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第一部分 教材知識整合第八章 力 運動和力情境創(chuàng)設·引思考知識精講·夯基礎核心實驗·提素養(yǎng)重慶真題·明考向如圖所示,在乘坐公共汽車時,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有時乘客會突然向前傾,有時又會突然向后傾。公共汽車勻速直線行駛時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這些力的大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此時座位上的乘客是否運動?是什么原因讓乘客突然向前傾或向后傾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探索運動和力的關系。情境創(chuàng)設·引思考 力(A卷近5年3考;B卷近5年2考)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fā)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力的符號是F。2.單位:①______,簡稱牛,用符號②____表示。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③______;改變物體的④__________。知識精講·夯基礎知識點1牛頓N形變運動狀態(tài)有力存在,必有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力不可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易錯提示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2)力的示意圖: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示意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長。5.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2022年版課標素材改編)如圖所示,小明利用氣球、瓶蓋、吸管等制作了一個簡易噴氣小車。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__。基礎小練相互噴出的氣體 彈力(A卷近5年2考;B卷近5年2考)1.彈力(1)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⑤__________而產生的力。(2)產生條件:a.兩物體相互接觸。b.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知識點2彈性形變2.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項目 內容 圖示使用前 a.看清它的量程和⑥________。 b.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⑦__________上,如果不在, 應該把指針調到零刻度線上(豎直使用,在豎直方向上調零;水平使用,在水平方向上調零)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⑧_____N,示數為⑨_____N測力時 a.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與所測拉力方向平行,避免彈簧與外殼發(fā)生摩擦。 b.施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它的量程讀數時 視線正對刻度線,其示數=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數×分度值分度值零刻度線0.24.6 重力(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每年必考)1.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⑩____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公式:G= ____。其中g=9.8 N/kg,在粗略計算時,g可以取10 N/kg。3.重力的方向: __________。4.重心:形狀規(guī)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在它的 __________上。知識點3Gmg豎直向下幾何中心(人教教材素材改編)重垂線在古時候被稱為“墨繩”,是建筑工人檢查所砌的墻壁是否豎直的工具。重垂線靜止時如圖所示,則表示墻體向____(選填“左”或“右”)傾斜。已知月球上物體所受重力為地球上的 ,若一塊磚在地球上的質量為2.4 kg,則這塊磚在月球上的重力為___N。(g取10 N/kg)基礎小練右4 摩擦力(A卷近5年4考;B卷近5年4考)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知識點4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可能相同,如人走路時鞋底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易錯提示2.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 ______。3.影響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 __________、接觸面所受的 __________有關,接觸面越 ______、 __________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____。注: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以及接觸面的大小無關。相反粗糙程度壓力大小粗糙所受壓力大4.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類別 方法 應用舉例增大有 益摩擦 ______接觸面的壓力 剎車時捏緊自行車車閘等 ______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汽車、拖拉機、自行車等車輪的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運動員往手上涂防滑粉;等等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火車、汽車在緊急制動時,車輪只滑不滾等減小有 害摩擦 ______接觸面的壓力 單杠運動員在做旋轉動作時,手握單杠握得很松等 ______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刷冰等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 輪滑鞋等使接觸面分離 氣墊船、磁懸浮列車等增大增大減小減小(傳統(tǒng)文化)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如圖所示,手執(zhí)毛筆在紙上寫字,筆毫和紙面之間的摩擦是______(選填“滑動”或“滾動”)摩擦;筆運行過程中筆毫向左彎曲,此時筆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選填“向左”或“向右”)。基礎小練滑動向左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4考)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 ______狀態(tài)或 __________運動狀態(tài)。知識點5靜止勻速直線2.慣性(1)概念: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2)影響因素:慣性的大小由 ______來衡量,質量越大的物體,其慣性越大;慣性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速度大小均無關。(3)慣性的利用和防范a.利用: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以提高跳遠成績;拍打衣服除掉灰塵;等等。b.防范:汽車限速行駛;汽車司機和乘客必須系安全帶;等等。質量慣性是物體本身所具有的屬性,不是力,不能說“物體受到慣性”或“慣性力的作用”。易錯提示(人教教材圖片改編)如圖所示,小金用細線拴一塊橡皮,并用力甩了起來,使橡皮繞手做圓周運動。