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章 運動和力 全章習題課件(共9份打包)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章 運動和力 全章習題課件(共9份打包)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專題 二力平衡知識的應用
第七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二力平衡的應用
1. 如圖所示為確定不規則物體重心的方法,將不規則的薄木板懸掛起來,當木板靜止時,木板受到的  重 力和  拉 力是一對平衡力,它們  在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就可以在木板上畫出重力的作用線AB;利用同樣的方法再畫出另一重力作用線CD,AB、CD的交點O就是木板的  重心 。
第1題
重 
拉 
在 
重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如圖(a)所示,物體甲重為40N,被50N的水平壓力F甲壓在豎直墻壁上保持靜止。如圖(b)所示,物體乙重為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勻速向右運動。物體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  4 N,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  35 N。
第2題
40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如圖所示,用手握住重為5N的瓶子,手與瓶子間的摩擦是靜摩擦,此時瓶子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為  5 N,方向為  豎直向上 (選填“豎直向下”或“豎直向上”)。增大手對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靜摩擦力將  不變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第3題
5 
豎直向上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類型二 多力平衡的應用
4. (2024·六安霍邱模擬)一杯水在斜面上保持靜止,O點為其重心,其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則斜面對這杯水作用力的合力方向  豎直上 。
第4題
豎直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2024·安慶懷寧期末)圍棋起源于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如圖所示為一種可以在豎直棋盤上隨意移動的磁性圍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 棋盤對棋子的摩擦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 棋子對棋盤的壓力和棋盤對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 棋盤對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對棋盤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如圖所示,重為100N的貨物A隨小車B在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在圖中畫出貨物A所受力的示意圖(并標出力的大小)。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類型三 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受力情況
7. 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5N,現使木塊的運動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但仍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5 N。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如圖所示,木板B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是2N,則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是  2 N,方向  水平向右 ;當F增大到7N時,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8題
2 
水平向右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如圖所示,A和B兩個材料相同的正方體分別以①②③三種方式放置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關系是v1<v2<v3。三種情況下推力F1、F2、F3的大小關系為  F1=F2=F3 ,A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f1、f2、f3的大小關系為  f2=f3>f1 。
第9題
F1=F2=F3 
f2=f3>f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如圖所示,甲、乙疊放在一起,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甲受到的重力與甲對乙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 乙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乙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 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第10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類型四 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11. 小明用3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以v=1m/s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為  30 N,若讓木箱以v=2m/s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小明對木箱的水平推力大小應為  30 N;若小明將推力增大到50N時,木箱將  加速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
30 
30 
加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如圖所示的無人機在勻速上升、空中懸停、勻速下降階段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別為F1、F2、F3,不計機身受到的空氣阻力,則( A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3>F2 D. F1>F2>F3
第1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如圖所示,一只丹頂鶴正沿直線朝斜下方勻速飛翔。此過程中,空氣對它的作用力的方向( A )
A. 豎直向上 B. 豎直向下
C. 與運動方向相同 D. 與運動方向相反
第1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類型五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14. (2023·益陽)如圖所示,人騎在馬背上,人和馬均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和馬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 馬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馬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 馬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馬受到的重力之和
第1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2023·樂山)如圖,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A )
A. 茶杯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
B. 茶杯所受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
C. 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
D. 桌子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
第1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2023·常州)如圖所示,小明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箱子,沒有推動。下列屬于平衡力的是( D )
A. 人推箱子的力和箱子對地面的摩擦力
B. 人推箱子的力和箱子推人的力
C. 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
D. 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
第1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6張PPT)
第七章復習
重點實驗突破
第七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速度的測量
1. 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常用的實驗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機的快門處于常開狀態,頻閃儀每隔一定時間閃光一次,照亮運動的物體,于是膠片上記錄了物體在幾個閃光時刻的位置。圖甲是完全相同的A、B兩球從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靜止開始豎直下落的頻閃照片示意圖。已知頻閃儀每隔0.1s閃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實際距離10cm。
第1題
1
2
3
4
5
(1) 由圖甲可知:先由靜止開始下落的是  A (選填“A”或“B”)球。
(2) 用刻度尺測量照片上B球相鄰位置之間的距離s5'時,示數如圖乙所示,則s5'=  39.0 mm;B球通過s5'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v5'=  3.9 m/s。
A 
39.0 
3.9 
第1題
1
2
3
4
5
(3) 用刻度尺測得照片上A球相鄰位置之間的距離s2=14.7mm,s3=24.5mm,則A球通過s2、s3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v2∶v3=  3∶5 。
3∶5 
第1題
1
2
3
4
5
(1) 實驗時分別將毛巾、棉布、玻璃板平整地鋪在  水平面 (選填“斜面”“水平面”或“桌面”)上,用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標記c是小車在  玻璃板 表面停下的位置。
水平面 
玻璃板 
類型二 運動與力的關系
2. (2024·肇慶高要期末)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第2題
1
2
3
4
5
(2) 對上述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將做  勻速直線 運動。
勻速直線 
第2題
(3)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基礎上進行推理得出的,以下研究問題的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B 。
A.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同一長度
B. 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C. 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B 
1
2
3
4
5
(4) 由此實驗可聯想到汽車由于具有  慣性 ,剎車時不能立即停下,雨天駕駛汽車應該  增大 (選填“增大”或“減小”)汽車之間的距離。
慣性 
增大 
第2題
1
2
3
4
5
類型三 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3. 小明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規律。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為探究過程的俯視圖,實驗時首先將彈簧的B端固定,再用兩個測力計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達某一點O并記錄下該點的位置。
