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三章熱力學定律習題課3熱力學定律與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課件+學案+練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三章熱力學定律習題課3熱力學定律與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課件+學案+練習含答案

資源簡介

[A級——基礎達標練]
1.一個充氣氣球用繩子拴著一塊石頭正在湖水中緩慢下沉,越往下水溫越低,氣球導熱良好,則氣球內氣體(  )
A.內能增加
B.對外界做正功
C.減少的內能小于放出的熱量
D.減少的內能大于放出的熱量
解析:選C。充氣氣球用繩子拴著一塊石頭正在湖水中緩慢下沉,越往下水溫越低,內能降低,A錯誤;充氣氣球用繩子拴著一塊石頭在下降的過程中,水溫越來越低,壓強逐漸增大,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C,可知氣球體積減小,對外界做負功,B錯誤;由選項A、B分析可知氣球下降時,氣球內氣體內能減小,外界對氣球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放出的熱量大于減小的內能,C正確,D錯誤。
2.(多選)小明在和父母西藏自駕游的時候發現,由于大氣壓強隨海拔的升高而減小,密封包裝的小零食會出現“脹袋”的現象,他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對此現象進行分析,首先將零食密封袋中氣體視為理想氣體,考慮到在行車過程中一直使用暖風取暖,可近似認為汽車內溫度不變,汽車從平原行駛到高原,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外界對密封袋中氣體做功
B.密封袋中氣體從外界吸熱
C.密封袋中氣體壓強減小
D.密封袋中氣體內能減小
解析:選BC。密封包裝的小零食出現“脹袋”的現象說明零食密封袋中氣體體積增大,密封袋中氣體對外做功,A錯誤;由于可近似認為汽車內溫度不變,汽車從平原行駛到高原,有p1V1=p2V2,密封包裝的小零食出現“脹袋”,則零食密封袋中氣體體積增大,密封袋中氣體壓強減小,C正確;由于可近似認為汽車內溫度不變,則密封袋中氣體內能不變,根據選項A可知密封袋中氣體對外做功,則W< 0,結合熱力學第一定律,△U=Q + W,可知密封袋中氣體從外界吸熱,B正確,D錯誤。
3.(多選)快遞運送易碎物品時,常在快遞箱內放置緩沖氣袋,然后放入物品,如圖所示。若物品放入時,氣袋被擠壓無破損,袋內氣體視為理想氣體,溫度保持不變,則被擠壓后袋內氣體(  )
A.內能增大     B.壓強增大
C.從外界吸熱 D.分子平均動能不變
解析:選BD。氣體溫度不變,內能不變,分子平均動能不變,故A錯誤,D正確;被擠壓后袋內氣體體積減小,根據玻意耳定律p1V1=p2V2可知,氣體壓強增大,故B正確;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內能不變,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氣體向外界放熱,故C錯誤。
4.某理想氣體的p-V圖像如圖所示,該氣體從狀態a開始,經歷如圖所示的變化過程,先后到達狀態b和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b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吸收熱量
B.在a→b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放出熱量
C.在b→c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放出熱量
D.在b→c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吸收熱量
答案:A
5.(多選)(2024·內蒙古包頭期末)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發生如圖所示的狀態變化A→B→C→A,其中C→A是等溫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的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氣體內能的增加量
B.B→C過程中系統向外放出的熱量大于A→B過程中系統從外界吸收的熱量
C.B、C狀態氣體壓強相等的原因是單個分子撞擊器壁的平均作用力相等
D.C→A的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于對外做功
答案:ABD
6.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壓強p隨體積V變化規律如圖所示,從狀態A到B的過程中(  )
A.氣體溫度保持不變
B.外界對氣體做功
C.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D.氣體對器壁單位面積的平均作用力不變
解析:選C。從狀態A到B的過程中,氣體的體積增大,分子密度減小,只有溫度升高時,其壓強才會增大,A錯誤;氣體體積增大,表明氣體對外做功,B錯誤;氣體溫度升高,說明內能增大,體積增大,說明氣體對外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氣體要吸收熱量,C正確;因為壓強變大,根據壓強定義式可知,單位面積上受力變大,D錯誤。
7.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經過狀態B變化到狀態C,其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C的過程中,氣體分子平均動能增加
B.B→C的過程中,氣體一定放出熱量
C.A→B的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變小
D.A→B的過程中,分子的平均動能變大
解析:選B。B→C的過程中,氣體的溫度降低,氣體分子平均動能減少,A錯誤;B→C的過程中,氣體的溫度降低,氣體的內能減少,氣體的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一定放出熱量,B正確;A→B的過程中,氣體的體積減小,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變大,C錯誤;A→B的過程中,氣體的溫度不變,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D錯誤。
8.汽缸內封閉了一定質量、壓強為p=1.0×105 Pa、體積為V=2.0 m3的理想氣體,現使氣體保持壓強不變,體積緩慢壓縮至V′=1.0 m3,此過程氣體向外界釋放了1.2×105 J的熱量,則:
(1)壓縮過程外界對氣體做了多少功?
