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2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及圖像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能用公式、圖像等方法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科學思維中的抽象方法.考點一PART01第一部分考點一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1.沿著一條直線,且________不變的運動,叫作勻變速直線運動.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類(1)________________:a與v同向.(2)________________:a與v反向.加速度勻加速直線運動勻減速直線運動3.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規律(1)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2)位移公式:________________.(3)速度與位移關系式:________________.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1)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位移差公式: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是一個常量,即________________.對于不相鄰的兩段位移,則有________________.v=v0+atΔs=sⅡ-sⅠ= aT2sm-sn=(m-n)aT2純電動汽車不排放污染空氣的有害氣體,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某輛電動汽車在一次剎車測試中,初速度為18 m/s,經過3 s 汽車停止運動.若將該過程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則這段時間內電動汽車加速度的大小為( )A.3 m/s 2 B.6 m/s 2C.15 m/s 2 D.18 m/s 2√【跟蹤訓練1】 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20 m/s,加速度大小為5 m/s 2,則3 s后,其末速度大小( )A.一定為35 m/s B.肯定5 m/sC.絕對不是35 m/s D.可能為5 m/s解析:初速度為正,若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為a=5 m/s2,則3 s末的速度為v=v0+at=20 m/s+3×5 m/s=35 m/s,若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為a=-5 m/s2,則3 s末的速度為v=v0+at=20 m/s-3×5 m/s=5 m/s.故A、B、C錯誤,D正確.√【跟蹤訓練2】 某一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的加速度為3 m/s 2.對于運動過程中的任意1 s來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這1 s末的速度比這1 s初的速度總是大3 m/sB.物體在這1 s末的速度比這1 s初的速度總是大3倍C.物體在這1 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 s初的速度大3 m/sD.物體在這1 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 s初的速度大3倍√解析:由vt=v+at,物體在這1 s末和這1 s初的時間間隔為1 s,所以物體在這1 s末的速度比這1 s 初的速度總是大3 m/s,故A正確,B錯誤;由vt=v+at,物體在這 1 s 末和前 1 s 初的時間間隔為2 s,所以物體在這 1 s 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s,故C、D錯誤.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v0=5 m/s,加速度a=2 m/s2,則5 s內物體的位移是( )A.25 m B.15 m C.50 m√(2023·廣東學考)“福建”號航母裝備的電磁彈射裝置可使靜止的艦載機運動70 m后,獲得70 m/s的起飛速度.假設該過程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則艦載機在該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 )A.17.5 m/s2B.35 m/s2C.70 m/s2D.140 m/s2√√【跟蹤訓練4】 如圖所示,高速公路的安全工程師建造了軟隔離帶,汽車撞到它們后能夠安全地慢下來.已知系上安全帶的乘客可以經受的加速度大小為3.0×102 m/s2,則在限速為110 km/h 路段上的安全隔離帶厚度應最接近( )A.0.4 m B.1.5 mC.3.0 m D.20 m√【跟蹤訓練5】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計劃打造“高速飛行列車”,若列車在某次測試中,當行駛速度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的一半時開始剎車,經過1 445 m停下.剎車過程可看成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可以求得其剎車加速度為(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 m/s)( )A.1 m/s2 B.10 m/s2C.20 m/s2 D.40 m/s2√【跟蹤訓練6】 一汽車以20 m/s的速度沿直線行駛.剎車后,汽車以大小為5 m/s2的加速度減速直到停止.汽車在減速過程中的行駛距離為( )A.10 m B.40 mC.20 m D.80 m√考點二PART02第二部分考點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 1.直線運動的s-t圖像(1)物理意義:反映了物體做直線運動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規律.(2)斜率的意義:圖像上某點____________大小表示物體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表示物體運動的方向.位移隨時間變化切線的斜率斜率正負2.直線運動的v-t圖像(1)物理意義:反映了物體做直線運動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規律.(2)斜率的意義:圖像上某點_____________大小表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負表示物體______________.