3+,C錯誤;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某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火焰呈紫色,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鉀元素,但不能確定是否含鈉元素,D錯誤。
7.D。解析:A項,OH-與Zn2+和Fe2+反應(yīng)會生成沉淀,同時MnO具有氧化性,F(xiàn)e2+具有還原性,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均不能大量共存;B項,0.1 mol·L-1 Ba(NO3)2溶液中,HCO和Mg2+會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生成氫氧化鎂沉淀;C項,在稀氫氧化鈉溶液中,Ca2+和Al3+可以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微溶的Ca(OH)2和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8.B。解析: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SO,加入硝酸鉀溶液反應(yīng)生成的氣體遇空氣變?yōu)榧t棕色,該氣體為NO,為Fe2+、NO、H+反應(yīng)生成,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NO+4H+===3Fe3++NO↑+2H2O,由生成0.01 mol NO可知原溶液中n(Fe2+)=0.03 mol;加入過量NaOH溶液并加熱,反應(yīng)生成的氣體即氨氣,則含有0.01 mol NH,產(chǎn)生的紅褐色沉淀即Fe(OH)3,灼燒得到的3.2 g固體是Fe2O3,物質(zhì)的量為=0.02 mol,
n(Fe3+)=0.04 mol,反應(yīng)①中生成了0.03 mol Fe3+,則原溶液一定含有0.01 mol Fe3+;濾液通過焰色試驗觀察有黃色火焰說明含Na+,由于加入的NaOH溶液中也含有鈉離子,因此不確定原溶液是否含Na+,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無現(xiàn)象說明不含有Al3+,因為過量的NaOH與Al3+反應(yīng)生成[Al(OH)4]-,加入足量二氧化碳會生成Al(OH)3沉淀;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生成難溶于鹽酸的固體即BaSO4,4.66 g BaSO4固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0.02 mol,說明含有0.02 mol SO,即原溶液一定不含有SO、CO、Al3+,一定含有0.02 mol SO、0.01 mol NH、0.01 mol Fe3+、0.03 mol Fe2+和H+,根據(jù)電荷守恒知一定含有Cl-,且n(Cl-)>2×0.03 mol+3×0.01 mol+1×0.01 mol-2×0.02 mol=0.06 mol,可能存在Na+
9.D。解析:加入過量稀硫酸無明顯變化,說明無CO、[Al(OH)4]-;加入硝酸鋇后有氣體產(chǎn)生,說明有亞鐵離子存在且被氧化,沉淀為硫酸鋇;加入NaOH溶液后有氣體,說明原溶液中有銨根離子,氣體為氨氣,沉淀B為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通入少量CO2產(chǎn)生沉淀,先后與OH-、Ba2+反應(yīng),沉淀C為碳酸鋇,不能說明存在Al3+。因為離子濃度均為0.1 mol·L-1,從電荷的角度出發(fā),只能含有NH、Fe2+、Cl-、SO才能保證電荷守恒,K+必然不能存在。A.試液加入硝酸鋇有氣體,說明有亞鐵離子存在且被氧化成三價鐵,則濾液X中含有的陽離子中有Fe3+,無Fe2+,故A錯誤;B.溶液中一定含有氯離子,故B錯誤;C.由分析可知,C的成分是碳酸鋇,故C錯誤;D.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存在NH、Fe2+、Cl-、SO,故D正確。
10.D。解析:銅離子在溶液中呈淡藍色,則無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銅離子;加入足量過氧化氫溶液并用足量鹽酸酸化,有氣體產(chǎn)生,說明溶液中含有0.01 mol碳酸氫根離子,有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一定含有0.01 mol鋇離子和亞硫酸氫根離子,一定不含有硫酸根離子;加入氫氧化鋇溶液,共熱產(chǎn)生氣體,說明原溶液含有0.01 mol銨根離子,產(chǎn)生的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0.01 mol+0.005 mol=0.015 mol亞硫酸氫根離子,由電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鈉離子,至少含有0.005 mol氯離子。A.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yīng)為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yīng)不屬于水解反應(yīng),故A錯誤;B.氨氣是堿性氣體,可以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故B錯誤;C.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鈉離子,至少含有0.005 mol氯離子,故C錯誤;D.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0.015 mol亞硫酸氫根離子,則溶液中亞硫酸氫根離子的濃度為=0.15 mol·L-1,故D正確。
11.D。解析:A. 鐵離子水解呈酸性,透明的中性溶液中鐵離子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B. 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SO2得到硫酸根、氯離子和次氯酸:SO2+H2O+3ClO-===SO+Cl-+2HClO,B錯誤;C. 稀硫酸中逐滴加入等濃度Ba(OH)2溶液,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Ba(OH)2+H2SO4===BaSO4↓+2H2O,溶液中自由離子的濃度隨著氫氧化鋇的滴入而變化,則溶液的導(dǎo)電性先減小,反應(yīng)恰好完全時導(dǎo)電性接近于0,氫氧化鋇過量后,導(dǎo)電性又隨之增加,C錯誤;D.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濃氨水,先發(fā)生復(fù)分解反應(yīng)有藍色Cu(OH)2沉淀,后沉淀溶于氨水生成[Cu(NH3)4]2+,故最后得深藍色溶液,D正確;答案選D。
