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模塊綜合試卷(一)(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所示實例中均不考慮空氣阻力,系統機械能守恒的是( )2.(2024·達州市高一期中)重慶永川“渝西之眼”摩天輪游玩項目已正式運營,該摩天輪圓盤直徑約80 m,在豎直面內勻速轉動一周大約需要18分鐘,如圖為該摩天輪簡化示意圖。若座艙可視為質點,在摩天輪勻速運行時,則( )A.座艙的線速度約為 m/sB.座艙的角速度約為 rad/sC.座艙所受的合力保持不變D.座艙在最高點處于超重狀態3.(2024·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小明取山泉水時發現水平細水管到水平地面的距離為水桶高的兩倍,在地面上平移水桶,水恰好從桶口中心無阻擋地落到桶底邊沿A。已知桶高為h,直徑為D,重力加速度為g,則水離開出水口的速度大小為( )A. B.C. D.(+1)D4.(2024·南通市高一月考)如圖所示,有a、b、c三顆地球衛星,a在地球附近軌道上運動,b在地球橢圓軌道上,c在地球的同步衛星軌道上。忽略a、b、c間的相互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對衛星a、c比較,相同時間內a衛星轉過的弧長長B.a、b、c三顆衛星運行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b衛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機械能減小D.a衛星的動能一定大于c衛星的動能5.質量為1 kg的小物體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拉力F隨物體上升高度h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則物體上升3 m時的速度大小為( )A.4 m/s B.2 m/sC.4 m/s D.2 m/s6.(2020·全國卷Ⅱ)如圖,在摩托車越野賽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個坑,該坑沿摩托車前進方向的水平寬度為3h,其左邊緣a點比右邊緣b點高0.5h。若摩托車經過a點時的動能為E1,它會落到坑內c點。c與a的水平距離和高度差均為h;若經過a點時的動能為E2,該摩托車恰能越過坑到達b點。等于( )A.20 B.18C.9.0 D.3.07.(2024·成都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轉軸O上,另一端與套在粗糙固定直桿A處質量為m的小球(可視為質點)相連。A點距水平面的高度為h,直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OA=OC,B為AC的中點,OB等于彈簧原長。小球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B處的速度為v,并恰能停在C處。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B.小球通過B點時的加速度為C.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v2D.小球通過AB段比BC段摩擦力做功少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如圖所示,某人從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擊出一個質量為m的高爾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風力的作用,高爾夫球豎直地落入距擊球點水平距離為L的A穴,重力加速度為g,則( )A.球被擊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LB.球被擊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LC.該球從被擊出到落入A穴所用時間為D.該球從被擊出到落入A穴所用時間為9.(2023·內江市第六中學高一期中)若航天員登上火星,考察完畢后,乘坐一艘宇宙飛船從火星返回地球時,經歷了如圖所示的變軌過程,則有關這艘飛船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飛船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小于飛船在軌道Ⅱ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B.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時,經過P點時的速度大于經過Q點時的速度C.飛船在軌道Ⅲ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等于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D.飛船繞火星在軌道Ⅰ上運動的周期跟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繞地球以與軌道Ⅰ同樣的軌道半徑運動的周期相同10.(2023·泰安市期末)傾角θ=37°的傳送帶以速度v=1.0 m/s順時針轉動,位于其底部的煤斗每秒鐘向其輸送k=4.0 kg的煤屑,煤屑剛落到傳送帶上時速度為零,傳送帶將煤屑送到h=3.0 m的高處,煤屑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8,且煤屑在到達最高點前已經和傳送帶的速度相等。(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前進的位移是2.5 mB.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所用的時間是2.5 sC.傳送帶電機因輸送煤屑而多產生的輸出功率是122 WD.傳送帶電機因輸送煤屑而多產生的輸出功率是154 W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8分)(2024·瀘州市高一期末)某同學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用細線把鋼制的圓柱掛在架子上,架子下部固定一個小電動機,電動機軸上裝一支軟筆。電動機轉動時,軟筆尖每轉一周就在鋼柱表面畫上一條痕跡(時間間隔為T)。