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課題3 常見的鹽第 1 課時 常見的鹽1.了解鹽的分類;2.了解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等的俗稱和用途;3.了解碳酸鹽的某些化學性質,學會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生活中的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化學中的“鹽”?鋇餐(BaSO4)觀察腸內情況五水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氯化鈉NaCl碳酸鈉 Na2CO3碳酸氫鈉NaHCO3高錳酸鉀KMnO4大理石中含CaCO3一、鹽的定義:組成里含有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知識點1 常見的鹽及其用途二、鹽的分類:根據鹽的組成里所含陰、陽離子的特點,可將鹽分類并稱為某鹽。如:組成里含有碳酸根離子的鹽稱為碳酸鹽,含有鉀離子的鹽稱為鉀鹽,含有銨根離子的鹽稱為銨鹽,等等。如:氯化鈉 NaCl高錳酸鉀KMnO4硫酸銅CuSO4氯化銨NH4Cl碳酸鹽(含 ):Na2CO3 CaCO3 BaCO3鉀鹽(含K+): KCl K2CO3 KNO3銨鹽(含 ):NH4NO3 (NH4)2CO3CO2-3NH+4(1)氯化鈉(NaCl)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調味品,是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所必不可少的。①鈉離子對神經調節、維持細胞內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進細胞內外物質交換起重要作用;②氯離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鹽酸、幫助消化和增進食欲的作用。閱讀課本第72、73頁,填寫有關內容:三、常見的鹽及其用途:1.氯化鈉(2)氯化鈉的用途:醫療 農業 工業 生活 其他____________是用氯化鈉配制的 用氯化鈉溶液_______ 制取碳酸鈉、氫氧化鈉、氯氣和鹽酸等 用食鹽腌漬 蔬菜、魚、 肉、蛋等食物 公路上曾經使用氯化鈉作_________選種融雪劑0.9%融雪劑:降低水的凝固點生理鹽水(3)氯化鈉在自然界中的分布:________、鹽湖、鹽井和鹽礦都是氯化鈉的來源。海水教師點撥 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工業用鹽,有毒,有咸味,外形與食鹽相似,誤食會使人中毒。亞硝酸鈉攝入 0.2~0.5 g 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 g可致死,且其具有致癌物性。亞硝酸鈉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起著色、防腐作用,廣泛用于熟肉類、灌腸類和罐頭等動物性食品。 現在世界各國仍允許用它來腌制肉類,但用量嚴加限制。已知亞硝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鑒別亞硝酸鈉和食鹽,可選用什么試劑?無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閱讀課本第79頁,填寫下表: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鈣化學式俗稱 (主要成分)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Na2CO3NaHCO3CaCO3純堿、蘇打小蘇打2.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鈣主要用途 廣泛用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產 制作面點所用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之一,醫療上是治療________過多癥的一種藥劑 大理石、石灰石都是重要的___________,碳酸鈣可用作__________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發酵粉 胃酸建筑材料補鈣劑發酵粉 大理石地磚 大理石華表 碳酸鈣補鈣劑 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Na2CO3、NaHCO3溶液pH______7,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碳酸鈉(Na2CO3)是一種鹽,不屬于堿。特別提醒! >例1 (2023盤錦中考)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質與其用途不對應的是 ( )A.碳酸鈉——配制生理鹽水B.氯化鈉——用作調味品C.碳酸鈣——用作補鈣劑D.碳酸氫鈉——焙制糕點例2 下列物質(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錯誤的是 ( )A.食鹽 NaCl B.小蘇打 NaHCO3C.大理石 CaCO3 D.純堿 NaOHAD課堂精練1.NaCl是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aCl溶液可用于選種B.NaCl可用于生產氯氣、燒堿等C.NaCl曾用于消除積雪D.蒸發海水即可獲得純凈的NaCl固體D【知識回顧】請寫出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點2 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化學性質分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組成,它們是否也能與稀鹽酸發生類似的反應呢?CaCO3+2HCl === CaCl2+H2O+CO2↑實驗內容 現象 分析碳酸鈉+稀鹽酸碳酸氫鈉+稀鹽酸觀察課本第80頁【實驗10-11】,填寫下表:更快速產生大量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快速產生大量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生成CO2反應生成CO2【思考與討論】 (1)在實驗室是否適合用碳酸鈉粉末、碳酸氫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O2?