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1 向量的數量積【學習目標】1.了解平面向量夾角的概念.(數學抽象)2.掌握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公式.(邏輯推理)3.理解投影向量、投影數量的幾何意義.(直觀想象)【自主預習】 小明在雪地里,用雪橇拉著妹妹玩耍,在他的拉力F的作用下,雪橇產生了一段位移s.閱讀教材,結合上述情境回答下列問題.1.如何計算這個力所做的功 2.力做功的大小與哪些量有關 3.向量數量積的運算結果是什么 4.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數量一定是正數嗎 5.向量夾角的范圍是什么 1.已知△ABC為等邊三角形,則與的夾角為( ). A.120° B.60°C.30° D.-60°2.等邊三角形ABC的邊長為1,=a,=b,則a·b=( ).A. - B.C.- D.3.已知|a|=2,b在a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為-2a,則a·b=( ).A.4 B.8C.-8 D.-44.已知a,b的夾角為,|a|=1,|b|=2,則a在b方向上的投影數量為 . 【合作探究】 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小明用紙片制作了一個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ABC,如圖所示.問題1:圖中與的夾角是多少 問題2:仿照力做功的公式,如何計算· 問題3:向量的數量積的運算結果與線性運算的運算結果有什么不同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作=a,=b,向量a與b的夾角∠AOB記為或θ(0°≤θ≤180°).|a||b|·cos θ稱為a與b的數量積(或內積),記作a·b,即a·b=|a||b|cos=|a||b|cos θ.規定:零向量與任一向量的數量積等于 . 特別提醒:(1)“·”是數量積的運算符號,既不能省略不寫,也不能寫成“×”.(2)數量積的結果為數量,不再是向量.(3)向量數量積的正負由兩個向量的夾角θ決定:當θ是零角或銳角時,數量積為正;當θ是鈍角或平角時,數量積為負;當θ是直角時,數量積等于零.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1,求:(1)·;(2)·.【方法總結】用定義法求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若已知向量的模及其夾角,則直接利用公式a·b=|a||b|cos θ求解.運用此法計算數量積的關鍵是正確確定兩個向量的夾角,條件是兩向量的始點必須重合,否則,要先通過平移使得兩向量符合以上條件.設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c,=a,=b,求a·b+b·c+c·a. 投影向量如圖,線段AB在直線l上的投影如下.問題1:圖中的線段A1B1叫作什么 問題2:設直線AB與直線l的夾角為θ,那么|A1B1|與|AB|,θ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1.投影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作=a,=b,過點A向直線OB作垂線,垂足為A',得向量γ=',γ稱為a在b上的投影向量,|a|cos稱為投影向量γ的數量,也稱為向量a在向量b方向上的投影數量,可以表示為a·.2.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幾何意義a的長度|a|與b在a方向上的投影數量|b|cos θ的乘積;或b的長度|b|與a在b方向上的投影數量|a|cos θ的乘積.(1)已知|a|=,b為單位向量,a與b的夾角為135°,則a在b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 ).A.- B.-1 C.1 D.(2)已知|a|=6,e為單位向量,a與e的夾角為,則向量a在向量e上的投影向量為 . 【方法總結】關于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幾何意義的兩點注意事項(1)向量a在b所在直線上的投影是一個向量,向量a在b所在直線上的投影向量的模是一個實數;(2)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的模是|a|·|cos|,向量b在向量a上的投影向量的模是|b|·|cos|,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如圖,已知向量a與b,其中|a|=3,|b|=4,且a與b的夾角θ=150°.(1)求a·b;(2)畫圖說明b在a上的投影向量;(3)求向量b在a上的投影數量.【隨堂檢測】1.已知單位向量a,b的夾角為60°,則a·b=( ).A. B.C.1 D.-2.若|a|=4,|b|=2,a和b的夾角為30°,則a在b方向上的投影數量為( ).A.2 B. C.2 D.43.已知平面上三點A,B,C滿足||=3,||=4,||=5,求·+·+·的值.參考答案課時1 向量的數量積自主預習·悟新知預學憶思1.W=|F||s|cos θ.2.與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它們之間的夾角有關.3.向量數量積的運算結果是實數.4.不一定,可正、可負、可為0.5.[0,π].自學檢測1.A 【解析】因為△ABC為等邊三角形,所以與的夾角為 60°,與的夾角和與的夾角互補,為 120°.2.A 【解析】∵a·b=1×1×cos=-,故選A.3.C 【解析】由|a|=2得|-2a|=4,根據b在a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為-2a,可知b在a方向上的投影數量為-4,故根據數量積的幾何意義,a·b等于|a|與b在a方向上的投影數量的乘積,故a·b=2 ×(-4)=-8,故選C.4. 【解析】由題意可得a在b方向上的投影數量為|a|cos=1 ×=.合作探究·提素養探究1 情境設置問題1:與的夾角是∠ABC的補角,而∠ABC=60°,故與的夾角為120°.問題2:根據力做功的公式,得·=||·||·cos∠BAC=2×2×cos 60°=2.問題3:數量積的運算結果是實數,線性運算的運算結果是向量.新知生成0新知運用例1 【解析】(1)∵與的夾角為60°,∴·=||||cos 60°=1×1×=.(2)∵與的夾角為60°,∴·=||||cos 60°=1×1×=.鞏固訓練 【解析】∵|a|=|b|=|c|=,且a與b,b與c,c與a的夾角均為120°,∴a·b+b·c+c·a=××cos 120°×3=-3.探究2 情境設置問題1:線段A1B1叫作線段AB在直線l上的投影線段.問題2:|A1B1|=|AB|cos θ.新知運用例2 (1)C (2)-3e 【解析】(1)因為|a|=,b為單位向量,a與b的夾角為135°,所以a在b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a||cos|=×|cos 135°|=×-=1.故選C.(2)因為|a|=6,=,所以向量a在向量e上的投影向量為|a|cos·e=6×-·e=-3e.鞏固訓練 【解析】(1)a·b=|a||b|cos θ=3×4×cos 150°=12×=-6.(2)如圖所示,作=a,=b,過點B作直線OA的垂線,垂足為B1,即b在a上的投影向量.(3)因為|b|cos θ=4×-=-2,所以向量b在a上的投影數量為-2.隨堂檢測·精評價1.A 【解析】a·b=1×1×cos 60°=.2.C 【解析】a在b方向上的投影數量為|a|cos 30°=2.故選C.3.【解析】由條件知∠ABC=90°,所以原式=0+4×5cos(180°-C)+5×3cos(180°-A)=-20cos C-15cos A=-20×-15×=-16-9=-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