(3)“面積”的意義①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②若面積在時間軸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為__________;而若面積在時間軸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為__________.速度隨時間變化切線的斜率加速度的方向相應時間內的位移正方向負方向甲、乙兩個質點同時出發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速度比乙的大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C.t0時刻,甲和乙的速度相等D.0~t0時間內,甲在乙的前面√解析:在s-t圖像中,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比較斜率即可比較出兩物體的運動速度,根據圖像可知直接讀出某時刻的位移,交點表示相遇.由圖像看出兩物體的圖像是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且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所以v甲>v乙,A正確;由圖像可知,甲、乙都做勻速運動,加速度為零,B錯誤;交點表示在同一時刻,位置相同,即相遇,從圖像上可以看出在此之前乙在甲前,C、D錯誤.【跟蹤訓練7】 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沿著平直道路行駛,在t=0到t=40 s的時間內的位移時間(s-t)圖像如圖所示,則這40 s內汽車( )A.在前10 s內的加速度為3 m/s2B.在10 s到20 s內沒有行駛C.離出發點最遠距離為750 mD.在20 s到40 s內駛離出發點√【跟蹤訓練8】 某物體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軌跡是拋物線B.物體運動4 s時速度最大C.物體運動所能達到的最大位移為80 mD.物體運動8 s時速度為零√解析:位移-時間圖像只能表示直線運動的規律,知物體運動的軌跡是直線,A錯誤;在t=4 s時刻,圖線的斜率為零,則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B錯誤;縱坐標表示物體的位置,縱坐標的變化量等于物體的位移,知物體運動所能達到的最大位移為80 m,C正確;s-t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由題圖可以看出t=8 s時,圖線斜率不為零,則速度不為零,D錯誤.(2023·廣東學考)列車在某段平直軌道上行駛時,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列車在( )A.0~20 s內加速度大小為2 m/s2B.70~80 s內加速度大小為2 m/s2C.0~20 s內位移大小為400 mD.70~80 s內反向行駛√【跟蹤訓練9】 如圖是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關于該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時間內質點做勻速運動B.t1~t2時間內質點保持靜止C.質點先做勻加速運動再做勻速運動D.t1時刻質點的運動方向改變√【跟蹤訓練10】 如圖所示的是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線運動物體的v-t圖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4 s到7 s內做勻變速運動B.0到4 s內平均速度為6 m/sC.4 s到6 s內向負方向運動D.4 s到8 s內平均速度為1 m/s√(共33張PPT)第3講 自由落體運動和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課標要求 1.通過實驗,認識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結合物理學史的相關內容,認識物理實驗與科學推理在物理學研究中的作用.2.了解近代實驗科學產生的背景,認識實驗對物理學發展的推動作用.考點一PART01第一部分考點一 自由落體運動 1.概念:物體只在______作用下從______開始下落的運動,叫作自由落體運動.2.實質: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______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叫作__________________,也叫作重力加速度.3.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和諧結合起來.重力靜止零自由落體加速度把實驗和邏輯推理關于自由落體運動及重力加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豎直向下的運動一定是自由落體運動B.熟透的蘋果從樹枝開始自由下落的運動可被視為自由落體運動C.同一地點,輕重物體的g值可能不一樣大D.g值在兩極處小于在赤道處√【跟蹤訓練1】 成熟的柿子從樹上落下,不計空氣阻力,下列描述柿子落地前運動的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解析:柿子下落過程中受重力作用,故做勻變速直線運動,s-t 圖線斜率代表速度,其s-t圖像是一條曲線,故A、B錯誤;柿子下落過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越來越大,v-t 圖線斜率代表加速度,其v-t圖像為一條直線,故C正確,D錯誤.【跟蹤訓練2】 某同學將一重一輕兩個石塊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忽略空氣阻力,在落地前這兩個石塊( )A.在任一時刻具有相同的速度B.下落的加速度不同C.重的石塊落得快,輕的石塊落得慢√小球從空中自由下落(忽略空氣阻力),5 s后落地.g取10 m/s 2,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落地速度為50 m/sB.第3 s末速度為30 m/sC.第3 s內的平均速度25 m/sD.下落的高度是120 m√√【跟蹤訓練4】 某同學在實驗室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鐵質小球被電磁鐵吸附,斷開電磁鐵的電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徑為0.5 cm,該同學從計時器上讀出小球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1.00×10-3 s,g取10 m/s2,則小球開始下落的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為( )A.1 mB.1.25 mC.0.4 mD.1.5 m√(5)(2023·廣東學考)小琳從蹦床上方1.0 m的高處自由下落,豎直反彈離開蹦床后上升了1.2 m.不計空氣阻力,比較小琳自由下落與離開蹦床后上升的兩個過程,則( )A.