若在某時刻細線突然斷開,同時運動的橡皮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橡皮將處于______________狀態(tài),橡皮的慣性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基礎小練勻速直線運動不變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2022年版課標新增)知識點6二力的方向 圖示 合力大小 合力方向同向 F合= _________ 與分力方向相同反向 F1>F2時,F合=F1-F2 與 _____的方向相同F1+F2F1二二力平衡(A卷近5年4考;B卷近5年4考)1.定義:當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 ______________狀態(tài),那么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它們是一對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條件(1)同體: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2)等大:兩個力的大小 ______。(3)反向:兩個力的方向 ______。(4)共線:兩個力作用在 ______________。知識點7勻速直線運動相等相反同一條直線上3.力與運動的關系:當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______;當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______。(均選填“改變”或“不變”)不變改變(傳統(tǒng)文化)踢毽子起源于漢代,高承《事物紀原》記:“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圖所示的游戲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被踢出后,毽子上升到最高處時,毽子將處于________(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基礎小練運動狀態(tài)非平衡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進行如下實驗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在生活中,我們發(fā)現在光滑的冰面上運動的人們不容易停下來,于是小明猜想: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減小得越慢。核心實驗·提素養(yǎng)實驗1例1基礎設問設計方案、收集證據為了驗證小明的猜想,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進行探究。(1)請將圖甲中實驗器材的作用補充完整。阻力大小速度(2)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的目的: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的大小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相等得出結論、作出解釋(3)實驗中發(fā)現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____(選填“快”或“慢”)。(4)從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變?yōu)榱悖≤噷⒃谒矫嫔献鯻_____________。慢勻速直線運動交流合作、評估反思(5)若實驗中小車僅在木板表面滑行時滑出了右端,_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本實驗以獲取可靠的依據。不需要(6)(現象分析)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聯想到如下問題:如圖乙所示,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后擺到右側最高點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將______(選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能力設問乙靜止(7)(橫向實驗 拓展——滑動摩擦力實驗 )實驗結束后,小明想利用圖甲中的部分器材和細線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除了長方體小木塊之外,還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8)(橫向實驗 拓展——動能實驗 )如果用圖甲所示裝置來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只需選用木板表面,在木板表面的同一位置放上木塊,將斜面上的小車換成不同質量的鐵球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通過觀察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探究物體的動能與______的關系。彈簧測力計質量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022年版課標要求學生必做實驗 ) 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進行如下實驗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小明在家大掃除推桌子時發(fā)現,桌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地面越粗糙時,推起來越費力。于是小明針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作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有關。猜想二: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2例2基礎設問設計方案、收集證據為了驗證以上猜想,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生活中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其他情境(1)請將圖中實驗器材的作用補充完整。粗糙程度壓力滑動摩擦力(2)測量前觀察彈簧測力計,發(fā)現指針在“0”刻度線與“1”刻度線之間,為了準確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前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剛開始拉動木塊時,他發(fā)現水平拉力逐漸增大,但木塊仍靜止,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選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保持不變”),繼續(xù)增大拉力,直至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__________運動,其目的是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在水平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校零逐漸變大勻速直線等于得出結論、作出解釋(4)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擇圖中________兩圖的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現象可知,在________________一定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____。