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能源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1~7題每題6分,共42分考點一 能源1.(多選)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能量在轉化過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轉化為周圍環境中的內能,我們很難把這些內能收集起來重新利用B.各種形式的能量在轉化時,總能量是不變的C.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的總量并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從便于利用的變成不便于利用的D.各種能量在不轉化時是守恒的,但在轉化時是不守恒的2.(多選)下列過程中,可能實現的是( )A.水的溫度下降時釋放的內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B.利用海水的波浪能發電C.在粗糙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它的動能轉化為內能,使物體溫度升高D.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溫度降低時釋放的內能可以轉化為物體的動能,使物體運動起來3.(多選)下列能源中,哪些屬于不污染環境的新能源( )A.太陽能 B.天然氣C.風能 D.沼氣4.如圖是一幅“能源分類相關圖”,以下四組能源中,全部符合圖中陰影部分的是( )A.煤炭、石油、沼氣B.水能、潮汐能、天然氣C.太陽能、風能、生物能D.地熱能、海洋能、核能考點二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5.(多選)(2023·包頭市高一統考期末)現代社會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的新型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節能要求的是( )A.電腦使用完畢后關機并切斷電源B.電視機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C.長時間外出需要切斷熱水器電源D.手機充電結束后拔掉充電器6.利用下列能源,可以減少污染環境的氣體排放的是( )A.太陽能 B.煤炭C.石油 D.天然氣7.風力是清潔能源,我國的風力發電技術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如圖所示為某公司獨立研發并制造的風力發電機,單機設計功率為5 000 kW,葉片長度為64 m,已知空氣的密度為1.29 kg/m3,如果該風力發電機利用風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約為20%,則該風力發電機正常工作時,風速值應接近( )A.8 m/s B.10 m/sC.15 m/s D.20 m/s8、9題每題9分,共18分8.(多選)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指的是( )A.煤炭和石油的開采與技術有關,在當前技術條件下,煤炭和石油的開采是有限度的,這叫能源短缺B.煤炭和石油資源是有限的,以今天的開采和消耗速度,石油儲藏將在百年內用盡,煤炭資源也不可能永續,這叫能源短缺C.煤炭和石油具有大量的氣味,在開采、存放和使用過程中這些氣味會聚存在空氣中污染空氣,使環境惡化D.大量煤炭和石油產品在燃燒時排出的有害氣體污染了空氣,使環境惡化9.(多選)二氧化碳對長波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地球表面發出的長波輻射到大氣層以后被二氧化碳截獲,最后使大氣升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像溫室的玻璃一樣,只準太陽的熱輻射進來,不讓室內的長波輻射出去,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這種效應叫溫室效應。這是目前科學界對地球氣候變暖進行分析的一種觀點,根據這種觀點,以下說法能成立的是( )A.在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動頻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當時地球上的氣溫很高B.經過漫長的時間,地殼的巖石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導致二氧化碳減少,地球上出現了生命C.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活動,導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氣溫正在升高D.現在地球正在變暖的原因是工業用電和生活用電的急劇增加,使電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內能1.ABC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無論在能量的轉化還是在能量的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都是不變的。由能量的耗散知,在能量轉化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轉化為周圍環境中的內能,而我們很難把這些內能收集起來重新利用,這表明,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的總量并未減少,但是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從便于利用的變成不便于利用的,而自然界的總能量仍是守恒的,故選項A、B、C正確,D錯誤。]2.BC3.AC [目前,人類應用較多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正在大力發展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陽能、風能、沼氣等。太陽能和風能都是無污染的能源,故選A、C。]4.C [符合題圖中陰影部分的應是來自太陽輻射能的可再生新能源。煤炭、石油、沼氣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天然氣是一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錯誤;太陽能、風能、生物能都是可再生新能源,都來自于太陽能,故C正確;地熱能來源于地球內部的熱量,核能是指核裂變或聚變時產生的光能和熱能,不是源于太陽能的輻射,故D錯誤。]5.ACD6.A [使用太陽能不污染環境,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故A正確;煤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質,污染環境,故B錯誤;石油燃燒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質,污染環境,故C錯誤;天然氣燃燒時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質,污染環境,故D錯誤。]7.C [以葉片長l=64 m為半徑的圓面積S=πl2,在時間t內通過葉片所在圓區域的空氣柱長度x=vt,該柱形體積內風的動能為Ek=ρSxv2=ρπl2v3t,則該風力發電機的電功率P==ηρπl2v3,代入數據,解得v≈14.4 m/s,故C正確。]8.BD [能源短缺簡單地說就是能源儲備量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它可以分為相對性短缺(技術性短缺)和絕對性短缺(資源性短缺)。