下落過程的時間更長B.上升過程的時間更長C.兩個過程的加速度一樣大D.上升過程的加速度更大√√如圖所示,這大致反映了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實驗和推理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驗證了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位移與時間成正比B.實驗驗證了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位移成正比C.伽利略利用斜面“沖淡”重力,便于測量小球的運動時間D.丁圖是實驗現象,甲、乙、丙圖是經過合理外推得到的結論√解析:伽利略通過數學推算并用實驗驗證了小球在斜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故A錯誤;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運用了邏輯推理、猜想和假說與科學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用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驗證了小球的運動速度的平方與位移成正比,故B錯誤;伽利略時代,沒有先進的測量手段和工具,為了“減小”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實驗,其實就是為了使物體下落時間長些,便于測量小球的運動時間,減小實驗誤差,故C正確;甲、乙、丙均是實驗現象,丁圖是經過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結論,故D錯誤.【跟蹤訓練5】 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規律是簡潔明了的.他猜想落體的速度應該是均勻變化的.為驗證自己的猜想,他做了“斜面實驗”,發現銅球在斜面上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改變銅球的質量或增大斜面傾角,上述規律依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傾角為90°的情況,得出落體運動的規律.結合以上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斜面實驗”的結論可直接得到銅球做落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大B.由“斜面實驗”的結論可知,銅球做落體運動的速度隨位移均勻增大C.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來研究落體運動規律是為了便于測量速度D.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來研究落體運動規律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考點二PART02第二部分2.打點計時器(1)打點計時器是________儀器.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________電源,工作電壓__________;電火花計時器使用________電源,工作電壓是________.當電源的頻率是50 Hz時,它們都是每隔________打一個點.(2)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墨粉紙套在紙盤軸上,把紙帶穿過限位孔;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應讓紙帶通過限位孔,壓在復寫紙下面.計時交流約為8 V交流220 V0.02 s3.實驗步驟(1)如圖所示,把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連接好電路.(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使細繩跨過滑輪,下邊掛上槽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把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3)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啟動計時器,然后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行小點.隨后,立即關閉電源.(4)換上新的紙帶,重復實驗兩次.(5)增減所掛的槽碼(或在小車上放置重物),更換紙帶,按以上步驟再做兩次實驗.(多選)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下列儀器需要用到的有( )√√解析: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依據實驗原理,通過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借助刻度尺來測量長度,從而研究小車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A、B正確.【跟蹤訓練6】 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包含下列四個步驟:①把長木板放在實驗臺上,用木塊墊高;②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固定在小車后面;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墊高的一端,連接好電路;④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后,放開小車.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跟蹤訓練7】 某同學水平拉動紙帶,使用電源頻率為50 Hz的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打1 000個點需時1 sB.打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C.該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直流電源D.點跡密集的地方表示紙帶的運動速度較大√√【跟蹤訓練8】 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50 Hz,實驗得到如圖所示紙帶,每兩個點間有4個點沒有畫出.則小車的加速度為( )A.0.20 m/s2 B.0.30 m/s2C.0.50 m/s2 D.0.70 m/s2√√(共45張PPT)專題一 直線運動[備考導航]第1講 運動的描述課標要求 1.經歷質點模型的建構過程,了解質點的含義.知道將物體抽象為質點的條件,能將特定實際情境中的物體抽象成質點.2.體會建構物理模型的思維方式,認識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規律中的作用.3.