如圖(b),在鋼柱上從痕跡O開始選取5條連續的痕跡A、B、C、D、E,測得它們到痕跡O的距離分別為hA、hB、hC、hD、hE。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2分)若電動機的轉速為3 000 r/min,則T= s。 (2)(2分)實驗操作時,應該 (填正確答案標號)。 A.先打開電源使電動機轉動,后燒斷細線使鋼柱自由下落B.先燒斷細線使鋼柱自由下落,后打開電源使電動機轉動(3)(2分)畫出痕跡D時,鋼柱下落的速度vD=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2分)設各條痕跡到O的距離為h,對應鋼柱的下落速度為v,畫出v2-h圖像,發現圖線接近一條傾斜的直線,若該直線的斜率近似等于 ,則可認為鋼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12.(8分)(2019·北京卷改編)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平拋運動。將白紙和復寫紙對齊重疊并固定在豎直的硬板上。鋼球沿斜槽軌道PQ滑下后從Q點飛出,落在水平擋板MN上。由于擋板靠近硬板一側較低,鋼球落在擋板上時,鋼球側面會在白紙上擠壓出一個痕跡點。移動擋板,重新釋放鋼球,如此重復,白紙上將留下一系列痕跡點。(1)(2分)下列實驗條件必須滿足的有 。 A.斜槽軌道光滑B.斜槽軌道末段水平C.擋板高度等間距變化D.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無初速度釋放鋼球(2)(6分)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為x軸、豎直方向為y軸的坐標系。a.取平拋運動的起始點為坐標原點,將鋼球靜置于Q點,鋼球的 (選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對應白紙上的位置即為原點;在確定y軸時 (選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軸與重垂線平行。 b.若遺漏記錄平拋軌跡的起始點,也可按下述方法處理數據:如圖所示,在軌跡上取A、B、C三點,AB和BC的水平間距相等且均為x,測得AB和BC的豎直間距分別是y1和y2,則 (選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可求得鋼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 (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結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13.(10分)(2023·眉山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輕繩穿過小孔,一端連接質量m=1 kg的小球A,另一端連接質量M=4 kg的重物B(g取10 m/s2)。(1)(5分)當球A沿半徑為R=0.1 m的圓做勻速圓周運動,角速度為ω=10 rad/s時,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多大?(2)(5分)要使B物體對地面恰好無壓力,A球的角速度應為多大?14.(12分)(2023·煙臺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某同學正對籃板起跳投籃,球出手后斜向上拋出,出手時速度v0的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53°,籃球恰好垂直擊中籃板,反彈后速度沿水平方向,而后進入籃圈。球剛出手時,球心O點離地的高度h1=2.25 m,籃球擊中籃板的位置離地的高度為h2=3.5 m、離籃圈的高度為h3=0.45 m,籃圈的直徑d1=0.45 m,籃板與籃圈的最小距離l=0.15 m,籃球的直徑d2=0.24 m,不考慮空氣阻力和籃球的轉動。已知籃板平面保持豎直且與籃圈所在平面垂直,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1)(3分)籃球擊中籃板時的速度大小;(2)(4分)籃球在O點拋出時的速度v0大小;(3)(5分)要使籃球落入籃圈而進球(即球心下降到籃圈所在平面時,球未與籃圈接觸),球打板后反彈的速度范圍。15.(16分)(2022·浙江1月選考改編)如圖所示,處于豎直平面內的一探究裝置,由傾角α=37°的光滑直軌道AB、圓心為O1的半圓形光滑軌道BCD、圓心為O2的半圓形光滑細圓管軌道DEF、傾角也為37°的粗糙直軌道FG組成,B、D和F為軌道間的相切點,彈性板垂直軌道固定在G點(與B點等高),B、O1、D、O2和F點處于同一直線上。已知可視為質點的滑塊質量m=0.1 kg,軌道BCD和DEF的半徑R=0.15 m,軌道AB長度lAB=3 m,sin 37°=0.6,cos 37°=0.8。滑塊開始時均從軌道AB上某點靜止釋放(g=10 m/s2)。(1)(6分)若釋放點距B點的長度l=0.7 m,求滑塊到最低點C時軌道對其支持力FN的大小;(2)(10分)設釋放點距B點的長度為lx,滑塊第一次經過F點時的速度v與lx之間的關系式及滑塊第一次經過F點時的速度v的取值范圍。答案精析1.D [人上樓過程中,人體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人和地球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A不符合題意;跳繩的過程中,人體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人和繩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B不符合題意;水滴石穿過程中,水滴的機械能轉變為內能,水滴和石頭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C不符合題意;箭射出后,箭、弓、地球組成的系統只有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相互轉化,箭、弓、地球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D符合題意。]2.A [v== m/s= m/s,選項A正確;座艙的角速度約為ω== rad/s= rad/s,選項B錯誤;座艙做勻速圓周運動,則所受的合力大小保持不變,方向指向圓心,不斷變化,選項C錯誤;座艙在最高點加速度向下,處于失重狀態,選項D錯誤。]3.C [設出水口到水桶中心距離為x,則x=v0,落到桶底A點時x+=v0,解得v0=,故C正確。]