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課件 政治(共61張PPT)大單元10 辯證法與辯證思維 課時2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辯證分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課件 政治(共61張PPT)大單元10 辯證法與辯證思維 課時2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辯證分合

資源簡介

(共61張PPT)
課時2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辯證分合
高考風向標
考點 考題 考情分析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 2024·山東卷,9;2024·安徽卷,20(2); 2023·廣東卷,11、20(1);2023·山東卷,11、18(2);2023·北京卷,16;2023·河北卷,8;2023·福建卷,16(1);2023·湖南卷,20(1);2022·山東卷,7 高考選擇題命題素材形式多樣,如漫畫、古詩詞等傳統文化、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等,著重考查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思維的含義、分析與綜合等。非選擇題的考查點主要集中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等知識點上,有時與選擇性必修3中的辯證思維知識結合起來進行考查
辯證分合 2024·安徽卷,16;2024·新課標卷, 39(2);2024·湖北卷,19(2);2024·廣東卷,20(2);2024·甘肅卷,20(2)
考點一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
統攬主干知識
1.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
關系 同一性 斗爭性
區 別 含義 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
表現 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特點 相對的 絕對的
關系 同一性 斗爭性
聯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方法論 ①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應促進有利轉化,防止不利轉化 ②矛盾雙方的對立與統一不可分割,要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2.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
3.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關系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區別 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
聯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貫通,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關系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方法論 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次要矛盾 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點和主流。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 提醒 圖解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4.如何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關鍵——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點、本質以及該事物存在的具體條件。(對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體分析;對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的特點作具體分析;對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體分析)
(2)重要條件——要在運動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只有在運動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在分析每一個具體矛盾時,一定要“事事”“時時”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離開時間、地點和條件,就無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提醒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一切從實際出發
關系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切從實際出發
區別 側重點 側重于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反對“一刀切” 側重于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
角度 辯證法 唯物論
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規律的客觀性
聯系 ①二者都突出強調了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去認識事物的不同性質,都是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 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礎和前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體現和必然結果 5.全面把握矛盾分析法
【跨模塊融合】把握世界的規律
[易錯易混查漏補缺]
1.(2023·河北卷,8②)后浪是靠不斷推動前浪的前行,而最終讓自己成為了前浪。前浪與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絕對的,相互排斥是相對的。(  )
糾正 矛盾的統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故前浪與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相對的,相互排斥是絕對的。
2.(2023·海南卷,2③)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具有普遍性的現代化新模式。(  )
糾正 中國式現代化是根據中國的國情提出的,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的現代化新模式。
3.(2023·湖南卷,9②)湖南“時間”到中國力量是共性到個性的轉化。(  )
糾正 湖南“時間”到中國力量,是個性到共性的轉化。
4.(2021·北京卷,6A)草坪汀步作為園林道路其個性寓于路的共性之中。(  )
糾正 共性寓于個性之中。
5.(2022·廣東卷,15④)主要矛盾決定事物性質,做事情要分清主次。(  )
糾正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提升能力素養
典題1 (2024·山東卷,10)2024年,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地旅游市場表現亮眼,彰顯出縣域小城文旅的巨大潛力。梳理這些“表現亮眼”之地發現,這些地方都凸顯出“底蘊”“個性化”“性價比”三個關鍵詞。從哲學上看,探索縣域小城文旅火熱的“密碼”,是因為(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導具體實踐 ②本質通過現象表現出來,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是認識的根本目的 ③借助抽象思維獲得理性認識,能夠揭示事物自身的規律性 ④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區分開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解析 探索縣域小城文旅火熱的“密碼”,找到共性,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導具體實踐,①正確;本質通過現象表現出來,但認識的根本目的是指導實踐,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是認識的根本任務,②排除;抽象思維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通過梳理“亮眼之地”發現縣域小城都凸顯出“底蘊”“個性化”“性價比”三個關鍵詞,體現了借助抽象思維獲得理性認識,能夠揭示事物自身的規律性,③正確;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縣域小城文旅都凸顯出“底蘊”“個性化”“性價比”三個關鍵詞,體現了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區分開來”強調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不符合題意,④排除。