(2)氣體內能變化了多少?
解析:(1)外界對氣體做功W=p·ΔV=p(V-V′)
解得W=1.0×105 J;
(2)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得,汽缸內氣體內能的變化量ΔU=Q+W=-1.2×105 J+1.0×105 J=-2×104 J,即氣體內能減少了2×104 J。
答案:(1)1.0×105 J (2)減少了2×104 J
[B級——能力增分練]
9.(多選)已知某轎車四個輪胎為同一種型號的輪胎,汽車剛啟動時四個輪胎的壓強都為2.0 atm (標準大氣壓),環境溫度為27 ℃。汽車行駛一段時間后,胎壓檢測系統顯示其中三個輪胎壓強為2.4 atm,一個輪胎的壓強仍為2.0 atm(漏氣)。四個輪胎此時溫度相等,假設輪胎體積均不變,密閉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則(  )
A.輪胎此時的溫度為360 K
B.輪胎此時的溫度為360 ℃
C.漏氣輪胎內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內能的增加量
D.完好輪胎內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內能的增加量
解析:選AD。對三個完好輪胎之一,由查理定律可得,=,其中,T1=300 K,代入數據解得,T2=360 K,A正確,B錯誤;完好輪胎體積不變,外界沒有對氣體做功,即W=0,由于溫度升高內能增大,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ΔU=Q,故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內能的增加量,D正確;假設漏氣輪胎漏出的氣體沒有散開,發生等壓膨脹,對外做功,即W<0,溫度升高內能增大,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吸收的熱量大于內能的增加量,C錯誤。
10.如圖所示,假設某個循環過程由一個等溫過程(A→B→C)和一個絕熱收縮過程(C→D→A)組成,則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在該循環過程違反了________(選填“熱力學第一定律”或“熱力學第二定律”)。若(C→D→A)為導熱收縮過程,則在這過程中一定量的理想氣體________(選填“從外界吸收熱量”或“向外界放出熱量”),其內能____________(選填“先增大后減小”或“先減小后增大”)。
解析:對于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由于忽略分子間的作用力,其內能由溫度決定,因此從等溫過程(A→B→C)可知理想氣體在A、C點的內能相等;對于絕熱收縮過程(C→D→A),與外界的熱量交換,Q=0,氣體體積減小,即,W>0,根據,ΔU=Q+W,可知理想氣體在A點的內能比C點的大,與等溫過程(A→B→C)推出的結論相矛盾,因此該循環過程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若(C→D→A)為導熱收縮過程,有W>0,由等溫過程有,TA=TB,即理想氣體在A、C點的內能相等,根據,ΔU=Q+W,可得,Q<0,即理想氣體在該過程中放熱;根據玻意耳定律可知,等溫變化時p與V成反比例,因此在(C→D→A)過程,理想氣體的溫度先減小后增大,即內能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熱力學第一定律 向外界放出熱量 先減小后增大
11.如圖所示,一個內壁光滑的圓柱形汽缸高度為L、底面積為S,缸內有一質量為m的活塞,封閉了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現用繩子系住汽缸底將汽缸倒過來懸掛,汽缸處于豎直狀態,缸內氣體高為L0、溫度為T0。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大氣壓強為p0,不計活塞與缸體的厚度及它們間的摩擦。若采用緩慢升溫的方法使活塞與汽缸脫離。
(1)求活塞與汽缸脫離時氣體的溫度。
(2)求缸內氣體對活塞做的功。
(3)若缸內氣體的內能增加量為ΔU,則氣體吸收的熱量為多少?