相對性短缺是指由于人的使用方式不恰當,使用效率不高造成的短缺;絕對性短缺是由于存儲總量有限造成的。環境惡化是指資源破壞、生態破壞、土地沙化、物種減少、生活環境惡化、沙塵暴、水土流失等等。故選B、D。]9.ABC [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動頻繁,由于火山的噴發,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進而導致當時的地球氣溫升高,A正確;由于多種原因,其中包括巖石中的礦物成分與水、氧氣、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使地球上的巖石進一步分化,最后形成土壤,二氧化碳減少,形成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B正確;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活動,大量地使用化石能源,導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氣溫正在升高,C正確;生活用電和工業用電是電能向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會產生熱,但不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D錯誤。]2 能源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學習目標] 1.了解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認識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重要性(重點)。2.了解能源及其分類,了解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3.了解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關系,認識能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一、能源能量守恒定律提出以后,人們認識到能量不可能憑空產生,但也不會消失,于是有人設計了這樣一種裝置:該裝置可以從海水中收集熱能,并將這些內能作為驅動電動機的動力,從而實現永動的目的。這種設備可以做出來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量的品質(1)在自然界,一切________的過程都有一定的方向性。(2)在能量轉化過程中,散失到環境中的內能很難收集起來重新利用,這種現象叫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是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觀過程具有方向性。(3)從人類對能量的利用的角度看,能量是有品質高低之分的,____________是品質最低的能量。由此可知,能量的耗散雖然不會導致能量的總量減少,卻會導致能量品質的降低,實際上是將能量從高度有用的形式降級為不太可用的形式。能量的耗散導致可利用能源減少,所以要節約能源。2.能源 能源的分類(1)我們把能夠提供人類所需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稱為能源。(2)能源的分類①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又稱為________________,是指那些________取自自然界的未經加工、轉換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由____________經過加工、轉換而形成的能源。②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中有些具有天然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稱為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內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稱為非再生能源。③傳統能源和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傳統能源,最近才開始大規模開發利用的能源,則稱為新能源。3.解決能源問題的出路(1)節流,就是________________。要改進技術來減少能耗,要做到消耗更少的能源而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2)開源,即________________,以替代傳統能源。新能源中包括那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水流能、海洋能、地熱能等。深化提升1.對“能量耗散和品質降低”的理解(1)各種形式的能最終都轉化為內能,流散到周圍的環境中,分散在環境中的內能不管數量多么巨大,它也只能使地球、大氣稍稍變暖一點。卻再也不能驅動機器做功了。(2)從可被利用的價值來看,內能較之機械能、電能等,是一種低品質的能量。2.地球上和絕大部分能源來源于太陽的輻射能例1 (2024·佛山市南海區第一中學高三月考)下列對能量耗散的理解正確的是( )A.能量耗散說明能量不斷減少B.能量耗散遵守能量守恒定律C.能量耗散說明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但可以憑空消失D.能量耗散從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觀過程沒有方向性例2 (2023·招遠市第一中學高二期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水能和風能叫作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叫作不可再生能源C.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能量在轉化過程中總量減少了D.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例3 某市有20萬臺空調機,每臺空調機在夏季平均使用60天,每天耗電8 kW·h。為了節約能源,該市政府建議大家都把室內設定溫度提高1 ℃,這樣每臺空調機每天可節省6%的電能。那么這樣做能使該市在夏季節省多少電能?已知標準煤的熱值是2.92×107 J/kg,發電廠的發電效率是30%。請計算一下,這項節能建議的實現能在1個夏季節約多少噸標準煤?(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如圖所示是鍋爐工作時的外景,從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角度來看,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環境破壞的原因(1)能源的大量消耗;(2)過量的人類活動。2.怎樣做到可持續發展大量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深化提升1.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關系圖2.環境問題(1)溫室效應:由于大氣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和石油的大量消耗而產生的廢氣。(2)酸雨:大氣中的酸性物質,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降雨過程中溶于雨水,使其成為酸雨。(3)光化學煙霧: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大氣中受到陽光中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后產生的二次污染物質。