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二部分 專題綜合強化專題二 實驗探究題一、測量類實驗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1.被譽為“中華名果”的奉節臍橙,是重慶農業的金色名片。小明喝橙汁時想知道橙汁的密度,于是他和小華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實驗1(1)小明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發現天平游碼未歸零,但指針已指在分度盤的中央位置,此時小明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橫梁平衡。將游碼移到標尺零刻度線處,向右調節平衡螺母(2)經過討論,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17 g。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橙汁,測出燒杯和橙汁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為____g。③將燒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橙汁的體積如圖乙所示。④橙汁的密度為_______g/cm3。621.125(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橙汁密度會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為使測量結果更為準確,只要將(2)中的步驟順序調整為________即可。偏大②③①(4)小華不小心將量筒打碎了,于是他添加了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請你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①調好天平,用天平測出空燒杯質量為m。②將一個燒杯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③用另一個燒杯裝滿橙汁,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橙汁的總質量為m2。④橙汁的密度表達式ρ=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5)小明針對(4)中小華的實驗設計進行評估后,認為小華設計的操作過程有不妥之處,你認為不妥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個)。燒杯中裝滿液體容易灑出,不方便操作(合理即可)2.小明在家進行“腌咸鴨蛋”實踐活動,他想知道家中鴨蛋的密度,于是他將一枚鴨蛋帶到學校實驗室,進行了如下的操作。(1)圖甲是小明在調節天平水平平衡時的情景,其錯誤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解析】在調節天平水平平衡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并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小明未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2)正確調節天平水平平衡后,在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物體放在____(選填“左”或“右”)盤,往另一盤增減砝碼時要使用______。正確測量鴨蛋的質量如圖乙所示,則鴨蛋的質量m=____g。左鑷子58【解析】在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左盤,在右盤中增減砝碼時要使用鑷子輕拿輕放;如題圖乙所示,砝碼質量m砝=50 g+5 g=55 g,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為3 g,因此鴨蛋的質量m=55 g+3 g=58 g。(3)接下來進行了如圖丙所示的一系列操作后,發現從圖②到圖③的操作過程中加入了50 mL的水。則所測鴨蛋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用該方法所測鴨蛋的密度與真實值相比______(選填“不變”“偏大”或“偏小”)。1.16×103偏小(4)善于思考的小明同學為減小測量誤差,對測量方案進行了改進。用天平測量了圖丙中①的總質量m1、②的總質量m2和③的總質量m3,進一步思考發現圖丙中____(選填“①”“②”或“③”)的總質量無需測量,則鴨蛋的密度表達式ρ=__________________(用測出的物理量m、m1、m2、m3、和ρ水中有效物理量的符號表示)。②3.小明想知道枇杷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如下實驗。(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調節天平橫梁平衡;調節天平時發現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側,應該向____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解析】天平在使用前,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而后將天平的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再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指針向左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直到天平水平平衡。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右(2)測量枇杷的質量時,將質量最小為5 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中后,分度盤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橫梁水平平衡,橫梁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枇杷的質量為______g。【解析】由題圖甲可知,將質量最小為5 g的砝碼放在天平右盤中后,分度盤指針向右偏,說明砝碼質量偏大,故應取下最小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使橫梁水平平衡;枇杷的質量m=10 g+0.4 g=10.4 g。取下最小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10.4(3)用細線拴住枇杷并放入裝有適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圖丙所示位置。接著將枇杷提出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到60 mL刻度線處,則枇杷的體積為____cm3,枇杷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101.04×103(4)小明所測枇杷的密度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實值。【解析】由于枇杷從水中取出時不可避免地會沾有一些水,導致測量的枇杷體積偏大,根據密度公式ρ= 可知所測密度會偏小。小于(5)小明回家后,還想測一測蘋果的密度,他找到家里的電子秤,稱出蘋果的質量是280.0 g,又借助細線、水、玻璃杯、鋼針等器材,進行了如圖丁、戊所示的實驗操作,測出了蘋果的體積,則蘋果的密度是_____g/c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0.84.(2024·重慶南開中學模擬)小渝想測量某個敞口玻璃杯所用材料的密度,于是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1)實驗前,應將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將______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水平平衡。【解析】實驗前,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水平游碼(2)如圖甲所示,在正確操作下測得玻璃杯的質量m1=____g。【解析】由題圖甲可知,玻璃杯的質量m1=20 g+20 g+10 g+4 g=54 g。54(3)由于玻璃杯無法放入量筒,小渝用如下方法測量玻璃杯的體積。①在一個圓柱形容器中倒入適量的水。②將玻璃杯浸沒于水中,用記號筆記下水面在容器上對應位置a,如圖乙。③僅取出玻璃杯。用量筒量取50 mL水,將量筒中的水倒入容器,直到水面達到位置a處,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如圖丙,為____mL。④由以上數據計算出玻璃杯的密度為__________kg/m3。這種測量方法所測得的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02.7×103偏小【解析】③將量筒中的水倒入一部分到容器中,直至容器中的水面到達位置a處,此時題圖丙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30 mL。④玻璃杯的體積等于倒出水的體積,即玻璃杯的體積V=V水=50 mL-30 mL=20 mL=20 cm3;玻璃的密度ρ= =2.7 g/cm3=2.7×103 kg/m3;玻璃杯從水中取出時,會帶走一部分水,量筒倒入容器中的水的體積大于玻璃杯的體積,物體質量測量值準確,測量的體積偏大,則密度的測量值會偏小。(4)小渝經過思考后,利用現有器材,繼續測量了某種鹽水的密度,過程如下。①向容器中重新倒入適量的水。使玻璃杯漂浮在水上,用記號筆標記水面在玻璃杯上對應的位置,即標記b(如圖丁)。②將容器中的水倒出后擦干,接著向容器中倒入適量的鹽水。使玻璃杯漂浮在鹽水上(如圖戊)。再向玻璃杯中倒水,直到鹽水液面與_______相平。取出玻璃杯并擦干凈外面的鹽水,用天平測出其總質量為m2。③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____________(用字母m1、m2、ρ水表示)。標記b伏安法測量電阻、電功率5.物理興趣小組利用“伏安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Rx的阻值,電路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6 V,滑動變阻器規格為“100 Ω 0.6 A”。