[思維拓展](1)如果把②修改為“本質通過現象表現出來,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是認識的根本任務”,則入選。
(2)如果把①修改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導具體實踐”,則不選。
典題2 (2022·山東卷,7)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歷法。陰歷反映的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規律,能反映潮汐,可指導海事活動;二十四節氣則是反映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陽歷”,能反映四季交替和氣候特征,可指導農業生產。通過設置閏月協調回歸年與朔望月之間的天數,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陰陽”和諧,融為一體。中國歷法智慧所蘊含的哲理是(  )
①正確認識是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相統一的基礎 ②人對世界的認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 ③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是規律起作用的前提條件 ④要在斗爭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爭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析 實踐是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相統一的基礎,①錯誤。“陰歷”和“陽歷”反映的內容不同,指導的側重點不同,這說明人對世界的認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正確。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③錯誤。“陰歷”和“陽歷”反映的內容不同,指導的側重點不同,但可通過設置閏月協調,使得“陰陽”和諧,融為一體,這說明要在斗爭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爭性,④正確。
[熱點命題角度集錦]
預測點1 久旱知雨貴,天黑顯燈明
1.下列詩句與下圖漫畫《久旱知雨貴,天黑顯燈明》(作者:徐柏生)蘊含哲理相同的是(  )
A.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B.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C.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
D.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D
解析 漫畫《久旱知雨貴,天黑顯燈明》蘊含著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哲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思是蟬噪中,林間愈見寂靜,鳥鳴間,山中更覺幽深,強調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D項正確;“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強調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A項不符合題意;“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強調要抓主要矛盾,B項不符合題意;“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強調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的發生,不能忽視事物的量變,C項不符合題意。
預測點2 抽檢分離
2.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行食品“抽檢分離”的工作方法。確定濟南章丘區等5個“抽檢分離”試點單位,突出縣區先試,提高抽檢效能;選擇保健食品率先開展“抽檢分離”,突出特食先試,形成監管合力;以評價性抽檢為重要專項抽檢任務,突出專項先試,助力食品安全。這一工作方法(  )
①體現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②遵循了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 ③變革了不適合的上層建筑以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 ④體現了善于抓住事物的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析 材料體現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行食品“抽檢分離”的工作方法,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不符合題意;確定濟南章丘區等5個“抽檢分離”試點單位,突出縣區先試,提高抽檢效能,這一工作方法遵循了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②符合題意;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行食品“抽檢分離”的工作方法,突出特食先試,形成監管合力,這一做法變革了不適合的上層建筑以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③不符合題意;以評價性抽檢為重要專項抽檢任務,突出專項先試,這一工作方法體現了善于抓住事物的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④正確。
預測點3 我國機構改革
3.2024年是我國機構改革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國各地積極響應,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計劃和執行細則。此次改革旨在通過系統性的重構,建立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為民眾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公共服務。地方機構改革的實施蘊含的哲理是(  )
①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發揮能動作用 ②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③任何理論都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析 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推進機構改革,體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②符合題意;機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為民眾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公共服務,這體現了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④符合題意;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不管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還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都能發揮能動作用,①錯誤;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錯誤。
預測點4 新質生產力