(4)浮塵:常規能源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浮塵。例4 (多選)關于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能源是有限的,無節制地使用傳統能源,是一種盲目的短期行為B.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C.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同時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D.不斷開發新能源,是緩解能源危機、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例5 (多選)關于“溫室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地球上,由此產生了“溫室效應”B.石油和煤炭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加劇了“溫室效應”C.“溫室效應”使得地面氣溫上升、兩極冰雪融化D.“溫室效應”使得土壤酸化2 能源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一、不能。因為能量的轉化具有方向性,熱量一旦釋放出來,就會散失到周圍的環境中,就很難再聚集起來供人類重新使用了。梳理與總結1.(1)自發 (3)內能(熱能)2.(1)自然資源 (2)①初級能源 直接 一次能源 ②自我恢復 無法再生 ③化石能源3.(1)減少消耗 (2)開發新能源二、題圖中的濃煙滾滾,可以發現存在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燃料燃燒不充分,且煙氣帶走大量的熱量,造成能量損失;二是造成大氣污染。一、例1 B [能量耗散的過程是能量向品質低的大氣內能轉變的過程,但是總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故A、C錯誤,B正確;宏觀自然過程自發進行是有其方向性,能量耗散就是從能量的角度反映了這種方向性,故D錯誤。]例2 C [水能、風能、潮汐能等能源在自然界可以再生,叫作可再生能源,A正確;化石能源無法在短時間內再生,所以這類能源叫作不可再生能源,B正確;能量耗散是指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散失到環境中的內能很難收集起來重新利用,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但是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C錯誤,D正確。]例3 2.1×1013 J 2.4×103 t解析 設可節省的電能為E,則E=8×6%×60×20×104 kW·h=5.76×106 kW·h≈2.1×1013 J,設1個夏季節約的標準煤的質量為m,則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92×107 J/kg×m×30%=E,解得m≈2.4×106 kg≈2.4×103 t。二、例4 ACD [能源是有限的,比如傳統能源,所以無節制地利用傳統能源是一種盲目的短期行為,故A正確;能量會轉化為不能利用或不易利用的能源,所以可利用資源的數量會減少,因此應該節約能源,故B錯誤;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同時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故C正確;不斷開發新能源是緩解能源危機、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也是根本途徑,故D正確。]例5 BC [“溫室效應”的產生是由于石油和煤炭燃燒時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它的危害是使地面氣溫上升、兩極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故B、C正確。](共42張PPT)2 能源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DISIZHANG第四章1.了解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認識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重要性(重點)。2.了解能源及其分類,了解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3.了解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關系,認識能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學習目標一、能源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時對點練內容索引能源一能量守恒定律提出以后,人們認識到能量不可能憑空產生,但也不會消失,于是有人設計了這樣一種裝置:該裝置可以從海水中收集熱能,并將這些內能作為驅動電動機的動力,從而實現永動的目的。這種設備可以做出來嗎?答案 不能。因為能量的轉化具有方向性,熱量一旦釋放出來,就會散失到周圍的環境中,就很難再聚集起來供人類重新使用了。1.能量的品質(1)在自然界,一切 的過程都有一定的方向性。(2)在能量轉化過程中,散失到環境中的內能很難收集起來重新利用,這種現象叫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是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觀過程具有方向性。(3)從人類對能量的利用的角度看,能量是有品質高低之分的, 是品質最低的能量。由此可知,能量的耗散雖然不會導致能量的總量減少,卻會導致能量品質的降低,實際上是將能量從高度有用的形式降級為不太可用的形式。能量的耗散導致可利用能源減少,所以要節約能源。梳理與總結自發內能(熱能)2.能源 能源的分類(1)我們把能夠提供人類所需能量的 稱為能源。(2)能源的分類①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又稱為 ,是指那些 取自自然界的未經加工、轉換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由 經過加工、轉換而形成的能源。②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中有些具有天然的 能力,稱為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內 的能源,稱為非再生能源。③傳統能源和新能源, 被稱為傳統能源,最近才開始大規模開發利用的能源,則稱為新能源。自然資源初級能源直接一次能源自我恢復無法再生化石能源3.解決能源問題的出路(1)節流,就是 。要改進技術來減少能耗,要做到消耗更少的能源而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2)開源,即 ,以替代傳統能源。新能源中包括那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水流能、海洋能、地熱能等。減少消耗開發新能源深化提升1.對“能量耗散和品質降低”的理解(1)各種形式的能最終都轉化為內能,流散到周圍的環境中,分散在環境中的內能不管數量多么巨大,它也只能使地球、大氣稍稍變暖一點。卻再也不能驅動機器做功了。(2)從可被利用的價值來看,內能較之機械能、電能等,是一種低品質的能量。2.地球上和絕大部分能源來源于太陽的輻射能 (2024·佛山市南海區第一中學高三月考)下列對能量耗散的理解正確的是A.能量耗散說明能量不斷減少B.能量耗散遵守能量守恒定律C.能量耗散說明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但可以憑空消失D.