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復習10分鐘提問:1.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歷史前提、理論基石、誕生標志?2.共產黨宣言的內容3.馬克思主義的特征4.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5.十月革命的意義6.社會主義實踐的歷程7.社會主義發展三次歷史性飛躍觀看視頻《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一系列屈辱與苦難的開端》1840-1949泱泱大國,百年沉淪!中華兒女一直在探索民族復興的路上奮力前行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中華兒女終于站起來了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2.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一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預習提綱:1.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2.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3.艱辛探索的結論1.近代中國是如何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1.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第一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1840-18421900-19011856-1860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北京條約》《天津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第二次鴉片戰爭半殖民地: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壓迫,喪失部分主權。半封建社會:形式上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但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發展,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進步。名詞點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近代以來泱泱大國中國因何而沉淪?深陷沉淪悲苦的中華民族子民們的迫切愿望是什么?2.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內憂:封建制度落后,加之長期閉關鎖國,經濟、政治、文化都落后外患:西方列強入侵,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前提目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有哪些仁人志士代表哪些階級做了救亡圖存的嘗試和探索?1851-1864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1861-1894地主階級洋務派洋務運動1898.6.11資產階級立憲派戊戌變法(103天)1899-1900農民階級義和團運動1901-1911封建統治階級清末新政1911—1912資產階級辛亥革命3.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探究與分享:近代中國人民的各種嘗試和斗爭為什么沒有改變自己的悲慘命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為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必須另辟新路。因為這些嘗試缺乏先進階級力量的領導和正確理論的指導;沒有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沒有充分發動人民群眾行不通近代中國基本國情決定民族資產階級封建勢力帝國主義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不能承擔起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嚴重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目的是把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維護在華特權,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成為其競爭對手。專家點評:資本主義道路為什么在中國行不通 1.鴉片戰爭后中國境地2.近代中國人民的兩大歷史任務3.近代中國人民對復興之路的探索4.艱辛探索的結論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知識小結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必須另辟新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指導思想開始標志領導力量發展歷程革命道路取勝法寶性質勝利標志勝利成果五四運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主心骨)1919-1949(關系)中國革命步驟、原因、關系新中國成立(意義)毛澤東思想(意義)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俄國十月革命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在中國傳播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的意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五四運動的特點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參與的廣泛性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主心骨)——中國共產黨馬列主義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結合誕 生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反 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領 導議題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能取得勝利?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革命道路八一南昌起義成功占領南昌等地,但孤立無援,最終撤出南昌秋收起義攻打長沙失敗,最終轉移到井岡山地區廣州起義攻占廣州后遭到國民黨部隊反撲,被迫撤離問題:幾次起義都遭受挫折,給我們什么啟示?正確的新民主主義道路是什么?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開展就往斗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大 革 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191924192119271931193719451949議題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能取得勝利?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取勝法寶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文中,總結了中國革命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經驗教訓,揭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中國革命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三個主要的法寶: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統一戰線、武裝斗爭”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領導者基礎主體任務專家點評: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而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這一點有決定性意義領導權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和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革命前途它不是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革命范疇疑難解析: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及原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必要準備必然趨勢互相銜接1840年1919年1949年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要由資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產階級領導)五四運動:分水嶺、轉折點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社會主義革命疑難解析:區分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果馬克思列寧主義 中國革命實際(馬克思主義)第二次結合誕 生毛澤東思想(中國實際)毛澤東思想的歷史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果(1)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2)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議題情境一:觀看視頻《新中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202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73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結合視頻和課本知識,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有什么歷史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辭舊0102迎新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03對外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歷史任務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新民主主義革命指導思想開始標志領導力量發展歷程革命道路取勝法寶性質勝利標志勝利成果五四運動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農村包圍城市、武裝 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民主革命新中國成立毛澤東思想1.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任務2.五四運動后中國革命開始有了主心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提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面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是社會主義革命的主要任務提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開始有了主心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分別是土地革命和民主主義革命4.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提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分別是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提示: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2020·遼寧高一月考)長夜茫茫九州殤,救亡圖存路彷徨。風云際會工農眾,星宿匯聚馬列黨。開天辟地燃星火,移日換月燿輝煌。鐮揮斧舉披荊莽,中華復興自始航。這首詩歌詠的事件是( )A.“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B.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C.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封建帝制D.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站起來B當堂演練(2020·大安市第六中學校高一月考)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分別是( )①民主革命 ②武裝斗爭 ③社會主義革命 ④土地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當堂演練(2021·遼寧丹東市·高一期末)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到1949年新中國的誕生,中國共產黨艱辛探索,奮勇開拓,風雨兼程,創造性地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這條道路的內容是( )①走社會主義道路②農村包圍城市③城市包圍農村④武裝奪取政權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D當堂演練(2020·安徽省舒城中學高一月考)中國的人口多,封建社會歷史長,地區發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欺凌。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只能是別人的附庸。由此可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的原因在于( )①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帝國主義相勾結②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想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③當時中國的封建制度仍然適應生產力的發展④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當堂演練(2020·齊齊哈爾三立高級中學有限公司高一月考)在課堂上,老師組織同學們討論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問題。你認為下列哪個小組的觀點是正確的( )A.第一小組的結論:兩國革命目標相同,都是用武裝斗爭推翻封建專制統治B.第二小組的結論:兩國革命道路相同,都是山城市到農村,武裝奪取政權C.第三小組的結論:俄國是無產階級領導,中國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D.第四小組的結論:俄國是由城市到農村,中國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D當堂演練(2021·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期末)20世紀初,中國人民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屢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下列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的過程及影響,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②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③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把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接受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④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成立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C當堂演練經過28年浴血奮戰和頑強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后,終于在1949年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說法正確的是( )①開始的標志是1919年五四運動②領導階級是普通人民大眾和廣大的工人階級③革命前途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④三大法寶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土地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當堂演練(2020·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一中高一月考)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反映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主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黨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過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而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開辟了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正確道路,獨創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革命走中國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B.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提供了經驗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決定的D.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C當堂演練(2021·漠河縣高級中學高一期末)由毛澤東主席撰文、周恩來總理題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中寫道:“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其中“三十年以來”所指的歷史階段是 ( )A.新中國發展時期 B.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B當堂演練(2021·吉林高一期末)有人說: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中國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1949年,中國實現了偉大飛躍,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列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斗爭有了主心骨②中國資產階級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發展方向④辛亥革命改變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形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當堂演練(2020·江蘇泰州市·靖江高級中學高一期中)人民英雄紀念碑文:“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下列對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認識正確的是( )①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革命②就所屬的世界革命范疇來說,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一部分③就領導權來說,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這一點具有決定性的意義④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偉大民主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當堂演練202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重大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②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勝利③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④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了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當堂演練(2020·漠河縣高級中學高一月考)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①以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為目的②是要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面貌③要建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④不屬于民主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A當堂演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