解析:(1)氣體等壓變化,由蓋 呂薩克定律得=
解得T=。
(2)設缸內氣體壓強為p,對活塞,由平衡條件得mg+pS=p0S
氣體做功W=Fl=pSl=pS(L-L0)
聯立解得W=。
(3)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知
氣體吸收的熱量Q=ΔU+。
答案:(1) (2)
(3)ΔU+
12.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開始,經歷兩個狀態變化過程,先后達到狀態B和C,已知狀態A的溫度為300 K。
(1)求該氣體在狀態C的溫度。
(2)氣體從A到C的整個過程內能增加了300 J,則氣體從A到C的整個過程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解析:(1)A→B 過程,氣體做等壓變化,由蓋-呂薩克定律得=
B→C 過程,氣體做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TB=900 K,TC=270 K。
(2)A→B 過程,氣體壓強不變,體積增大,外界對氣體做負功,W=-pB
解得W= -600 J
由熱力學第一定律有ΔU=W+Q,解得
Q=900 J
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900 J。
答案:(1)270 K (2)900 J
13.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被活塞封閉在汽缸內,如圖所示,活塞的質量m=20 kg,橫截面積S=100 cm2,活塞可沿汽缸壁無摩擦滑動但不漏氣,開始時汽缸水平放置,活塞與汽缸底的距離L1=12 cm,離汽缸口的距離L2=4 cm。外界氣溫為27 ℃,大氣壓強為1.0×105 Pa,將汽缸緩慢地轉到開口向上的豎直位置,待穩定后對缸內氣體逐漸加熱,使活塞上表面剛好與汽缸口相平,已知g取10 m/s2。
(1)求此時氣體的溫度。
(2)在對缸內氣體加熱的過程中,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同時吸收Q=392 J的熱量,則氣體增加的內能ΔU為多大?
解析:(1)當汽缸水平放置時
p0=1.0×105 Pa,V0=L1S, 
T0=300 K
當汽缸口向上,活塞到達汽缸口時,設缸內氣體壓強為p1,溫度為T1,活塞的受力分析圖如圖所示
有p1S=p0S+mg
則p1=1.2×105 Pa,V1=S
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

則T1=480 K。
(2)當汽缸口向上,未加熱穩定時:由玻意耳定律得p0L1S=p1LS
則L=10 cm
加熱后,氣體做等壓變化,外界對氣體做負功為
W=-p0S-mg(L1+L2-L)=-72 J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
得ΔU=320 J。
答案:(1)480 K (2)320 J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習題課3 熱力學定律與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
題型一 熱力學第一定律與圖像的結合
INCLUDEPICTURE "重難整合.TIF"
1.對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理解
(1)內能的變化都要用熱力學第一定律進行綜合分析。
(2)做功情況看氣體的體積:體積增大,氣體對外做功,W為負;體積縮小,外界對氣體做功,W為正。
(3)與外界絕熱,則不發生熱傳遞,此時Q=0。
(4)如果研究對象是理想氣體,因理想氣體忽略分子勢能,所以當它的內能變化時,主要體現在分子動能的變化上,從宏觀上看就是溫度發生了變化。
2.三種特殊情況
(1)若過程是絕熱的,則Q=0,W=ΔU,外界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內能的增加;
(2)若過程中不做功,即W=0,則Q=ΔU,物體吸收的熱量等于物體內能的增加;
(3)若過程的初、末狀態物體的內能不變,即ΔU=0,則W+Q=0 或W=-Q,外界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放出的熱量。
INCLUDEPICTURE "典例引領.TIF"
【例1】 (多選)(2024·山西太原期末)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a→b→c→a的循環過程中,氣體壓強p隨熱力學溫度T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ab的延長線過坐標原點,bc平行于p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在狀態a時的內能最大