(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大,導線不得交叉)實驗2如答圖所示。【解析】滑動變阻器應選擇“一上一下”兩個接線柱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大,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故應接左下接線柱,如答圖所示。(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______狀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至____(選填“A”或“B”)端。【解析】為了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至阻值最大處,即B端。斷開B(3)在實驗操作中,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電路接線完好,兩個電表均無故障,則發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定值電阻Rx短路【解析】在實驗操作中,發現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是通路,但電壓表無示數,則可能是與電壓表并聯的定值電阻Rx短路,使得電壓表也被短路而無示數。(4)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測出幾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根據表中數據,求得定值電阻Rx的阻值是_____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實驗 次序 電壓 U/V 電流 I/A 電阻 R/Ω 電阻的平均值 /Ω1 2.2 0.22 2 1.8 0.20 3 0.9 0.10 9.3(5)興趣小組的小紅提出:如果沒有電壓表,電源電壓未知,可以用最大阻值為R的滑動變阻器連接如圖乙所示的電路,來測量定值電阻Rx的阻值。閉合開關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時,電流表示數為I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電流表示數為I2;則定值電阻Rx=___________(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符號表示)。【解析】在題圖乙所示的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閉合開關,把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兩電阻串聯接入電路,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1;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阻之和,由歐姆定律得電源電壓U=I1(Rx+R),把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電路為Rx的簡單電路,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2;由歐姆定律得電源電壓U=I2Rx,因電源電壓不變,故I1(Rx+R)=I2Rx,解得Rx的表達式R(6)同組的小張又提出:利用圖甲電路可以驗證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斷開開關,更換電壓表的量程,用R0=20 Ω的定值電阻替換Rx,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4 V,記錄電流值;用16 Ω的電阻替換R0,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4 V,再次記錄電流值,此時滑片位置與上次實驗相比______(選填“偏左”或“偏右”)。興趣小組同學的手中還有一個6 Ω的定值電阻,接下來他們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將此電阻接入電路按上述步驟繼續實驗。偏左不能6.(2024·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二模)如圖甲所示是南南測量小燈泡電阻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3 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 V,滑動變阻器規格為“30 Ω 0.5 A”。(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如答圖所示。(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處于______狀態。南南按圖甲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現小燈泡都不亮,電流表幾乎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則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燈泡______(選填“短路”或“斷路”)。(3)排除故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5 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_____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斷開斷路8.3(4)接著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讓電壓逐次下調,使燈絲溫度不斷降低,小燈泡變暗直至完全不發光,測量的數據如表所示。綜合分析可知,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逐漸向左端滑動過程中,燈絲溫度降低,小燈泡的電阻變____(選填“大”或“小”)。實驗次序 1 2 3 4 5 6電壓U/V 2.5 2.1 1.7 1.3 0.9 0.5電流I/A 0.26 0.24 0.21 0.19 0.16小(5)課后南南想繼續探究“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她利用以上器材,并選用5 Ω、10 Ω、15 Ω、20 Ω的定值電阻代替小燈泡,實驗中保持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1 V且不變,當她選用10 Ω的定值電阻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____Ω。當她選用20 Ω的定值電阻時,發現實驗無法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順利完成該實驗,定值電阻兩端電壓不能低于_____V。20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1.27.(2024·重慶南川區模擬改編)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小燈泡標有“2.5 V”字樣),電源為2節新干電池。(1)明明在連接實驗電路時還有部分導線未接上,如圖甲所示。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電路的連接,要求滑片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如答圖所示。【解析】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小燈泡、滑動變阻器和電流表串聯,電壓表并聯在小燈泡兩端;滑片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故滑動變阻器選用左下接線柱串聯在電路中,如答圖所示。(2)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小燈泡不亮,檢查電路發現燈絲斷開,其他完好。這時觀察到電壓表的示數約為___V。【解析】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小燈泡不亮,檢查電路發現燈絲斷開,此時電路斷路,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測電源電壓,因電源為2節新干電池,故電壓表示數約為3 V。3(3)更換相同型號的小燈泡后,為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明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_____V,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為_____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_____W。【解析】為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讓小燈泡正常發光,即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5 V;由題圖乙可知,電流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02 A,其示數為0.3 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UI=2.5 V×0.3 A=0.75 W。2.50.30.75(4)明明之后又測量了在不同電壓下小燈泡的電功率,在處理數據時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小燈泡的I-U關系圖像(圖丙)是曲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不同電壓下小燈泡的實際功率不同,因此在處理數據時不能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由題圖丙可知,當小燈泡兩端電壓增大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也增大,根據P=UI可知,小燈泡實際功率變大,溫度升高,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小燈泡的I-U關系圖像是曲線。不能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