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3.荷花 課時安排 2內容 分析 這篇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的美麗姿態,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文思路非常清晰。按照看荷花的順序,先后記敘了作者“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展開想象—回到現實”這一過程。 第一自然段:清早去公園,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 第二、三自然段:描寫了荷花的形狀和姿態。 第四、五自然段:寫作者觀賞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感受生動的語言描繪的一池荷花的美麗姿態。 語言運用:能仿照課文段落描寫荷花不同樣子的句子,仿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 思維能力:體會作者描寫荷花的角度,展開想象,感受荷花姿態。 審美創造:想象畫面,體會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思政 元素 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善于觀察自然的意識,引導學生感受自然之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之情。重點 難點 1.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荷花的美麗。 2.積累文中優美的詞句,并仿照著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課前 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卡。 老師: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1.會認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挨”,會寫11個生字,讀好兒化詞和輕聲詞。(重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第1自然段,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 (難點)環節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教師活動】 1.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來受文人墨客所喜愛。你知道有哪些描寫荷花的詞語和詩句? (亭亭玉立 嬌艷美麗 爭奇斗艷 千姿百態 含苞欲放……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在古人眼中,荷花是純潔的象征,葉圣陶爺爺眼中的荷花又是怎樣的?我們一起去瞧瞧。介紹作者。(板書:荷花)【學生活動】 1. 思考并分享自己知道的描寫荷花的詞語和詩句。 2. 傾聽老師介紹作者,對學習課文內容產生期待。【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描寫荷花的詩詞,激發學生興趣,自然引出課題,同時介紹作者,豐富學生文學常識。環節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標注自然段序號,把句子讀通順。 (3)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預習。 (1)認識字詞:蓬松、衣裳、舞蹈、翩翩起舞、姿勢、仿佛、飽脹、挨挨擠擠、花骨朵兒、花瓣 (2)指導輕聲詞(蓮蓬、衣裳)和兒化詞(花骨朵兒、花瓣)。 (3)指導學習多音字“挨”——[āi]/[ái]、“骨”——[gū]/[gǔ] (4)自由讀詞語:分組讀、開火車讀、教師指讀等。【學生活動】 1. 按要求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和不理解的語句。 2. 認讀生字詞,跟讀輕聲詞、兒化詞和多音字,參與多種形式讀詞語活動。【設計意圖】通過自讀和檢查預習,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字詞認讀能力。環節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教師活動】 1.探究交流。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第一段先寫聞到荷花的清香,接著第二、三段寫了荷花的樣子、姿態,第四段想象自己變成荷花,最后第五段回到現實。) (2)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本文描繪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麗姿態,作者在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思考:“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這句中的“一……就……”這組關聯詞語說明了什么? (荷花散發出來的清香傳得很遠,從荷花池一直飄到公園門口。) (2)理解“清香”一詞的意思。(淡淡的香味,不濃烈,讓人感覺很舒服。) (3)為什么“我”一聞到清香,就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呢? (“趕緊”“跑”寫出了作者想看到荷花的急切心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作者聞到荷花香味后,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以及對荷花的喜愛。(自由讀、指名讀)【學生活動】 1.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并回答問題,學習老師總結的課文內容概括。 2. 學習第 1 自然段: (1) 思考 “一…… 就……” 的作用,理解清香的傳播距離遠。 (2) 理解 “清香” 含義。 (3) 體會作者的急切心情。 (4) 按要求朗讀,讀出情感。【設計意圖】通過再讀探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結構和主要內容,深入理解第 1 自然段,體會作者情感,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歸納概括能力。環節四:指導寫字【教師活動】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組詞。 2.觀察結構,識記字形。 3.集體交流,重點點撥范寫。(“瓣”“蓬”“隨”“蹈”) 4.形近字辨析:瓣、辯和辨;蓬和篷;拂和佛。 5.書寫練習,自評互評。【學生活動】 1. 認讀生字并組詞。 2. 觀察生字結構,嘗試記憶字形。 3. 看老師示范書寫,學習重點字寫法。 4. 區分形近字。 5. 進行書寫練習,自我評價并互相評價。【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掌握生字的結構和書寫技巧,通過形近字辨析加深對生字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環節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教師活動】 1. 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還感受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和急切想看荷花的心情。下節課我們將一起去欣賞荷花的美麗姿態。 2. 布置作業:課后認真書寫今天學習的 11 個生字,每個字寫 5 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收集更多描寫荷花的資料,下節課和同學們分享。【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小結,明確本節課收獲和下節課學習方向。 2. 課后認真完成作業,書寫生字、朗讀課文、收集資料。【設計意圖】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后,培養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板書設計3 荷花(第 1 課時)生字:(瓣、蓬等書寫要點)多音字:挨、骨課文內容:聞香 - 看荷花 - 想象 - 回到現實第 1 自然段:清香、急切心情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在識字寫字、初讀感知和學習第 1 自然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對生字的掌握較好,也初步理解了課文主要內容和作者情感。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理解 “一…… 就……” 的表達效果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可能是講解方式不夠直觀,沒有充分結合生活實例。在指導寫字環節,個別學生對復雜生字的結構把握不好,可能是示范不夠細致,練習時間不足。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課堂小結有些倉促,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細致。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詞句,采用更直觀的講解方式,如展示圖片、聯系生活場景等,幫助學生理解。在寫字指導方面,增加示范次數,放慢示范速度,詳細講解生字結構和筆畫順序,給予學生更充足的練習時間。