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一)(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熱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0 ℃的物體中的分子不做無規則運動B.存放過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內都有黑色顆粒,說明煤分子在做無規則的熱運動C.因為布朗運動的激烈程度跟溫度有關,所以布朗運動也叫作熱運動D.運動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比靜止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激烈2.(2023·鄭州市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熱湯水時發現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滾,說明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劇烈B.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所以兩個動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動能大的分子溫度高C.半杯水與半杯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要小于整個杯子的容積,說明液體分子之間有間隙D.兩分子由無窮遠逐漸靠近至距離最小的過程中,分子勢能先增大后減小3.在一定溫度下,某種氣體的分子速率分布應該是 ( )A.每個分子速率都相等B.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數目都很少C.在不同速率范圍內,分子數是相等的D.速率很大的分子數目很多,速率很小的分子數目很少4.關于溫度與內能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只要溫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就相同B.物體的溫度變化時,它的內能一定改變C.物體的溫度升高時,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D.物體的內能等于物體的動能與勢能的總和5.(2023·德州市第一中學高二月考)某氣體的摩爾質量是M,標準狀態下的摩爾體積為V,阿伏伽德羅常量為NA,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該氣體在標準狀態下的密度為B.該氣體每個分子的質量為C.每個氣體分子的體積為D.標準狀況下該氣體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為6.(2023·宿遷市高二月考)如圖所示,甲分子位于x軸上,乙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甲、乙兩分子間的作用力與兩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M、N、P、Q為x軸上四個特定的位置,現將甲分子從M處由靜止釋放,那么在甲分子從M運動到Q的過程中,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分子從M到N所受引力逐漸增大,分子加速度增大,分子勢能增大B.甲分子從N到P所受分子間作用力逐漸變小,分子加速度減小,分子勢能減小C.甲分子從N到Q所受分子間作用力先減小后增大,分子勢能先增大后減小D.甲分子從P到Q所受分子間作用力是斥力且逐漸增大,分子勢能減小7.一容積不變的容器內封閉一定質量的氮氣,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速率分布如圖所示,縱坐標表示各速率區間的氮氣分子數所占總分子數的百分比,橫坐標表示分子的速率,圖線甲為實線、圖線乙為虛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線甲對應的氮氣溫度較低B.圖線甲對應的氮氣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小C.由圖像能直接求出任意速率區間內氮氣分子數目D.同一溫度下,氮氣分子的速率呈現“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8.如圖所示是家庭生活中用壺燒水的情景。下列關于壺內分子運動和熱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溫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B.一定量100 ℃的水變成100 ℃的水蒸氣,其分子平均動能增加C.一定量氣體的內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D.一定量氣體如果失去容器的約束就會散開,這是因為氣體分子之間存在勢能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9.(2023·梅州市模擬)為了減少某病毒傳播,人們使用乙醇噴霧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如圖所示,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手部很快就干爽了,是由于液體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B.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與分子運動無關C.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運動的結果D.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體變為同溫度的氣體的過程中,分子間距與內能均增大10.(2023·新泰市第一中學高二月考)一定質量的某氣體在不同的溫度T1、T2、T3下分子速率分布圖如圖中的圖線1、2、3所示,圖中橫軸表示分子運動的速率v,縱軸表示某速率下的分子數Δn與總分子數n的比值,記為f(v),其中f(v)取最大值時的速率稱為最概然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3條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相同B.3條圖線溫度不同,且T1>T2>T3C.圖線3對應的分子平均動能最大D.最概然速率是氣體中分子最有可能具有的速率11.如圖所示為分子間的力隨分子間距離變化的關系圖像。設r0為A、B兩分子間引力和斥力平衡時的位置,現將A固定在O點,將B從與A相距0.5r0處由靜止釋放,在B遠離A的過程中,僅考慮A、B之間的作用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速度最大時,分子勢能最小B.B在運動過程中分子勢能一直減小C.B速度最大時,A對B的作用力為零D.引力和斥力均減小,但引力減小得更快三、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12.(8分)在“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 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純油酸0.5 mL,用滴管向量筒內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體積增加1 mL。若把一滴這樣的溶液滴入盛有水的淺盤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散開,穩定后形成單分子油膜的形狀如圖所示。(以下計算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1)(2分)若每一小方格的邊長為10 mm,則油酸薄膜的面積約為 m2; (2)(2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為 m3; (3)(2分)根據上述數據,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約為 m; (4)(2分)為了盡可能準確地估測出油酸分子的大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油酸濃度適當大一些B.