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周周練一一、選擇題1.2023年,河北地區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現,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該遺址所處時代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有( )①新石器的使用沒能改變低下的生產力狀況②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生活資料③建立了最早的國家,社會成員開始分化④氏族是當時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新石器時代相比舊石器時代生產力有提高,但是原始社會仍然是生產力水平低下,新石器指的是生產工具,屬于生產力,不屬于生產關系,①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可知該遺址所處的時代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生活資料;氏族是當時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屬于新石器時代的社會生產關系,②④符合題意。新石器時代還屬于原始社會,最早的國家建立在奴隸社會,③表述錯誤。2.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第203、205條規定:“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須罰銀一明那(古巴比倫王國的貨幣單位)。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處割耳之刑。”由此可見( )①法律的制定對奴隸主和奴隸是不平等的 ②國家都是只屬于少數人的 ③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④奴隸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隸主的階級壓迫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須罰銀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處割耳之刑。”這說明法律的制定對奴隸主和奴隸是不平等的,同時也說明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①③符合題意。②表述絕對,排除。奴隸毫無人身自由,④錯誤。3.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戰亂使更多的農民被豪強地主所控制,他們不僅要為地主耕種土地、繳納地租,還要服勞役,戰亂時則武裝為私兵,不單立戶口,而依附于主家戶籍,世代相襲,非自贖或主人放免不得脫籍,但他們又都有自己的財產,并且不像奴隸那樣可以被買賣。由此可知,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中農民( )①廣泛推廣和使用鐵制農具等 ②勞動成果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 ③剩余價值在生產過程中被地主占有 ④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占有少量土地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封建社會生產關系情況,排除①。“封建制度下的一些農民被豪強地主所控制,非自贖或主人放免不得脫籍,但他們又都有自己的財產,并且不像奴隸那樣可以被買賣”,由此可知,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中農民勞動成果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占有少量土地,②④正確。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沒有任何生產資料,被迫出賣成為商品的勞動力,資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在封建社會不存在剩余價值,該選項表述本身錯誤,③排除。4.中國古代以禮治國,禮制是國家政治制度的基礎。唐《天圣營繕令》規定:三品以上堂舍不得過五間九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過五間七架。明朝大致延續了唐朝的規定,違禮制者,依僭越之罪處罰。該規定( )①規范了地主階級內部關系 ②緩和了封建社會階級矛盾 ③體現了禮制的至高無上性 ④體現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唐《天圣營繕令》規定規范了地主階級內部關系,體現了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之一即森嚴的等級制度,①④符合題意。這一規定是對地主階級內部關系的規范,而沒有緩和封建社會階級矛盾,②排除。在封建社會,君主的權力才是至高無上的,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5.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誕生于封建社會的晚期,它帶來的先進生產方式和以自由平等思想為基礎的先進思想都成為了今天社會的文明進步標志。尤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大發展,促進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使整個世界連為一體。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資本主義社會廢除了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 ②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③地主階級和資本家的矛盾依然尖銳 ④社會基本矛盾是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在資本主義社會,廢除了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①②正確。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社會基本矛盾依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③④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6.有學者指出,經濟危機是“市場趕不上生產的腳步”的結果,其爆發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經濟一直陷入危機之中,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迭”。其意在說明( )A.經濟危機的爆發是供大于求造成的B.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可以避免的C.生產的發展抑制了市場的擴大D.經濟危機的爆發有其周期性答案 D解析 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的根本性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A錯誤。資本主義無法消除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源,因而經濟危機會周期性地爆發,“可以避免的”表述錯誤,B排除。C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題目中沒有闡述生產的發展抑制了市場的擴大,排除。經濟危機是“市場趕不上生產的腳步”的結果,其爆發也是不可避免的,其過程就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迭”,其意在說明經濟危機的爆發有其周期性,D正確。7.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財產多一些,不會消除奴隸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同樣,也不會消除雇傭工人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由于資本積累而提高的勞動價格,實際上不過表明,雇傭工人為自己鑄造的金鎖鏈已經夠長夠重,容許把它略微放松一點。”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有( )①工人階級的生活質量、社會地位得到絕對改觀 ②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階級關系 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人最終能改變受剝削的地位 ④資本家支付“高工資”是以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為前提的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社會地位得到絕對改觀”表述錯誤,排除①。材料說明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階級關系,②正確。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有改變,工人就不會改變受剝削的地位,③錯誤。資本家讓工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給工人支付“高工資”,但這些都是以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為前提的,④正確。故選B。8.空想社會主義是現代社會主義思想的來源之一。下列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空想社會主義者強調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B.空想社會主義是與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C.空想社會主義者離開階級斗爭去設計、談論和實踐社會主義D.空想社會主義者從道德情感出發去批判資本主義、設想社會主義藍圖答案 A解析 空想社會主義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A項理解錯誤,符合題意。9.恩格斯晚年在總結馬克思的偉大功績時說,馬克思的貢獻有兩個,一個是發現唯物史觀,一個是發現剩余價值。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 )①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②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③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④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①③當選;《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②④不符合題意。