第3題甲
1
2
3
4
5
(1) 實驗中用一個測力計拉彈簧時,仍要將彈簧A端拉伸到O點再讀數,這樣做的目的是使  F 的作用效果與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這里利用的科學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
(2) 通過該實驗可知F與F1、F2的大小關系是  F=F1+F2 (用字母表示)。
F 
等效替代法 
F=F1+F2 
第3題甲
1
2
3
4
5
(3) 小鳳做實驗時,用第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彈簧的A端,第二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第一個彈簧測力計的掛環,如圖乙所示,拉動第二個彈簧測力計,使A端到達某一點O'并記錄下該點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記錄下兩個拉力F1'、F2'的大小與方向,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彈簧的A端,仍將A端拉伸到O'點,記錄下此時拉力F'的大小與方向。根據你的推斷,F'=  1.2 N。
1.2 
第3題乙
1
2
3
4
5
類型四 二力平衡的條件
4. 如圖所示是小陽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第4題
(1) 實驗中他是通過觀察小車是否處于  靜止 狀態來判斷它受到的兩個力是否平衡。
靜止 
1
2
3
4
5
(2) 為了研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的大小滿足什么關系,小陽保持F1、F2的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不斷改變兩個托盤中放入砝碼的質量,從而改變F1、F2的大小,他所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F1/N 1 2 3 4 5 6
F2/N 1 2 3 4 5 6
分析以上實驗數據可知:兩個力F1、F2的大小滿足  相等 關系時,小車處于平衡狀態。
相等 
1
2
3
4
5
類型五 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的運動
5. 某同學通過實驗研究物體受力情況與運動狀態之間的關系,他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2N的鉤碼(如圖)。鉤碼的運動狀態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如表所示。
第5題
1
2
3
4
5
實驗次序 鉤碼的運動狀態 彈簧測力計示數/N
1 勻速向上運動 2.0
2 勻速向下運動 2.0
3 加速向上運動 3.5
4 加速向下運動 1.4
5 減速向上運動 1.6
6 減速向下運動 2.8
1
2
3
4
5
(1) 由1、2可知,鉤碼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  等于 鉤碼重力;由3、6可知,鉤碼加速向上或減速向下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  大于 鉤碼重力;由4、5可知,鉤碼加速向下或減速向上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  小于 鉤碼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 
大于 
小于 
第5題
1
2
3
4
5
(2) 一個站在體重計上的人,從站立到迅速蹲下的過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運動,然后減速向下運動,最后靜止。據(1)中結論可知體重計的示數  C 。
A. 一直減小,但最后等于體重
B. 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體重
C. 先小于體重后大于體重,最后等于體重
D. 先大于體重后小于體重,最后等于體重
C 
第5題
1
2
3
4
5(共33張PPT)
7.5 運動和力
第1課時 二力平衡及其條件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1. 若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  靜止狀態 或做  勻速直線運動 ,我們就說這兩個力互相平衡,或者說物體處于  二力平狀態。
2.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  同一個物體上的 兩個力大小  等 、方向  相反 ,并且在  同一條直線 上。二力平衡時,物體所受的合力為  零 。
靜止狀態 
勻速直
線運動 
二力平衡
同一個物體上的 
相等
相反 
同一條直線 
零 
1. 下列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D )
A. 勻速轉彎的汽車
B. 空中自由下落的蘋果
C. 繞太陽不停旋轉的地球
D. 勻速豎直上升的電梯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寧夏)F1和F2是物體所受的兩個力,其中受力情況屬于二力平衡的是( C )
A
C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鹽城)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紙片還能保持平衡的是( A )
A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如圖所示,懸掛在天花板下方的小球保持靜止狀態,與小球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A )
A. 繩子對小球的拉力 B. 繩子受到的重力
C. 小球對繩子的拉力 D. 天花板對繩子的拉力
第4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某電動直升機在火星地表首飛成功,如圖所示。在勻速上升、空中懸停階段,其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別為F1、F2,若其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為G,不計機身受到的火星氣體阻力,則( B )
A. F1>F2=G B. F1=F2=G
C. F1<F2=G D. F1>F2>G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3·成都)如圖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小車置于水平桌面,兩端的輕質細繩繞過定滑輪掛有等重鉤碼。F1是小車受到的向左的拉力,F2是小車受到的向右的拉力,F1與F2在同一水平直線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摩擦可忽略)( D )
A. 因為摩擦可忽略,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F1、F2作用
B. 增減鉤碼個數是為了探究二力大小對小車平衡的影響
C. F1、F2大小相等時,小車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D. 將小車水平扭轉90°,F1、F2仍在同一直線上
第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如圖,人站在電梯里面,當電梯靜止時,人的重力和電梯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  平衡 力;人對電梯的壓力和電梯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  相互作用 力;當電梯加速下降時,人的質量是  不變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的。
第7題
平衡 
相互作用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粗糙水平面上一木箱重為200N,當用5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時,木箱靜止不動,此時木箱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為  50 N;當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時,木箱恰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用15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時,木箱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為  100 N。
9. 吊車以2m/s的速度將重為104N的重物豎直向上勻速提起,這時鋼索對重物拉力的大小是  104 N。若吊車使重物以4m/s的速度勻速下降,則鋼索對重物拉力的大小是  104 N,方向是  豎直向上 。
50 
100 
104 
104 
豎直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重力不計)上端掛在鐵架臺的水平橫桿上,下端掛一重為G的小球并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畫出了該狀態下小球和彈簧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第10題
A. G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 G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 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 F1與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武漢)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若降落傘和返回艙受到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降落傘對返回艙的拉力為F,空氣對返回艙的阻力為f,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B )
A. f+F=G1+G2 B. f+F=G2
C. F=G1+G2+f D. F=G2+f
第11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木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在圖中畫出木塊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圖。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實驗方案。
第13題
(1) 通過實驗比較,小明發現采用方案  乙 (選填“甲”或“乙”)實驗效果更好,原因是  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
乙 
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 當兩個盤中分別放上數量相同的砝碼后,小車靜止在桌面上。這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大小  相等 。
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保持兩盤中砝碼質量相等,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放手后觀察到小車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這個實驗現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在同一條直線 上,這兩個力才能彼此平衡。
在同一條直線
第13題
(4) 在完成探究實驗后,小明剪斷小車左邊的細線,小車由靜止變為向右運動,此現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
運動狀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5 運動和力
第2課時 運動和力的關系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04
思維拓展
1. 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為零)時,物體總保持運動狀態  不變 ,即總保持  靜止 或  做勻速直線運動 。
2. 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即合力不為零時,其運動狀態是  變化 的。有的由靜止變為  運動 ,有的由運動變為  靜止 ,有的運動速度由慢變  快 ,有的運動速度由快變  慢 ,還有的改變運動方向做  曲線運動 。
不變 
靜止 
做勻速直線運動 
變化 
運動 
靜止 
快 
慢 
曲線運動
 
3. 運動和力的關系:力  不是 (選填“是”或“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  發生改變 的原因。
不是 
