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測1 文化傳承——化學與傳統文化 1.中華民族文明源遠流長,眾多珍貴文物折射出五千年璀璨文明。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 )A.西漢素紗禪衣 B.清紫檀雕花寶座 C.五羊方尊 D.青玉交龍鈕玉璽2.《天工開物》中記載了提煉金銀的過程:“欲去銀存金,則將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塊以土泥裹涂,入坩堝中硼砂熔化,其銀即吸入土內,讓金流出,以成足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金的密度比銀大B.薄片的成分為金銀合金C.金銀的延展性較好D.硼砂的作用是使銀被氧化3.(2024·石家莊質檢)下列對文中加點內容所做說明錯誤的是( )A.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金屬的吸氧腐蝕B.蒸熟谷粒酒中潛,廿日珍存變為酸——葡萄糖的水解C.玉梅雪柳千家鬧,火樹銀花十里開——焰色試驗D.白胎燒就彩虹來,五色成窯畫作開——顏料的氧化還原反應4.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戰國青銅雙翼神龍”的主要材質為銅合金,其熔點比純銅要高B.“東漢瑪瑙龍頭雕刻品”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材料C.“月白地云龍紋緙絲單朝袍”所使用絲的主要材質為纖維素D.巴黎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冠軍龍服”用環保再生纖維打造,可減少碳排放5.開元寺鐵佛像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古代鐵佛像,開元大佛為中空鑄鐵件,外有泥塑涂層和貼金飾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佛像腰部以上部位表面多呈紅棕色,其主要成分為Fe3O4B.泥塑涂層由黏土燒制而成,泥塑涂層屬于硅酸鹽材料C.佛像貼金飾層所用材料為黃金金箔,金箔的制作過程屬于化學變化D.佛像中空鑄鐵件所用材料為生鐵,生鐵的含碳量比鋼的含碳量低6.(2024·齊齊哈爾模擬)《天工開物》中記載“凡火藥以硝石、硫黃為主,草木灰為輔”。這些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2KNO3+S+3CK2S+N2↑+3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中S和KNO3作還原劑B.N2和CO2都屬于共價化合物C.硫與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CuSD.點燃的鎂條能在N2中繼續燃燒,生成Mg3N27.(2024·江淮十校模擬)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青銅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成分為金屬材料B.制作宣紙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C.用皮影戲生動講述航天故事,制作皮影的獸皮是合成高分子材料D.陶瓷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燒結而成,它的主要成分為無機非金屬材料8.“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省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滄州撈紙的原料主要有麥秸、麻等,麥秸、麻的主要成分均為纖維素B.出土于保定市滿城區造型精巧的長信宮燈是西漢前期的青銅器,青銅器屬于合金C.最早出現于邯鄲磁山的古代辨別方向的儀器——司南,可由磁石FeO制成D.中醫藥是漢文化精髓,河北是中藥發源地,若用鐵器煎藥可能破壞中藥藥性9.(2024·安慶模擬)安慶別稱“宜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振風塔”上的燈光與原子核外電子躍遷有關B.桐城“六尺巷”的新建離不開硅酸鹽產品C.懷寧“貢糕”成分中的麻油屬于高分子化合物D.岳西“翠蘭”浸泡過程利用了萃取原理10.古代煤井通風一般分為自然通風和人工通風兩種,《天工開物》記載了一種用竹管抽引的人工通風方法:“初見煤端時,毒氣灼人。有將巨竹鑿去中節,尖銳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煙從竹中透上,人從其下施钁拾取者”[注:施钁(jué):用大鋤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毒氣”指的是瓦斯B.竹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是一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炭”指的是木炭D.“毒煙從竹中透上”的原因是毒氣的密度比空氣小11.(2024·滄衡八校聯考)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記載:“凡海濱石山傍水處,咸浪積壓。生出蠣房,閩中曰蠔房。……凡燔蠣灰者,執椎與鑿,濡足取來,……疊煤架火燔成,與前石灰共法。粘砌城墻、橋梁,調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下列有關描述中正確的是( )A.“蠣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B.古人用“蠔房”煅燒制成的石灰可用作建筑材料C.“桐油”是一種優良的植物油,從物質分類角度來看屬于純凈物D.“蠔房”受熱分解的反應屬于放熱的非氧化還原反應12.東漢錯銀銅牛燈采用銅、銀二種材質制作,常以動物油脂或植物油為燃料,為減少燃燒過程煙塵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產生,設計了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成的結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煙管的作用是將燃燒產生的煙氣導入銅牛燈座腹腔中B.古人常用草木灰浸泡液代替牛腹中的水,吸收煙氣的效果更佳C.銀、銅的導熱性能好,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燒D.燈具的設計包含了裝置、試劑、環保等實驗要素13.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柘榮剪紙藝術所用紙的主要成分與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B.“欲試藥金(銅鋅合金),燒火有五色氣起”,通過焰色試驗可檢驗金屬元素C.斑銅為銅中摻金、銀等金屬得到的合金,斑銅的熔點比純銅高D.定窯生產的白瓷聞名于世,白瓷的白色是含氧化鐵所致14.《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茶的專著,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茶經·四之器》:“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鍑”的主要材質為合金B.