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2025年春)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知識點第三課 人貴自尊第一框 人須有自尊1.自尊的含義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贏得他人的尊重。自尊是一種心理狀態,是一個人德行的具體表現。2.自尊的表現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考慮自己行為的影響,希望贏得他人的認可。3.自尊的重要性自尊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會感到快樂;能認可自己;知廉恥、明是非;不愛慕虛榮。4.自尊的人的表現(1)能認可自己。(2)知廉恥、明是非。(3)不愛慕虛榮。5.行己有恥的含義“行己有恥”是指對自己不善的動機和行為有著羞恥心,能以羞恥心約束自己的行為,凡自己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6.自尊的人認可自己的做法(1)自尊的人能夠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能肯定自己的價值;(2)能夠積極地表現自己,獲得他人的良好評價,體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為人所需要的。7.自尊的人能知廉恥、明是非的原因(1)知廉恥:自尊的人是有羞恥心的人,會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做到行己有恥;(2)明是非:明白是非對錯,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第二框 做自尊的人1.做有自尊的人的做法(1)維護人格尊嚴:恪守為人準則,堅持人格獨立,不做有損人格之事;面對他人議論批評,保持平和豁達心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面對侮辱詆毀,予以回擊,必要時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的做法)(2)提升自我:學習上努力充實自己,拓寬視野、增長智慧;生活中不斷歷練,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個人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做法)(3)尊重他人:尊重他人隱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視、侮辱他人;接納他人不同個性、處世風格及生活習慣,珍視他人勞動與付出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做法)第四課 自信給人力量第一框 人要有自信1.自信的含義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2.自信的表現自信表現為思想上、行動上、情感體驗上都相信“我能行”。3.人要有自信的原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相信自己的能力,發掘自己的潛力,可以幫助我們直面困難,從容迎接挑戰。自信的青春有力量。4.自信的作用(重要性)(1)自信讓人樂觀堅定,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2)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5.自信能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的原因(1)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2)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3)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6.自信的來源自信并非憑空而來,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第二框 做自信的人1.做自信的人的做法(1)堅定信心,走向未來。(2)找準定位,揚長避短:在交往和實踐中客觀認識、準確定位自己,發揮優勢,認清不足,避免盲目自信。(找準定位、揚長避短的方法)(3)專注當下,積極行動:明確目標,從當下開始,心無旁騖、全力以赴,不懼失敗,為自己加油。(專注當下、積極行動的方法)(4)勇于探索,增強底氣:要有直面挑戰的勇氣,緊跟時代步伐,大膽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新問題,積極探索,在解決問題中展現實力、提升能力。(勇于探索、增強底氣的做法)勇于探索、增強底氣的做法2.青春自信的體現青春的自信,既體現在個人成長的努力之中,也體現在為民族振興的奮斗之中。我們要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堅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國人。第五課 人生當自強第一框 人要自強1.自強的含義自強自我勉勵、發憤圖強。是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是一種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2.自強的作用(原因)(1)對個人:使人自主自立,能夠“克己”“自勝”,主動發掘自身力量,依靠努力拼搏勇敢面對生活;使人奮發向上,具備堅毅品格,積極進取,不斷挑戰、超越自我。(2)對國家和民族:自強關系民族命運和國家未來,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自強不息的接力傳承,中華民族才歷經滄桑而不衰,飽經磨難而更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自強能使人自主自立的原因自強的人,能夠“克己”“自勝”,主動發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對生活,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4.自強能使人奮發向上的原因自強的人,有鍥而不舍的堅毅品格,積極進取,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第二框 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1.我們要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原因(1)人生自強少年始。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的未來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2)自強的青春有未來。(3)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沉淀出的優良傳統。(4)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們手握歷史的接力棒。2.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做法(1)樹立遠大理想:懷有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找準青春進取方向和力量,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樹立遠大理想的做法)(2)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認真對待各門課程,勤學好問、夯實基礎;關注現實問題和社會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練就一身本領,更好地為民造福、為國爭光。(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的做法)(3)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在做事中磨煉意志、錘煉品格;學會依靠自己、對自己負責,學會做事,身體力行;腳踏實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的做法)自尊、自信和自強三者間的聯系:1.相互支撐:自尊、自信、自強三者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自信是自尊、自強的前提和基礎,失去自信就難以做到自尊和自強;而自尊則是自信和自強的內在動力,它激勵人們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好的自己。2.共同作用:自尊、自信、自強三者都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它們共同作用于人的心理和行為,影響著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一個擁有自尊、自信、自強的人,通常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3.相互影響:自尊、自信、自強三者之間還相互影響。例如,一個人的自強精神可以激發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可以進一步推動他不斷自強不息。同樣地,一個人的自尊受損可能會影響他的自信心和自強精神;而他的自信心和自強精神的減弱又可能進一步削弱他的自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