B.a→b過程中,氣體分子數密度增大
C.b→c過程中,氣體向外界放熱
D.c→a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的功大于氣體吸收的熱量
[解析] ab延長線過原點,在a→b過程,壓強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氣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小,b→c過程氣體溫度不變,內能不變,c→a過程中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所以氣體在狀態a時的內能最大,故A正確;在a→b過程中氣體體積不變,氣體不對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對氣體做功,氣體分子數密度不變,故B錯誤;在b→c過程中氣體溫度不變,內能不變,壓強增大,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向外放出熱量,故C正確;在c→a過程中氣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壓強減小,體積增大,所以氣體對外界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氣體對外界做的功小于氣體吸收的熱量,故D錯誤。
[答案] AC
[針對訓練1] (多選)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經熱力學過程ab、bc、cd、da后回到狀態a。其中cd為雙曲線的一部分,ab、bc、da平行于坐標軸。對于ab、bc、cd、da四個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狀態a的溫度小于狀態b的溫度
B.氣體分子在狀態b時的平均動能比在狀態d時的平均動能小
C.c→d過程中氣體吸收熱量
D.在一次循環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
答案:BC
題型二 熱力學定律與氣體實驗定律的結合
INCLUDEPICTURE "重難整合.TIF"
INCLUDEPICTURE "典例引領.TIF"
【例2】 如圖所示,密閉導熱容器A、B的體積均為V0,A、B浸在溫度為T0的盛水容器中,A中壓強為p0,B內為真空,將A中的氣體視為理想氣體。打開活栓C,A中部分氣體進入B。
(1)求A、B達到平衡時,水溫未發生變化,氣體的壓強。
(2)求將水溫升至1.2T0,重新達到平衡時,氣體的壓強。
(3)若密閉氣體的內能與溫度的關系為ΔU=k(k為大于0的已知常量,T1、T2分別為氣體始、末狀態的溫度),求將水溫升至1.2T0,重新達到平衡時,氣體所吸收的熱量。
[解析] (1)根據玻意耳定律得p0V0=p1·2V0
解得p1=p0。
(2)根據查理定律得=
解得p2=1.2p1=0.6p0。
(3)氣體內能的增加量為
ΔU=k=k(1.2T0-T0)=0.2kT0
自由膨脹及等容升溫,氣體均不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得ΔU=W+Q=Q=0.2kT0。
[答案] (1)p0  (2) 0.6p0 (3) 0.2kT0
[針對訓練2] 如圖所示,在絕熱汽缸內,有一絕熱輕質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開始時汽缸內氣體溫度為27 ℃,封閉氣柱長9 cm,活塞橫截面積S=50 cm2,現通過汽缸底部電阻絲給氣體加熱一段時間。此過程中氣體吸熱22 J,穩定后氣體溫度變為127 ℃。已知大氣壓強等于105 Pa,求:
(1)加熱后活塞到汽缸底端的距離;
(2)此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的功;
(3)此過程中氣體內能增量。
解析:(1)氣體發生等壓變化,根據=,解得h2=12 cm。
(2)此過程中氣體對外做功W=p0·ΔV=105×(12-9)×50×10-6 J=15 J。
(3)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
可得內能增量ΔU=22 J-15 J=7 J。
答案:(1)12 cm (2)15 J (3)7 J
題型三 熱學綜合問題
INCLUDEPICTURE "典例引領lll.TIF"
【例3】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再變化到狀態C,其狀態變化過程的p-V圖像如圖所示。已知該氣體在狀態A時的溫度為27 ℃。則:
(1)該氣體在狀態B、C時的溫度分別為多少攝氏度?
(2)該氣體從狀態A到狀態C的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傳遞的熱量是多少?