4.A [對衛星a、c比較,根據G=m,可得v=,則a的運行速度大,則相同時間內a衛星轉過的弧長長,選項A正確;因為a在地球附近軌道上運動,則a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選項B錯誤;b衛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只有地球的引力做功,則機械能不變,選項C錯誤;衛星的質量關系不確定,則a衛星的動能不一定大于c衛星的動能,選項D錯誤。]5.B [由動能定理可知WF-mgh=mv2,F-h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拉力做的功,則WF=40 J,代入數據可解得v=2 m/s,選項B正確。]6.B [摩托車從a點做平拋運動到c點,水平方向:h=v1t1,豎直方向:h=g,可解得v1=,動能E1=m=;摩托車從a點做平拋運動到b點,水平方向:3h=v2t2,豎直方向:0.5h=g,解得v2=3,動能E2=m=mgh,故=18,B正確。]7.C [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由于存在摩擦力對系統做功,所以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小球通過B點時,彈簧的彈力為零,小球受到重力、桿的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 30°-f=maB,可知aB<,故B錯誤;根據對稱性知,小球通過AB段與BC段關于B點對稱的位置受到的彈簧彈力大小相等,小球對直桿的正壓力大小相等,小球與直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則小球通過AB、BC兩段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故D錯誤;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克服摩擦力做功為Wf,AB間的豎直高度為h,小球的質量為m,設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Ep;對于小球從A到B的過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得mg+Ep=mv2+Wf,從A到C的過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得mgh+Ep=2Wf+Ep,解得Wf=mgh,Ep=mv2,故C正確。]8.BD [豎直方向只受重力,豎直方向為自由落體運動,由h=gt2,得到t=,故C錯誤,D正確;由于球豎直地落入A穴,故水平方向的末速度為零,根據運動學公式,有L=t,得v0==L,故A錯誤,B正確。]9.ABC [根據題意可知,飛船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時需點火加速,做離心運動才能進入軌道Ⅱ,則飛船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小于飛船在軌道Ⅱ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故A正確;由開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時,經過P點時的速度大于經過Q點時的速度,故B正確;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a,解得a=,可知飛船在軌道Ⅲ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等于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故C正確;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r,解得T=,由于火星的質量與地球質量不相等,則飛船繞火星在軌道Ⅰ上運動的周期跟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繞地球以與軌道Ⅰ同樣的軌道半徑運動的周期不同,故D錯誤。]10.BD [煤屑在傳送帶上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a=μgcos θ-gsin θ=0.4 m/s2,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前進的位移x==1.25 m,故A錯誤;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所用的時間t==2.5 s,故B正確;設經過Δt時間,煤屑動能增加量ΔEk=kΔtv2,重力勢能增加量ΔEp=kΔtgh,摩擦產生的熱量Q=μkΔtgcos θ·(vt-x),傳送帶電機因輸送煤屑而多產生的輸出功率P==kv2+kgh+μkgcos θ·(vt-x)=154 W,故C錯誤,D正確。]11.(1)0.02 (2)A (3) (4)2g解析 (1)由于電動機的轉速為3 000 r/min,則其頻率為f= Hz=50 Hz,則T== s=0.02 s(2)實驗操作時,為了使軟筆在鋼柱表面畫上一條痕跡條數多一些,應該先打開電源使電動機轉動,后燒斷細線使鋼柱自由下落。故選A。(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速度等于該段過程的平均速度,則畫出痕跡D時,鋼柱下落的速度為vD=(4)鋼制的圓柱下落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勢能的減小等于動能的增加,即mgh=mv2,可得v2=2gh若v2-h圖線為一條傾斜直線,且直線的斜率近似等于2g,則可認為鋼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12.(1)BD (2)a.球心 需要 b.大于x解析 (2)a.因為鋼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是其球心的軌跡,故將鋼球靜置于Q點,鋼球的球心對應白紙上的位置即為坐標原點(平拋運動的起始點);在確定y軸時需要y軸與重垂線平行。b.由于平拋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故相鄰相等時間內豎直方向上位移之比為1∶3∶5…,故兩相鄰相等時間內豎直方向上的位移之比越來越大。因此大于;由y2-y1=gT2,x=v0T,聯立解得v0=x。13.