體會物理問題研究中的極限方法.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考點一PART01第一部分考點一 質點、參考系 1.質點:用來代替物體的具有________的點叫作質點.質點是一個________的模型,現實中并不存在.2.參考系: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用來________________稱為參考系.(1)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可以__________.(2)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________________.(3)通常情況下,在討論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都以________為參考系.質量理想化做參考的物體任意選擇會有所不同地面(2023·廣東學考)下列情景中,能將研究對象視為質點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轉B.研究列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的時間C.研究飛機從廣州到北京的飛行軌跡解析:研究地球的自轉,地球的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質點,故A錯誤;研究列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的時間,列車的長度相對于大橋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質點,故B錯誤;研究飛機從廣州到北京的飛行軌跡,飛機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質點,故C正確.√【跟蹤訓練1】 下列情況的物體可看作質點的是( )A.研究地球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B.列車通過橋梁,研究其所需時間C.做花樣滑冰的運動員√【跟蹤訓練2】 研究下列運動時,可把運動對象視為質點的是( )A.地球的公轉B.跳水運動員的空中翻轉C.自行車輪子的旋轉D.風車的轉動√【跟蹤訓練3】 我國乒乓球運動競技水平高,群眾普及性廣,下列情形中,可將乒乓球視為質點的是( )A.測量乒乓球從球臺的一側運動到另一側的位移B.研究乒乓球的旋轉性能C.因乒乓球較小,任何情形下均可將其視為質點√(2023·廣東學考)小明和小紅坐在同一行駛的列車上,小明認為小紅處于靜止狀態,小明選擇的參考系是( )A.地面 B.所乘列車 C.路邊樹木解析:小明和小紅坐在同一行駛的列車上,小明認為小紅處于靜止狀態,小明選擇的參考系是所乘列車.故選B.√【跟蹤訓練4】 如圖所示,某地在端午節舉行賽龍舟活動,所有龍舟均朝同一方向奮力前進.則( )A.以岸為參考系,龍舟是靜止的B.以岸為參考系,龍舟是向前運動的C.以某一龍舟為參考系,岸是靜止的√【跟蹤訓練5】 如圖所示,一架執行救援任務的直升機懸停在鉆井平臺的上空,救生員抱著傷病員,纜繩正在將他們拉上飛機.若以救生員為參考系,則處于靜止狀態的是( )A.傷病員 B.直升機 C.鉆井平臺解析:若以救生員為參考系,則處于靜止狀態的是傷病員;直升機、鉆井平臺都是運動的.√【跟蹤訓練6】 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甲車內一個人看到窗外樹木向東移動,乙車內一個人發現甲車沒有運動,以大地為參考系,則說明( )A.甲車向西運動,乙車不動B.乙車向西運動,甲車不動C.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東運動D.甲、乙兩車以相同速度同時向西運動解析:以大地為參考系,則樹木是靜止的,甲車的人看到窗外樹木向東移動,即甲車向西運動,乙車上的人發現甲車是靜止的,說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一致,即乙車和甲車以相同的速度向西運動,故D正確.√考點二PART02第二部分考點二 時刻和位移 1.時刻和時間間隔(1)時刻:指某一瞬間,在時間坐標軸上用__________來表示時刻.(2)時間間隔:兩個時刻的間隔,在時間坐標軸上用__________來表示時間間隔.一個點一條線段(3)平時說的“時間”,有時指的是時刻,有時指的是時間間隔. (4)時間的測量:在實驗室中常用________(測量值不估讀)和____________測量時間.秒表打點計時器2.位移和路程(1)位移和路程比較項目 位移 路程方向 方向由_________________,是矢量 沒有方向,是標量物理意義 描述物體的__________ 描述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置變化項目 位移 路程大小 物體初位置與末位置間的直線距離,與物體運動路徑無關 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與物體實際運動路徑有關運算法則 ______________ 代數運算聯系 一般情況下:路程_____________位移的大小;只有當物體做__________運動時,物體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平行四邊形定則大于或等于單向直線(2)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物體在t1時刻的位置坐標為x1,在t2時刻的位置坐標為 x2,那么__________就是物體的“位移”,記為Δx=__________.x2-x1x2-x1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時刻B.第5 s初指的是時間間隔C.物體在5 s內指的是物體在第4 s末到第5 s 初這 1 s 的時間間隔D.物體在第5 s內指的是物體在4 s末到5 s初這1 s的時間間隔解析: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時刻,A正確,B錯誤;物體在5 s 內指的是物體從零時刻到第5 s末這5 s的時間間隔,C錯誤;物體在第5 s內指的是物體在第4 s末到第5 s末這1 s的時間間隔,D錯誤.√【跟蹤訓練7】 《淮南子·原道訓》中寫到“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古往今來的圣賢都是非常珍惜時間的.下列關于時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A.8:30上課,其中“8:30”指的是時間間隔B.“一天有24小時”中的“24小時”指的是時刻C.“中華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時間間隔√【跟蹤訓練8】 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于北京時間2023年9月23日20:00正式開始,主火炬于21時28分點燃,開幕式時長100分鐘.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23年9月23日20:00”指的是時間B.