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9課課題:好劇開演啦--(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內容分析:課本劇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一抹絢麗的風景,是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和運用課文語言的基礎上,把原文的故事情節加以延伸,將課文改為課本劇,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結果。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們將課本內容巧妙融入劇情中,演繹成一幕幕動人的課本劇,他們用感情飽滿的臺詞、豐富的肢體語言、精美的服裝道具、將自己完全融入到劇本的角色中,將劇本中的形象情節演繹的淋漓盡致,同時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培植感情,磨煉毅力,還要求學生有很好的相互協調與配合的能力。演好一出語文課本劇,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閱讀興趣;增強學生寫作表演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引導學生在讀中找戲,變靜態為動態,按照 “明格式——學方法——細讀文——共編寫”的流程創編課本劇。核心素養目標: 文化自信:由閱讀到課本劇、由課本劇再到閱讀的循環旅程,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使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語言運用:引導學生自由討論交流,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思維能力:學習和運用課文語言的基礎上,把原文的故事情節加以延伸,將課文改為課本劇,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 審美創造:指導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改編,通過示范和指導,引領學生親近名著,感受其魅力。在自主編排的環節,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從學過的課文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故事進行改編,培養獨特的創造,創意表演,增強學生的交際自信。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排演課本劇的步驟,能夠根據需要適當改編故事內容,設計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臺詞、動作和表情。 【教學難點】開展小組討論,學會輪流主持,引導組內每個人發表意見,尊重大家的共同決定。子任務二:名著劇場彩排演出 情境導入:看一場好戲,演一場好戲,古典名著課本劇大劇場活動即將開始,請你一起來參加。 活動流程:活動一:品讀書香,演繹經典 活動二:了解討論內容,討論標準 活動三:師生合作,明確要求 活動四:分組練習,討論評價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一:品讀書香,演繹經典1.學生觀看《草船借箭》課本劇視頻。 2.談話激趣:視頻中,同學們表演的是哪一篇課文的內容?這些同學將課文進行加工后,搬上舞臺進行表演,這就是課本劇表演。你們喜歡演課本劇嗎? 3.揭示課題:怎樣才能演好課本劇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怎么表演課本劇”。 4.提出自學要求:閱讀教材35頁,了解交際要求,我們這次口語交際的任務是什么,具體討論哪些內容? 全班齊讀演課本劇前的準備步驟,老師相機板書。(板書:選課文、分角色、怎么演) 5.邊讀教材第一段話邊思考:什么樣的課文適合表演課本劇?(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歸納) (1)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對話豐富的課文往往更能吸引觀眾; (2)選擇課文要考慮文中人物的數量、故事的環境等因素; (3)不一定要表演全篇課文,選擇其中的某個精彩片段,降低表演難度,更容易取得成功。 6.引導交流:怎樣“分角色”呢?(學生交流后小結) 分角色時,我們要考慮“演員”與角色的形象、性格的相似度,還要考慮“演員”能否表現出角色的特點。 7.怎么演好故事中的每個角色呢? 可以從角色的臺詞,表情、動作等方面進行討論。如,怎么把課文中敘述的語言改為人物的對話,表演時可以加上哪些表情和動作。此外,還可以想想需要準備哪些服裝和道具。 8.教師補充關于劇本的知識: 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舞臺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發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括號或圓括號)括起來。 9.要想演好課本劇,首先要把課文中的語言改編成適合表演的形式。教師出示課本劇范例指導學生怎么把課文中敘述的語言改為人物的對話。 10.再次引導朗讀課題 學生認真觀看,看后互相交流:對課本劇有一個初步印象。 同學們參與小組討論,全員探討怎樣才能把課本劇表演成功。(小組長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整理。) 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結組探討怎么演好課本劇。 思考討論: 最喜歡哪個演員的出色表演,為什么? 思考討論:演出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齊讀課題。活動意圖:讓學生觀看課本劇能夠非常有效地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直觀形象的視頻讓學生初步感受課本劇的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動二:了解討論內容,討論標準1.讓學生默讀口語交際的要求:說一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任務是什么 要討論哪些內容 (相機板書:選課文 分角色 怎么演) 2.