《茶經·四之器》: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白瓷”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銅C.《茶經·三之造》: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蒸”是蒸青工藝,利用高溫破壞酶的活性D.《茶經·六之飲》: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茶茗”中具有提神功能成分是咖啡因,促進大腦思維活躍,提神醒腦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題號 9 10 11 12 13 14答案微測1 文化傳承——化學與傳統文化1.D 解析 西漢素紗禪衣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A項不符合題意;清紫檀雕花寶座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B項不符合題意;五羊方尊主要成分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C項不符合題意;青玉交龍鈕玉璽由玉雕刻而成,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項符合題意。2.D 解析 金單質的密度比銀單質的密度大,A項正確;欲去銀存金,則將其金打成薄片,說明薄片中含有金銀,為金銀合金,B項正確;“打成薄片”反映了金屬良好的延展性,C項正確;硼砂的作用是幫助熔化,不和銀發生化學反應,D項錯誤。3.B 解析 銅的吸氧腐蝕生成銅綠的電極反應是一種常見的化學變化,它涉及銅在氧氣的存在下腐蝕生成銅綠的過程,A項正確;葡萄糖為單糖,不能水解,B項錯誤;火樹銀花十里開,描述的是煙花,煙花與焰色試驗有關,C項正確;白胎燒就彩虹來,顏料在灼燒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顏色變化,D項正確。4.D 解析 青銅主要材質是銅合金,其熔點比純銅要低,A項錯誤;瑪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B項錯誤;“月白地云龍紋緙絲單朝袍”所使用絲為蠶絲,主要材質為蛋白質,C項錯誤;巴黎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冠軍龍服”用環保再生纖維打造,在生產過程中通過使用再生尼龍、再生滌綸等環保面料,有助于減少碳排放,D項正確。5.B 解析 鐵的氧化物中Fe3O4呈黑色,Fe2O3呈紅棕色,佛像腰部以上部位表面多呈紅棕色,其主要成分為Fe2O3,A項錯誤;泥塑涂層由黏土燒制而成,黏土屬于硅酸鹽材料,B項正確;黃金具有延展性,黃金制作金箔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C項錯誤;生鐵的含碳量大于2%,鋼的含碳量低于2%,D項錯誤。6.D 解析 在反應中S元素和N元素化合價降低,故S和KNO3作氧化劑,A項錯誤;N2是單質,不是化合物,B項錯誤;硫與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Cu2S,C項錯誤;點燃的鎂條能在N2中繼續燃燒生成Mg3N2,D項正確。7.C 解析 青銅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A項正確;制作宣紙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B項正確;獸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項錯誤;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屬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D項正確。8.C 解析 麥秸、麻的主要成分均為纖維素,A項正確;青銅為銅、錫、鉛合金,B項正確;磁石的主要成分為Fe3O4,C項錯誤;中藥煎制儀器不能用鐵器的原因是藥物與鐵反應,導致藥失效,D項正確。9.C 解析 霓虹燈光是基態原子吸收能量變為激發態原子,激發態原子釋放能量,從而放出可見光,與原子核外電子的躍遷有關,A項正確;玻璃、水泥和陶瓷均屬于硅酸鹽產品,故桐城“六尺巷”的新建離不開硅酸鹽產品,B項正確;麻油屬于油脂,是有機小分子物質,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C項錯誤;萃取是利用物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物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形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過程,故岳西“翠蘭”浸泡過程利用了萃取原理,D項正確。10.C 解析 “毒氣”指的是瓦斯,主要成分為甲烷,A項正確;纖維素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B項正確;炭指煤,C項錯誤;“毒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氣,D項正確。11.B 解析 “蠔房”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蠣房”經過煅燒后得到氧化鈣,A項錯誤;煅燒制成的石灰為生石灰,可用作建筑材料,B項正確;“桐油”是一種優良的植物油,為脂肪酸甘油三酯混合物,C項錯誤;碳酸鈣受熱分解屬于吸熱的非氧化還原反應,D項錯誤。12.C 解析 由題干信息可知,煙管的作用是將燃燒產生的煙氣導入銅牛燈座腹腔中,使部分未完全燃燒的物質如CO等再次充分燃燒,讓產生的有毒有害的氣體被吸收,以減少污染,A項正確;草木灰的水溶液顯堿性,能夠吸收酸性氣體如CO2、SO2等,故古人常用草木灰浸泡液代替牛腹中的水,吸收煙氣的效果更佳,B項正確;本裝置并不是利用銀、銅的導熱性能好,其導熱性好也不能達到使燃料充分燃燒的目的,使燃料充分燃燒是通過轉動銅片調節空氣的進入量,C項錯誤;本裝置中燈具的設計包含了裝置、試劑、環保等實驗要素,D項正確。13.B 解析 柘榮剪紙藝術所用紙的主要成分纖維素與淀粉不互為同分異構體,雖然化學式均為(C6H10O5)n,但是n值不一樣,A項錯誤;很多金屬或其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出現特殊的顏色,所以通過焰色試驗檢驗金屬元素,B項正確;合金的熔點比純金屬低,所以斑銅的熔點比純銅低,C項錯誤;氧化鐵是紅色,D項錯誤。14.B 解析 “鍑”,以生鐵為之,生鐵是鐵和碳的合金,A項正確;“白瓷”是硅酸鹽產品,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鋁等,B項錯誤;“蒸”的條件是高溫,是利用高溫破壞酶的活性,延長茶的壽命,C項正確;咖啡因能促進大腦思維活躍,提神醒腦,所以“茶茗”具有提神功能,D項正確。(共30張PPT)微測1 文化傳承——化學與傳統文化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15678910111213142341567891011121314234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測1 文化傳承——化學與傳統文化.docx 微測1 文化傳承——化學與傳統文化.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