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課堂小結和作業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作業要求,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細致指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1.通過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體會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感受荷花的美麗。(難點) 2.能仿照文中描寫荷花不同樣子的句子,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 3.背誦第2-4自然段。環節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教師活動】 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作者一進公園就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學生活動】 回顧上節課內容,帶著疑問進入新課學習。【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自然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環節二:品讀美文,欣賞荷花【教師活動】 1.請同學們自由讀2-3自然段,找一找,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是“一大幅活的畫”?然后和小組成員互相交流觀點和感受。 交流自己所畫的句子,并說說喜歡這句話的理由。 (1)課件出示: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挨挨擠擠”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說明荷葉密密層層,數量很多。“像碧綠的大圓盤”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了荷葉又綠又大又圓的特點和荷葉旺盛的生命力。) (2)課件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思考:這句話美在哪里?(“冒”字用得好) 這句話連接了荷葉和荷花的描寫,如果把“冒”字換成“長”或“鉆”行不行? (不行。因為“冒”指在荷葉之中露出頭來,高出其他部分,突出荷花不斷向上生長的生命力,“鉆”和“長”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想象交流: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冒出來的生機勃勃的白荷花。想象一下,它們冒出來,是想干什么? (想看看外面這個精彩的世界,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想進行一次時裝表演……) (3)課件出示: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排比句,寫了荷花剛開、全開、將要開時的三種狀態,寫出了荷花花瓣的數量、花蕊的顏色以及花的樣子,十分生動形象。) 請你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寫一種你喜歡的植物。 (4)“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詞來形容這些荷花呢? (千姿百態、形態萬千) 想象交流:除了剛才文中描繪的姿態,你還能想出哪些不同的姿態? (有的荷花歪著腦袋,好像在欣賞自己在水里的倒影。 有的荷花躲在荷葉背后,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5)“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句中“一大幅活的畫”指什么?“畫家”指的是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一大幅活的畫”指池中的荷花,“畫家”指的是大自然,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師小結:神奇的大自然讓我們感受到荷花那充滿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讓人不得不去贊美她,熱愛她! 2.面對千姿百態的荷花,作者沉醉其中,感到自己仿佛也成為其中一朵。接下來又有怎樣有趣的經歷?大家輕聲朗讀第4、5自然段。 (1)欣賞了荷花那優美的姿態,一池的荷花將作者深深吸引,他陶醉其中,自己也變成一朵荷花了。聽老師范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2)師生合作:在池塘邊,駐足觀望,此時,“我”也是一朵荷花了,“我”覺得……“我”仿佛看到……“我”仿佛聽到…… (3)“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作者被這美麗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通過把自己化身為荷花,表達觀賞荷花時的感受。 3.小練筆: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你能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來介紹一種你熟悉的花草嗎? (示例:向日葵已經開了不少花了,大片的葉子挨挨擠擠的,像一級級碧綠的臺階。有的向日葵在其中冒出來,歪向一邊,和同伴碰碰頭;有的高昂著頭,對著太陽微笑;有的張開花瓣,像在和微風擁抱。)【學生活動】 1. 自由讀 2 - 3 自然段,小組交流感受,分享喜歡的句子及理由。 (1) 理解 “挨挨擠擠”“像碧綠的大圓盤” 的表達效果。 (2) 體會 “冒” 字的妙處,想象荷花冒出來的意圖。 (3) 用 “有的…… 有的…… 有的……” 句式寫喜歡的植物。 (4) 用詞語形容荷花姿態,想象其他姿態。 (5) 理解 “一大幅活的畫”“畫家” 的含義及作者情感。 2. 朗讀第 4、5 自然段,聽老師范讀想象畫面,參與師生合作,體會作者情感。 3. 仿照課文第 2 自然段,寫一種熟悉的花草。【設計意圖】通過品讀課文、小組交流、想象畫面和仿寫練習,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荷花的美,感受作者情感,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語言表達和想象能力。環節三:回顧整體,小結全文【教師活動】 1.師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荷花。作者通過先寫看到荷花,欣賞荷花,后寫想象自己成為荷花,將自己對荷花的喜愛之情融入語句中,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荷花的美。大家也都被這美景陶醉了,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荷花的美吧。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試著背誦第2-4自然段。【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小結,回顧學習內容。 2.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嘗試背誦第 2 - 4 自然段。【設計意圖】通過小結和朗讀背誦,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感受荷花的美,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板書設計3 荷 花 聞到清香 看到荷花的樣子和姿態 想到自己仿佛就是荷花 回到現實 熱愛大自然 贊美大自然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對荷花的美有了深刻感受,在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和仿寫練習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得到了激發。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理解 “一大幅活的畫” 的含義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透徹,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生動形象,沒有充分結合實際生活或其他實例進行講解。在組織仿寫練習時,個別學生存在困難,可能是對描寫方法的掌握不夠扎實,或者啟發引導不夠到位。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課堂小結和背誦環節有些倉促,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細致。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采用更生動形象的引導方式,如展示相關視頻、圖片,聯系生活場景等,幫助學生理解。在仿寫指導前,加強對描寫方法的詳細講解和示例分析,增加互動環節,更好地啟發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課堂小結、背誦和作業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作業要求,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細致指導,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