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第5講 質量與密度知識思維導圖知識整合梳理一、質量1. 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字母 m 表示.2. 單位及單位換算.(1)基本單位: 千克 ,符號 kg .(2)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3)換算關系:1 t= 103 kg= 106 g= 109 mg.m千克kg103106109應知應會盤點3. 性質: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個基本屬性,不隨物體的 位置 、 物態 和形狀的改變而改變.位置物態二、天平的使用和讀數1. 質量的測量工具:在實驗室一般是用 天平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的.生活中測量質量的工具有案秤、臺秤、電子秤、桿秤等.2. 天平的使用.天平(1)放平:把天平放在 水平 臺面上.(2)歸零: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 零刻度線 處.(3)調平衡:調節橫梁兩端的 平衡螺母 ,當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或指針左右擺動的幅度相同時,天平的橫梁平衡.若指針在分度盤的位置偏左,平衡螺母應向 右 調;指針在分度盤的位置偏右,平衡螺母應向 左 調.即“左偏右調,右偏左調”.水平零刻度線平衡螺母右左(4)稱量:將被測物體放在天平的 左 盤中,用 鑷子 往天平 右 盤中加減砝碼,按照 從大到小 的順序添加砝碼,最后移動游碼使天平橫梁平衡.(5)讀數:右盤中 砝碼 的總質量與 游碼 在標尺上對應的刻度值之和為左盤中物體的質量.左鑷子右從大到小砝碼游碼三、量筒1. 量筒的使用與讀數.(1)看:看量程和分度值.下圖中量筒每一大格為10 mL,中間有5小格,則分度值為 2 mL.(2)放:放在 水平 臺面上.2水平(3)讀:視線要與凹液面的 最低處 相平,如下圖視線 B 所示.若仰視,則讀數偏 小 ,若俯視,則讀數偏 大 ,圖中液體的體積為 26 mL.最低處B小大262. 體積單位間的換算.1 m3= 103 dm3= 1×106 cm3,1 L= 103 mL= 1×10-3 m3,1 mL= 1 cm3.1031×1061031×10-31四、密度1. 定義: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 質量 與它的 體積 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 公式: ρ= .其中,m表示 質量 ,常用單位為kg或g;V表示 體積 ,常用單位為m3或cm3;ρ表示 密度 ,常用單位為kg/m3或g/cm3.變形公式:求質量 m=ρV ;求體積 V= .質量體積ρ=質量體積密度m=ρVV=3. 單位換算:1 kg/m3= 1×10-3 g/cm3,1 g/cm3= 1×103 kg/m3.4. 性質: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與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無 關,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的密度隨物體的 溫度 、 狀態 的改變而改變,另外氣體的密度還隨 壓強 的改變而改變.1×10-31×103無溫度狀態壓強命題點1 常考質量、密度的估測1. (1)(2022重慶B卷1題B選項)一瓶礦泉水的質量約為550 g. ( √ )(2)(2024重慶B卷1題 D選項)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 kg. ( √ )(3)(2019重慶B卷1題A選項)一個普通雞蛋的質量約為50 g. ( √ )√×√重慶中考聚焦命題點2 測量固體的密度2. (2022重慶A卷)小晨同學買了一個小吊墜(如圖甲所示)作為母親節的禮物送給媽媽,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小吊墜的密度進行鑒定.(1)將天平放在 水平工作臺 上,撥動 游碼 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左側,他應該將平衡螺母向 右 (選填“左”或“右”)移動,直至天平平衡.水平工作臺游碼右(2)將解去掛繩的小吊墜放在左盤,往右盤加減砝碼,當最后放入5 g的砝碼時,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則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C .A. 向右移動游碼B. 向左移動平衡螺母C. 取出5 g的砝碼C(3)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小吊墜的質量為 24 g.(4)先向量筒中加入30 mL的水,將重新系好掛繩的小吊墜輕放入量筒中,水面如圖丙所示,則小吊墜的體積為 8 cm3.248(5)小晨將測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小吊墜可能是 和田玉 制作而成的,他仔細分析了自己的測量過程,發現小吊墜密度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材質 翡翠 和田玉 玻璃 有機玻璃密度/(g·cm-3) 約3.3~3.36 約2.95~3.17 2.5 1.18和田玉偏小3. (2024重慶A卷)“混放是垃圾,分類是資源”,垃圾分類收集逐漸成為市民的好習慣.小吳同學在家里收集到一個廢舊水龍頭,同學們想通過測量密度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1)小吳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發現天平的左盤較高,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左 調節,直至指針對準分度盤的 中央 刻度線.將水龍頭放在天平左盤,向右盤加減砝碼并移動游碼,天平平衡時如圖甲所示,測得水龍頭的質量為 181.4 g;然后用溢水杯、水、小燒杯、細線和天平測出水龍頭的體積并算出密度.