(1)30 N (2)20 rad/s解析 (1)對小球A,F=mrω2=10 N,對B,N+F=Mg,N=Mg-F=30 N(2)B物體處于將要離開、而尚未離開地面時,F'=Mg=40 N,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mrω'2解得ω'== rad/s=20 rad/s。14.(1)3.75 m/s (2)6.25 m/s (3)0.5 m/s≤v≤1.2 m/s解析 (1)依題意,可以把投籃過程看成逆向平拋運動,豎直方向的位移為h=h2-h1=1.25 m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則h=又tan 53°=解得vx=3.75 m/s由題知籃球恰好垂直擊中籃板,故擊中籃板時的速度大小為3.75 m/s(2)根據cos 53°=解得v0=6.25 m/s(3)籃球打板后反彈,做平拋運動,有h3=gt2籃球反彈速度最小時,有l=vmint籃球反彈速度最大時,有l+d1-d2=vmaxt籃球打板后反彈的速度范圍為vmin≤v≤vmax可得0.5 m/s≤v≤1.2 m/s。15.(1)7 N (2)v=(m/s)(lx≥0.85 m)v≥ m/s解析 (1)滑塊釋放運動到C點過程,由動能定理mglsin 37°+mgR(1-cos 37°)=m經過C點時FN-mg=m解得FN=7 N(2)A→F,由動能定理mglxsin 37°-mg×4Rcos 37°=mv2解得v=(m/s)而要保證滑塊能到達F點,必須保證它能到達DEF最高點,當小球恰好到達DEF最高點時,由動能定理mglxsin 37°-mg(3Rcos 37°+R)=0解得lx=0.85 m則要保證小球能到F點,應使lx≥0.85 m,代入v=(m/s)得v≥ m/s。(共52張PPT)模塊綜合試卷(一)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A C A B B C BD題號 9 10答案 ABC BD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1.(1)0.02 (2)A (3) (4)2g12.(1)BD (2)a.球心 需要 b.大于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3.(1)30 N (2)20 rad/s14.(1)3.75 m/s (2)6.25 m/s (3)0.5 m/s≤v≤1.2 m/s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5.(1)7 N (2)v=(m/s)(lx≥0.85 m) v≥ m/s一、單項選擇題1.如圖所示實例中均不考慮空氣阻力,系統機械能守恒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人上樓過程中,人體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人和地球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A不符合題意;跳繩的過程中,人體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人和繩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B不符合題意;水滴石穿過程中,水滴的機械能轉變為內能,水滴和石頭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C不符合題意;箭射出后,箭、弓、地球組成的系統只有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相互轉化,箭、弓、地球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D符合題意。131415答案2.(2024·達州市高一期中)重慶永川“渝西之眼”摩天輪游玩項目已正式運營,該摩天輪圓盤直徑約80 m,在豎直面內勻速轉動一周大約需要18分鐘,如圖為該摩天輪簡化示意圖。若座艙可視為質點,在摩天輪勻速運行時,則A.座艙的線速度約為 m/sB.座艙的角速度約為 rad/sC.座艙所受的合力保持不變D.座艙在最高點處于超重狀態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v== m/s= m/s,選項A正確;座艙的角速度約為ω== rad/s= rad/s,選項B錯誤;座艙做勻速圓周運動,則所受的合力大小保持不變,方向指向圓心,不斷變化,選項C錯誤;座艙在最高點加速度向下,處于失重狀態,選項D錯誤。答案3.(2024·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小明取山泉水時發現水平細水管到水平地面的距離為水桶高的兩倍,在地面上平移水桶,水恰好從桶口中心無阻擋地落到桶底邊沿A。已知桶高為h,直徑為D,重力加速度為g,則水離開出水口的速度大小為A. B.C. D.(+1)D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13設出水口到水桶中心距離為x,則x=v0,落到桶底A點時x+=v0,解得v0=,故C正確。1415答案4.(2024·南通市高一月考)如圖所示,有a、b、c三顆地球衛星,a在地球附近軌道上運動,b在地球橢圓軌道上,c在地球的同步衛星軌道上。忽略a、b、c間的相互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對衛星a、c比較,相同時間內a衛星轉過的弧長長B.a、b、c三顆衛星運行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b衛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機械能減小D.a衛星的動能一定大于c衛星的動能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對衛星a、c比較,根據G=m,可得v=,則a的運行速度大,則相同時間內a衛星轉過的弧長長,選項A正確;因為a在地球附近軌道上運動,則a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選項B錯誤;b衛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只有地球的引力做功,則機械能不變,選項C錯誤;衛星的質量關系不確定,則a衛星的動能不一定大于c衛星的動能,選項D錯誤。131415答案5.