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在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爾濱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就提出,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的知識,闡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原因。
答案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②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
考點二 辯證分合
(融合選擇性必修3第八課之把握辯證分合)
統攬主干知識
1.辯證思維的特征
項目 整體性 動態性
客觀 基礎 任何認識對象都是由它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 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內涵 辯證思維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就是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矛盾運動的觀點看問題
項目 整體性 動態性
作用 ①整體性的辯證思維能夠科學地處理 “此”與“彼”之間的關系 ②辯證思維能夠科學地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我們只有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才能把握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
聯系 二者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辯證思維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 2.分析與綜合
項目 分析 綜合
含義 把認識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或者把認識對象的復雜的發展過程分解為若干階段,分別加以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 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和不同發展階段,按照其固有的聯系聯結和統一起來進行考察的思維方法
特征 分析是從事物整體走向部分的認識,其優點是精確 綜合是從事物部分走向整體的認識,整體性是其重要特征
方法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和矛盾分析法等 結構綜合、功能綜合等
項目 分析 綜合
聯系 分析與綜合是方向相反卻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的關系。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先導;分析為綜合做準備,而綜合的結果又指導人們繼續對事物進行新的分析 實質 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是客觀事物的矛盾在思維中的反映,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體現 要求 辯證地理解和運用分析與綜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事物的整體,在綜合得到的整體中指導分析。在分析與綜合的對立統一中,推動認識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要立足于社會實踐,堅持矛盾分析法 [易錯易混查漏補缺]
1.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核心是堅持辯證的否定觀。(  )
糾正 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
2.動態思維要求把握事物發展的動態性、暫時忽略其靜態性。(  )
糾正 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辯證思維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
3.分析方法力圖把具體的“點”認識透徹,其優點是具體。(  )
糾正 分析方法力圖把具體的“點”認識透徹,其優點是精確。
4.綜合是對分析的匯總。(  )
糾正 分析是綜合的基礎,分析為綜合做準備。但綜合不是對分析的簡單匯總。
5.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方法是因果分析法的體現,因果分析法是最高層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
糾正 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體現,矛盾分析法是最高層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提升能力素養
典題1 (2022·山東卷,13)科技賦能北京冬奧令世人驚嘆。北京冬奧組委選擇了全球范圍內還較少被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相較于會對大氣造成污染的傳統制冷劑,二氧化碳制冷劑無毒無害,非常環保,其破壞臭氧層潛能值為0,全球變暖潛能值僅為1。北京冬奧會為推廣二氧化碳制冰技術提供了契機。選擇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術,體現出北京冬奧組委(  )
①運用超前思維,創造制冰技術發展的趨勢 ②堅持辯證思維,分析制冰技術運用的內在矛盾 ③運用發散思維,圍繞環保軸心進行思維收斂和集中 ④遵循邏輯推理,把握制冷劑使用與環境保護的因果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 北京冬奧組委選擇使用全球范圍內還較少被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這是對制冰技術發展趨勢的準確判斷,運用了超前思維,但不能說創造趨勢,①錯誤;北京冬奧組委堅持辯證思維,對二氧化碳制冰技術進行分析與綜合,將注意力集中在二氧化碳對環境、臭氧層、全球變暖的影響上,分析透徹,并在此基礎上對其綜合,②正確;發散思維是從一個出發點向四面八方擴散、輻射,而不是進行思維的收斂和集中,③錯誤;傳統制冷劑會對大氣造成污染,二氧化碳制冷劑則不會,所以北京冬奧組委選擇使用了二氧化碳制冰技術,這體現了北京冬奧組委遵循邏輯推理,把握制冷劑使用與環境保護的因果關系,④正確。
典題2 (2024·浙江1月卷,34)植物能聽見聲音嗎 《生態學通訊》(Ecology letters)于2019年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引起廣泛關注。某研究團隊分組測試了650株開花的月見草對3種不同頻率聲音的反應。結果顯示,當月見草周圍存在蜜蜂的嗡嗡聲(0.2—0.5 kHz)或錄音機播放蜜蜂的低頻(0.05—1 kHz)音時,花蜜糖分的濃度會在3分鐘內平均增加約20%。當出現中頻(34—35 kHz)或高頻(158—160 kHz)聲波時,花蜜糖分含量無明顯變化。研究者由此得出結論,月見草可以快速響應蜜蜂的嗡嗡聲或類似蜜蜂的低頻音。此研究結果又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基礎和指導。
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中的相關知識,說明這一研究過程是如何體現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的。
答案 ①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先導;分析為綜合做準備,綜合的結果又指導人們繼續對事物進行新的分析。②研究目的指導著研究方法的制定和實施。研究結果的得出以各組實驗的具體數據和各組間實驗結果的對比分析為基礎。③研究結果又為將來的科研活動提供了基礎,并指導研究者新的研究實踐。
[熱點命題角度集錦]
預測點1 從“管企業”過渡到“管資本”
1.近年來,國資監管部門從“管企業”過渡到“管資本”,
使國企煥發了新的生機。這一改革體現的道理有(  )
▲專業管控:建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避免了國資監管機構直接干預國有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
▲充分授權:從“管人、管事、管資產”轉向“管資本”,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
▲靈活管控:從“一把抓、一刀切”模式,轉變為更加高效靈活的資本管理機置。