發生改變 
1. 如圖所示,小車停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當在盤中放一個砝碼時,小車在繩子拉力作用下,將由靜止變為  向右運動 ,并且其速度越來越  大 。這個實驗說明了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
第1題
向右運動 
大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跳傘運動員從飛機上跳下,在降落傘打開前速度越來越大,原因是運動員和傘的總重力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氣的阻力;降落傘打開一段時間后會勻速降落,此時運動員和傘的總重力  等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氣的阻力;接近地面時運動員減速降落,此時空氣阻力與之前相比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大于 
等于 
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關于運動和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 速度大小不變的物體,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就會慢慢停下來
D.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的運動狀態就一定改變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如圖,手拉著彈簧使木塊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面上運動時,則下列有關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當木塊靜止不動時,彈簧拉力小于摩擦力
B. 當木塊勻速運動時,彈簧拉力大于摩擦力
C. 當木塊加速運動時,彈簧拉力大于摩擦力
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如圖所示為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示意圖,關于小球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小球不受力 B. 小球受平衡力
C. 小球受非平衡力 D. 小球只受重力
第5題
6. 一氣球只受到豎直方向的一對平衡力的作用,則氣球( D )
A. 一定靜止 B. 一定勻速向上運動
C. 可能加速向下運動 D. 可能勻速向右運動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揚州)請你補全關于“力與運動”的知識結構圖。
第7題
(1)  不變 ;(2)  改變 ;(3)  直線運動 。
不變 
改變 
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如圖所示,小車在斜面上由靜止開始加速滑下來,是由于它受到  重 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是由于受到  摩擦 力的作用。歸納起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第8題
重 
摩擦 
運動狀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重為20N的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速度為4m/s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若以1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2 N,合力為  0 N;若將拉力增大,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4N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2 N,則物體將  加速運動 (選填“加速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
2 
0 
2 
加速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1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3 N,此時物體處于  靜止 (選填“加速”“勻速”或“靜止”)狀態,當t=3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5 N。
第10題
3 
靜止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濰坊)在水平路面上玩滑板車,蹬地后人站在車上,如圖甲所示,滑板車速度會減小;再次蹬地,如圖乙所示,滑板車速度又會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11題
A
A. 滑板車速度減小是因為受到阻力
B. 滑板車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C. 蹬地過程,人和車的慣性增大
D. 蹬地過程,蹬地腳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運動,當水平拉力逐漸減小時,物體的速度將( B )
A. 減小 B. 增大 C. 不變 D. 無法確定
第12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如圖所示,物塊A和彈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彈簧左端固定于豎直墻面,向左移動物塊A并壓縮彈簧至B處,由靜止釋放物塊A,此后物塊A的運動是( C )
A. 一直加速 B. 一直勻速
C. 先加速后勻速 D. 先加速后減速
第1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如圖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勻速行駛的小車中,有一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車廂右壁,另一端連接置于小車底板上的木塊,彈簧此時處于原長狀態并保持水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若木塊突然壓縮彈簧,則小車一定在做加速運動
B. 若彈簧未發生形變,則小車一定在做勻速運動
C. 若木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則小車一定在做加速運動
D. 若木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則小車一定在做減速運動
第1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一個長方體物體A夾在兩個豎直木板之間,先用60N的力豎直往上拉使物體在兩板間勻速向上運動,后用30N的力豎直往下拉使物體在兩板間勻速向下運動,則物體A的重力為  15 N,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45 N。
第15題
15 
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16張PPT)
小專題-速度的圖像與計算
第七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反應時間問題
1. (2024·合肥期末)某司機駕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前行,突然發現前方80m處有障礙物。司機從發現險情到踩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75s。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向前滑行30m,還需用時3s才能停下(如圖所示),求:
(1) 從司機發現險情到踩剎車制動,汽車行駛的距離。
解:(1) 反應時間t1=0.75s,這段時間內汽車保持原速行駛,v1=20m/s,從司機發現險情到踩剎車制動,汽車行駛的距離s1=v1t1=20m/s×0.75s=15m
第1題
1
2
3
4
5
6
(2) 從司機發現險情到完全停下,汽車的平均速度。
解:(2) 從司機發現險情到完全停下,汽車運行的時間t=0.75s+3s=3.75s,汽車運行的距離s=15m+30m=45m,這段時間汽車的平均速度v===12m/s
第1題
1
2
3
4
5
6
類型二 火車過橋穿洞問題
2. 近幾年我國高鐵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一高鐵大國。若甲、乙兩地距離900km,一列高鐵從甲地出發開往乙地,用時3h。
(1) 高鐵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 甲、乙兩地距離900km,一列高鐵從甲地出發開往乙地,用時3h,高鐵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300km/h
第2題
1
2
3
4
5
6
(2) 如圖,這列高鐵在行駛途中以90m/s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1400m的橋梁,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20s,求這列高鐵的長度。
解:(2) 高鐵在行駛途中以90m/s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1400m的橋梁,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20s,則高鐵全部通過橋梁行駛的路程s'=v't'=90m/s×20s=1800m,高鐵全部通過橋梁的路程等于高鐵和橋梁的長度之和,則高鐵的長度s1=1800m-1400m=400m
第2題
1
2
3
4
5
6
類型三 交通標志牌與列車時刻表問題
3. (2024·蕪湖南陵期末)國慶假期爸爸帶小明到上海游玩,他們先從南陵縣城駕車到蕪湖站,然后乘高鐵去上海。他們7:30從縣城開車出發,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時爸爸吩咐小明上網查詢到如表所示的列車時刻表。
第3題
1
2
3
4
5
6
車 次 蕪湖站開 上海虹橋站到 運行距離
G7150 08:21 10:57 350km
G7728 08:41 11:18 350km
G7594 08:55 11:54 350km
1
2
3
4
5
6
(1) 在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下,通過計算并依據列車時刻表,判斷小明和爸爸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
解:(1) 由圖知,s=55km,限速v=60km/h,駕車到蕪湖站所用的最少時間t===h=55min,7:30從縣城開車出發,到達蕪湖站的時間為08:25,根據表中信息可知,小明和爸爸最快能趕上G7728車次
第3題
1
2
3
4
5
6
(2) 小明所趕上的高鐵車次運行到上海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大?(結果保留整數)
解:(2) 根據列車時刻表可得,乘坐G7728車次到達上海所用的時間t'=11:18-08:41=2h37min=h,總路程s'=350km,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v'==≈134km/h
第3題
1
2
3
4
5
6
(3) 中途高鐵列車以126km/h的速度通過一個長度為1200m的隧道,高鐵列車全部通過隧道行駛的時間是40s,計算這列高鐵列車的長度。
解:(3) 列車過隧道的速度v″=126km/h=35m/s,列車全部過隧道時通過的總路程s″=v″t″=35m/s×40s=1400m,列車的長度s列車=s″-
s隧道=1400m-1200m=200m
第3題
1
2
3
4
5
6
類型四 全程平均速度問題
4. 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其v-t圖像如圖所示,前10s通過的路程為120m,第10s時速度達到20m/s。求:
(1) 前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
解:(1) 前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v===12m/s
第4題
(2) 20s內的平均速度。
解:(2) 由圖像可知,10~20s內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v1=20m/s,所以在10~20s內汽車通過的路程s1=v1t1=20m/s×(20s-10s)=200m,汽車在20s內通過的路程s'=s+s1=120m+200m=320m,20s內的平均速度v'===16m/s
1
2
3
4
5
6
類型五 安全過馬路問題
5. (2024·廣安鄰水期末)“安全出行,謹記于心”。如圖所示,有兩條機動車道,每條車道寬4m。一輛長4.5m的汽車在左側機動車道正中間(車身中線與左車道中線重合)以54km/h的速度由南向北行駛。此時,一輛長1.6m的自行車突然從圖中C點橫穿機動車道,自行車與汽車在南北方向的距離s=25.5m,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考慮制動情況。
第5題
1
2
3
4
5
6
(1) 若自行車以6m/s的速度橫穿機動車道,則自行車完全通過兩條車道的時間是多少?