油酸濃度適當小一些C.油酸擴散后立即繪出輪廓圖D.油酸擴散并待油膜形狀穩定后再繪出輪廓圖13.(12分)(2023·徐州市高二期中)科學家可以運用無規則運動的規律來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資料顯示,某種蛋白的摩爾質量為60 kg/mol,其分子可視為半徑為3.0×10-9 m的球,已知阿伏伽德羅常量為6.0×1023mol-1,請估算該蛋白的密度。(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14.(14分)(2023·徐州市高二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1.731 kg的月球土壤順利在預定區域著陸。月球土壤中的氦-3蘊藏量大,它是一種目前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原料。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m,氦-3的摩爾質量為M,阿伏伽德羅常量為NA(均為國際單位),求:(1)(6分)每個氦-3分子的質量m0;(2)(8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總個數。15.(16分)(2023·內蒙古通遼開魯縣第一中學高二檢測)轎車中的安全氣囊能有效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轎車在發生一定強度的碰撞時,疊氮化鈉(亦稱“三氮化鈉”,化學式NaN3)受撞擊完全分解產生鈉和氮氣而充入氣囊。若充入氮氣后安全氣囊的容積V=56 L,氣囊中氮氣的密度ρ=1.25 kg/m3,已知氮氣的摩爾質量M=28 g/mol,阿伏伽德羅常量NA=6×1023 mol-1,請估算:(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1)(5分)一個氮氣分子的質量m;(2)(5分)氣囊中氮氣分子的總個數N;(3)(6分)氣囊中氮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r。答案精析1.B [0 ℃的物體中的分子仍然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A錯誤;存放過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內都有黑色顆粒,說明煤分子在做無規則的熱運動,B正確;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固體小顆粒的運動,布朗運動不能叫作熱運動,C錯誤;物體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物體的運動是機械運動,運動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不一定比靜止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激烈,D錯誤。]2.C [做布朗運動的顆粒很小,用肉眼是觀察不到的,胡椒顆粒的運動不是布朗運動,而是因為水的對流形成的上下翻滾,故A錯誤;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是一個統計概念,對單個分子沒有意義,故B錯誤;半杯水與半杯酒精混合之后的總體積要小于整個杯子的容積,是因為液體分子間存在著間隙,故C正確;兩分子由無窮遠逐漸靠近至距離最小的過程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先表現為引力,后表現為斥力,所以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則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D錯誤。]3.B [盡管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速率大小各不相同,但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遵循統計規律。在任一時刻,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的個數所占總分子個數的比例相對較小,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現“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故A、C、D錯誤,B正確。]4.A [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只要溫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就相同,物體的溫度變化時,分子平均動能發生變化,但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溫度、體積、分子數有關,所以物體的溫度變化時,它的內能不一定改變。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并不是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故A正確,B、C錯誤;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物體的動能和勢能是宏觀量,與物體的內能無關,故D錯誤。]5.D [該氣體在標準狀態下的密度為,A錯誤;該氣體每個分子的質量為,B錯誤;每個氣體分子在標準狀況下占據的空間的體積為,C錯誤;標準狀況下該氣體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為,D正確。]6.B [甲分子從M到N一直受引力,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甲分子加速度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故A錯誤;甲分子從N到P分子間作用力逐漸變小,甲分子加速度減小,但仍為引力,分子間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故B正確;甲分子從N到Q分子間作用力先減小后增大,先是引力后是斥力,分子間作用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C錯誤;甲分子從P到Q分子間作用力是斥力且逐漸增大,甲分子加速度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故D錯誤。]7.D [溫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數所占比例越大,所以圖線甲的溫度高,氮氣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大,故A、B錯誤;由圖像可得出氮氣各速率區間的分子數所占總分子數的百分比,不能求出任意速率區間內氮氣分子數目,故C錯誤;由圖像可知,同一溫度下,氮氣分子的速率呈現“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故D正確。]8.C [氣體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變大,但是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選項A錯誤;一定量100 ℃的水變成100 ℃的水蒸氣,因溫度不變,則分子平均動能不變,選項B錯誤;一定量氣體的內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選項C正確;一定量氣體如果失去容器的約束就會散開,這是因為氣體分子間距離較大,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弱,通常認為,氣體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不受力而做勻速直線運動,因而氣體會充滿它能達到的整個空間,選項D錯誤。]