12.A。解析:B項,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呈酸性,SiO、S2-均不能與H+大量共存;C項,加入NH4HCO3產(chǎn)生氣泡的溶液可能呈強酸性,也可能呈強堿性,HCO不能在強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Mg2+、Ca2+、HCO不能在強堿性溶液中大量存在;D項,濃氨水中,Cu2+與氨水生成沉淀或生成[Cu(NH3)4]2+而不能大量存在。
【題型特訓(xùn) 練高分】
1.C。解析:A項,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條件下,[Al(OH)4]-不能大量存在;B項,與Al反應(yīng)有H2生成的溶液呈酸性或堿性,堿性條件下,F(xiàn)e3+生成氫氧化鐵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項,=1×10-13
mol·L-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條件下,Al3+、NH、SO、K+相互之間不反應(yīng),能大量共存;D項,能使無色酚酞變紅的溶液呈堿性,堿性條件下,HCO、HS-不能大量存在。
2.C。解析:A項,麥芽糖具有還原性,酸性條件下能被MnO氧化;B項,加水后的值變大的溶液呈堿性,Cu2+不能大量存在;C項,lg <0,即c(H+)<c(OH-),溶液呈堿性,CH3COO-、Ba2+、NO、
Br-能大量共存;D項,能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溶液呈堿性,Cr2O在堿性溶液中會轉(zhuǎn)化為CrO,不能大量存在。
3.B。解析:A項,使淀粉 KI溶液變藍的溶液中存在能氧化I-的氧化劑,S2-的還原性強于I-,該氧化劑會與S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B項,滴入酚酞呈紅色的溶液顯堿性,堿性條件下Na+、K+、CH3COO-、Cl-之間不反應(yīng),能大量共存;C項,滴入苯酚顯紫色的溶液含F(xiàn)e3+,F(xiàn)e3+和SCN-能反應(yīng)生成Fe(SCN)3,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項,滴入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顯酸性,酸性條件下HCO不能大量存在
4.A。解析:A.遇酚酞變紅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OH-、Na+、Cl-、Ba2+、CH3COO-相互不反應(yīng),能夠大量共存,A符合題意;B.常溫下,=1×10-14 mol·L-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Fe2+、NO三者間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B不合題意;C.水電離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H+,H+與HCO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也可能含有大量的OH-,則OH-與HCO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合題意;D.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與I-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合題意。
5.C。解析:A.SiO和Al3+會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A不選;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呈酸性,CrO在酸性環(huán)境中會轉(zhuǎn)化為重鉻酸根,且重鉻酸根在酸性條件下與氯離子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不能大量存在,B不選;C.水電離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水的電離被抑制,該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堿性,Al3+、NH、Cl-、SO在酸性溶液中不發(fā)生反應(yīng),可以大量共存,C選;D.=1×1012的溶液呈酸性,[Ag(NH3)2]+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D不選。
6.A。解析:A.Ca2+、K+、CH3COO-、ClO-之間不發(fā)生反應(yīng),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A選;B.Ba2+、HCO、OH-會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BaCO3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B不選;C.Fe3+和SCN-會反應(yīng)生成Fe(SCN)3,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C不選;D.S2O和H+反應(yīng)會生成S和SO2,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不選。
7.B。解析:A.Fe3+、Al3+與HCO分別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生成沉淀和氣體,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B.加入鋁片能生成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無論溶液呈酸性還是堿性,Na+、Ba2+、Br-、I-均能大量共存,B正確;C.草酸具有還原性,酸性條件下,草酸能將MnO還原為Mn2+,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D.Cu2+與HS-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CuS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8.B。解析:MnO有顏色,不能在無色溶液中大量存在,且氫離子與碳酸根離子也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題意;堿性條件下,Ba2+、Na+、Cl-、ClO-之間不發(fā)生反應(yīng),能大量共存,B符合題意;水電離出的c(H+)=1×
10-9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Al3+不能在堿性條件下大量存在,C不符合題意;印刷電路板的腐蝕液中含有Fe2+,NO、H+會和Fe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題意。
9.C。解析:A.Ca2+與CO會反應(yīng);B.H+與HCO不能大量共存;C.四種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yīng);D.