教師引導: 明確了口語交際的任務和要討論的內容,接下來我們看看每一條討論的重點是什么。 3.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課文適合表演課本劇 (1)如果在《草船借箭》和《父愛之舟》這兩篇課文中選擇,你會選擇哪篇? 預設:選擇《草船借箭》,它的情節更跌宕、人物對話更豐富。 (2)如果只有四個人表演,《景陽岡》和《紅樓春趣》這兩篇課文應該選擇哪篇呢? 預設:選擇《景陽岡》,《紅樓春趣》中的人物比較多,我們的人數不夠。 4. 師生共同歸納 (1)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對話豐富的課文往往更能吸引觀眾。 (2)選擇課文要考慮文中人物的數量,故事的環境等因素。 5.教師啟發思考: 怎樣“分角色”呢 以《草船借箭》為例,我們班哪些同學適合表演諸葛亮、周瑜、魯肅這三個人物呢 為什么 (分角色) 6.學生交流后小結:分角色時,我們要考慮:(1)“演員”與角色的形象、性格的相似度是否比較高。(2)“演員”能否表現出角色的特點。 7.教師引導思考:結合我們前面觀看的視頻思考:要演好課本劇需要哪些準備呢?(怎么演) 8.學生交流后小結:關于怎么演,我們要考慮:(1)如何設計角色的臺詞、表情、動作等。(2)需要準備哪些服裝和道具。 教師引導:表演課本劇首先要有劇本,那么劇本的素材可以是文章或精彩片段。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可以當作劇本,那么我們要想演好課本劇,可以參照以下流程: 選課文——改編——排練(分角色、怎么演、服化道)——表演 同學們參與小組討論,全員探討口語交際的任務和要討論的內容。 小組討論:怎樣準備課本劇活動?(小組長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整理。)活動意圖:利用教材,直奔教學主題,能夠迅速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學習期待。活動三:師生合作,明確要求1.默讀教材第三部分的內容,引導交流:討論的時候,主持人和組員應該怎么做?請同學們用橫線在教材上畫出對主持人的要求,用波浪線畫出對組員的要求。 (1)學生默讀、圈畫后展開交流。 (2)師生共同總結。 ①對主持人的要求有:小組成員輪流主持,引導每一位組員發言,組內意見不統一時要組織協調并尊重大家的意見。 ②對組員的要求有: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意見不同時要協商一致。 2.師生合作,示范討論“選課文” 教師引導:討論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情況,例如:如果你是主持人,要怎樣引導大家積極發言?組員意見不同時,作為主持人要怎樣協調?作為組員,如果自己的意見和別人的意見出現分歧怎么辦?我請幾名同學演練一次討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主持人的做法和組員的表現,看看主持人哪些做法值得學習,組員的表現有哪些好的地方、哪些需要改進? 教師和幾個學生演練,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主持人的做法和小組成員的表現。 3.教師做主持人,與學生配合示范選課文環節的討論。 (1)主持人提出討論話題,引導每一位組員發表意見。 (2)當組員意見不一致時,主持人引導每一位組員說出自己的想法。 (3)主持人以“是否是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是否適合表演”為標準,組織組員再次討論,最終形成一致的看法。 4.引導學生評價:你覺得主持人的哪些做法值得學習?組員哪些地方做得好? 5.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主持人,要怎樣引導大家積極發言?組員意見不統一時,作為主持人要怎樣協調?作為組員,如果自己的意見和別人出現分歧怎么辦? 6.根據學生發言小結,形成評價表: 交流:主持人和組員應該怎么做? 總結適宜改編為劇本的課文的特點 對同學們的表現做出評價。活動意圖: 學生雖然已經了解劇本的基本形式,但編寫時往往會無從下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形式下探究方法,教師將學生感知到的方法進行概括、總結,幫助學生理清改編思路。活動四:分組練習,討論評價1.教師明確要求,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展開練習。 (1)四人小組中每一位同學分別主持“選課文”“分角色”“討論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服裝、道具的選擇”中的一個內容。 (2)課件出示時間要求,提示學生按規定的時間完成每個環節的討論,不說與話題無關的事情。 (3)事先確定每一個討論環節的主持人。 2.小組討論選課文:讓我們分步驟主持本組討論。 第一步,選定課文。由1號主持人主持討論,小組成員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3.小組討論分角色:故事選好了,現在進行第二步分角色。 請2號主持人主持本組組員分配角色。注意分配角色要根據演員特長和能力分派角色。 4.教師再次出示范例《草船借箭》,指導學生如何“討論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 5.教師引導:臺詞改編好了,請4號主持人組織完成“服裝道具”等舞臺說明的標注。 由4號主持人組織各小組討論選用道具、配樂等事情。(老師相機指導) 請四個小組分別上臺展示四個討論環節,師生對照評價表分別評價主持人和組員的表現。 明確要求,讓孩子們的評價有標準、有根據。 全班評選優秀小組、最佳主持人、最佳組員。 布置開展課本劇表演活動。 小組展開練習,明確表演課本劇的內容。 學生傾聽 小組試演,獨自修稿。 展示成果。 明確評價標準,做出自己的評價,全班同學都參與其中。 參與頒獎環節,增強參與興趣。活動意圖:將本環節的交際話題分步實施,逐層加深,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平等對話,多邊互動,語言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交際的能力得以真真切切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還結合具體實例適時滲透一些改編人物臺詞的方法,有效地化解了教學難點。然后,教師放手讓學生分組改編人物的臺詞,由扶到放,以法導練,學以致用,提升能力。作業:課后進行課本劇表演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