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第二部分 專題綜合強化專題二 實驗探究題從重慶近五年中考實驗探究題來看,實驗探究題由3道題組成,其中第一題分為兩個小題,分別考查光學、熱學實驗,光學實驗主要考查“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或“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熱學實驗主要考查“探究固體熔化特點”或“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第二題和第三題為力學和電學實驗,力學實驗近五年多考查“測量物質密度”考情分析(包含特殊方法測密度)、“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和“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電學實驗多考查“伏安法測電阻”和“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最后一問多以開放性設問的形式考查,涉及方案評估等內容。預計2025年中考依然在光學、熱學、力學、電學中考查實驗,主要涉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特殊方法測密度”、“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伏安法測電阻”等。實驗環節一:問題問題:利用身邊的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問題】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猜想1:根據“十次車禍九次快”猜想物體的動能可能跟______有關。猜想2:根據“安全駕駛莫超載”猜想物體的動能可能跟______有關。例1實驗 環節逐點過速度質量實驗環節二:證據1.實驗方案設計思路→→合理規劃步驟,表述規范,如步驟表述中要體現實驗器材、明確測量儀器操作要點、所需測量的物理量或待測量的計算表達式2.實驗表格設計思路→表格內容:包含橫項目欄、豎項目欄和數據。項目欄在設計時要注明物理量的名稱和單位,并用斜線隔開項目欄設置:依據實驗步驟安排項目的順序,在設計時要考慮是否需要多次實驗→注:測量類實驗和探究類實驗的不同之處在于一般情況下測量類實驗需設計出計算量,并且結合具體實驗考慮是否需要設計求平均值的步驟。 (測量類實驗)某同學在嘉陵江的江邊撿到一個小石子,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小石子的密度,步驟如下。(1)用調節好的托盤天平測量小石子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子的質量為______g。(2)往量筒中倒入水,液面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再把小石子放入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小石子的體積為____cm3,該小石子的密度為______g/cm3。例271.4203.57 (探究類實驗)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中,小潘設計并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1.0 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為______A。繼續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進行多次測量,記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本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例3實驗次序 1 2 3 4電壓U/V 1.0 1.6 2.2 2.8電流I/A 0.16 0.22 0.280.1得出普遍規律實驗環節三:解釋1.分析數據(1)根據實驗原理,將測量的物理量代入公式計算待測物理量。(2)實驗若有多組數據,需根據具體實驗考慮是否需要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或得到普遍性結論。2.分析圖像:根據圖像中x軸與y軸對應點的關系,確定圖像所代表的物理量及y軸物理量隨x軸物理量的變化所代表的物理意義。(測量類實驗)實驗室有一個銘牌模糊不清的定值電阻R,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用“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電源電壓恒為3 V。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讀出了4組實驗數據,第1次實驗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電壓表示數為______V;多次測量并求出定值電阻R阻值的平均值約為______Ω(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例4實驗次序 1 2 3 4電壓U/V 1.2 1.6 1.9電流I/A 0.20 0.34 0.44 0.50定值電阻R/Ω 3.5 3.6 3.80.83.7 (探究類實驗)在“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某小組用相同的裝置先后做了兩次實驗,繪制出如圖所示的a、b兩條圖線,由圖可知當地的氣壓______(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水沸騰過程中溫度__________。例5低于保持不變實驗環節四:交流1.實驗結果誤差分析步驟→聯系實驗操作和題干信息,分析已知的實驗原理或步驟中可能出現誤差的地方→2.實驗方案評估切入點(1)由儀器本身的缺陷或沒有按規定使用儀器而造成的實驗結果不準確。(2)由于實驗數據存在偶然性,實驗結果沒有說服力。(3)設計的實驗只完成一組,得到的結果不夠準確或沒有普遍性。(4)沒有正確運用實驗方法進行方案設計,導致方案不合理。 (測量類實驗)小明買了一袋牛奶,他想知道該牛奶的密度。(1)小明用調平的天平測出一袋牛奶的總質量為210.4 g,喝完牛奶后用天平測出空袋子的質量如圖所示,空袋子的質量為_____g;小明觀察牛奶包裝袋上標有“凈含量200 mL”字樣。小明計算出牛奶的密度為________g/cm3。(2)物理課代表認為小明這種方法測出的密度是不準確的,請寫出一個導致密度值不準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5.61.024袋子壁會殘留部分牛奶,測得空袋子的質量偏大,牛奶的質量偏小(合理即可) (探究類實驗)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小明進一步探究浮力的有關問題。在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小明將物體分別放入兩種不同的液體中,得到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他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你認為小明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7液體 液體的密度/(g·cm-3)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cm3 物體狀態 物體受到的浮力/N液體1 0.85 100 沉底 0.85液體2 1.2 80 漂浮 0.96不合理;沒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