10.1892年波蘭版《共產黨宣言》序言稱:《宣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測量歐洲大陸大工業發展的一種尺度……根據《宣言》用某國文字銷行的份數,不僅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工人運動的狀況,而且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大工業發展的程度。下列關于《共產黨宣言》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②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 ③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④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①②是《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可選;③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意義,④是二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的意義,皆不符合題意。11.十月革命是無產階級的一次大革命,是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由共產主義理論作指導的一次大革命,它為以后社會主義革命提供了典范,掀開了社會主義革命新的篇章,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新紀元的開啟表現在( )①使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 ②為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具體可行的道路 ③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 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①錯誤。十月革命是俄國的革命道路,不會為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具體可行的道路,②錯誤。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③④正確。12.進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表明( )①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 ②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 ③社會主義的發展必定一帆風順④社會主義的力量已超過資本主義的力量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說明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①②符合題意。社會主義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③錯誤。材料不能得出社會主義的力量已超過資本主義力量,④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3.1989年前后,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制度隨之發生根本性變化。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據此,有人認為,資本主義戰勝了社會主義,“歷史已經終結”。不過,東歐劇變三十年,突如其來然而又是必然而至的世界性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打破了資本主義千年王國的夢幻。縱觀改革開放的中國,卻出現了一番“西方不亮東方亮”“風景這邊獨好”的景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世界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標志著社會主義運動駛出低谷,馬克思主義彰顯出真理的強大威力。你對“歷史終結論”持何種態度?結合上述材料,運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相關知識談談對這一觀點的認識。答案 (1)歷史終結論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偏見,是錯誤的。(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東歐劇變以來的三十余年間,資本主義世界籠罩在世界性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的陰影中難以自拔,這是由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尖銳化所導致的。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成功,世界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標志著社會主義運動走出了低谷,反映了歷史發展的趨勢。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周周練一一、選擇題1.2023年,河北地區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現,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該遺址所處時代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有( )①新石器的使用沒能改變低下的生產力狀況②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生活資料③建立了最早的國家,社會成員開始分化④氏族是當時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解析 新石器時代相比舊石器時代生產力有提高,但是原始社會仍然是生產力水平低下,新石器指的是生產工具,屬于生產力,不屬于生產關系,①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可知該遺址所處的時代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生活資料;氏族是當時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屬于新石器時代的社會生產關系,②④符合題意。新石器時代還屬于原始社會,最早的國家建立在奴隸社會,③表述錯誤。2.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第203、205條規定:“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須罰銀一明那(古巴比倫王國的貨幣單位)。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處割耳之刑。”由此可見( )①法律的制定對奴隸主和奴隸是不平等的 ②國家都是只屬于少數人的 ③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④奴隸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隸主的階級壓迫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解析 “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須罰銀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處割耳之刑。”這說明法律的制定對奴隸主和奴隸是不平等的,同時也說明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①③符合題意。②表述絕對,排除。奴隸毫無人身自由,④錯誤。A3.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戰亂使更多的農民被豪強地主所控制,他們不僅要為地主耕種土地、繳納地租,還要服勞役,戰亂時則武裝為私兵,不單立戶口,而依附于主家戶籍,世代相襲,非自贖或主人放免不得脫籍,但他們又都有自己的財產,并且不像奴隸那樣可以被買賣。由此可知,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中農民( )①廣泛推廣和使用鐵制農具等 ②勞動成果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 ③剩余價值在生產過程中被地主占有 ④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占有少量土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 材料反映封建社會生產關系情況,排除①。“封建制度下的一些農民被豪強地主所控制,非自贖或主人放免不得脫籍,但他們又都有自己的財產,并且不像奴隸那樣可以被買賣”,由此可知,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中農民勞動成果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占有少量土地,②④正確。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沒有任何生產資料,被迫出賣成為商品的勞動力,資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在封建社會不存在剩余價值,該選項表述本身錯誤,③排除。4.中國古代以禮治國,禮制是國家政治制度的基礎。唐《天圣營繕令》規定:三品以上堂舍不得過五間九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過五間七架。明朝大致延續了唐朝的規定,違禮制者,依僭越之罪處罰。該規定( )①規范了地主階級內部關系 ②緩和了封建社會階級矛盾 ③體現了禮制的至高無上性 ④體現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 唐《天圣營繕令》規定規范了地主階級內部關系,體現了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之一即森嚴的等級制度,①④符合題意。這一規定是對地主階級內部關系的規范,而沒有緩和封建社會階級矛盾,②排除。在封建社會,君主的權力才是至高無上的,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5.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誕生于封建社會的晚期,它帶來的先進生產方式和以自由平等思想為基礎的先進思想都成為了今天社會的文明進步標志。尤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大發展,促進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使整個世界連為一體。