“21時28分”指的是時刻C.“開幕式時長100分鐘”指的是時刻D.以上說法都不對√解析:“2023年9月23日20:00”指的是時刻,故A錯誤;“21時28分”指的是時刻,故B正確;“開幕式時長100分鐘”指的是時間,故C錯誤;以上說法中B選項正確,故D錯誤.放學后,小明和小亮從教學樓走到食堂的路徑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的位移比小亮的大B.小明與小亮的路程相同C.小明與小亮的位移相同解析:位移為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路程為實際運動的距離,小明和小亮都是從教學樓到食堂,所以其位移相同.但由題圖可知,小亮的路程大于小明的路程.√【跟蹤訓練9】 低碳出行,共享單車給人們帶來快捷與便利.小軍在某個停放點取了一輛共享單車,騎行15 min回到原停放點,行程3 km.其中“15 min”和“3 km”分別指( )A.時刻、路程B.時刻、位移C.時間、路程√【跟蹤訓練10】 如圖所示,某質點沿半徑為r的半圓弧由a點運動到b點,則它通過的位移和路程分別是( )A.0;0B.2r,向東;πrC.r,向東;πrD.2r,向東;0解析:位移大小為2r,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即向東,路程為軌跡的長,即πr,B正確.√√考點三PART03第三部分考點三 速度、速率和加速度 1.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體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2)平均速度①定義:物體運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叫作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②公式:__________(Δs表示位移,Δt表示發生該段位移所用的時間).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運動快慢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極限瞬時速度(2023·廣東學考)如圖所示,平直公路上相隔一定距離有兩個電子抓拍點,用來測量車輛經過該路程的所需時間,該路程與所需時間的比值是( )A.車輛瞬時速度的大小B.車輛平均速度的大小C.車輛平均加速度的大小解析:平均速度為某段時間內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直公路上,該段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即為車輛平均速度的大小.√如圖所示,運動員在某個彎道從A運動到B的實際軌跡長為60 m,A到B的直線距離為50 m,用時10 s,C點為A→B過程的某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到B的位移為60 mB.A到B過程中運動員的瞬時速度保持6 m/sC.A到B過程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大小為5 m/sD.運動員經過C點時速度方向由A指向C√【跟蹤訓練12】 在某段上,分別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塊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數字的意思是(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時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時速度√【跟蹤訓練13】 運動員參加100 m賽跑,第10 s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為12 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 m/sB.10 m/sC.11 m/s√√在世界女排大獎賽中國香港站的比賽中,某運動員跳起將速度為20 m/s水平飛來的排球迎面擊出,排球以30 m/s的速率水平返回,假設排球被擊打過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200 m/s 2,則運動員對排球的擊打時間為( )A.0.05 s B.0.25 sC.0.1 s D.0.15 s√【跟蹤訓練15】 以下關于加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為零B.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C.速度為零,加速度一定為零D.速度變化量增大,速度一定增大√解析:加速度為零,物體的速度不一定為零,如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加速度增大的物體,如果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那么速度就會減小,即速度減小得越來越快,故B錯誤;加速度表示速度的變化率,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故C錯誤;速度變化量Δv增大,物體可能做加速運動也可能做減速運動,則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故D錯誤.【跟蹤訓練16】 如圖所示,汽車向右沿直線運動,原來的速度是v1,經過一小段時間之后,速度變為v2,Δv表示速度的變化量.由圖中所示信息可知( )A.汽車在做加速直線運動B.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v1的方向相同C.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v1的方向相反D.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反解析:根據題圖,汽車的速度變小,做的是減速直線運動,A錯誤;汽車的加速度與Δv方向相同,所以與v1、v2的方向都相反,B、D錯誤,C正確.√【跟蹤訓練17】 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 m/s,第1 s末速度為3 m/s,則質點加速度大小為( )A.1 m/s2B.2 m/s2C.3 m/s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專題一直線運動第1講運動的描述課件.ppt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專題一直線運動第2講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及圖像課件.ppt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專題一直線運動第3講自由落體運動和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