左中央181.4(2)小欣提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密度更方便.她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水龍頭的重力;然后將水龍頭浸沒在水中靜止,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了2小格,這是因為水龍頭受到豎直向 的浮力,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1.4N;小欣計算出水龍頭的密度是 4.5 g/cm3.上1.44.5(3)同學們對實驗進行交流評估,認為 小欣 同學測得的密度誤差較大,主要原因是 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太大 .小欣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太大命題點3 測量液體的密度4. (2022重慶B卷)學習化學后,小明對老師配置的硫酸銅溶液的密度很感興趣,于是找來天平、燒杯和量筒進行測量.(1)將天平放在 水平 工作臺上,游碼移至標尺的 零刻度線 處,然后觀察到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右側,應將平衡螺母向 左 調節,使天平平衡.水平零刻度線左(2)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硫酸銅溶液,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150.4 g,再將部分液體倒入量筒(如圖甲),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 低 處相平,量筒中液體體積V= 40 mL.甲乙低40(3)再次將天平調平衡,測得剩余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2(如圖乙),m2= 102.8 g.(4)根據ρ= 計算硫酸銅溶液的密度(用m1、m2和V表示).(5)若將燒杯中的溶液倒入量筒時,有部分溶液濺到了量筒的側壁上,會導致所測溶液密度與真實值相比 偏大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02.8 偏大乙5. (2020重慶A卷)小張發現外婆家的鹽蛋咸淡適中恰到好處,他猜想可能和鹽水的密度有關,于是他和小華共同測量了外婆家用來腌制鹽蛋的鹽水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到標尺的 零 刻度線處,觀察到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調節,使天平平衡.零右(2)調節天平平衡后,進行以下實驗操作:①測量空燒杯的質量m0,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m0= 32 g.②向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55.0 g;然后將鹽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圖丙所示,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底部 相平 ,讀出鹽水的體積V= 20 mL.③算出鹽水的密度ρ= 1.15 g/cm3.32相平201.15(3)小華指出:以上測量過程中,燒杯中殘留的鹽水會導致測得鹽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與小張利用電子秤再次測量了該鹽水密度.實驗操作如下:①取密度為8 g/cm3的合金塊,用電子秤測得其質量為80.0 g.②將合金塊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杯中注滿鹽水,測得杯、鹽水、合金塊的總質量為100.0 g.③取出合金塊,向溢水杯中補滿鹽水,測得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31.0 g.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出鹽水的密度ρ= 1.1 g/cm3.若測量后才發現此電子秤的每次測量值均比真實值大1 g左右,則按以上步驟測得的鹽水密度與真實值相比 偏大 (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1.1偏大1. 冰塊融化成水,質量 不變 ,密度變大,體積 變小 .(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HK八年級P106 圖5-2不變變小教材知識溯源2. 在測量金屬塊密度的實驗中,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金屬塊的質量,若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分別是1個100 g、1個50 g、1個10 g,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金屬塊的質量為 161.6 g.RJ八年級上冊P112 圖6.1-6161.63. 甲、乙、丙三位同學在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讀數情況如圖所示,其中 甲 同學的讀數方法正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 50 mL.甲乙丙甲504. 如圖所示,是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體積的一種方法.由圖可知,該量筒的量程為 0~100 mL,該物體的體積為 10 mL.甲乙RJ八年級上冊P150 圖6.3-30~100105. 如圖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脹現象,由此可進一步得出的推論是,水在4 ℃時, 密度 最大;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而魚卻能在湖底自由地生活.