[解析] (1)由圖像可知:A→B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得=,代入數據解得TB=100 K,又T=273+t,解得tB=-173 ℃,B→C等壓變化,由蓋 呂薩克定律得=,代入數據解得TC=300 K,故tC=27 ℃。
(2)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得Q>0,所以A→C的過程中是吸熱。在整個過程中,B到C的過程氣體對外做功,吸收的熱量Q=W=pΔV,解得Q=200 J。
[答案] (1)-173 ℃ 27 ℃ (2)吸熱 200 J
[針對訓練3]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體積V與熱力學溫度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氣體在狀態A時的壓強pA=p0,溫度TA=T0,線段AB與V軸平行,BC的延長線過原點。求:
(1)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的過程中,對外界做的功為15 J,該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
(2)氣體在狀態C時的壓強pC和溫度TC。
解析:(1)A狀態至B狀態過程是等溫變化,
氣體內能不變,
即ΔU =0,
氣體對外界做功W=-15 J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ΔU=W+Q
解得Q=-W=15 J。
(2)由B到C做等壓變化,根據蓋 呂薩克定律得=
解得TC=T0
A到C做等容變化,根據查理定律得=
解得pC=p0。
答案:(1)15 J (2)p0 T0
INCLUDEPICTURE"分層演練素養達標LLL.TIF" [A級——基礎達標練]
1.一個充氣氣球用繩子拴著一塊石頭正在湖水中緩慢下沉,越往下水溫越低,氣球導熱良好,則氣球內氣體(  )
A.內能增加
B.對外界做正功
C.減少的內能小于放出的熱量
D.減少的內能大于放出的熱量
解析:選C。充氣氣球用繩子拴著一塊石頭正在湖水中緩慢下沉,越往下水溫越低,內能降低,A錯誤;充氣氣球用繩子拴著一塊石頭在下降的過程中,水溫越來越低,壓強逐漸增大,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C,可知氣球體積減小,對外界做負功,B錯誤;由選項A、B分析可知氣球下降時,氣球內氣體內能減小,外界對氣球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放出的熱量大于減小的內能,C正確,D錯誤。
2.(多選)小明在和父母西藏自駕游的時候發現,由于大氣壓強隨海拔的升高而減小,密封包裝的小零食會出現“脹袋”的現象,他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對此現象進行分析,首先將零食密封袋中氣體視為理想氣體,考慮到在行車過程中一直使用暖風取暖,可近似認為汽車內溫度不變,汽車從平原行駛到高原,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外界對密封袋中氣體做功
B.密封袋中氣體從外界吸熱
C.密封袋中氣體壓強減小
D.密封袋中氣體內能減小
解析:選BC。密封包裝的小零食出現“脹袋”的現象說明零食密封袋中氣體體積增大,密封袋中氣體對外做功,A錯誤;由于可近似認為汽車內溫度不變,汽車從平原行駛到高原,有p1V1=p2V2,密封包裝的小零食出現“脹袋”,則零食密封袋中氣體體積增大,密封袋中氣體壓強減小,C正確;由于可近似認為汽車內溫度不變,則密封袋中氣體內能不變,根據選項A可知密封袋中氣體對外做功,則W< 0,結合熱力學第一定律,△U=Q + W,可知密封袋中氣體從外界吸熱,B正確,D錯誤。
3.(多選)快遞運送易碎物品時,常在快遞箱內放置緩沖氣袋,然后放入物品,如圖所示。若物品放入時,氣袋被擠壓無破損,袋內氣體視為理想氣體,溫度保持不變,則被擠壓后袋內氣體(  )
A.內能增大     B.壓強增大
C.從外界吸熱 D.分子平均動能不變
解析:選BD。氣體溫度不變,內能不變,分子平均動能不變,故A錯誤,D正確;被擠壓后袋內氣體體積減小,根據玻意耳定律p1V1=p2V2可知,氣體壓強增大,故B正確;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內能不變,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氣體向外界放熱,故C錯誤。
4.某理想氣體的p-V圖像如圖所示,該氣體從狀態a開始,經歷如圖所示的變化過程,先后到達狀態b和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b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吸收熱量
B.在a→b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放出熱量
C.在b→c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放出熱量
D.在b→c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吸收熱量
答案:A
5.(多選)(2024·內蒙古包頭期末)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發生如圖所示的狀態變化A→B→C→A,其中C→A是等溫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的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氣體內能的增加量
B.B→C過程中系統向外放出的熱量大于A→B過程中系統從外界吸收的熱量
C.B、C狀態氣體壓強相等的原因是單個分子撞擊器壁的平均作用力相等
D.C→A的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于對外做功
答案:ABD
6.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壓強p隨體積V變化規律如圖所示,從狀態A到B的過程中(  )