解:(1) 已知自行車完全通過兩條車道的路程s'=2s0+L車=2×4m+1.6m=9.6m,由v=可得,自行車完全通過兩條車道的時間t===1.6s
1
2
3
4
5
6
解:(2) 自行車車速慢,自行車的前輪剛好和汽車的車尾接觸,汽車行駛的距離s1=25.5m+4.5m=30m,汽車的速度v1=54km/h=15m/s,由v=可得,汽車行駛的時間t1===2s,自行車通過的路程s2=4m+=5.1m,自行車行駛的速度v2===2.55m/s
(2) 若自行車從圖中C點橫穿機動車道過程中,自行車前輪與汽車尾部最右側A端剛好相撞,且知汽車尾部寬1.8m,則自行車的速度為多少?
1
2
3
4
5
6
類型六 追趕和相遇問題
6. 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5min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課本忘記帶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
(1) 小明父親經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
解:(1) 從小明出發到父親追上小明的過程,小明步行的路程s明=v0(t0+t1) ①,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s父=v1t1 ②,由題意可知s父=s明 ③,結合①②③可知v0(t0+t1)=v1t1,代入數據解得t1=h=5min
1
2
3
4
5
6
解:(2) 小明出發5min通過的路程s0=v0t0=5km/h×h=km,小明和父親相向而行通過的總路程等于小明出發5min通過的路程,即v0t'+v1t'=s0,代入數據得5km/h×t'+10km/h×t'=km,解得t'=h,小明父親通過的路程s父'=v1t'=10km/h×h=km,小明與父親相遇時距離學校s'=s-s父'=2km-km≈1.72km
(2) 如果小明父親發現小明忘記帶課本的同時,小明也發現自己的課本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返回,那么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多少千米?(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
2
3
4
5
6(共35張PPT)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
第1課時 速 度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 相同的時間內,比較運動的  路程 。(2) 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所用的  時間 。
2. 物理學中,把物體通過的  路程 與  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 之比叫做速度。通常用字母  v 表示速度,  s 表示路程,  t 表示時間,則速度的公式是  v= 。
3.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  快慢 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體運動得越  快 。

程 
時間 
路程 
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 
v 
s 
t 
v= 
快慢 
快 
4. 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  米/秒 ,讀作  米每秒 ,符號為  m/s(或m·s-1) 。在實際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單位還有  千米/時 ,符號是  km/h 。1m/s=  3.6 km/h。
米/秒 
米每秒 
m/s(或m·s-1) 

米/時 
km/h 
3.6 
1. (2024·安慶桐城段考)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相同時間內,比較物體經過的路程;另一種是在物體運動相同路程的情況下,比較它們  所用的時間 。如圖是110m跨欄比賽瞬間,從圖中可判斷3號選手跑得最快,是利用  前 (選填“前”或“后”)一種方法判斷的。
第1題
所用的時間 
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某卡車速度表的指針如圖所示時,其車速為  72 km/h,合  20 m/s;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卡車每秒通過的路程是20m 。
第2題
72 
20 
卡車每秒通過的路程是20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關于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速度是表示物體通過路程長短的物理量
B.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時間長短的物理量
C.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 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三名同學一起出行,小張騎電動車以25km/h的速度平穩前進,小王以2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李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為0.4k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
A. 小張速度最大 B. 小王速度最大
C. 小李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樣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京廣高鐵”是以客運為主的快速鐵路。該客運專線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廣州,全程2298km。如圖所示為“和諧”號高鐵列車,若列車行駛速度為300km/h,求:
(1) 從北京到廣州所用的時間。
解:(1) 從北京到廣州所用的時間t===7.66h
第5題
(2) 列車10min通過的路程。
解:(2) 列車10min通過的路程s'=vt'=300km/h×h=50k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如圖所示是比較運動快慢的一種方法:自行車和摩托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駛,圖中若自行車和摩托車運動的  時間 相同,則運動的  路程 越長,速度越大。
第6題
時間 
路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一架戰斗機巡航的速度為500m/s,合  1800 km/h。軍演地點距軍用機場的距離為3600km,則該戰斗機從機場起飛到達軍演地點至少需要  2 h。
8. 小明同學從家乘公交車上學,公交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小明看到公交車窗外路邊的樹木快速后退,他是以  自己(或公交車) 為參照物的,經過10min,到達了目的地,公交車行駛了  9 km。
1800 
2 
自己(或公交車)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小蘭隨父母駕車到某一路段,看到路段標志牌如圖所示,標志牌中的“40”表示的含義是  汽車的最大行駛速度為40km/h ,若勻速駕車從此牌處到北京用時1.2h,則  會 (選填“會”或“不會”)違章。
第9題
汽車的最大行駛速度為40km/h 
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田徑跑道的周長是400m,小明勻速跑一圈用時80s,那么小明的速度為  5 m/s。小明以原速度與小麗同時從同一地點、反向勻速跑步,當小麗的速度為3m/s時,小明與小麗從出發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時間為  50 s。
5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下列關于速度公式v=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C )
A. 物體運動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越大
B. 物體運動的時間越長,它的速度越小
C. 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D. 速度大的物體通過的路程一定比速度小的物體通過的路程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堅持鍛煉可以讓人健康快樂。保持勻速直線步行的小明和爸爸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時,所用時間之比是2∶1,則小明和爸爸步行的速度之比是( D )
A. 1∶3 B. 3∶1 C. 4∶3 D. 3∶4
13. 某同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他從家步行到校門口所需的時間約為10min,他家到校門口的距離約為( C )
A. 12m B. 72m C. 720m D. 1200m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小紅坐在以恒定速度行駛的小汽車內,發現前方路旁停著一輛普通大客車,觀測到自己經過大客車的時間約為1s,則小汽車的速度最接近( B )
A. 10km/h B. 40km/h
C. 70km/h D. 100km/h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實驗中,小龍和小柳測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 小龍和小柳用  卷尺 (填一種測量工具)在室外測出40m的路程。
(2) 小柳擔任計時員,他用  秒表 (填一種測量工具)測量小明跑步的時間,他應站在  40m (選填“起點”或“40m”)處。
卷尺 
秒表 
40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小龍擔任發令員,發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計時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時間為  8 s。
第15題
(4) 由此可知,小明跑40m的速度是  5 m/s。
8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兩人同地同向運動。甲步行的速度v1=5km/h,乙騎自行車的速度v2=15km/h,若甲先出發t=30min后乙才騎車出發,則:
(1) 甲在30min內走過的路程是多少?
解:(1) 甲在30min內走過的路程s甲1=v1t=5km/h×h=2.5km
(2) 乙經過多長時間才能追上甲?
