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部分 教材知識整合第十章 浮 力第2節 浮力相關實驗情境創設·引思考核心實驗·提素養重慶真題·明考向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B卷近5年2考;2022年版課標要求學生必做實驗 )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進行如下實驗過程。核心實驗·提素養實驗1例1基礎設問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列舉了三個情景。情景一: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船身會上浮一些。情景二:人從泳池淺水區走向深水區,感覺身體變輕。情景三:向水中壓入皮球,開始用力不大,隨著皮球浸入水中體積的增大,感覺越來越費力。針對以上情景嘗試分別作出了三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設計方案、收集證據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金屬塊、水、鹽水(ρ鹽水>ρ水)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1)小明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然后將金屬塊緩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實驗步驟如圖甲中a、b、c、d、e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下來。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要先進行______。(2)分析數據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N;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校零22.2得出結論、作出解釋(3)分析圖甲中實驗步驟c、d可知,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4)分析圖甲中三個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可知,在同種液體中,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5)分析圖甲中實驗步驟a、d、e可知,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液體______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______。無關a、b、c(或a、b、d)密度越大交流合作、評估反思(6)當金屬塊從接觸水面開始,到浸沒于水中,直至浸沒到更深位置(未觸底),在圖乙中能表示出此過程金屬塊所受浮力F與浸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____(選填“①”或“②”)。(7)(數據分析)小明完成本次實驗后,通過獲得的數據可求出金屬塊的體積為__________m3,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②2×10-41.1×103(8)(創新裝置)如圖丙所示,小明重新設計了實驗方案,將另一金屬塊用彈簧測力計懸掛在鐵架臺上,將盛有適量水的燒杯放置在升降臺上,使升降臺逐漸上升,用該裝置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是否有關”。該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設問通過調節燒杯的高度,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的穩定(合理即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時,進行如下實驗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日常生活中,我們將浮于水面的盆子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盆子排開水的重力就越大。針對這一現象,實驗小組的同學作出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排開水的重力有關。實驗2例2基礎設問設計方案、收集證據為了驗證以上猜想,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如下實驗。(1)小明按照圖甲所示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并讀數,所測鐵球排開水的重力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其真實值,為了減小誤差,實驗最合理的順序是__________(填序號)。小于④①②③(2)小明調整實驗步驟后,進行實驗,同時將測量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由于粗心缺少了一些數據,請根據圖甲將表格補充完整。鐵球的 重力/N 鐵球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 鐵球所受 的浮力/N 小桶和鐵球排開水的總重力/N 小桶的 重力/N 鐵球排開水的重力/N2 1 ___ 2.2 1.2 ___11得出結論、作出解釋(3)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根據它們的大小關系歸納出了實驗結論,并準備結束實驗。同組的小麗認為實驗還沒有結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僅一組實驗數據,所得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性交流合作、評估反思(5)實驗完成后,小組成員進行了交流,要得到與(3)相同的結論,物體_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沒在液體中。不一定(6)(創新裝置)實驗完成后,小明又進行了如下探究:將注滿水的溢水杯放在電子秤上,如圖乙A所示,電子秤的示數為m1;將用細線懸掛的鐵球緩慢浸沒水中,待杯中水停止外溢,如圖乙B所示,電子秤的示數為m2,則m1____(選填“>”“=”或“<”)m2。能力設問=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B卷近5年2考)1.(2024·重慶B卷17題8分)小渝和同學們利用一長方體物塊來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1)將物塊豎放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上,測出物塊的重力為2.7 N,然后將物塊部分浸入水中,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的同時水面升高了,說明物塊受到了豎直向____的浮力,并且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放入物塊前相比______。當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甲所示時,浮力為_____N。重慶真題·明考向命題點上增大0.3【解析】將物塊部分浸入水中時,物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彈簧測力計對它向上的拉力、水對物塊的作用力,由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則水對物塊的作用力方向為豎直向上,即水對物塊有豎直向上的浮力。物塊部分浸入水中后,由于物塊排開水使水面上升,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大,即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放入物塊前大。當彈簧測力計示數如題圖甲所示時,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 N,示數為2.4 N,則浮力F浮=G-F示=2.7 N-2.4 N=0.3 N。(2)接下來小渝繼續按圖乙、丙、丁所示進行實驗,由甲、乙、丙的數據可知: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______,浮力越大;由丙、丁的數據可知:物體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時所受浮力大小跟深度______。越大無關【解析】由題圖甲、乙、丙所示實驗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則物塊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觀察題丙、丁兩圖可知,物塊浸沒于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物塊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說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與浸沒的深度無關。(3)然后將物塊浸沒在鹽水中,如圖戊所示,分析數據可知: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并通過計算得出所用鹽水密度為_____g/cm3;若在實驗前,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零刻度線以下,并未調零,則算出的鹽水密度______。(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1.1不變(4)同組的小王同學還想進一步探究:物體在浸沒前,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是否有關?于是他將物塊橫放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下,使其露出水面高度與圖乙相同,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3 N,與圖乙數據對比,小王得出結論:物體在浸沒前,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你認為該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合理,沒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解析】要探究物體在浸沒前,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是否有關,需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的密度相同,小王同學將物塊橫放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下,使其露出水面高度與題圖乙相同,則在改變深度的同時,物塊排開液體的體積也改變了,故該方案不合理之處是沒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2.(2023·重慶B卷17題節選)小莉在“物理創新實驗”社團活動中,看見如圖甲所示的雙探頭壓強計,該裝置一次測量可采集多個數據。(1)小莉受雙探頭壓強計原理的啟發制作出如圖乙所示的器材(細金屬管與浮筒相通),她將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豎直向下移動,感受到細金屬管對手的作用力越來越____;浮筒豎直浸沒在水中后,仔細觀察其____表面橡皮膜形變更明顯,從而分析出______產生的原因。大下浮力【解析】將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豎直向下移動,感受到細金屬管對手的作用力越來越大,浮筒豎直浸沒在水中后,仔細觀察其下表面橡皮膜形變更明顯,從而分析出浮力產生的原因。(2)讓浮筒浸沒后繼續下降,浮筒受到的浮力將______。變小【解析】讓浮筒浸沒后繼續下降,隨著深度的增加,上表面橡皮膜向下凹,下表面橡皮膜向上凸,浮筒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所受浮力變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