你估計一下,湖底的水溫約為 4 ℃.RJ八年級上冊P147 圖6.2-3密度4實驗1 測量固體的密度【實驗原理】ρ=【實驗器材】天平、量筒【實驗過程】1. 用天平測出固體的質量m.2. 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量筒的示數V1.3. 將待測固體全部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再次讀出量筒的示數V2.4. 固體的密度ρ=.典型實驗突破針對訓練1小明所在的實驗小組想通過實驗來測量金屬螺母的密度.(1)小明將天平放在 水平臺面 上,游碼移到標尺 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觀察到指針指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左 調節,使指針對準 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 .甲水平臺面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左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2)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金屬螺母的質量,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螺母的質量為 63.2 g;已知量筒中水的體積V1=30 mL,用細線系住金屬螺母放入量筒中,示數V2如圖丙所示,則金屬螺母的體積為 8 cm3;金屬螺母的密度為 7.9 g/cm3.63.287.9乙丙(3)若小明同學在實驗中,先測量金屬螺母的體積,再測量它的質量,則計算出的密度值將 偏大 ;若小明在讀取圖丙中的示數時仰視讀數(V1的測量值準確),則所測得的金屬螺母的密度將 偏大 ;在測質量時,若小明使用的天平所配的砝碼已被磨損,則質量的測量值將 偏大 ;若小明使用的天平所配的砝碼生銹了,則質量的測量值將 偏小 .偏大偏大偏大偏小丙實驗2 測量液體的密度【實驗原理】ρ=【實驗器材】天平、量筒【實驗過程】1. 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2. 把燒杯中適量液體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2.3. 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4. 液體的密度ρ=.針對訓練2小紅同學在“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左 (選填“左”或“右”)調節,直到橫梁水平平衡.甲左(2)小紅的實驗步驟如下:①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8 g.②將適量鹽水裝入燒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盤測量其質量,待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③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則鹽水的密度為 1 .1×103 kg/m3.1.1×103乙丙(3)小紅同學測得的鹽水密度偏 大 (選填“大”或“小”).(4)為了減小誤差,正確的實驗順序是 ②①③ .大②①③命題點1 常考質量、密度的估測1. 通常情況下,質量最接近1 kg的物體是( A )A. 一升純凈水 B. 一本物理課本C. 一支鉛筆 D. 一元硬幣A核心考點精練2. (2023廣州)“掬手為升”是我國古代的計量方法之一,掬即為雙手捧.如圖,人雙手捧起的米的質量約為( B )A. 3 g B. 300 g C. 30 kg D. 300 kgB3. 下列物體的質量估計中,最符合實際的是( C )A. 一名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 NB. 一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是20 gC. 一只老母雞的質量大約是2 kgD. 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是500 mgC命題點2 測量固體的密度4. (2024重慶模擬)黎黎的家鄉特產南門紅糖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她從家里的紅糖上切下一小塊帶到實驗室測量紅糖的密度.(1)黎黎將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 上,需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如圖甲所示,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游碼沒有移至零刻度線處 .(2)將紅糖放在天平左盤,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紅糖的質量為 27 g,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為40 mL,用體積忽略不計的保鮮膜包裹好紅糖塊,系上細線輕輕放入水中,浸沒時量筒讀數如圖丙所示為 60 mL,則紅糖的密度為 1.35×103 kg/m3.水平桌面游碼沒有移至零刻度線處27601.35×103(3)她想進一步測量紅糖水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①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24 g.②將剛才的紅糖塊放入水中攪拌直至全部溶解.③將紅糖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讀出體積為80 mL.