能量耗散從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觀過程沒有方向性例1√能量耗散的過程是能量向品質低的大氣內能轉變的過程,但是總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故A、C錯誤,B正確;宏觀自然過程自發進行是有其方向性,能量耗散就是從能量的角度反映了這種方向性,故D錯誤。 (2023·招遠市第一中學高二期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水能和風能叫作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叫作不可再生能源C.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能量在轉化過程中總量減少了D.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 降低了例2√水能、風能、潮汐能等能源在自然界可以再生,叫作可再生能源,A正確;化石能源無法在短時間內再生,所以這類能源叫作不可再生能源,B正確;能量耗散是指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散失到環境中的內能很難收集起來重新利用,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但是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C錯誤,D正確。 某市有20萬臺空調機,每臺空調機在夏季平均使用60天,每天耗電8 kW·h。為了節約能源,該市政府建議大家都把室內設定溫度提高1 ℃,這樣每臺空調機每天可節省6%的電能。那么這樣做能使該市在夏季節省多少電能?已知標準煤的熱值是2.92×107 J/kg,發電廠的發電效率是30%。請計算一下,這項節能建議的實現能在1個夏季節約多少噸標準煤?(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例3答案 2.1×1013 J 2.4×103 t設可節省的電能為E,則E=8×6%×60×20×104 kW·h=5.76×106 kW·h≈2.1×1013 J,設1個夏季節約的標準煤的質量為m,則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92×107 J/kg×m×30%=E,解得m≈2.4×106 kg≈2.4×103 t。返回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二如圖所示是鍋爐工作時的外景,從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角度來看,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答案 題圖中的濃煙滾滾,可以發現存在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燃料燃燒不充分,且煙氣帶走大量的熱量,造成能量損失;二是造成大氣污染。1.環境破壞的原因(1)能源的大量消耗;(2)過量的人類活動。2.怎樣做到可持續發展大量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梳理與總結深化提升1.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關系圖2.環境問題(1)溫室效應:由于大氣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和石油的大量消耗而產生的廢氣。(2)酸雨:大氣中的酸性物質,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降雨過程中溶于雨水,使其成為酸雨。(3)光化學煙霧: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大氣中受到陽光中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后產生的二次污染物質。(4)浮塵:常規能源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浮塵。 (多選)關于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下列觀點正確的是A.能源是有限的,無節制地使用傳統能源,是一種盲目的短期行為B.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C.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同時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D.不斷開發新能源,是緩解能源危機、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例4√√√能源是有限的,比如傳統能源,所以無節制地利用傳統能源是一種盲目的短期行為,故A正確;能量會轉化為不能利用或不易利用的能源,所以可利用資源的數量會減少,因此應該節約能源,故B錯誤;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同時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故C正確;不斷開發新能源是緩解能源危機、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也是根本途徑,故D正確。 (多選)關于“溫室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地球上,由此產生了“溫室效應”B.石油和煤炭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由此加劇了“溫室效應”C.“溫室效應”使得地面氣溫上升、兩極冰雪融化D.“溫室效應”使得土壤酸化例5√√“溫室效應”的產生是由于石油和煤炭燃燒時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它的危害是使地面氣溫上升、兩極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故B、C正確。返回課時對點練三考點一 能源1.(多選)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能量在轉化過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轉化為周圍環境中的內能,我們很 難把這些內能收集起來重新利用B.各種形式的能量在轉化時,總能量是不變的C.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的總量并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 低了,從便于利用的變成不便于利用的D.各種能量在不轉化時是守恒的,但在轉化時是不守恒的123456789基礎對點練√√√123456789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無論在能量的轉化還是在能量的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都是不變的。由能量的耗散知,在能量轉化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轉化為周圍環境中的內能,而我們很難把這些內能收集起來重新利用,這表明,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的總量并未減少,但是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從便于利用的變成不便于利用的,而自然界的總能量仍是守恒的,故選項A、B、C正確,D錯誤。2.(多選)下列過程中,可能實現的是A.