解:(2) 假設乙追上甲的時間是t',則s甲1+s甲2=s乙,s甲1+v1t'=v2t',即2.5km+5km/h×t'=15km/h×t',解得t'=0.25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
第2課時 直線運動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1. 物體做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軌跡的曲直可分為  直線 運動和  曲線 運動。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改變,又可分為  勻速 直線運動和  變速 直線運動。
2. 物理學中,把  速度不變 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在任何相等
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  相等 的。
直線 

線 
勻速 
變速 
速度不變 
相等 
3. 物理學中,把  速度變化 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也可以用公式v=計算其  平均 速度來粗略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速度變化 
平均 
1. 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20s內行駛的路程為120m,它的速度是  6 m/s,它在25s內通過的路程是  150 m,它在第30s時的速度是  6 m/s。
2. 如圖記錄了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情況,該汽車做的是  變速 直線運動,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13.5 m/s。
第2題
6 
150 
6 

速 
1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下列物體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C )
A. 升空的火箭 B. 凌空飛射的足球
C. 隨自動扶梯上升的乘客 D. 勻速的手表指針
4.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下列關于公式v=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C. 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無關
D. 速度會隨時間或路程的變化而變化
C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 )
A
B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新疆)如圖所示為釣魚時魚漂靜浮于水面的示意圖。某次魚咬鉤后,魚漂從露出水面的長度為6cm豎直向下運動到露出水面的長度為2cm,所用時間為0.4s,則該運動過程中魚漂的平均速度為( B )
A. 5cm/s B. 10cm/s
C. 15cm/s D. 20cm/s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張先生駕車從廣州到肇慶旅游,汽車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0.5h到達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1h到達肇慶,則:
(1) 從廣州到三水,汽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解:(1) 由v=可知,汽車從廣州到三水的路程s1=v1t1=90km/h×0.5h=45km
(2) 從廣州到肇慶,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2) 汽車從三水到肇慶的路程s2=v2t2=80km/h×1h=80km,總路程s=s1+s2=45km+80km=125km,行駛的總時間t=t1+t3+t2=0.5h+0.5h+1h=2h,平均速度v===62.5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小明用玩具汽車測量平均速度,讓汽車在斜面上沿直線下滑,位置傳感器每隔0.2s記錄一次汽車的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汽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路程為  2.12 cm,BD段的平均速度為  0.1 m/s,汽車由A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理由是  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 。
第8題
2.12 
0.1 
相等的時
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從同一地點出發沿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則小華做  變速 直線運動,第2s時小明在小華的  后方 (選填“前方”或“后方”),2~8s內,小華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1.25 m/s。
第9題
變速 
后方 
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鋼球沿25m長的斜面滾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滾動了35m才停止。鋼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滾動的時間分別是5s和10s,則鋼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  5 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  3.5 m/s,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4 m/s。
11. 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B )
A. 4km/h B. 4.8km/h
C. 5km/h D. 6km/h
5 
3.5 
4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吉林)如圖是“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
第12題
(1) 為便于測量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應使斜面保持較  平緩 的坡度。
平緩 
(2) B為AC中點,sAC=1m,兩次實驗小車都從A點由靜止下滑,到達C點所用時間為2.8s,到達B點所用時間為2s,則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為  0.25 m/s。
(3) 由實驗可得: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  大 。
0.25 
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物體運動的v-t圖像。
第13題
(1) 請你根據圖像和自己所學的知識判斷:甲物體做的是  勻速 直線運動,乙物體做的是  變速 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勻速 
變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請你計算出甲物體在3s內通過的路程。
解:(2) 根據v=可知,甲物體在3s內通過的路程s甲=v甲t甲=3m/s×3s=9m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聰明的小燕發現并猜想:一段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剛好等于這段時間的圖像與坐標軸圍成圖形的面積(圖中涂色部分),這一猜想在老師那里得到了證實。根據這一規律,請你計算乙物體在4s內的平均速度。
解:(3) 由題意可知,乙物體在4s內通過的路程s乙=m=6m,則乙物體在4s內的平均速度v乙===1.5m/s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5張PPT)
7.1 運動的描述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04
思維拓展
1. 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  位置 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  運動 。
2.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要先選一個物體作參照,這個物體叫做  參照物 。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  改變 ,就可以說這個物體是  運動 的;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  沒有改變 ,就可以說這個物體是  靜止 的。
位置 
運動 
參照物 
改變 
運動 
沒有改
變 
靜止 
3. 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  參照物 。 參照物 不同,得出的結論可以不相同。機械運動的這種性質,叫做  運動的相對性 。
參照物 
運動的相 
對性 
參照物 
4. 參照物應根據  需要 和  方便 選擇。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  地面 或  固定在地面上 的物體為參照物。
5. 自然界中的萬物每時每刻都在運動,運動是自然界中的  普遍 現象。
需要 
方便 
地面 
固定在地面上 
普遍 
1. 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  機械運動 ,簡稱運動。如圖a所示,幾個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戲,當站在大樹旁的小女孩轉過身來時,每個人的位置如圖b所示。請你判斷,運動了的小孩有  1、2 (選填序號)。
第1題
機械運
動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小亮早上坐公交車上學時,觀察到路旁的樹木飛快地向后退,以地面為參照物,則小亮是  運動 的,樹木是  靜止 的。
3. (2024·湖北)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如圖,搭乘機械臂的航天員A已為空間站安裝好空間碎片防護裝置,航天員B正在出艙。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安裝好的防護裝置是  靜止 的,航天員B是  運動 的。
第3題
運動 
靜止 

止 
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下列各種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C )
A. 飛機在天空中飛行 B. 月球繞地球公轉
C. 樹上蘋果由綠變紅 D. 河水在河中流
5. 下列關于參照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B )
A. 任何物體的靜止都是相對的
B. 參照物必須選靜止的物體
C. 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
D. 物體的運動狀態與參照物的選擇有關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2024·廣西)如圖所示,2024 年廣西“潮動三月三·民族體育炫”板鞋競速比賽中,運動員看到廣告牌向后退,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B )
A. 跑道 B. 板鞋 C. 觀眾席 D. 廣告牌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五一”假期,小明與父母乘長途汽車外出旅游,小明看見前面的小汽車與他的距離保持不變,后面的卡車離他越來越遠。如果以長途汽車為參照物,小汽車是  靜止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卡車是  運動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爸爸說小明沒有動,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小汽車(或長途汽車;或自己等合理即可) 。
靜止 
運動 
小汽車(或長途汽車;或自己等合理即可) 
8. 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船出游時曾寫下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云不動”“云與我俱東”分別是以  船 、  榆堤 為參照物的。(選填“榆堤”或“船”)
船 
榆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小麗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其中兩張是坐在平直行駛的車內連續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網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請你分析網友的判斷是  錯誤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以塔為參照物,小麗與塔的位置在靠近,說明車正在向西運動 。
第9題
錯誤 
以塔為參照物,小麗與塔的位置在靠近,說明車正在向西
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小明和家人在西湖劃船游玩,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要說明運動的相對性,還需要的依據是( D )
A. 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樹是靜止的
B. 以小明為參照物,樹是運動的
C. 以飛過的鴿子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
