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3.1 偉大的改革開放 課本P31-35 1978年 1992年 2013年 至今 第一階段 新階段 全面深化階段 1984年 1980年 起點 南方談話、 黨的十四大 十八屆三中全會 農村改革率先突破 設立經濟特區 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 開放沿海港口城市 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2001年 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 2017年 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 改革開放的進程 改革開放的意義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四個面貌 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三個飛躍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一個姿態 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課本P34-35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結論: 練一練 1.1978年12月18日,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幕。下列關于改革開放進程排序符合事實的是( )①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②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④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⑤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⑥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A.④→②→①→⑤ B.③→④→①→② C.④→②→⑥→⑤ D.③→④→⑤→② 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這啟示我們( ?。? ①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 ②開放必然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 ③要勇立潮頭,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④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B 練一練 3.1978年,我國的經濟總量僅占全球的1.8%,人均GDP為385元人民幣,貧窮是大多數中國人共同面對的難題;如今,我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超過17%,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步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表明,改革開放( ) ①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②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實現了從溫飽到共同富裕的偉大飛躍 ④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解讀我國改革開放的詩句正確的有( ?。? ①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改革開放進一步推動我國進入新時代 ②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思想解放是改革開放實踐創新的先導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改革使我國初步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母锏哪康氖菍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D 3.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課本P36-41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1.圍繞的主題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課本P36-37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時間 理論成果 主題 重要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鄧小平理論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后 科學發展觀 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 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照P59,強國+馬克思主義政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課本P38-41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關系 意義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②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黨的領導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要求 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四個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 ) ( ) ( ) ( ) 必由之路 行動指南 根本保障 精神力量 統一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練一練 1.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多次用典,闡述“道路就是黨的生命”。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風景這邊獨好”。我們自信“風景這邊獨好”的理由是( )①找到了適合中國實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了道路自信②形成了指導黨和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理論,樹立了文化自信③在黨的領導下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高度的制度自信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主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 ) A.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 B.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 C.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D.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B B 練一練 3. 下列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說法,理解、對應正確的是( )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① 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 體現了道路自信 ② 我們堅持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體現了理論自信 ③ 新形勢下,我們要高舉人民民主的旗幟,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體現了制度自信 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要源自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體現了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