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章 收集、整理與描述數據6.1 抽樣調查第2課時 抽樣調查學習目標:1.了解抽樣調查、樣本、樣本容量等概念及抽樣的必要性;(重點)2.了解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及收集數據的步驟,體驗隨機性.(重點、難點)一、情境導入小明這樣買雞蛋對嗎?媽媽:“小明,幫媽媽去買些雞蛋.”媽媽:“這次注意點,上次你買的雞蛋有幾個是壞的.”(過了一會兒……)小明:“媽媽,這次的雞蛋全是好的,我每個都打開看過了.”媽媽:“啊?要點探究探究點一:抽樣調查問題1 人們每天都在使用計算機,你是否考慮過:各字母怎樣排列在鍵盤上,才能使操作鍵盤時更加方便?問題2 如果只對一篇英文文章中26個字母出現(xiàn)次數所占百分比進行統(tǒng)計,其所得百分比能否代表所有英文文章中26個字母出現(xiàn)次數所占百分比?為什么?問題3 為了了解下列情況,可以采用全面調查嗎?(1) 調查全校同學睡眠時間的情況;(2) 調查一批燈泡的使用壽命;(3) 為增強市民的環(huán)保意識,調查某城鎮(zhèn) 10000 戶人家一年時間內丟棄的塑料袋個數.概念聚焦當沒必要或不可能對某一總體進行全面調查時,我們只要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個體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調查數據來推斷總體的情況. 我們把這種調查方式稱為抽樣調查.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個體就組成了一個樣本,樣本中個體的個數叫作樣本容量.讓我們通過下面的例子再次體會抽樣調查的必要性.① 調查一批炮彈的殺傷半徑② 統(tǒng)計某天下雨后的降雨量③ 了解外地游客對北京旅游服務行業(yè)的滿意度思考: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全面調查?什么情況下使用抽樣調查?① 當調查的對象個數較少,調查容易進行時。② 當調查的結果有特別要求,或調查的結果有特殊意義時,如國家的人口普查。③ 調查對象個數較多,不易調查,調查結果不需要高精確值時。④ 調查對象個數眾多甚至無限,不可能一一考察時。⑥ 當對調查對象具有破壞性,或會產生某些危害時。普查與抽樣調查的比較普查 抽樣調查優(yōu) 點 通過調查總體來收集數據,調查的結果準確. 通過調查樣本來收集數據,工作量較小,便于進行.缺 點 工作量大,難度大,而且有些調查不宜使用普查 調查結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結果準確.練一練1. 下列調查中適合采用普查的是( )A. 了解某市學生的視力情況B. 了解某市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C. 了解某市百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情況D. 了解某市老年人參加晨練的情況2. 下列調查中,適合采用抽樣調查的是( )A. 旅客上飛機前的安檢B. 了解全班同學的課外讀書時間C. 了解一批燈泡的使用壽命D. 學校招聘老師,對應聘人員的面試例1 分別指出下列調查中的總體、個體、樣本和樣本容量.(1)為調查電風扇的使用壽命,從一批電風扇中抽取 20 臺進行測試;(2)為調查某校七年級學生每周用于做課外作業(yè)的時間,從該校七年級中抽取 50 名學生進行調查.概念聚焦為了了解我市七年級學生的體重,對全市七年級全體學生的體重進行的調查是___________,而從中抽取部分學生(例如 1000 名)的體重進行的調查是___________.全市七年級學生的體重是________,每名七年級學生的體重是________,從中抽取的 1000 名學生的體重是總體的一個________.探究點二:簡單隨機抽樣情境1:1949 年,美國某雜志報道:1924年從耶魯大學畢業(yè)的學生目前的年收入一般為 25111美元. 這一數據是耶魯大學對與母校保持聯(lián)系的校友的一次問卷調查后的統(tǒng)計結果.問題:這個結果能較準確地反映當時的年收入水平嗎?為什么?情境2:某市為了解全市九年級學生的體重情況,從中抽查了 500 名男生.情境3:某小區(qū)為了解小區(qū)所有居民晨練的情況,從中抽查了 100 名老人.以上兩種調查得來的結果,準確嗎?為什么?思考:怎樣做才能使得抽樣調查的結果更準確呢?例如:通過試驗考察 500 只新工藝生產的燈泡的使用壽命時,從中抽取 50 只進行試驗. 為了使抽取的 50 只燈泡能很好的反映 500 只燈泡的情況,抽取時應使得每只燈泡被抽到的機會相等.給每只燈泡逐一編號,再把編號寫在小紙片上,揉成團,放在一個不透明的容器內,充分攪拌后,從中一一抽取 50個號.