A.氣體溫度保持不變
B.外界對氣體做功
C.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D.氣體對器壁單位面積的平均作用力不變
解析:選C。從狀態A到B的過程中,氣體的體積增大,分子密度減小,只有溫度升高時,其壓強才會增大,A錯誤;氣體體積增大,表明氣體對外做功,B錯誤;氣體溫度升高,說明內能增大,體積增大,說明氣體對外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氣體要吸收熱量,C正確;因為壓強變大,根據壓強定義式可知,單位面積上受力變大,D錯誤。
7.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經過狀態B變化到狀態C,其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C的過程中,氣體分子平均動能增加
B.B→C的過程中,氣體一定放出熱量
C.A→B的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變小
D.A→B的過程中,分子的平均動能變大
解析:選B。B→C的過程中,氣體的溫度降低,氣體分子平均動能減少,A錯誤;B→C的過程中,氣體的溫度降低,氣體的內能減少,氣體的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一定放出熱量,B正確;A→B的過程中,氣體的體積減小,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變大,C錯誤;A→B的過程中,氣體的溫度不變,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D錯誤。
8.汽缸內封閉了一定質量、壓強為p=1.0×105 Pa、體積為V=2.0 m3的理想氣體,現使氣體保持壓強不變,體積緩慢壓縮至V′=1.0 m3,此過程氣體向外界釋放了1.2×105 J的熱量,則:
(1)壓縮過程外界對氣體做了多少功?
(2)氣體內能變化了多少?
解析:(1)外界對氣體做功W=p·ΔV=p(V-V′)
解得W=1.0×105 J;
(2)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得,汽缸內氣體內能的變化量ΔU=Q+W=-1.2×105 J+1.0×105 J=-2×104 J,即氣體內能減少了2×104 J。
答案:(1)1.0×105 J (2)減少了2×104 J
[B級——能力增分練]
9.(多選)已知某轎車四個輪胎為同一種型號的輪胎,汽車剛啟動時四個輪胎的壓強都為2.0 atm (標準大氣壓),環境溫度為27 ℃。汽車行駛一段時間后,胎壓檢測系統顯示其中三個輪胎壓強為2.4 atm,一個輪胎的壓強仍為2.0 atm(漏氣)。四個輪胎此時溫度相等,假設輪胎體積均不變,密閉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則(  )
A.輪胎此時的溫度為360 K
B.輪胎此時的溫度為360 ℃
C.漏氣輪胎內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內能的增加量
D.完好輪胎內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內能的增加量
解析:選AD。對三個完好輪胎之一,由查理定律可得,=,其中,T1=300 K,代入數據解得,T2=360 K,A正確,B錯誤;完好輪胎體積不變,外界沒有對氣體做功,即W=0,由于溫度升高內能增大,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ΔU=Q,故氣體吸收的熱量等于內能的增加量,D正確;假設漏氣輪胎漏出的氣體沒有散開,發生等壓膨脹,對外做功,即W<0,溫度升高內能增大,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吸收的熱量大于內能的增加量,C錯誤。
10.如圖所示,假設某個循環過程由一個等溫過程(A→B→C)和一個絕熱收縮過程(C→D→A)組成,則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在該循環過程違反了________(選填“熱力學第一定律”或“熱力學第二定律”)。若(C→D→A)為導熱收縮過程,則在這過程中一定量的理想氣體________(選填“從外界吸收熱量”或“向外界放出熱量”),其內能____________(選填“先增大后減小”或“先減小后增大”)。
解析:對于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由于忽略分子間的作用力,其內能由溫度決定,因此從等溫過程(A→B→C)可知理想氣體在A、C點的內能相等;對于絕熱收縮過程(C→D→A),與外界的熱量交換,Q=0,氣體體積減小,即,W>0,根據,ΔU=Q+W,可知理想氣體在A點的內能比C點的大,與等溫過程(A→B→C)推出的結論相矛盾,因此該循環過程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若(C→D→A)為導熱收縮過程,有W>0,由等溫過程有,TA=TB,即理想氣體在A、C點的內能相等,根據,ΔU=Q+W,可得,Q<0,即理想氣體在該過程中放熱;根據玻意耳定律可知,等溫變化時p與V成反比例,因此在(C→D→A)過程,理想氣體的溫度先減小后增大,即內能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熱力學第一定律 向外界放出熱量 先減小后增大
11.如圖所示,一個內壁光滑的圓柱形汽缸高度為L、底面積為S,缸內有一質量為m的活塞,封閉了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現用繩子系住汽缸底將汽缸倒過來懸掛,汽缸處于豎直狀態,缸內氣體高為L0、溫度為T0。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大氣壓強為p0,不計活塞與缸體的厚度及它們間的摩擦。若采用緩慢升溫的方法使活塞與汽缸脫離。
(1)求活塞與汽缸脫離時氣體的溫度。
(2)求缸內氣體對活塞做的功。
(3)若缸內氣體的內能增加量為ΔU,則氣體吸收的熱量為多少?