9.AD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使用免洗洗手液時,手部很快就干爽了,這是擴散現象,故A正確;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擴散現象,是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不屬于布朗運動,故B、C錯誤;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體變為同溫度的氣體的過程中,分子平均動能不變,但是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大,分子勢能增大,則內能增大,故D正確。]10.ACD [3條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都是1,故A正確;因為溫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例越大,所以3條圖線對應的溫度關系為T111.AC [由0.5r0到r0過程中,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斥力,距離增大時,分子間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B的動能增加;當r>r0時,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作用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B的動能減小,所以r=r0時,B的動能最大,速度最大,此時分子勢能最小,A、B間作用力為零,A、C正確,B錯誤;B從與A相距0.5r0處由靜止釋放,B遠離A的過程中,距離增大,引力和斥力均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D錯誤。]12.(1)8.0×10-3 (2)1.0×10-11 (3)1.3×10-9 (4)BD解析 (1)每個小方格的面積為S1=1×10-4 m2,超過半格的按一格計算,小于半格的舍去,由題圖可估算油酸薄膜的面積約為S=80S1=80×10-4 m2=8.0×10-3 m2。(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V=××10-6 m3=1.0×10-11 m3。(3)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慮分子間的空隙,則油酸分子的直徑約為d== m≈1.3×10-9 m。(4)為能形成單分子油膜,油酸濃度應適當小一些;繪制輪廓圖應在油酸擴散并待油膜形狀穩定后進行,B、D正確,A、C錯誤。13.9×102 kg/m3解析 根據公式ρ=,V=V0NA,V0=πR3其中R=3.0×10-9 m,M=60 kg/mol,解得ρ≈9×102 kg/m3。14.(1) (2)解析 (1)每個氦-3分子的質量為m0=(2)已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m,則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1.731m,則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總個數為N=。15.(1)5×10-26 kg (2)2×1024 (3)3×10-9 m解析 (1)一個氮氣分子的質量m=解得m=5×10-26 kg(2)設氣囊內氮氣的物質的量為n,則有n=,N=nNA解得N=2×1024個(3)氣體分子間距較大,可以認為每個分子占據的空間為邊長是r的立方體,則有r3=,解得r=3×10-9 m。(共36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一)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熱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0 ℃的物體中的分子不做無規則運動B.存放過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內都有黑色顆粒,說明煤分子在做無規則的熱運動C.因為布朗運動的激烈程度跟溫度有關,所以布朗運動也叫作熱運動D.運動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比靜止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激烈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0 ℃的物體中的分子仍然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A錯誤;存放過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內都有黑色顆粒,說明煤分子在做無規則的熱運動,B正確;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固體小顆粒的運動,布朗運動不能叫作熱運動,C錯誤;物體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物體的運動是機械運動,運動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不一定比靜止物體中的分子熱運動激烈,D錯誤。1314152.(2023·鄭州市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熱湯水時發現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滾,說明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劇烈B.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所以兩個動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動能大的分子溫度高C.半杯水與半杯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要小于整個杯子的容積,說明液體分子之間有間隙D.兩分子由無窮遠逐漸靠近至距離最小的過程中,分子勢能先增大后減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做布朗運動的顆粒很小,用肉眼是觀察不到的,胡椒顆粒的運動不是布朗運動,而是因為水的對流形成的上下翻滾,故A錯誤;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是一個統計概念,對單個分子沒有意義,故B錯誤;半杯水與半杯酒精混合之后的總體積要小于整個杯子的容積,是因為液體分子間存在著間隙,故C正確;兩分子由無窮遠逐漸靠近至距離最小的過程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先表現為引力,后表現為斥力,所以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則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D錯誤。1314153.在一定溫度下,某種氣體的分子速率分布應該是A.每個分子速率都相等B.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數目都很少C.在不同速率范圍內,分子數是相等的D.速率很大的分子數目很多,速率很小的分子數目很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盡管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速率大小各不相同,但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遵循統計規律。在任一時刻,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的個數所占總分子個數的比例相對較小,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現“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故A、C、D錯誤,B正確。14154.關于溫度與內能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只要溫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就相同B.物體的溫度變化時,它的內能一定改變C.