①把握適度原則,將國有企業改革控制在度的范圍內,保持國有企業質的穩定性 ②運用分析的方法,抓住國有企業發展的重點問題,給予國企充分的經營自主權 ③堅持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用變化發展的觀點正確地看待國企的市場地位和作用 ④堅持整體性的辯證思維,科學處理“管人、管事、管資產”與“管資本”的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未涉及將國有企業改革控制在度的范圍內,①不符合題意;由國資監管部門從“管企業”過渡到“管資本”可知,國有企業的這一改革運用分析的方法,抓住國有企業發展的重點問題,給予國企充分的經營自主權,②符合題意;國企的市場地位和作用沒有發生變化,③錯誤;堅持整體性的辯證思維,充分授權,科學處理“管人、管事、管資產”與“管資本”的關系,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④符合題意。
預測點2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
2.2024年4月,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完成動靜載試驗并通過測試,這是世界首次在全離岸海中超大跨徑懸索橋上完成的荷載試驗。136輛大貨車分批行駛上橋,進行分級加載,實測并評估橋梁工作性能;在動載無障礙行車試驗中,通過測試結構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的動力反應,分析得到橋梁的沖擊系數。這體現了(  )
①科學思維是對事物的整體性和動態性統一性的把握 ②思維抽象能達成對認識對象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③綜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上 ④聚合思維集中有關信息,尋找聯系,形成最優方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 科學思維指符合認識規律、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是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而辯證思維是對事物的整體性和動態性統一性的把握,①錯誤;思維抽象是對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本質和規律或某種共性的反映,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還不是對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②錯誤;在動載無障礙行車試驗中,通過測試結構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的動力反應,分析得到橋梁的沖擊系數,這體現了綜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上,③正確;“136輛大貨車分批行駛上橋,進行分級加載,實測并評估橋梁工作性能;在動載無障礙行車試驗中,通過測試結構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的動力反應,分析得到橋梁的沖擊系數”,這體現了聚合思維集中有關信息,尋找聯系,形成最優方案,④正確。
鏈接社會熱點
人工智能:利器PK風險
【熱點緣由】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在諸多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其發展速度之快、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在給現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留下了一些可能危及人類生存的重大風險。如何能夠在充分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的同時有效防范其潛在風險,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
命題預測
命題角度1 “人工智能+”行動
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并加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千行百業,辦公、醫療、教育、金融、制造等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商業化應用的活躍領域。從加快新藥研發、精準預報天氣,到縮短工廠產品交付周期、提高辦公效率;從單點應用、通用場景,到多元化應用、行業特定場景,人工智能邁向全面應用新階段。在制造業領域,某電子企業推出“AI智能客服”后,實現7×24小時無間歇智能解答,讓技術專家回歸專業崗位;在消費品行業,某鞋服品牌上線AI助理“貨品數字員工”,針對商品流通環節的收發差異問題,讓AI助理代替真人進行處理……在與千行百業的深度融合中,“人工智能+”的能力邊界正在不斷拓廣。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分析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對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提示 ①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人工智能+”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夯實經濟發展根基。②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各行各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經濟發展質量。④提升國際競爭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命題角度2 進步引擎OR威脅
人工智能(AI)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工作方式。它在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提高決策準確性、推進科學創新、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也會對一些行業造成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人的主體性,甚至可能對人類的生存帶來一定的挑戰。人工智能(AI)是社會進步的引擎還是人類文明的威脅,“人工智能(AI)何去何從”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重大時代課題。
基于人工智能(AI)對人類文明可能造成的威脅,有人認為,應該停止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和利用。結合材料,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知識,評析這一觀點。
提示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②堅持兩點論,我們既要看到人工智能的積極作用,也要看到它帶來的挑戰和負面影響。③堅持重點論,人工智能順應當前科技發展和人類的需求,人工智能的積極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應當積極發展。④要加強政策引導與技術上管理和監督,努力減少負面影響,推動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利用。
命題角度3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中國態度和主張
202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談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時表示,人工智能進入爆發式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主張發展與安全并重,既要擁抱新事物新機遇,也要裝好剎車再上路,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2023年10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清楚闡明了中方的態度和主張。我們關注的主要是三個確保:一是確保有益。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利于人類共同福祉,符合人類倫理規范,符合國際法規則,符合人類文明進步方向。二是確保安全。人工智能始終處于人類控制之下,不斷提高可解釋性和可預測性,為此要建立各種風險評估和管控方案。三是確保公平。在聯合國框架下成立人工智能國際治理機構,各國都能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進程中平等參與、平等受益。
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說明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中國態度和主張的依據。