(5)比較圖中乙、丙實驗,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接觸面粗糙程度大在接觸面所受壓力大小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交流合作、評估反思(6)(2024·成都A卷)小明利用同一個長方體木塊探究了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是否有關,他改變接觸面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換用木塊面積不同的側面置于水平木板上(7)(方案設計)(2024·成都A卷)小明發(fā)現勻速拉動木塊時,不好控制且不方便讀數,于是愛思考的他利用木塊靜止時二力平衡的特點,設計了改進方案(如表所示),你認為應該采用哪個方案?答:________。能力設問方案一:用繩子將木塊連接到墻上后,通過彈簧測力計拉動下面的長木板 方案二:用繩子將木塊連接到墻上后,通過彈簧測力計拉動底部加了輪子的長木板 方案三:通過彈簧測力計將木塊連接到墻上后,直接拉動下面的長木板方案三(8)(生活實踐)實驗結束后,小明在拔河比賽前為班級做了科學決策,使班級贏得了比賽,他做出的科學決策:組隊時,應選質量較____(選填“大”或“小”)的同學,同時在比賽時隊員應穿鞋底______(選填“光滑”或“粗糙”)的鞋子。大粗糙力的估測(A卷近5年3考;B卷:2020·1B題)1.判斷下列物理量的估測是否正確。(1)(2023·重慶A卷1A題)托起兩個雞蛋的力約為500 N。( )(2)(2020·重慶A卷1B題)一名初三學生重約500 N。( )(3)(2020·重慶B卷1B題)一個實心球的重力約20 N。( )重慶真題·明考向命題點1×√√物理學史(A卷:2020·9題;B卷:2020·9題)2.(2020·重慶B卷9題2分)英國科學家______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643年6月,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最早通過實驗測量出了____________的值。命題點2牛頓標準大氣壓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識(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3考)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命題點3方法指導項目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示意圖不同點 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相同點 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3.“春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玩豎蛋游戲的最佳時節(jié),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立著的雞蛋中包含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雞蛋的重力和雞蛋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雞蛋的重力和桌面對雞蛋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雞蛋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雞蛋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桌面受到的壓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拓展訓練B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每年必考)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員、乘坐人員應當按規(guī)定使用安全帶(如圖所示),其目的是快速行駛中的汽車萬一發(fā)生碰撞等交通事故,防止駕駛人員、乘坐人員的身體( )A.受到向前的沖擊力而撞擊車體B.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撞擊車體C.受到向前的慣性力而撞擊車體D.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擊車體命題點4拓展訓練B力學知識綜合(A卷近5年每年必考;B卷近5年每年必考)5.(2024·重慶A卷6題3分)2024年全國游泳冠軍賽上,費立緯以14分49秒30的成績獲得男子1 500 m自由泳冠軍。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折返后不劃水仍前進是由于慣性B.游泳時以泳池為參照物,運動員是靜止的C.運動員在池水中前進時不受重力的作用D.加速沖刺階段運動員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命題點5A【解析】運動員折返后不劃水仍前進,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A正確;游泳時以泳池為參照物,運動員與泳池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員是運動的,故B錯誤;運動員在池水中前進時,仍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錯誤;加速沖刺階段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員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錯誤。6.(2024·重慶B卷5題3分)“備戰(zhàn)奧運,再創(chuàng)輝煌”,下列對圖中的運動員刻苦訓練的情境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時對杠鈴做了功B.圖乙:運動員射出的箭受到慣性作用而繼續(xù)飛行C.圖丙:運動員擊打網球,改變了網球的運動狀態(tài)D.圖丁:運動員從起跑線起跑后一直處于平衡狀態(tài)C【解析】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時,有力而無距離,對杠鈴不做功,故A錯誤;運動員射出的箭由于具有慣性而繼續(xù)飛行,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故B錯誤;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員擊打網球,改變了網球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運動員從起跑線起跑后不是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并非一直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7.(2023·重慶A卷4題3分)2023年川渝田徑賽在重慶奧體中心舉行,圖中是100 m短跑比賽的情境。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運動員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力B.運動員靜止站立時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運動員快速沖刺使得周圍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大D.運動員到達終點時受到慣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來B【解析】運動員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即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是為了增大摩擦力,故 A錯誤;運動員靜止站立時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都作用在運動員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運動員快速沖刺使得周圍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故C錯誤;慣性是物體自身的屬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運動員到達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故D錯誤。溫馨提示 強化訓練請完成課后評價P15~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