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2講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超重和失重課標要求 1.理解牛頓運動定律,能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釋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解決有關問題.2.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現象.考點一PART01第一部分考點一 兩類基本問題 1.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如果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可以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________,再通過______________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2.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如果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______________求出物體的加速度,結合受力分析,再根據______________求出力.加速度運動學的規律運動學規律牛頓第二定律如圖所示,質量m=2 kg 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向右運動,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與此同時物體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推力F=10 N的作用,g取10 m/s2,則物體的加速度是( )A.0 B.4 m/s2,水平向左C.9 m/s2,水平向左 D.1 m/s2,水平向右解析: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f=μmg=8 N,方向水平向左,由牛頓第二定律F+f=ma,解得a=9 m/s2,方向水平向左.√【跟蹤訓練1】 如圖所示,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的車廂內,懸掛小球的細繩向左偏離豎直方向,小球相對于車廂靜止.關于車廂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車廂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B.車廂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車廂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D.車廂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解析:由受力分析知,小球所受合力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右,說明車廂有向右的恒定加速度,車廂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或向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D正確.【跟蹤訓練2】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剎車線的長度是很重要的依據,剎車線是汽車剎車后,停止轉動的輪胎在地面上發生滑動時留下的滑動痕跡.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車的剎車線長度是14 m,假設汽車輪胎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恒為 0.7,g取10 m/s2,則汽車剎車前的速度為( )A.7 m/s B.14 m/sC.10 m/s D.20 m/s√(2023·廣東學考)質量為2 000 kg的小貨車在平直路面上以2 m/s2的加速度行駛,假定車受到的阻力為其所受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該車所受牽引力大小是( )A.2 000 N B.4 000 NC.5 000 N D.6 000 N解析:根據題意,設該車所受牽引力大小為F,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0.1mg=ma,代入數據解得F=6 000 N.√【跟蹤訓練3】 “神舟”載人飛船火箭組合體的質量為m,點火后豎直上升的某階段加速度為a,不計組合體的質量變化和受到的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該階段組合體受到的推力大小為( )A.ma B.mgC.mg-ma D.mg+ma√√考點二PART02第二部分考點二 超重和失重 1.重力的測量測量重力常用的兩種方法(1)先測量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___________.(2)利用力的平衡條件對重力進行測量.將待測物體懸掛或放置在測力計上,使它處于靜止狀態.測力計的示數反映了物體所受的___________.G=mg重力大小2.超重(1)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______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2)產生條件:物體具有_______________.(3)公式:F=m(g+a).大于向上的加速度3.失重(1)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______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2)產生條件:物體具有_______________.(3)公式:F=m(g-a).4.完全失重(1)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豎直懸掛物的拉力)___________的現象叫作完全失重現象.(2)產生條件:物體的加速度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小于向下的加速度等于0a=g豎直向下5.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判斷出現超重、失重現象的依據是加速度的方向,而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無關.當物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時,無論物體向什么方向運動,均出現超重現象,反之則出現失重現象.(2)在完全失重狀態下,平常由重力產生的一切物理現象都會消失,比如物體對桌面無壓力、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受浮力、液體對容器壁沒有壓強等.靠重力才能使用的儀器也不能再使用,如天平、液體氣壓計等.某人乘坐電梯上升,電梯運行的v-t圖像如圖所示,則人處于失重狀態的階段是( )A.OP段 B.PM段C.MN段D.NQ段√【跟蹤訓練5】 小丁同學最多能夠舉起60 kg的重物,則在其將重物向上舉起的過程中( )A.重物一直處于超重狀態B.重物一直處于失重狀態C.重物先處于超重狀態,后處于失重狀態D.