物體的溫度升高時,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D.物體的內能等于物體的動能與勢能的總和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只要溫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就相同,物體的溫度變化時,分子平均動能發生變化,但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溫度、體積、分子數有關,所以物體的溫度變化時,它的內能不一定改變。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并不是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故A正確,B、C錯誤;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物體的動能和勢能是宏觀量,與物體的內能無關,故D錯誤。1314155.(2023·德州市第一中學高二月考)某氣體的摩爾質量是M,標準狀態下的摩爾體積為V,阿伏伽德羅常量為NA,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該氣體在標準狀態下的密度為B.該氣體每個分子的質量為C.每個氣體分子的體積為D.標準狀況下該氣體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為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該氣體在標準狀態下的密度為,A錯誤;該氣體每個分子的質量為,B錯誤;每個氣體分子在標準狀況下占據的空間的體積為,C錯誤;標準狀況下該氣體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為,D正確。14156.(2023·宿遷市高二月考)如圖所示,甲分子位于x軸上,乙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甲、乙兩分子間的作用力與兩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M、N、P、Q為x軸上四個特定的位置,現將甲分子從M處由靜止釋放,那么在甲分子從M運動到Q的過程中,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甲分子從M到N所受引力逐漸增大,分子加速度增大,分子勢能增大B.甲分子從N到P所受分子間作用力逐漸變小,分子加速度減小,分子勢能減小C.甲分子從N到Q所受分子間作用力先減小后增大,分子勢能先增大后減小D.甲分子從P到Q所受分子間作用力是斥力且逐漸增大,分子勢能減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甲分子從M到N一直受引力,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甲分子加速度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故A錯誤;甲分子從N到P分子間作用力逐漸變小,甲分子加速度減小,但仍為引力,分子間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故B正確;甲分子從N到Q分子間作用力先減小后增大,先是引力后是斥力,分子間作用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C錯誤;131415123456789101112甲分子從P到Q分子間作用力是斥力且逐漸增大,甲分子加速度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故D錯誤。1314157.一容積不變的容器內封閉一定質量的氮氣,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速率分布如圖所示,縱坐標表示各速率區間的氮氣分子數所占總分子數的百分比,橫坐標表示分子的速率,圖線甲為實線、圖線乙為虛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線甲對應的氮氣溫度較低B.圖線甲對應的氮氣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小C.由圖像能直接求出任意速率區間內氮氣分子數目D.同一溫度下,氮氣分子的速率呈現“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溫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數所占比例越大,所以圖線甲的溫度高,氮氣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大,故A、B錯誤;由圖像可得出氮氣各速率區間的分子數所占總分子數的百分比,不能求出任意速率區間內氮氣分子數目,故C錯誤;由圖像可知,同一溫度下,氮氣分子的速率呈現“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故D正確。1314158.如圖所示是家庭生活中用壺燒水的情景。下列關于壺內分子運動和熱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氣體溫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B.一定量100 ℃的水變成100 ℃的水蒸氣,其分子平均動能增加C.一定量氣體的內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D.一定量氣體如果失去容器的約束就會散開,這是因為氣體分子之間存在勢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氣體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變大,但是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選項A錯誤;一定量100 ℃的水變成100 ℃的水蒸氣,因溫度不變,則分子平均動能不變,選項B錯誤;一定量氣體的內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選項C正確;一定量氣體如果失去容器的約束就會散開,這是因為氣體分子間距離較大,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弱,通常認為,氣體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不受力而做勻速直線運動,因而氣體會充滿它能達到的整個空間,選項D錯誤。131415二、多項選擇題9.(2023·梅州市模擬)為了減少某病毒傳播,人們使用乙醇噴霧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如圖所示,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手部很快就干爽了,是由于液體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B.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與分子運動無關C.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運動的結果D.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體變為同溫度的氣體的過程中,分子間距與內能均增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使用免洗洗手液時,手部很快就干爽了,這是擴散現象,故A正確;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擴散現象,是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不屬于布朗運動,故B、C錯誤;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體變為同溫度的氣體的過程中,分子平均動能不變,但是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大,分子勢能增大,則內能增大,故D正確。13141510.