Ag+與Cl-、SO會反應(yīng)。故選C。
10.D。解析:D項中應(yīng)該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檢驗NH3,若試紙變藍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
11.D。解析:加入過量稀硫酸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無CO、[Al(OH)4]-;再加入硝酸鋇溶液有氣體生成,說明有Fe2+存在且被氧化,沉淀為硫酸鋇,原溶液中含有Fe2+;再加入NaOH溶液有氣體,說明存在NH,氣體為氨氣,沉淀B為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再通入少量CO2,先與OH-、又與Ba2+反應(yīng)生成BaCO3,沉淀C含有碳酸鋇,從上述分析可以確定溶液中一定含有NH、Fe2+,一定不含[Al(OH)4]-、CO。因為存在的離子濃度均為0.1 mol·L-1,從電荷守恒的角度出發(fā),只能含有NH、Fe2+、Cl-、SO才能保證電荷守恒,K+、Al3+必然不能存在。故A、B、C錯誤,D正確。
12.B。解析:溶液pH=1,說明有H+,則不含有CO、S2O、OH-;繼續(xù)滴加足量硝酸鋇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SO;向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2+,由于NO在酸性溶液中有強氧化性,故溶液中不含有NO;濃度均為0.1 mol·L-1,根據(jù)電荷守恒可以判斷出溶液中含有Cl-、SO,不含有Al3+、Mg2+;綜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H+、Fe2+、Cl-、SO,一定不含有的離子是Al3+、Mg2+、OH-、NO、S2O、CO。由上述分析知,B錯誤,C、D正確;加入足量硝酸鋇溶液時,在酸性溶液中,NO將Fe2+氧化為Fe3+,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yīng),故A正確。
13.D。解析:①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該白色沉淀為硫酸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也可能含有SO被硝酸氧化生成SO;②加入淀粉-KI溶液,呈藍色,說明溶液中存在強氧化性離子,能將KI氧化生成碘單質(zhì),則應(yīng)含有H+、NO,從而排除SO,則原溶液中肯定存在SO,故A正確;③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可知存在Mg2+,加熱后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存在NH,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Mg2+++NH+3OH-Mg(OH)2↓+NH3↑+H2O,故C正確;因各離子濃度相同,結(jié)合電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l-,不存在Na+,故D錯誤;若將①中的試劑換成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則可通過白色沉淀現(xiàn)象直接確定SO存在,對最終成分的判斷無影響,故B正確。
14.C。解析:加入HCl,陰離子種類不變,原溶液一定有Cl-,沒有OH-、CO,產(chǎn)生氣體可能是因為發(fā)生反應(yīng):3Fe2++NO+4H+===3Fe3++NO↑+2H2O,則溶液中有Fe2+、NO和Cl-,為了保持電荷守恒,溶液中必須含有SO,這樣溶液中最后一種離子只能是Mg2+,C項錯誤。
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 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平安县| 朔州市| 昭觉县| 溆浦县| 伽师县| 泸水县| 界首市| 滨海县| 新闻| 星子县| 长乐市| 昭通市| 清河县| 钟祥市| 钟山县| 岑巩县| 弋阳县| 奉新县| 诸城市| 沂源县| 兖州市| 五华县| 凤冈县| 大足县| 孝感市| 肥东县| 阿坝| 海南省| 蒲江县| 巴彦淖尔市| 彭州市| 石楼县| 济阳县| 白水县| 延庆县| 曲麻莱县| 酉阳| 普兰县| 隆安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