提示 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利于人類共同福祉,符合人類倫理規范,符合國際法規則,符合人類文明進步方向,需要各國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②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各國應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工智能應始終處于人類控制之下,要建立各種風險評估和管控方案。③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是集體安全機制的核心。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
創新演練
1.近年來,人工智能產品備受關注,例如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手術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等,它們的誕生進一步拓寬了人們的生活舞臺,實現了人類生活的智能化,使人們步入了智能化時代,但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類思維活動。這是因為(  )
①人工智能是人類智慧的物化,沒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②人工智能是人類實踐的產物,其思維必然會落后于人類 ③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對人的思維模擬 ④人工智能可以能動地改造世界,但依賴于人類意識活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解析 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類思維活動,這是因為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人工智能是人類智慧的物化,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對人的思維模擬,①③正確;人工智能不具備思維能力,“其思維必然會落后于人類”的說法錯誤,②排除;只有人才能能動地改造世界,人工智能不具備實踐能力,④排除。
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要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及監管框架。”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發布,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首份監管文件。對該《辦法》的發布,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
①人工智能風險的客觀性取決于管理機制的多樣性
②人工智能的本質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而發生改變
③尊重人工智能發展規律,增強風險管理的前瞻性
④完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秉持正確科技倫理觀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 實踐決定認識,人工智能風險的客觀性決定了管理機制的多樣性,①錯誤;人工智能的本質是客觀的,不會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而改變,②錯誤;“要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及監管框架”,這表明我們要尊重人工智能發展規律,增強風險管理的前瞻性,完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秉持正確科技倫理觀念,③④符合題意。
3.2024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所產生的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
①推動人工智能研發應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②“人工智能+”的提出→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③大數據技術研發應用→優化資源配置→解放和發展生產關系→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④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增強數字產業集群競爭力→緩解人們勞動就業壓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 人工智能的研發應用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勞動生產率會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產業的發展又會促進經濟整體的轉型升級,①符合題意;“人工智能+”的提出意味著人工智能將與更多領域結合,賦能實體經濟發展,進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又會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②符合題意;雖然大數據技術研發應用可以幫助優化資源配置,但這與“解放和發展生產關系”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邏輯聯系,③排除;擴大生產規模并不一定會增強數字產業集群的競爭力,擴大生產規模并不一定能夠緩解人們的勞動就業壓力,因為機器和自動化的應用可能會替代部分人力,④排除。
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度正式推出了中國版本的類ChatGPT產品——文心一言。當前,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火爆全球,其活躍用戶已突破1億。ChatGPT能自主學習互聯網上的自然語言數據,訓練出語言模型。人類對它的使用越多,它的進化便越快。寫代碼、寫腳本、做作業、寫論文、制定商業提案、創作詩歌、寫故事甚至檢查程序錯誤等都變得易如反掌……這也讓很多人高呼“打工人的飯碗保不住了”。與此同時,輸出內容出現錯誤、編寫假新聞、誤導用戶……ChatGPT也頻頻陷入爭議,背后的內容治理、版權制度、科技倫理等人工智能的“老問題”再度顯現。ChatGPT以強勁力量影響世界的同時,也再次喚醒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焦慮!
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的道理,請你寫一篇短文,談談人們如何走出對人工智能的焦慮。
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200字左右。
答案 人工智能會減少就業崗位,也能創造就業崗位,要全面認識二者的斗爭性和同一性。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要堅信人類能夠立足實踐不斷解決科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要看到科技與人的對立統一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所以,我們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不要有過多的焦慮。矛盾具有特殊性,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要堅信人工智能代替不了人類,人類能夠很好控制和利用它。所以,我們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不要有太多的擔憂。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從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我們對人工智能要充滿信心,支持它的成長和壯大,我們要包容人工智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秀山| 江川县| 墨脱县| 千阳县| 孟津县| 松潘县| 寿阳县| 靖安县| 来宾市| 中牟县| 依安县| 小金县| 陈巴尔虎旗| 惠水县| 洮南市| 周口市| 定西市| 本溪市| 古田县| 乡宁县| 海安县| 嵊州市| 万安县| 镇平县| 高安市| 吴桥县| 彭阳县| 曲靖市| 海丰县| 许昌市| 兴安盟| 师宗县| 铁力市| 荆门市| 中阳县| 宁陵县| 宁化县| 七台河市| 渑池县| 仙居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