水的溫度下降時釋放的內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B.利用海水的波浪能發電C.在粗糙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它的動能轉化為內能,使物體溫度升高D.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溫度降低時釋放的內能可以轉化為物體 的動能,使物體運動起來√123456789√3.(多選)下列能源中,哪些屬于不污染環境的新能源A.太陽能 B.天然氣C.風能 D.沼氣√123456789√目前,人類應用較多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正在大力發展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陽能、風能、沼氣等。太陽能和風能都是無污染的能源,故選A、C。4.如圖是一幅“能源分類相關圖”,以下四組能源中,全部符合圖中陰影部分的是A.煤炭、石油、沼氣B.水能、潮汐能、天然氣C.太陽能、風能、生物能D.地熱能、海洋能、核能123456789√123456789符合題圖中陰影部分的應是來自太陽輻射能的可再生新能源。煤炭、石油、沼氣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天然氣是一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錯誤;太陽能、風能、生物能都是可再生新能源,都來自于太陽能,故C正確;地熱能來源于地球內部的熱量,核能是指核裂變或聚變時產生的光能和熱能,不是源于太陽能的輻射,故D錯誤。考點二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5.(多選)(2023·包頭市高一統考期末)現代社會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的新型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節能要求的是A.電腦使用完畢后關機并切斷電源B.電視機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C.長時間外出需要切斷熱水器電源D.手機充電結束后拔掉充電器123456789√√√6.利用下列能源,可以減少污染環境的氣體排放的是A.太陽能 B.煤炭C.石油 D.天然氣123456789√123456789使用太陽能不污染環境,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故A正確;煤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質,污染環境,故B錯誤;石油燃燒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質,污染環境,故C錯誤;天然氣燃燒時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質,污染環境,故D錯誤。7.風力是清潔能源,我國的風力發電技術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如圖所示為某公司獨立研發并制造的風力發電機,單機設計功率為5 000 kW,葉片長度為64 m,已知空氣的密度為1.29 kg/m3,如果該風力發電機利用風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約為20%,則該風力發電機正常工作時,風速值應接近A.8 m/s B.10 m/sC.15 m/s D.20 m/s√1234567891234567898.(多選)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指的是A.煤炭和石油的開采與技術有關,在當前技術條件下,煤炭和石油的開 采是有限度的,這叫能源短缺B.煤炭和石油資源是有限的,以今天的開采和消耗速度,石油儲藏將在 百年內用盡,煤炭資源也不可能永續,這叫能源短缺C.煤炭和石油具有大量的氣味,在開采、存放和使用過程中這些氣味會 聚存在空氣中污染空氣,使環境惡化D.大量煤炭和石油產品在燃燒時排出的有害氣體污染了空氣,使環境惡化123456789√能力綜合練√123456789能源短缺簡單地說就是能源儲備量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它可以分為相對性短缺(技術性短缺)和絕對性短缺(資源性短缺)。相對性短缺是指由于人的使用方式不恰當,使用效率不高造成的短缺;絕對性短缺是由于存儲總量有限造成的。環境惡化是指資源破壞、生態破壞、土地沙化、物種減少、生活環境惡化、沙塵暴、水土流失等等。故選B、D。9.(多選)二氧化碳對長波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地球表面發出的長波輻射到大氣層以后被二氧化碳截獲,最后使大氣升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像溫室的玻璃一樣,只準太陽的熱輻射進來,不讓室內的長波輻射出去,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這種效應叫溫室效應。這是目前科學界對地球氣候變暖進行分析的一種觀點,根據這種觀點,以下說法能成立的是123456789A.在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動頻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當時地球上 的氣溫很高B.經過漫長的時間,地殼的巖石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導致二氧 化碳減少,地球上出現了生命C.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活動,導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增大, 地球上的氣溫正在升高D.現在地球正在變暖的原因是工業用電和生活用電的急劇增加,使電能 和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內能123456789√√√123456789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動頻繁,由于火山的噴發,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進而導致當時的地球氣溫升高,A正確;由于多種原因,其中包括巖石中的礦物成分與水、氧氣、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使地球上的巖石進一步分化,最后形成土壤,二氧化碳減少,形成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B正確;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活動,大量地使用化石能源,導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氣溫正在升高,C正確;生活用電和工業用電是電能向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會產生熱,但不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D錯誤。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 2 能源 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練習(含解析).docx 第四章 2 能源 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docx 第四章 2 能源 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