質量為1 kg的小物體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拉力F隨物體上升高度h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則物體上升3 m時的速度大小為A.4 m/s B.2 m/sC.4 m/s D.2 m/s123456789101112131415√由動能定理可知WF-mgh=mv2,F-h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拉力做的功,則WF=40 J,代入數據可解得v=2 m/s,選項B正確。答案6.(2020·全國卷Ⅱ)如圖,在摩托車越野賽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個坑,該坑沿摩托車前進方向的水平寬度為3h,其左邊緣a點比右邊緣b點高0.5h。若摩托車經過a點時的動能為E1,它會落到坑內c點。c與a的水平距離和高度差均為h;若經過a點時的動能為E2,該摩托車恰能越過坑到達b點。等于A.20 B.18C.9.0 D.3.0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摩托車從a點做平拋運動到c點,水平方向:h=v1t1,豎直方向:h=g,可解得v1=,動能E1=131415m=;摩托車從a點做平拋運動到b點,水平方向:3h=v2t2,豎直方向:0.5h=g,解得v2=3,動能E2=m=mgh,故=18,B正確。答案7.(2024·成都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轉軸O上,另一端與套在粗糙固定直桿A處質量為m的小球(可視為質點)相連。A點距水平面的高度為h,直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OA=OC,B為AC的中點,OB等于彈簧原長。小球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B處的速度為v,并恰能停在C處。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B.小球通過B點時的加速度為C.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v2D.小球通過AB段比BC段摩擦力做功少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由于存在摩擦力對系統做功,所以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小球通過B點時,彈簧的彈力為零,小球受到重力、桿的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 30°-f=maB,可知aB<,故B錯誤;根據對稱性知,小球通過AB段與BC段關于B點對稱的位置受到的彈簧彈力大小相等,小球對直桿的正壓力大小相等,小球與直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則小球通過AB、BC兩段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故D錯誤;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克服摩擦力做功為Wf,AB間的豎直高度為h,小球的質量為m,設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Ep;對于小球從A到B的過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得mg+Ep=mv2+Wf,從A到C的過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得mgh+Ep=2Wf+Ep,解得Wf=mgh,Ep=mv2,故C正確。131415答案二、多項選擇題8.如圖所示,某人從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擊出一個質量為m的高爾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風力的作用,高爾夫球豎直地落入距擊球點水平距離為L的A穴,重力加速度為g,則A.球被擊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LB.球被擊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LC.該球從被擊出到落入A穴所用時間為D.該球從被擊出到落入A穴所用時間為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豎直方向只受重力,豎直方向為自由落體運動,由h=gt2,得到t=,故C錯誤,D正確;由于球豎直地落入A穴,故水平方向的末速度為零,根據運動學公式,有L=t,得v0==L,故A錯誤,B正確。131415答案9.(2023·內江市第六中學高一期中)若航天員登上火星,考察完畢后,乘坐一艘宇宙飛船從火星返回地球時,經歷了如圖所示的變軌過程,則有關這艘飛船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飛船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小于飛船在軌道Ⅱ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B.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時,經過P點時的速度大于經過Q點時的速度C.飛船在軌道Ⅲ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等于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D.飛船繞火星在軌道Ⅰ上運動的周期跟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繞地球以與軌道Ⅰ同樣的軌道半徑運動的周期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根據題意可知,飛船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時需點火加速,做離心運動才能進入軌道Ⅱ,則飛船在軌道Ⅰ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小于飛船在軌道Ⅱ上經過P點時的速度,故A正確;由開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時,經過P點時的速度大于經過Q點時的速度,故B正確;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a,解得a=,可知飛船在軌道Ⅲ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等于飛船在軌道Ⅱ上運動到P點時的加速度,故C正確;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r,解得T=,由于火星的質量與地球質量不相等,則飛船繞火星在軌道Ⅰ上運動的周期跟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繞地球以與軌道Ⅰ同樣的軌道半徑運動的周期不同,故D錯誤。