(2023·新泰市第一中學高二月考)一定質量的某氣體在不同的溫度T1、T2、T3下分子速率分布圖如圖中的圖線1、2、3所示,圖中橫軸表示分子運動的速率v,縱軸表示某速率下的分子數Δn與總分子數n的比值,記為f(v),其中f(v)取最大值時的速率稱為最概然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3條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相同B.3條圖線溫度不同,且T1>T2>T3C.圖線3對應的分子平均動能最大D.最概然速率是氣體中分子最有可能具有的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3條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都是1,故A正確;因為溫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例越大,所以3條圖線對應的溫度關系為T1均動能越大,故圖線3對應的分子平均動能最大,故B錯誤,C正確;由題意知,f(v)取最大值時的速率稱為最概然速率,即此速率的分子數所占比例最大,故最概然速率是氣體中分子最有可能具有的速率,故D正確。13141511.如圖所示為分子間的力隨分子間距離變化的關系圖像。設r0為A、B兩分子間引力和斥力平衡時的位置,現將A固定在O點,將B從與A相距0.5r0處由靜止釋放,在B遠離A的過程中,僅考慮A、B之間的作用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速度最大時,分子勢能最小B.B在運動過程中分子勢能一直減小C.B速度最大時,A對B的作用力為零D.引力和斥力均減小,但引力減小得更快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由0.5r0到r0過程中,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斥力,距離增大時,分子間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B的動能增加;當r>r0時,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作用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B的動能減小,所以r=r0時,B的動能最大,速度最大,此時分子勢能最小,A、B間作用力為零,A、C正確,B錯誤;B從與A相距0.5r0處由靜止釋放,B遠離A的過程中,距離增大,引力和斥力均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D錯誤。131415三、非選擇題12.在“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 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純油酸0.5 mL,用滴管向量筒內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體積增加1 mL。若把一滴這樣的溶液滴入盛有水的淺盤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散開,穩定后形成單分子油膜的形狀如圖所示。(以下計算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若每一小方格的邊長為10 mm,則油酸薄膜的面積約為 m2; 1234567891011121314158.0×10-3每個小方格的面積為S1=1×10-4 m2,超過半格的按一格計算,小于半格的舍去,由題圖可估算油酸薄膜的面積約為S=80S1=80×10-4 m2=8.0×10-3 m2。(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為________ m3; 1234567891011121314151.0×10-11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V=××10-6 m3=1.0×10-11 m3。(3)根據上述數據,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約為 m; 1234567891011121314151.3×10-9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慮分子間的空隙,則油酸分子的直徑約為d== m≈1.3×10-9 m。123456789101112131415(4)為了盡可能準確地估測出油酸分子的大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油酸濃度適當大一些B.油酸濃度適當小一些C.油酸擴散后立即繪出輪廓圖D.油酸擴散并待油膜形狀穩定后再繪出輪廓圖BD為能形成單分子油膜,油酸濃度應適當小一些;繪制輪廓圖應在油酸擴散并待油膜形狀穩定后進行,B、D正確,A、C錯誤。13.(2023·徐州市高二期中)科學家可以運用無規則運動的規律來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資料顯示,某種蛋白的摩爾質量為60 kg/mol,其分子可視為半徑為3.0×10-9 m的球,已知阿伏伽德羅常量為6.0×1023mol-1,請估算該蛋白的密度。(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9×102 kg/m3根據公式ρ=,V=V0NA,V0=πR3其中R=3.0×10-9 m,M=60 kg/mol,解得ρ≈9×102 kg/m3。14.(2023·徐州市高二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1.731 kg的月球土壤順利在預定區域著陸。月球土壤中的氦-3蘊藏量大,它是一種目前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原料。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m,氦-3的摩爾質量為M,阿伏伽德羅常量為NA(均為國際單位),求:(1)每個氦-3分子的質量m0;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每個氦-3分子的質量為m0=(2)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總個數。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已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m,則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1.731m,則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總個數為N=。15.(2023·內蒙古通遼開魯縣第一中學高二檢測)轎車中的安全氣囊能有效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轎車在發生一定強度的碰撞時,疊氮化鈉(亦稱“三氮化鈉”,化學式NaN3)受撞擊完全分解產生鈉和氮氣而充入氣囊。若充入氮氣后安全氣囊的容積V=56 L,氣囊中氮氣的密度ρ=1.25 kg/m3,已知氮氣的摩爾質量M=28 g/mol,阿伏伽德羅常量NA=6×1023 mol-1,請估算:(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一個氮氣分子的質量m;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5×10-26 kg一個氮氣分子的質量m=解得m=5×10-26 kg(2)氣囊中氮氣分子的總個數N;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2×1024設氣囊內氮氣的物質的量為n,則有n=,N=nNA解得N=2×1024個(3)氣囊中氮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r。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3×10-9 m氣體分子間距較大,可以認為每個分子占據的空間為邊長是r的立方體,則有r3=,解得r=3×10-9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一).docx 章末檢測試卷(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