解析:(1)氣體等壓變化,由蓋 呂薩克定律得=
解得T=。
(2)設缸內氣體壓強為p,對活塞,由平衡條件得mg+pS=p0S
氣體做功W=Fl=pSl=pS(L-L0)
聯立解得W=。
(3)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知
氣體吸收的熱量Q=ΔU+。
答案:(1) (2)
(3)ΔU+
12.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開始,經歷兩個狀態變化過程,先后達到狀態B和C,已知狀態A的溫度為300 K。
(1)求該氣體在狀態C的溫度。
(2)氣體從A到C的整個過程內能增加了300 J,則氣體從A到C的整個過程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解析:(1)A→B 過程,氣體做等壓變化,由蓋-呂薩克定律得=
B→C 過程,氣體做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TB=900 K,TC=270 K。
(2)A→B 過程,氣體壓強不變,體積增大,外界對氣體做負功,W=-pB
解得W= -600 J
由熱力學第一定律有ΔU=W+Q,解得
Q=900 J
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900 J。
答案:(1)270 K (2)900 J
13.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被活塞封閉在汽缸內,如圖所示,活塞的質量m=20 kg,橫截面積S=100 cm2,活塞可沿汽缸壁無摩擦滑動但不漏氣,開始時汽缸水平放置,活塞與汽缸底的距離L1=12 cm,離汽缸口的距離L2=4 cm。外界氣溫為27 ℃,大氣壓強為1.0×105 Pa,將汽缸緩慢地轉到開口向上的豎直位置,待穩定后對缸內氣體逐漸加熱,使活塞上表面剛好與汽缸口相平,已知g取10 m/s2。
(1)求此時氣體的溫度。
(2)在對缸內氣體加熱的過程中,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同時吸收Q=392 J的熱量,則氣體增加的內能ΔU為多大?