概念聚焦如果在抽樣調查時能保證每個個體都有同等的機會被選入樣本,那么我們把這種抽樣方法稱為簡單隨機抽樣,所得到的樣本稱為簡單隨機樣本.合理抽取樣本要注意:① 樣本要具有代表性;② 樣本容量要適當.想一想 某地教育部門為了解本地區(qū) 30000名中小學學生(高中生 9000人,初中生10000 人,小學生11000人)的近視情況,計劃進行抽樣調查.(1)能不能只調查高中生?(2)若從該地區(qū)的中小學學生中抽取300名學生作為代表進行調查,你認為應當怎樣抽取?(3)每個階段抽取的人數怎么分配?練一練3.某學校有 160 名教職工,其中教師 120 名、行政人員 16名、后勤人員24名. 為了了解教職工對學校在校務公開方面的意見,擬抽取一個容量為20的樣本.怎樣抽取才能確保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二、課堂小結1. 要調查下列問題,你認為哪些適合抽樣調查 ( )①市場上某種食品的添加劑的含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②檢測某地區(qū)的空氣質量;③調查全市中學生一天的學習時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 為了解一批電視機的平均壽命,從中抽取 100 臺電視機進行試驗,這個試驗的樣本是 ( )A. 這批電視機的壽命 C. 100B. 抽取的 100 臺電視機 D. 抽取的 100 臺電視機的壽命3. 為了解某初中學校學生的視力情況,需要抽取部分學生進行調查,下列抽取學生的方法最合適的是( )A.隨機抽取該校一個班級的學生B.隨機抽取該校一個年級的學生C.隨機抽取該校一部分男生D.分別從該校七、八、九年級中各班隨機抽取 10%的學生4. 為了了解全校學生的身高情況,小明、小華、小晨三個同學分別設計了三個方案:小明:測量出全班每個同學的身高,以推算出全校學生的身高.小華:在校醫(yī)務室里發(fā)現(xiàn)了 2022 年全校各班的體檢表,從中了解全校學生的身高情況.小晨:在全校每個年級的二班中,抽取了學號為 5 的倍數的 10 名學生,記錄他們的身高情況.這三種做法哪一個比較好,為什么?參考答案探究點一:抽樣調查問題1 要確定哪些字母用的次數較多,哪些較少,就要統(tǒng)計出各字母出現(xiàn)次數所占百分比的數據. 鍵盤上使用次數多的字母應安排在手指便于控制的位置上,操作起來才方便.問題2 不同的英文文章,其 26 個字母出現(xiàn)次數所占百分比不會都相同,因此僅憑對一篇英文文章的統(tǒng)計是不夠的.我們也不可能對所有英文文章進行統(tǒng)計,不能采用全面調查的方式!對不同的英文文章進行統(tǒng)計,得到的各字母出現(xiàn)次數所占百分比不都相同的現(xiàn)象在統(tǒng)計上稱為“隨機性”.問題3 (1)(3)可以采取全面調查,但是會比較費時費力,(2)不可以進行,對樣品有破壞性.思考 全面調查 全面調查 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練一練 1. C 2. C例1 (1) 答:電風扇的使用壽命為總體,每臺電風扇的使用壽命為個體,抽出來的 20 臺電風扇的使用壽命為樣本,樣本容量為 20.(2) 答:該校七年級學生每周用于做課外作業(yè)的時間為總體,該校每名七年級學生做課外作業(yè)的時間為個體,從七年級中抽出來調查的 50 名學生每周用于做課外作業(yè)的時間為樣本,樣本容量為 50.概念聚焦 全面調查 抽樣調查 總體 個體 樣本探究點二:簡單隨機抽樣問題 這個樣本不能代表總體,結果不準確.情境2 不準確,沒有調查女生的體重的情況.情境3 不準確,不能反映孩子、年輕人、中年人的晨練情況.兩種調查結果都不準確,樣本選取的不具有代表性.思考 選擇樣本時應該盡量選擇能夠代表整個調查群體的樣本。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選取方法想一想 (1)答:不能只調查高中生. 因為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視情況有很大不同,所以不能用某階段學生的近視情況來代表整個地區(qū)中小學學生的近視情況.(2)答:由于各階段學生的近視情況不同,而同一階段的近視情況存在著一定的共性,因此,應對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分別進行簡單隨機抽樣.(3) 按實際人數的比例進行分配練一練 3. 解:教師 15 名、行政人員 2 名、后勤人員 3 名.課堂練習1. D 2.D 3.D4. 解:小晨的方案比較好,小晨的方案從全校中廣泛地、隨機地抽取了各年級的學生,這樣的調查具有代表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