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實驗室如何檢驗碳酸鹽、碳酸氫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適合。因為反應速率太快,不便收集氣體取樣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現象參考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碳酸鈉+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氫鈉+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提示:NaHCO3醫療上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但患有胃穿孔的病人不宜服用,NaHCO3與胃酸反應產生CO2氣體,會使病情加重。觀察課本第81頁【實驗10-12】,填寫下表:實驗現象分析化學方程式產生白色沉淀Na2CO3 +Ca(OH)2 === CaCO3↓+ 2NaOH分析反應物的物質成分,沉淀應為碳酸鈣例3 下列有關碳酸鈉和碳酸鈣的比較和分析中,錯誤的是 ( )A.組成:都含有碳酸根離子B.性質:碳酸鈉易溶于水,碳酸鈣難溶于水C.鑒別:可用稀鹽酸鑒別D.轉化: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可轉化為碳酸鈣C課堂精練例4 廚房里有兩瓶白色固體,分別為食鹽和純堿。(1)可用于腌漬肉類和蔬菜,延長食品保存時間的是________。(2)為鑒別這兩種物質,某同學各取少量兩種白色固體,進行如下實驗。(3)若食鹽中混入少量純堿,可用適量__________(填“稀鹽酸”或“稀硫酸”)將其除去。方案 操作 現象和結論① 分別滴加少量食醋 有氣泡產生的是________② 加水溶解,分別滴加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溶液 有沉淀產生的是純堿③ 加水溶解,分別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變______的是純堿食鹽純堿Ca(OH)2紅稀鹽酸 2.向一定量NaHCO3溶液中逐漸加入稀鹽酸,測得溶液pH的變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知識補充 實驗室制取的CO2中常混有HCl氣體,可將氣體依次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得到純凈、干燥的CO2。A.NaHCO3溶液呈堿性B.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C.向a點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D.b點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和HClC飽和NaHCO3溶液濃硫酸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及其對應的化學解釋均正確的是 ( )選項 做法 化學解釋A 用亞硝酸鈉腌制咸菜 亞硝酸鈉有咸味B 用食醋除水垢 水垢能與食醋中的醋酸反應C 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會發生分解D 用碳酸鈉治療胃酸過多癥 碳酸鈉溶液呈堿性B2.物質王國發生了一起團伙盜竊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如圖)帶回了“警察局”。上級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別去審問“他們”(即把“他們”鑒別出來),無法完成任務的“警察”是 ( )A.pH試紙 B.紫色石蕊溶液C.稀鹽酸 D.碳酸鈉溶液C3. 小敏發現媽媽在揉面時加入一種白色粉末,使做出的饅頭既松軟又好吃。媽媽告訴她所用的白色粉末是以下三種商品中的一種,為確定其成分,小敏進行如下探究。【查閱資料】①快速發酵粉與水混合后會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氣體。②20 ℃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21.5 g,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為9.6 g。【實驗設計】(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蒸餾水,白色粉末溶解,無其他明顯現象,說明白色粉末不是______________。商品 食用純堿 食用小蘇打 快速發酵粉成分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有機酸快速發酵粉(2)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產生。小敏認為該白色粉末是食用純堿。你認為小敏的結論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請從溶解度角度設計實驗方案探究該白色粉末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商品 食用純堿 食用小蘇打 快速發酵粉成分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有機酸不正確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也有無色氣體產生稱量15 g白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100 g 20 ℃的蒸餾水,攪拌,若粉末全部溶解,則是碳酸鈉;若粉末沒有全部溶解,則是碳酸氫鈉(合理即可)4.易錯辨析。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純堿溶液呈堿性,故純堿屬于堿。 ( )(2)鹽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故鹽中一定含有原子團。 ( )(3)氯化鈉是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所必不可少的,故應大量食用食鹽。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