131415答案10.(2023·泰安市期末)傾角θ=37°的傳送帶以速度v=1.0 m/s順時針轉動,位于其底部的煤斗每秒鐘向其輸送k=4.0 kg的煤屑,煤屑剛落到傳送帶上時速度為零,傳送帶將煤屑送到h=3.0 m的高處,煤屑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8,且煤屑在到達最高點前已經和傳送帶的速度相等。(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前進的位移是2.5 mB.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所用的時間是2.5 sC.傳送帶電機因輸送煤屑而多產生的輸出功率是122 WD.傳送帶電機因輸送煤屑而多產生的輸出功率是154 W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煤屑在傳送帶上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a=μgcos θ-gsin θ=0.4 m/s2,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前進的位移x==1.25 m,故A錯誤;煤屑從落到傳送帶開始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所用的時間t==2.5 s,故B正確;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設經過Δt時間,煤屑動能增加量ΔEk=kΔtv2,重力勢能增加量ΔEp=kΔtgh,摩擦產生的熱量Q=μkΔtgcos θ·(vt-x),傳送帶電機因輸送煤屑而多產生的輸出功率P==kv2+kgh+μkgcos θ·(vt-x)=154 W,故C錯誤,D正確。131415答案11.(2024·瀘州市高一期末)某同學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用細線把鋼制的圓柱掛在架子上,架子下部固定一個小電動機,電動機軸上裝一支軟筆。電動機轉動時,軟筆尖每轉一周就在鋼柱表面畫上一條痕跡(時間間隔為T)。如圖(b),在鋼柱上從痕跡O開始選取5條連續的痕跡A、B、C、D、E,測得它們到痕跡O的距離分別為hA、hB、hC、hD、hE。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23456789101112131415三、非選擇題(1)若電動機的轉速為3 000 r/min,則T= s。 0.02答案123456789101112由于電動機的轉速為3 000 r/min,則其頻率為f= Hz=50 Hz,則T== s=0.02 s131415答案(2)實驗操作時,應該 (填正確答案標號)。 A.先打開電源使電動機轉動,后燒斷細線使鋼柱自由下落B.先燒斷細線使鋼柱自由下落,后打開電源使電動機轉動123456789101112131415A實驗操作時,為了使軟筆在鋼柱表面畫上一條痕跡條數多一些,應該先打開電源使電動機轉動,后燒斷細線使鋼柱自由下落。故選A。答案(3)畫出痕跡D時,鋼柱下落的速度vD=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速度等于該段過程的平均速度,則畫出痕跡D時,鋼柱下落的速度為vD=答案(4)設各條痕跡到O的距離為h,對應鋼柱的下落速度為v,畫出v2-h圖像,發現圖線接近一條傾斜的直線,若該直線的斜率近似等于 ,則可認為鋼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1234567891011121314152g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鋼制的圓柱下落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勢能的減小等于動能的增加,即mgh=mv2,可得v2=2gh若v2-h圖線為一條傾斜直線,且直線的斜率近似等于2g,則可認為鋼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答案12.(2019·北京卷改編)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平拋運動。將白紙和復寫紙對齊重疊并固定在豎直的硬板上。鋼球沿斜槽軌道PQ滑下后從Q點飛出,落在水平擋板MN上。由于擋板靠近硬板一側較低,鋼球落在擋板上時,鋼球側面會在白紙上擠壓出一個痕跡點。移動擋板,重新釋放鋼球,如此重復,白紙上將留下一系列痕跡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列實驗條件必須滿足的有 。 A.斜槽軌道光滑B.斜槽軌道末段水平C.擋板高度等間距變化D.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無初速度釋放鋼球BD答案(2)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為x軸、豎直方向為y軸的坐標系。a.取平拋運動的起始點為坐標原點,將鋼球靜置于Q點,鋼球的 (選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對應白紙上的位置即為原點;在確定y軸時 (選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軸與重垂線平行。 123456789101112131415球心需要因為鋼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是其球心的軌跡,故將鋼球靜置于Q點,鋼球的球心對應白紙上的位置即為坐標原點(平拋運動的起始點);在確定y軸時需要y軸與重垂線平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大于b.