④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51 g,則紅糖水的密度為 1.25 g/cm3,這樣測出來的紅糖水的密度與真實值相比 準確 (選填“偏小”“偏大”或“準確”).1.25準確(4)小華撿到一塊石頭,又找來一根輕質杠桿和溢水杯開始測量石塊的密度:①在溢水杯中裝滿水,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溢水杯中,用一個完好的塑料袋在溢水口處接住溢出的水.②將石塊從溢水杯中取出,擦干水后用細線系住石塊懸掛于處于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桿的A點,用細線將塑料袋懸掛于杠桿的另一端,調節塑料袋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記下此時塑料袋的懸掛點為B點,如圖丁所示.測得A、B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lA、lB,若不計塑料袋的質量,則石塊的密度的表達式為ρ石= ρ水 (用lA、lB、ρ水表示).ρ水5. (2024商丘模擬)學習了密度知識后,小剛想測量某種瑪瑙石的密度,于是找來天平、量筒等器材進行測量.(1)實驗時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觀察到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調節,使天平平衡.右(2)在用天平測量瑪瑙石的質量時,操作如圖乙所示,其中的錯誤是 用手拿取砝碼 ;改正錯誤后繼續測量,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瑪瑙石的質量為 27.4 g.(3)向量筒中倒入30 mL的水,用細線將瑪瑙石系緊并放入量筒中后,量筒中的水面如圖丁所示,則瑪瑙石的體積為 10 cm3,實驗測得瑪瑙石的密度為 2.74 g/cm3.(4)若將瑪瑙石放入量筒時有水濺出,則測出的瑪瑙石密度會 偏大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用手拿取砝碼27.4102.74偏大(5)實驗中,由于小剛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而且實驗室里已沒有多余的量筒了,于是老師增加了一個小燒杯來測量瑪瑙石的體積,實驗步驟如下:①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②將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用細線系住瑪瑙石輕輕放入燒杯中,使瑪瑙石浸沒在水中,在燒杯壁上標記水面位置.③將瑪瑙石從水中取出, 向燒杯中緩慢加水至標記處 ,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2.已知瑪瑙石的質量為m瑪瑙,則瑪瑙石的密度ρ瑪瑙= (用所測物理量和ρ水表示).向燒杯中緩慢加水至標記處 命題點3 測量液體的密度6. (2024重慶模擬)化學創新實驗小組的同學在陳老師的帶領下配制了可用于消毒的次氯酸鈉溶液.小蜀對該溶液的密度很感興趣,他利用托盤天平、量筒和燒杯對其進行測量.(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 游碼 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此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應向 左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游碼左(2)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次氯酸鈉溶液,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得溶液和燒杯的總質量m1,如圖乙所示,m1= 136.2 g.再把燒杯中部分溶液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讀出量筒中溶液的體積V.(3)測出燒杯和剩余溶液的總質量m2為94.2 g,則該溶液的密度ρ= 1.05×103 kg/m3.(4)在“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為大家直播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實驗,如果請航天員在天宮做此實驗,她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成功完成.136.21.05×103不能7. (2023云南)小明媽媽制作了一杯奶茶,小明想知道奶茶的密度,于是將奶茶帶到實驗室進行了測量.(1)將托盤天平放在 水平 工作臺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零刻度線 處,當橫梁靜止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調節,直到指針對準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水平零刻度線右(2)小明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將適量奶茶倒入燒杯中,用托盤天平測出奶茶和燒杯的質量m1=188.2 g.②將燒杯中的部分奶茶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測出奶茶的體積V= 80 mL.③用托盤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奶茶的質量m2,如圖丙所示,m2= 104.2 g.80104.2(3)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奶茶的密度ρ= 1.05 g/cm3.(4)在步驟②中,若有少量奶茶附著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內壁上,則測得的奶茶密度與真實值相比偏 大 (選填“大”或“小”),燒杯中剩余奶茶的密度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05大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