D. 以船上的家人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2024·武漢)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一首詞中有這樣的描寫:“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其中“不覺船移”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 A )
A. 船在水中的倒影 B. 船周圍的浮萍
C. 被船驚飛的鳥 D. 船附近岸邊的花草
12. 放學回家,小華發現公交車在快車道上快速行駛,小華在非機動車道上與公交車同方向行走,以公交車為參照物,小華( C )
A. 向同方向運動 B. 靜止不動
C. 向相反方向運動 D. 上述情況都有可能
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隨著最后一顆組網衛星成功定點于地球同步軌道,中國建成世界領先的“北斗”導航系統。這里的“同步”是指衛星( C )
A. 相對太陽靜止 B. 相對火星靜止
C. 相對地球靜止 D. 相對月球靜止
14. 我國研制的“億航”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懸停等功能。在一次試飛中,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這時飛行器的運動狀態是( B )
A. 垂直起飛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懸停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呂氏春秋·察今》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當中有這樣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對舟和劍運動狀態的描述,可選擇的共同參照物是( D )
A. 舟中人 B. 舟 C. 劍 D. 江岸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B. 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C. 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右運動
D. 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
第1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7張PPT)
7.4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1. 當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力共同作用時,如果能用另外一個力  代替 它們,并且它的作用效果與原來那幾個力的共同作用效果  相同 ,那么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  合 力,而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  分 力。
2. 在物理學中,把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做  力的合成 。人們在研究物體運動與力的關系時,通常都要對
作用在物體上的多個力進行  合成 。
代替 
相同 
合 
分 
力的合成 
合成 
3.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  和 ,方向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  F1+F2 。
4.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  差 ,方向與較大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  F1-F2 。
和 
F1+F2 
差 
F1-F2 
1. (2024·蕪湖期中)跳傘運動員連同裝置共重700N,他在飛機上跳下,傘未打開前,受到空氣的阻力為50N,則這兩個力的合力的大小為  650N ,合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下 。
2. 亮亮幫助爸爸干農活,爸爸用600N的水平拉力拉車,亮亮用同一方向200N的水平力推車,他們合力的大小是  800 N。
650N 
豎直向下 
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宿州埇橋期末)一個質量為0.5kg的籃球在空中運動時受到的空氣阻力恒為0.4N,現將籃球豎直向上拋出,籃球在上升的過程中所受的合力為  5.4 N。(g取10N/kg)
5.4 
第4題
A. 大小等于1.5N,方向水平向左
B. 大小等于2.5N,方向水平向右
C. 大小等于12.5N,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等于7.5N,方向水平向左
4. 如圖,物體M向左運動壓縮彈簧,它在圖中位置時,受到的摩擦力f=0.5N,彈簧的彈力F=2N,支持力F支=5N,重力G=5N,則在水平方向上,物體M受到的合力( B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同學們學了“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后展開討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個力
B. 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個力
C. 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個力
D. 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一定不為零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3·合肥蜀山校級段考)跳傘運動員背著打開的降落傘從空中豎直跳下,他所受的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合力為100N,方向豎直向下,已知運動員和降落傘的總重為800N,則運動員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為( B )
A. 100N B. 700N C. 800N D. 900N
B
7. (2024·合肥期中)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其中一個力大小是60N,合力大小是100N,則另一個力的大小( A )
A. 可能等于40N B. 一定小于40N
C. 一定等于160N D. 一定大于160N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甲所示,物體豎直方向受F1、F2兩個力的作用,F1=10N,F2=13N。將物體看成一個有質量的點,如圖乙所示。請在圖乙中畫出物體所受的合力F合的示意圖并標出合力F合的大小。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舉重運動員正在賽場上激烈角逐最后一塊舉重金牌,只見某運動員拼盡全力,用力抓住杠鈴,使勁向上拉,若杠鈴重為1000N,運動員向上拉杠鈴的力是1100N,則這兩個力的合力是  100 N。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北京段考)F1和F2是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它們的合力大小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為40N,關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 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 F2的方向一定向左
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南昌青山湖段考)如圖甲所示,物體A始終只受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F2的作用。F1、F2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在t1時間內,下列對物體A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C )
甲     乙
第11題
C
A. 先變大后變小,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同
B. 先變小后變大,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同
C. 先變大后變小,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反
D. 先變小后變大,合力方向始終與F2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李老師利用橡皮筋、定滑輪、鉤碼、小繩子和同學們一起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第12題
(1) 該實驗應用了力能使物體  發生形變 的道理,每次都要將橡皮筋從E點拉到E'點的理由是  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發生形變 
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通過比較  (a) 和  (c) [以上兩空選填“(a)”“(b)”或“(c)”]兩種情況,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  之和 ,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a) 
(c) 
之和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通過比較  (b) 和  (c) [以上兩空選填“(a)”“(b)”或“(c)”]兩種情況,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  之差 ,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
(b) 
(c) 
之差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如圖所示是小李同學在探究“同一直線上同方向兩個力的合力F與F1、F2的關系”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3題
(1) 如圖所示,小李同學在實驗中兩次將彈簧都從A點拉伸到同一點B,是為了使兩次實驗中力的  作用效果 相同,這是運用了  等效替代法 (選填“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或“轉換法”)。
作用效果 
等效替
代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小李經過多次實驗得到如表數據,根據數據可知圖b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  3.0 N。
F1/N 1.2 1.4 1.6 1.8 2.0 2.2
F2/N 0.6 0.8 1.0 1.2 1.4 1.6
F/N 1.8 2.2 2.6 3.0 3.4 3.8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31張PPT)
7.3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第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1. 一切物體總保持  靜止 狀態或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 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  維持 (選填“改變”或“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的運動  不需要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靠力來維持。一切物體如果  不受外力 ,都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不變。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維持 
不需要 
不受外力 
3.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通過  推理 而概括出來的運動規律。
推理 
1. (2024·蕪湖期中)如圖所示是實驗中學八年級同學在進行籃球比賽時的情景,投出去的籃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  重 力的作用(不計空氣阻力),若飛行過程中,籃球受到的力都同時消失,籃球將  做勻速直線運動 。
第1題
重 
做勻速
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4·湖南)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保持同一小車每次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只改變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過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
B. 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相同
C. 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小車在其表面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 該實驗能直接驗證當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時,物體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第2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是由大量實驗直接證明出來的
B. 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只能保持靜止狀態
D. 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那么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跳遠運動員助跑后起跳的瞬間,如果所有外力全部消失,他將( C )