重物先處于失重狀態,后處于超重狀態解析:重物向上運動時,先由靜止向上加速到速度最大,然后向上減速到速度為零,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則重物先超重后失重.√【跟蹤訓練6】 利用懸掛有1 kg物體的彈簧測力計,研究高塔中豎直升降機的運動狀態.升降機從地面運行到塔頂的過程中,當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12 N和8 N時,升降機相應的加速度方向為(g取10 m/s2)( )A.豎直向下、豎直向上B.豎直向上、豎直向下C.豎直向上、豎直向上D.豎直向下、豎直向下√解析:正常情況下懸掛1 kg物體,彈簧秤的示數為10 N,彈簧秤示數分別為12 N和8 N時,物體分別處于超重和失重狀態,升降機相應的加速度方向為豎直向上和豎直向下.(共40張PPT)專題三 運動和力的關系[備考導航]第1講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力學單位制課標要求 1.通過實驗,探究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2.理解牛頓運動定律,能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釋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解決有關問題.3.知道國際單位制中的力學單位.了解單位制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意義.考點一PART01第一部分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1.力與運動的關系(1)歷史上錯誤的認識是“運動必須有力來維持”——亞里士多德的觀點.(2)正確的認識是“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伽利略、笛卡兒等人觀點.2.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_______________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對“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理解——運動狀態的改變就是指_____的改變,速度的改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的改變,速度改變就意味著存在__________.勻速直線運動速度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加速度(2)意義①揭示了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_____,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作_____定律.②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_____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力是產生__________的原因.慣性慣性維持加速度3.慣性(1)定義:物體具有_____原來_______________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2)量度:_____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3)對慣性的理解①慣性不是力,而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其大小僅由質量決定,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與是否受力無關,與物體的速度大小無關.“產生了慣性”“受到了慣性力”等說法都是錯誤的.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質量②慣性的表現ⅰ.在不受力的條件下,慣性表現為“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有“惰性”的意思.ⅱ.在受力的條件下,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運動狀態越難以改變.③慣性與慣性定律兩者意義不同,前者指物體性質,后者指規律.中國古代物理學上的有些成就在當時是世界領先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我國學者墨子對力與運動的關系作了這樣的闡述:“力,刑之所以奮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力能使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或使運動的物體運動得越來越快.下列說法中,與墨子觀點相符合的是( )A.物體位置發生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體速度發生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體運動得越快,受到的力一定越大D.物體運動變慢,可以不受力的作用√【跟蹤訓練1】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不受力,一定保持靜止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在學校安全教育中,要求學生騎自行車不帶人、不超速,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帶人后總質量變大,慣性變大B.帶人后總質量變大,慣性變小C.超速時慣性變大√【跟蹤訓練2】 一列火車減速進站,最后停在站臺上.火車在減速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車的慣性越來越小B.火車的慣性一直不變C.火車停止時慣性為零D.火車的慣性不斷增大√【跟蹤訓練3】 關于物體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物體在地球上比在月球上慣性大B.物體只有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C.乒乓球的速度可以被快速改變,是因為乒乓球的慣性小D.不受力的物體不具有慣性√【跟蹤訓練4】 下列關于物體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速度越大,剎車后越難停下來,表明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越大B.汽車轉彎后前進方向發生了改變,表明物體速度方向改變,其慣性也隨之改變C.被拋出的小球,其慣性會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變而改變D.要使速度相同的沙袋在相同時間內停下來,大沙袋需要的力大,表明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考點二PART02第二部分考點二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1.研究方法:本實驗的科學研究方法是采用控制變量法.(1)保持質量不變,探究加速度跟________的關系.(2)保持合外力不變,探究加速度與______的關系.合外力質量2.實驗方案:本實驗要測量的物理量有質量、加速度和外力.測量質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樣測量加速度和外力.