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資本主義社會廢除了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 ②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③地主階級和資本家的矛盾依然尖銳 ④社會基本矛盾是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解析 在資本主義社會,廢除了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①②正確。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社會基本矛盾依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③④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6.有學者指出,經濟危機是“市場趕不上生產的腳步”的結果,其爆發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經濟一直陷入危機之中,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迭”。其意在說明( )A.經濟危機的爆發是供大于求造成的B.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可以避免的C.生產的發展抑制了市場的擴大D.經濟危機的爆發有其周期性D解析 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的根本性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A錯誤。資本主義無法消除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源,因而經濟危機會周期性地爆發,“可以避免的”表述錯誤,B排除。C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題目中沒有闡述生產的發展抑制了市場的擴大,排除。經濟危機是“市場趕不上生產的腳步”的結果,其爆發也是不可避免的,其過程就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迭”,其意在說明經濟危機的爆發有其周期性,D正確。7.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財產多一些,不會消除奴隸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同樣,也不會消除雇傭工人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由于資本積累而提高的勞動價格,實際上不過表明,雇傭工人為自己鑄造的金鎖鏈已經夠長夠重,容許把它略微放松一點。”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有( )①工人階級的生活質量、社會地位得到絕對改觀 ②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階級關系 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人最終能改變受剝削的地位 ④資本家支付“高工資”是以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為前提的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 “社會地位得到絕對改觀”表述錯誤,排除①。材料說明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階級關系,②正確。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有改變,工人就不會改變受剝削的地位,③錯誤。資本家讓工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給工人支付“高工資”,但這些都是以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為前提的,④正確。故選B。8.空想社會主義是現代社會主義思想的來源之一。下列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空想社會主義者強調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B.空想社會主義是與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C.空想社會主義者離開階級斗爭去設計、談論和實踐社會主義D.空想社會主義者從道德情感出發去批判資本主義、設想社會主義藍圖解析 空想社會主義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A項理解錯誤,符合題意。A9.恩格斯晚年在總結馬克思的偉大功績時說,馬克思的貢獻有兩個,一個是發現唯物史觀,一個是發現剩余價值。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 )①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②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③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④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解析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①③當選;《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②④不符合題意。10.1892年波蘭版《共產黨宣言》序言稱:《宣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測量歐洲大陸大工業發展的一種尺度……根據《宣言》用某國文字銷行的份數,不僅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工人運動的狀況,而且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大工業發展的程度。下列關于《共產黨宣言》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②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 ③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④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 ①②是《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可選;③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意義,④是二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的意義,皆不符合題意。A11.十月革命是無產階級的一次大革命,是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由共產主義理論作指導的一次大革命,它為以后社會主義革命提供了典范,掀起了社會主義革命新的篇章,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新紀元的開啟表現在( )①使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 ②為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具體可行的道路 ③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 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①錯誤。十月革命是俄國的革命道路,不會為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具體可行的道路,②錯誤。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③④正確。A12.進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表明( )①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 ②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 ③社會主義的發展必定一帆風順 ④社會主義的力量已超過資本主義的力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說明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①②符合題意。社會主義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③錯誤。材料不能得出社會主義的力量已超過資本主義力量,④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3.1989年前后,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制度隨之發生根本性變化。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據此,有人認為,資本主義戰勝了社會主義,“歷史已經終結”。不過,蘇東劇變三十年,突如其來然而又是必然而至的世界性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打破了資本主義千年王國的夢幻。縱觀改革開放的中國,卻出現了一番“西方不亮東方亮”“風景這邊獨好”的景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世界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標志著社會主義運動駛出低谷,馬克思主義彰顯出真理的強大威力。你對“歷史終結論”持何種態度?結合上述材料,運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相關知識談談對這一觀點的認識。答案 (1)歷史終結論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偏見,是錯誤的。(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蘇東劇變以來的三十余年間,資本主義世界籠罩在世界性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的陰影中難以自拔,這是由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尖銳化所導致的。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成功,世界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標志著社會主義運動走出了低谷,反映了歷史發展的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周周練一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周周練一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