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了解革命先烈和新中國建設發展中的模范人物,提升愛國情懷。語言運用:學習抓住重點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思維能力:領悟課文內容,從言行體會董存瑞對革命事業的忠貞,為人民解放事業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審美創造:品味文字的情真意切,體味書中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光輝形象。【課前解析】關注時代背景:1948年是全國解放前夕。當時解放戰爭取得節節勝利,黨中央發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和解放軍全體指戰員。戰爭形勢越來越好,國民黨反動軍隊節節敗退,我們不斷乘勝挺進。關注課文人物:董存瑞生于1929年,河北省懷來縣人。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多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在解放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中,被橋型碉堡火力所阻,董存瑞挺身沖到橋下,托起炸藥包,炸掉暗堡,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他犧牲時只有19歲。【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3.細讀文本,抓住描寫董存瑞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從言行體會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貞,為人民解放事業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細讀文本,抓住描寫董存瑞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從言行體會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貞,為人民解放事業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教學難點】領悟課文內容,從言行體會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貞,為人民解放事業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3.細讀文本,抓住描寫董存瑞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從言行體會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貞,為人民解放事業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教學過程】一、教師導入,感知題目1. 教師出示課題并板書: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學生齊讀課題。2.學生看圖猜英雄人物。教師導入新課: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奮戰,前赴后繼。李大釗、劉胡蘭、董存瑞,還有飛奪瀘定橋的紅四團……他們在革命事業的道路上譜寫了壯烈的篇章。今天,我們來學習董存瑞的故事。(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談話切入,引導學生說說那些為我們創造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喚起學生對先烈的敬佩之情,感悟今日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狀態,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對文本產生學習興趣。)二、走進文中人物教師出示董存瑞資料:董存瑞生于1929年,河北省懷來縣人。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多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在解放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中,被橋型碉堡火力所阻,董存瑞挺身沖到橋下,托起炸藥包,炸掉暗堡,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他犧牲時只有19歲。(設計意圖:對于革命,學生太陌生;對于革命事跡的偉大,學生難以感同身受。因此,上課之前,讓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有助于學生了解、感受那些令人難忘的歷史事件。)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初讀課文(1)教師提出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2)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思考相關問題。預設:事情發展順序。(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閱讀初步感知,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2.學習字詞(1)出示詞語: 狡猾 迸射 戰壕 撲哧 匍匐 隱蔽 凹地 堅毅 封鎖 嘹亮 震撼 郅順義 地動山搖 接二連三 昂首挺胸教師指名讀詞語,同學間注意糾正字音。(設計意圖:“磨刀不誤砍柴工”,生字詞的學習,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四、再讀課文,厘清寫作順序,明確內容1.教師引出示要求:默讀課文,思考: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預設: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炸暗堡的原因。第二部分(2—7)炸暗堡的經過。第三部分(8)炸暗堡的結果。2.教師出示要求:根據“學習提示”,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吧。學習提示:(1)默讀課文,說一說董存瑞是一個怎樣的戰士。(2)再找出描寫董存瑞神態、言行的句子讀一讀,和同學交流這些描寫對刻畫人物有什么作用。3.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指導。4. 