若遺漏記錄平拋軌跡的起始點,也可按下述方法處理數據:如圖所示,在軌跡上取A、B、C三點,AB和BC的水平間距相等且均為x,測得AB和BC的豎直間距分別是y1和y2,則 (選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可求得鋼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 (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結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x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由于平拋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故相鄰相等時間內豎直方向上位移之比為1∶3∶5…,故兩相鄰相等時間內豎直方向上的位移之比越來越大。因此大于;由y2-y1=gT2,x=v0T,聯立解得v0=x。答案13.(2023·眉山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輕繩穿過小孔,一端連接質量m=1 kg的小球A,另一端連接質量M=4 kg的重物B(g取10 m/s2)。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30 N(1)當球A沿半徑為R=0.1 m的圓做勻速圓周運動,角速度為ω=10 rad/s時,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多大?對小球A,F=mrω2=10 N,對B,N+F=Mg,N=Mg-F=30 N答案(2)要使B物體對地面恰好無壓力,A球的角速度應為多大?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20 rad/s答案123456789101112B物體處于將要離開、而尚未離開地面時,F'=Mg=40 N,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mrω'2解得ω'== rad/s=20 rad/s。131415答案14.(2023·煙臺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某同學正對籃板起跳投籃,球出手后斜向上拋出,出手時速度v0的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53°,籃球恰好垂直擊中籃板,反彈后速度沿水平方向,而后進入籃圈。球剛出手時,球心O點離地的高度h1=2.25 m,籃球擊中籃板的位置離地的高度為h2=3.5 m、離籃圈的高度為h3=0.45 m,籃圈的直徑d1=0.45 m,籃板與籃圈的最小距離l=0.15 m,籃球的直徑d2=0.24 m,不考慮空氣阻力和籃球的轉動。已知籃板平面保持豎直且與籃圈所在平面垂直,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籃球擊中籃板時的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3.75 m/s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依題意,可以把投籃過程看成逆向平拋運動,豎直方向的位移為h=h2-h1=1.25 m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則h=又tan 53°=解得vx=3.75 m/s由題知籃球恰好垂直擊中籃板,故擊中籃板時的速度大小為3.75 m/s答案(2)籃球在O點拋出時的速度v0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6.25 m/s根據cos 53°=解得v0=6.25 m/s答案(3)要使籃球落入籃圈而進球(即球心下降到籃圈所在平面時,球未與籃圈接觸),球打板后反彈的速度范圍。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0.5 m/s≤v≤1.2 m/s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籃球打板后反彈,做平拋運動,有h3=gt2籃球反彈速度最小時,有l=vmint籃球反彈速度最大時,有l+d1-d2=vmaxt籃球打板后反彈的速度范圍為vmin≤v≤vmax可得0.5 m/s≤v≤1.2 m/s。答案15.(2022·浙江1月選考改編)如圖所示,處于豎直平面內的一探究裝置,由傾角α=37°的光滑直軌道AB、圓心為O1的半圓形光滑軌道BCD、圓心為O2的半圓形光滑細圓管軌道DEF、傾角也為37°的粗糙直軌道FG組成,B、D和F為軌道間的相切點,彈性板垂直軌道固定在G點(與B點等高),B、O1、D、O2和F點處于同一直線上。已知可視為質點的滑塊質量m=0.1 kg,軌道BCD和DEF的半徑R=0.15 m,軌道AB長度lAB=3 m,sin 37°=0.6,cos 37°=0.8。滑塊開始時均從軌道AB上某點靜止釋放(g=10 m/s2)。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若釋放點距B點的長度l=0.7 m,求滑塊到最低點C時軌道對其支持力FN的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7 N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滑塊釋放運動到C點過程,由動能定理mglsin 37°+mgR(1-cos 37°)=m經過C點時FN-mg=m解得FN=7 N答案(2)設釋放點距B點的長度為lx,滑塊第一次經過F點時的速度v與lx之間的關系式及滑塊第一次經過F點時的速度v的取值范圍。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v=(m/s)(lx≥0.85 m)v≥ m/s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A→F,由動能定理mglxsin 37°-mg×4Rcos 37°=mv2解得v=(m/s)而要保證滑塊能到達F點,必須保證它能到達DEF最高點,當小球恰好到達DEF最高點時,由動能定理mglxsin 37°-mg(3Rcos 37°+R)=0解得lx=0.85 m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則要保證小球能到F點,應使lx≥0.85 m,代入v=(m/s)得v≥ m/s。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模塊綜合試卷(一).docx 模塊綜合試卷(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