(1)測量加速度的方案:常用打點計時器,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求加速度.(2)測量物體所受的外力的方案:平衡摩擦力,當____________近似認為F合=mg.連續相等的時間T內的位移之差Δs=aT2逐差法M m時3.實驗器材小車、砝碼、小盤、細繩、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墊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線兩根、紙帶、天平、米尺.打點計時器低壓交流電源4.實驗步驟(1)測量:用天平測量小盤和砝碼的質量m′以及小車的質量m.(2)安裝:按照如圖所示裝置把實驗器材安裝好,先不要把懸掛小盤的細繩系在小車上(即不給小車____________).牽引力勻速接通電源放開小車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調整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B.不需要平衡摩擦力C.先釋放小車,再啟動打點計時器D.小車的質量應遠小于小盤和砝碼的總質量√解析:該實驗把小盤和砝碼的重力看作小車受到的合力,只有當滿足:①細線與木板平行、②小盤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③平衡摩擦力,這三項條件時才可以把小盤和砝碼所受的重力看作小車受到的合力,A正確,B、D錯誤;為了在紙帶上打出足夠實驗使用的點,打點計時器使用時應先啟動打點計時器再釋放小車,C錯誤.【跟蹤訓練5】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實驗中細線拉力大小近似等于重物所受重力的大小,則實驗中重物應選用選項圖中的( )√【跟蹤訓練6】 用如圖所示裝置做“驗證牛頓運動定律”的實驗,在平衡摩擦力的過程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移動木塊,使掛砂桶的小車在斜面上勻速運動B.移動木塊,使不掛砂桶的小車在斜面上勻速運動C.移動木塊,使掛砂桶的小車在斜面上靜止D.移動木塊,使不掛砂桶的小車在斜面上靜止√解析:平衡摩擦力時,要求小車在無動力的情況下平衡摩擦力,具體是:小車與紙帶相連,小車前面不掛砂桶,把小車放在斜面上給小車一個初速度,看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是否間距相等,也就是判斷小車能否做勻速直線運動,B正確,A、C、D錯誤.考點三PART03第三部分考點三 牛頓第二定律和力學單位制 1.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______,跟它的質量成______,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______.(2)表達式:F=______,k是比例系數,F是物體所受的______.(通常情況下,k取1)正比反比相同kma合力(3)理解因果關系 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的作用結果同體性 F、m、a都是對同一物體而言矢量性 F=ma是一個矢量式,a與F的方向相同瞬時性 a與F是瞬時對應關系,無先后之分相對性 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獨立性 作用在物體上的每個力都產生各自的加速度局限性 F=ma只適用于低速、宏觀物體的運動同單位制 加速度a、質量m、合力F用國際單位制中對應單位2.力學單位制(1)單位制:由______單位和______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2)基本單位:基本物理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SI)中力學有三個基本單位:長度的單位______、質量的單位__________、時間的單位______.(3)導出單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據____________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基本導出米(m)千克(kg)秒(s)物理關系(4)單位制和單位的使用①單位是物理量的組成部分,對于物理量,如果有單位,一定要在數字后帶上單位.同一個物理量,選用不同單位時其數值不同.計算時首先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這樣就可以省去計算過程中單位的代入,只在數字計算式后面寫上相應待求量的單位即可,從而使計算簡便.②推導物理量的單位物理公式在確定各物理量的數量關系時,同時也確定了各物理量的單位關系,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間的關系推導出物理量的單位.③判斷比例系數的單位根據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關系,可判斷公式中比例系數有無單位,如公式F=kx中k的單位為N/m,f=μFN中μ無單位.④檢查物理量關系式的正誤根據物理量的單位,如果發現某公式在單位上有問題,或者所求結果的單位與采用的單位制中該量的單位不一致,那么該公式或計算結果肯定是錯誤的.如圖所示,一條魚在水中正沿直線水平向左加速游動.在這個過程中,關于水對魚的作用力的方向,下圖合理的是( )√解析:魚受到重力和水對魚的作用力的作用,兩個力的合力沿水平方向向左,使得魚產生一定的加速度,故水對魚的作用力方向只可能是斜向上的,故A正確.【跟蹤訓練7】 如圖所示,一節車廂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車廂內懸掛小球的細繩向左偏離豎直方向,且小球相對于車廂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所受的拉力大于小球所受的重力B.小球所受的拉力等于小球所受的重力C.小球所受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D.小球所受的合力為零√【跟蹤訓練8】 如圖所示,質量為1 kg的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物體在7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g取10 m/s2)( )A.12 m/s2 B.8 m/s2C.5 m/s2 D.0解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μmg=ma,代入數據解得a=5 m/s2,故A、B、D錯誤,C正確.√測量“國際單位制選定的三個力學基本物理量”所用的儀器是( )A.刻度尺、彈簧測力計、秒表B.量筒、天平、秒表C.刻度尺、天平、秒表解析:國際單位制選定的三個力學基本物理量是長度、質量、時間,對應的測量儀器是刻度尺、天平、秒表.√【跟蹤訓練9】 在國際單位制中,下列屬于力學基本單位的是( )A.NB.kgC.W【跟蹤訓練10】 在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單位的符號是( )A.m/s2 B.m/sC.m D.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專題三運動和力的關系第1講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力學單位制課件.ppt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專題三運動和力的關系第2講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超重和失重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