A. 做豎直下落的變速直線運動 B. 保持靜止狀態
C. 做勻速直線運動 D. 做向前下落的曲線運動
C
5. 如圖所示,吊在天花板上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如果吊線突然斷開且所有外力全部消失,那么電燈將( C )
A. 豎直向下勻速運動 B. 豎直向下加速運動
C. 保持原來靜止狀態 D. 豎直向上勻速運動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圖是小剛在體育課上擲實心球的過程示意圖,球在b點離手,c點是實心球運動過程中的最高點,d點是實心球運動過程中的最低點。整個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實心球運動到c點時突然不受重力,實心球將  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你推理的依據是  牛頓第一定律。
第6題
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牛頓第一定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① 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② 物體的運動必須用力維持。
③ 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④ 實際上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所以牛頓第一定律沒有意義。
⑤ 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A. ①⑤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集中收看了我國空間站進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課,其中,太空拋物實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物體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為了驗證牛頓第一定律,航天員王亞平拿著“冰墩墩”轉身面向葉光富,將“冰墩墩”水平向葉光富扔過去。不考慮艙內的空氣阻力,王亞平拋出“冰墩墩”后,“冰墩墩”將( D )
A. 沿拋物線快速下落 B. 豎直下落
C. 沿原方向加速運動 D. 沿原方向勻速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小麗同學通過探究學習,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端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那么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她作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圖中的黑點表示小麗同學)( A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4·山西)如圖所示,一輛公交車正在水平路面勻速向右行駛,遇到突發情況緊急剎車時,下列能正確表示車內拉環情形的是( A )
第10題
A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讓滑塊從斜面滑下,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滑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探究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是否會一直運動下去。下列做法能獲得結論的是( D )
A. 繼續增加實驗探究的次數
B. 尋找無摩擦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C. 調整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D. 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時,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車。
第12題
(1) 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將小車從斜面上  同一 (選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其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大小  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同一 
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通過觀察和比較  小車運動距離 (選填“接觸面粗糙程度”或“小車運動距離”)來判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3) 若實驗中小車僅在木板上滑行時滑出了右端,  不需要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本實驗以獲取可靠的證據。
小車運動距離 
不需要 
第12題
(4) 實驗表明: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離  越 ;從實驗現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將在水平面上做  勻速直線運動 。
越遠
勻速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第2課時 慣 性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新知梳理
02
基礎過關
03
能力進階


1. 物理學中,把物體保持  靜止 或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的性質叫做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做  慣性 定律。
2. 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表明,  一切 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  普遍屬性 ,與它是否受力的作用以及怎樣運動等都  無 (選填“有”或“無”)關。
3. 慣性和慣性定律的不同之處在于:  慣性定律 是描述物體的運動規律,  慣性 是描述物體本身的性質;  慣性定律 的成立是有條件的,條件是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 ;而  慣性 是任何物體都具有的。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 
一切 
普遍屬性 
無 
慣性定律 
慣性 
慣性定律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 
慣性 
4. 物體的慣性只跟它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  大 ,其運動狀態就越難以  改變 。
大 
改變 
1. 當汽車突然啟動的時候,由于乘客具有  慣性 會向后傾倒;滿載貨物時車的慣性比空載時  大 (選填“大”或“小”)。
2. (2024·眉山)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的一個,棋子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上面的棋子沒有飛出去是由于上面的棋子具有  慣性 。
第2題
慣性 
大 
運動狀態 
慣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濟寧金鄉段考)如圖所示,用飛機向目標空投救災物品,飛機應在  A (選填“A”“B”或“C”)點處進行空投,才能將救災物品投至目標處,這是因為物品具有  慣性 。
第3題
A 
慣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汽車行駛時具有慣性,靜止時沒有慣性
B. 汽車變速時具有慣性,勻速行駛時沒有慣性
C. 各種狀態下的汽車都有慣性
D. 汽車剎車時才具有慣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小王乘上公交車后,車很快就到了校門口,司機踩下剎車時,小王向前傾倒,幸好他及時抓緊了扶手,如圖所示。關于剎車時小王向前傾倒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小王沒站穩 B. 小王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C. 小王具有慣性 D. 如果鞋底光滑,小王就會紋絲不動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安慶太湖期末)根據如圖所示情景,可以判斷小車運動狀態變化的情況是( C )
A. 一定向左減速 B. 一定向右加速
C. 可能向左減速 D. 可能向右減速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勻速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b)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  減速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作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  水 (選填“水”或“燒杯”)具有慣性。
第7題
勻速 
減速 
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如圖所示,空中加油機正在給戰斗機加油。以空中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斗機是  靜止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加滿油后的戰斗機的慣性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加油前戰斗機的慣性。戰斗機從高空投出炸彈打擊地面建筑物,要準確擊中目標,戰斗機應在到達目標  前 (選填“前”“后”或“正上方”)投彈。
第8題
靜止 
大于 
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用力拍打剛曬過的被子,可以除去附著在被子上的灰塵,拍打時,被子從靜止變成  運動 ,灰塵由于  慣性 保持  靜止 狀態,灰塵和被子就分離了。
10. 小明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經歷了加速、減速等階段,最終沖過終點線。以下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小明加速跑時的慣性比減速跑時大
B. 小明沖過終點線才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
C. 小明整個跑步過程中慣性大小不變
D. 小明在加速、減速等運動狀態改變時才有慣性
運動 
慣性 
靜止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河南)乘客乘坐汽車時系好安全帶,可以防止急剎車時,由于什么的慣性而受到傷害( C )
A. 汽車 B. 安全帶 C. 乘客 D. 座椅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福建模擬)如圖甲為上海F1賽道示意圖,圖乙為賽道中的局部路段,為了保障車手的安全,賽道的某些位置需要加設防護設施,圖乙中最需要加設防護設施的是( A )
第12題
A. M處 B. N處 C. P處 D. Q處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公交車上裝有拉環,可避免乘客由于車突然啟動或剎車而摔倒。如圖所示為公交車運動狀態突然改變時,一名乘客沒有抓住拉環的示意圖,則關于公交車此時的運動狀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A. 公交車一定是向西做加速運動
B. 公交車可能是向東做加速運動
C. 公交車一定是向西做減速運動
D. 公交車可能是向東做減速運動
第1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小剛同學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路邊的石塊絆了一下,向前跌倒。小剛用下面的四句話解釋了這一過程:① 小剛身體向前傾倒。② 腳被石塊絆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③ 上半身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向前的運動狀態。④ 小剛同學放學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以上四句話最合理的排列順序是( A )
A. ④②③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①③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27張PPT)
第七章復習
本章總結提升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知識網絡
02
考點突破
03
素養提升


考點一 機械運動
1. 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是  運動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詩詞“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前半句所選的參照物是  橋 ;后半句橋相對于水是  運(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運動 
橋 
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 (2024·常州)將來,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我國研發的“忠誠僚機”FH-97A無人機將與有人駕駛殲-20戰斗機“比翼齊飛”(即相對靜止),如圖所示。若認為FH-97A無人機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A )