解析:(1)當汽缸水平放置時
p0=1.0×105 Pa,V0=L1S, 
T0=300 K
當汽缸口向上,活塞到達汽缸口時,設缸內氣體壓強為p1,溫度為T1,活塞的受力分析圖如圖所示
有p1S=p0S+mg
則p1=1.2×105 Pa,V1=S
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

則T1=480 K。
(2)當汽缸口向上,未加熱穩定時:由玻意耳定律得p0L1S=p1LS
則L=10 cm
加熱后,氣體做等壓變化,外界對氣體做負功為
W=-p0S-mg(L1+L2-L)=-72 J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
得ΔU=320 J。
答案:(1)480 K (2)320 J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9張PPT)
第三章 熱力學定律
習題課3 熱力學定律與氣體實驗定律的綜合
題型一 熱力學第一定律與圖像的結合
1.對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理解
(1)內能的變化都要用熱力學第一定律進行綜合分析。
(2)做功情況看氣體的體積:體積增大,氣體對外做功,W為負;體積縮小,外界對氣體做功,W為正。
(3)與外界絕熱,則不發生熱傳遞,此時Q=0。
(4)如果研究對象是理想氣體,因理想氣體忽略分子勢能,所以當它的內能變化時,主要體現在分子動能的變化上,從宏觀上看就是溫度發生了變化。
2.三種特殊情況
(1)若過程是絕熱的,則Q=0,W=ΔU,外界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內能的增加;
(2)若過程中不做功,即W=0,則Q=ΔU,物體吸收的熱量等于物體內能的增加;
(3)若過程的初、末狀態物體的內能不變,即ΔU=0,則W+Q=0 或W=-Q,外界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放出的熱量。
【例1】 (多選)(2024·山西太原期末)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a→b→c→a的循環過程中,氣體壓強p隨熱力學溫度T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ab的延長線過坐標原點,bc平行于p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在狀態a時的內能最大
B.a→b過程中,氣體分子數密度增大
C.b→c過程中,氣體向外界放熱
D.c→a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的功大于氣體吸收的熱量


[解析] ab延長線過原點,在a→b過程,壓強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氣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小,b→c過程氣體溫度不變,內能不變,c→a過程中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所以氣體在狀態a時的內能最大,故A正確;
在a→b過程中氣體體積不變,氣體不對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對氣體做功,氣體分子數密度不變,故B錯誤;
在b→c過程中氣體溫度不變,內能不變,壓強增大,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向外放出熱量,故C正確;
在c→a過程中氣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壓強減小,體積增大,所以氣體對外界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氣體對外界做的功小于氣體吸收的熱量,故D錯誤。
[針對訓練1] (多選)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經熱力學過程ab、bc、cd、da后回到狀態a。其中cd為雙曲線的一部分,ab、bc、da平行于坐標軸。對于ab、bc、cd、da四個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狀態a的溫度小于狀態b的溫度
B.氣體分子在狀態b時的平均動能比在狀態d時的平均動能小
C.c→d過程中氣體吸收熱量
D.在一次循環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


題型二 熱力學定律與氣體實驗定律的結合
[針對訓練2] (2021·江蘇淮安市高二月考)如圖所示,在絕熱汽缸內,有一絕熱輕質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開始時汽缸內氣體溫度為27 ℃,封閉氣柱長9 cm,活塞橫截面積S=50 cm2,現通過汽缸底部電阻絲給氣體加熱一段時間。此過程中氣體吸熱22 J,穩定后氣體溫度變為127 ℃。已知大氣壓強等于105 Pa,求:
(1)加熱后活塞到汽缸底端的距離;
(2)此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的功;
(3)此過程中氣體內能增量。
(2)此過程中氣體對外做功W=p0·ΔV=105×(12-9)×50×10-6 J=15 J。
(3)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
可得內能增量ΔU=22 J-15 J=7 J。
答案:(1)12 cm (2)15 J (3)7 J
題型三 熱學綜合問題
【例3】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再變化到狀態C,其狀態變化過程的p-V圖像如圖所示。已知該氣體在狀態A時的溫度為27 ℃。則:
[針對訓練3]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體積V與熱力學溫度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氣體在狀態A時的壓強pA=p0,溫度TA=T0,線段AB與V軸平
行,BC的延長線過原點。求:
(1)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的過程中,對外界做的功為15 J,該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
(2)氣體在狀態C時的壓強pC和溫度TC。
解析:(1)A狀態至B狀態過程是等溫變化,氣體內能不變,即ΔU =0,氣體對外界做功W= -15 J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ΔU=W+Q
解得Q=-W=15 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甘孜县| 通榆县| 中宁县| 龙里县| 玉环县| 东安县| 潞西市| 陆良县| 万安县| 象山县| 通州区| 阆中市| 庆元县| 岚皋县| 杭州市| 大邑县| 额尔古纳市| 会昌县| 贞丰县| 新竹县| 大石桥市| 会理县| 子洲县| 瑞丽市| 彭阳县| 台北市| 桓仁| 阿克| 山阳县| 绵阳市| 肥西县| 江源县| 积石山| 贡嘎县| 武安市| 枞阳县| 定边县| 霸州市| 德安县|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