完成任務一:默讀課文,說一說董存瑞是一個怎樣的戰士。預設:董存瑞是一個英勇無畏、不怕犧牲、機智勇敢、舍生忘死、視死如歸的人。5.思考任務二:(1)默讀第2—7自然段,找出描寫董存瑞神態、言行的句子讀一讀,并作簡單批注。(2)小組交流這些描寫對刻畫人物有什么作用。6. 想一想董存瑞炸暗堡的過程可以分成幾步?預設:董存瑞炸暗堡的過程可以分成3步:請求炸暗堡、逼近暗堡、舍身炸暗堡。7.品析人物語言,學習“請求炸暗堡”。教師引導:找出董存瑞請求炸暗堡的句子,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勾畫出來,可以在旁邊寫寫你的體會。預設1:神態:瞪著 迸射 動作:跑 說 語言:連長,我去炸掉它!預設2:這句話抓住了人物董存瑞的神態描寫,說明了董存瑞對敵人的憎恨和炸暗堡的決心。8. 品析人物語言,學習“逼近暗堡”。教師引導:認真讀一讀董存瑞逼近暗堡的段落,運用了什么描寫?可以從中看出董存瑞是個什么樣的人?預設1:動作描寫:抱起 躍出 沖 躍進幾步 再躍進幾步從中可以看出董存瑞是一個英勇無畏、不怕犧牲、機智勇敢、動作敏捷的人。預設2:動作描寫:忽左忽右、匍匐、向前滾從中可以看出董存瑞是一個英勇無畏、沉著冷靜的人。預設3:動作描寫:身子一震、他用手一摸、猛沖從中可以看出董存瑞即使受傷,也沒有退縮。為了革命事業,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9.品析人物語言,學習“舍身炸碉堡”。(1)教師出示要求:默讀第7自然段,結合教材插圖,想一想董存瑞是怎樣炸掉暗堡的?教師出示課件:這座橋有一人多高,兩邊是光滑的斜坡。河沿上,試了兩次,都滑了下來。河床上,又無法炸毀暗堡。教師引導:從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預設: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安放炸藥包。(2)教師出示課件:就在這時候,嘹亮的沖鋒號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教師引導:當時的形勢怎么樣?預設:大部隊已經沖上來了,如果還不炸掉暗堡,就會有更多的戰士死去,炸掉暗堡已經迫在眉睫。(3)教師提出要求: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董存瑞是怎么做的?出示詞語:昂首挺胸 站住 托起 頂住 一拉教師引導:從這些詞語你看出了什么?預設:運用了動作描寫。出示語句:鋼鑄一般的臉。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教師引導:這些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預設:運用了神態描寫。出示語句:“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教師引導:這是什么描寫?預設:語言描寫。教師引導:從中看出董存瑞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預設:視死如歸。(設計意圖:尋找關鍵語句,通過句子來感悟人物形象,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與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10. 小結:為了炸暗堡,董存瑞寧愿“舍身”,他舍身為國的精神將永垂不朽。五、主題概括,拓展延伸1.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文章結構梳理。2.主題概括這篇課文介紹了戰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舍身炸掉敵人的暗堡為大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而自己卻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2.拓展延伸教師出示劉胡蘭資料。劉胡蘭: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進犯文水縣城。劉胡蘭以自己年紀小、熟悉環境為由,主動要求留下來,組織群眾掩埋糧食,并配合武工隊鎮壓了反動村長。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因叛徒出賣被捕。在敵人的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敵人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用鍘刀殺害。劉胡蘭毫無懼色,從容走向鍘刀,壯烈犧牲,尚未滿15周歲。毛主席專門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五、課堂演練,課后作業1.課堂演練教師提出問題:作為小學生,你認為我們可以為祖國做些什么呢?學生匯報交流。預設:我們要好好學習,用知識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2.課后作業教師布置作業:上網查找資料,看看還有哪些像董存瑞一樣的革命烈士,了解他們的英雄事跡,再把這些事跡講給家人或朋友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這篇文章是一篇略讀課文,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時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學生在理解上不能抓住主要內容,找不到文章的重點。備課前我也去查閱了有關事情發展順序的文章的教學方法,可以采取“抓關鍵詞”法,即從整體入手,通過整體感悟,讓學生直接觸及中心正題,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研讀,抓住主要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詞語,放棄逐字逐句的講解。于是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從課題入手,逐步展開分析。課文的題目是作者對全文思想內容最鮮明、最精練的概括。審題能幫助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根據中心思想選擇材料,安排材料的,從而正確理解題目和文字的關系。教師在釋題時,注意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從整體上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出董存瑞炸暗堡的過程;第二方面,以神態、語言、動作描寫的詞語為主,通過這些詞語引導學生去分析人物形象,體會董存瑞的人物品質,從而感受革命烈士的獻身精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