A. 殲-20戰斗機 B. FH-97A無人機
C. 地球 D. 太陽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考點二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3.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① 相同時間比路程;② 相同路程比時間。物理學中用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定義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采用了方法  ① (選填“①”或“②”)。人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m/s,物理意義是  人騎自行車每秒通過的路程為5m 。
① 
人騎自行車每秒通過的路程為5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 (2024·自貢)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2m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同時經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則( D )
第4題
D
A. 甲車速度為2m/s
B. 甲車速度小于乙車速度
C. 乙車先到達Q點
D. 甲車到達Q點時,甲、乙兩車相距4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5. (2024·樂山)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根據圖片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第5題
D
A.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 甲、乙兩車都做變速直線運動
C. 10~20s內,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
D. 20~30s內,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考點三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6. (2024·天津)端午節賽龍舟時,劃龍舟的選手看到岸邊的景物向后移動,所選的參照物是  龍舟(合理即可) ;到達終點停止劃水,龍舟由于  慣性 仍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
7. (2024·長春)下列生活中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實例是( A )
A. 系安全帶 B. 向前潑水
C. 擲實心球 D. 跳遠助跑
龍舟(合理即可) 
慣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8. 如圖所示,在汽車中懸線上掛一個小球m,當汽車運動時,懸線將與豎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若在汽車底板上還有一個相對底板靜止的物體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汽車一定向右做加速運動
B. 汽車可能向左做加速運動
C. 物體M相對于汽車底板靜止,說明物體M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
D. 物體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還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考點四 二力平衡
9. 如圖所示,四旋翼無人機下方用細繩懸掛一個重物。不計空氣阻力,當無人機帶著重物在豎直方向勻速上升的過程中,重物受到的重力為G,重物對細繩的拉力為F1,細繩對重物的拉力為F2。上述三個力中,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G和F2 (選填符號),屬于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是  F1和F2 (選填符號);若剪斷細繩,則重物將  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寫具體運動情況)。
G和F2 
F1和F2 
先減速上升
后加速下降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0. 如圖所示,某同學手握礦泉水瓶不動,礦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豎直向上 的;他用手捏瓶壁,瓶子變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他將礦泉水喝去一部分,繼續握在手里,則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將  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10題
豎直向上 
形狀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1. (2024·德陽)2024年6月,中國龍舟公開賽(四川·德陽站)在德陽市旌湖舉行。下列關于龍舟比賽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運動員用船槳向后劃水,龍舟向前運動,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 運動員用船槳向后劃水,龍舟向前運動,說明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船槳
C. 運動員用船槳向后劃水,船槳對水的力與水對船槳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運動員用船槳向后劃水,龍舟加速向前運動,此時龍舟處于平衡狀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考點五 非平衡力和運動狀態的變化
12. 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勻速運動的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
B. 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的運動狀態就會發生變化
D.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3. (2024·湖北)冰壺運動員比賽用鞋如圖,蹬冰鞋底用橡膠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運動員用滑行鞋支撐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時,用蹬冰鞋接觸冰面進行控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蹬冰鞋底用橡膠制成是為了減小壓力
B. 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C. 運動員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來維持
D. 滑行時若摩擦力消失,則運動員會停止運動
第1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4. 一列長為200m的火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座大橋,用時120s,則這座大橋的長度為  2200 m,火車整車在橋上運行的時間為  100 s。
15. 小李在超市購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著購物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后改用30N的水平推力推購物車,使其加速向前運動,在加速過程中購物車受到的摩擦力為  20 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  相反。
2200 
100 
20 
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6. 洗衣機中衣服脫水時,是利用  水 (選填“衣服”或“水”)具有慣性;貨車超載會使貨車的慣性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降低車的靈活性,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乘汽車要正確使用安全帶,系安全帶主要是為了防止汽車在  急停 (選填“急停”或“急加速”)時,由于慣性帶來的危害。
水 
變大 
急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7. 如圖所示,當右端掛一個重為10N的物體A時,物體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現在要使物體B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應在物體B上施加一個水平向  左 ,大小是  20 N的拉力。
第17題
左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8. 在某校舉辦的機器人模擬救援比賽中,甲、乙兩機器人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沿直線勻速運動到10m遠的目的地,它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甲的速度大小為4m/s B. 乙的速度大小為2m/s
C. 甲的運動時間比乙多1s D. 甲的運動時間比乙少2s
第18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用實驗直接驗證
B. 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C. 牛頓第一定律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 小轎車行駛時司機和乘客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慣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 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C兩點間來回擺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若小球擺到B 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豎直下落
B. 若小球擺到B點時,所有力都突然消失,則小球將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C. 若小球擺到C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保持靜止狀態
D. 若小球擺到C點時,所有力都突然消失,則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第20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023·衡陽)如圖所示,磁性黑板擦吸在豎直懸掛的黑板上靜止不動,黑板由鐵質材料制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黑板擦受到的重力與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 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壓黑板擦時,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黑板擦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擦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D. 黑板擦受到的重力與黑板對黑板擦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第2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2. 為了行車安全,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一般不允許隨便改變車速。如圖,質量為500g的物體A懸掛在車廂內,該汽車突然加速向右前進。請畫出:① 懸掛物體A的細線;② 物體A的受力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第2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3. 長度為150m的火車在筆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在從山崖駛向大橋的過程中,如圖。火車車頭在距離橋頭200m處鳴笛,鳴笛5s后,火車車頭到達橋頭,此時車頭的司機聽到來自山崖的回聲;聽到回聲30s后,車尾駛過橋尾。(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取340m/s)
第23題
(1) 計算火車的速度。
解:(1) 火車的速度v車===40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 計算大橋的長度。
解:(2) 火車完全通過大橋的路程s2=v車t2=40m/s×30s=1200m,則大橋的長度L橋=s2-L車=1200m-150m=1050m
(3) 求鳴笛時,火車車頭到山崖的距離。
解:(3) 聲音傳播的距離s聲=v聲t1=340m/s×5s=1700m,設司機鳴笛時火車車頭到山崖的距離為s,則2s=s聲-s1,所以s===750m
第2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湖州市| 原平市| 康定县| 扬中市| 丰顺县| 怀化市| 普陀区| 墨玉县| 嘉鱼县| 柏乡县| 新蔡县| 英吉沙县| 高台县| 松溪县| 昌都县| 分宜县| 绥阳县| 隆尧县| 城口县| 攀枝花市| 虎林市| 金阳县| 紫金县| 宜宾市| 左贡县| 壤塘县| 益阳市| 淳安县| 武强县| 个旧市| 永城市| 壶关县| 罗甸县| 井研县| 临洮县| 松桃| 台东市| 新绛县| 乌兰察布市|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