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8 池子與河流 課時安排 1內容 分析 《池子與河流》是一首寓言詩,通過池子與河流之間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人生不同的態度。池子享受無憂無慮、清閑自在的生活,認為人世間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則立志做一條“偉大的河流”,認為人生就應該奔流不息,保持清潔,給人們帶來利益。他們的命運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長流不斷,而池子卻一年年淤塞,最終完全干枯了。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會逐漸磨滅”的道理,教育人們不要貪圖安逸、虛度年華,應當為社會多做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感受寓言故事中的教育意義或深刻的道理,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認同中華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語言運用:學習兩個人物個性鮮明的對話,感受他們不同的價值觀。 思維能力: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想法。 審美創造:品味寓言詩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力的特點。思政 元素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奮斗的精神,激勵學生在生活中努力實現自身價值。重點 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池子與河流的觀點你更贊同哪一種。課前 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卡。 老師: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設計課時 目標 1.正確認讀“滔、涯”等7個生字,理解“淤塞、衰退”等詞語。 2.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寓意。 3.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故事人物的看法,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環節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教師活動】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幅有趣的圖片,(出示池子與河流的圖片)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聯系自己的生活,能說說池子和河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引導學生觀察并發言)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寓言詩,看看在這首詩里,池子和河流之間會發生什么樣奇妙的故事。(板書課題)【學生活動】 1. 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池子與河流的不同之處。 2. 對課文內容產生期待。【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課題。環節二:初讀課文,學習交流【教師活動】 1. 現在,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地讀一讀這首寓言詩。遇到難懂的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把它讀通順。(巡視指導學生朗讀) 2.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一下課文里的生字詞。(出示詞語:滾滾滔滔、生涯、應驗、貴婦人、忙忙碌碌、遵循、尊敬、淤塞)大家看,這些字詞大部分都是形聲字,我們可以用形聲字的構字方法來識記它們。(講解形聲字特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3. 除了形聲字的方法,還有一些識字小竅門。比如說同音字,像 “滾滾滔滔、波濤洶涌、掏心掏肺”,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詞義來區分這些漢字;還有形近字,像 “滔、稻、蹈”,我們可以根據字意來記住它們;另外,還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比如 “遵” 就是在 “尊” 的基礎上加了個走之旁。(舉例講解識字方法) 4. 這些詞語的意思大家理解嗎?老師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依次解釋詞語:【滔滔】形容大水滾滾。【蜿蜒】(山脈、河流、道路等) 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無憂無慮】沒有任何憂慮。形容心情安然舒暢。【推究】推求探究 (原因、道理等)。【安逸】安閑舒適。【淤塞】(水道) 被沉積的泥沙堵塞。)大家要認真記住哦! 5. 現在,請大家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寓言詩寫了什么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總結:池子每天過著清閑、安逸的生活,嘲笑河流奔流不息,整天忙碌,負載船只。后來,池子日漸干枯,而河流長流不斷。)【學生活動】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學習生字詞,了解形聲字構字方法。 3. 學習識字方法,做好筆記。 4. 認真聽老師講解詞語意思。 5. 思考并回答課文主要內容。【設計意圖】通過初讀和字詞學習,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掌握生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思,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識字能力。環節三:再讀課文,品讀詩句【教師活動】 1. 同學們,我們再讀一遍課文,這次要想一想哪些是池子說的話,哪些是河流說的話。(巡視指導學生閱讀) 2. (課件出示池子說的話)現在我們來看池子說的這些話。(課件出示:親愛的姐姐,你難道不會疲勞?)大家看,這句話該怎么讀呢?對,要讀出反問的語氣,誰來試試?(指名朗讀,指導朗讀)(課件出示:你幾時才能拋開這樣的生涯?)大家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拋棄怎樣的生活呢?(引導學生回答:奔流不息,負載船只的生活。)那這句話又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沒錯,讀出疑問的語氣。(指導朗讀)(課件出示:我的命運有多好,比起來,你我相差竟這么大!)這句要讀出感嘆的語氣,大家自己試著讀一讀。 3. 我們再來合作探究一下,池子的志向是什么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回答:過著安逸、得過且過、慵懶的生活。從 “安閑地躺在柔軟的泥土里、我不用、也用不著、至多” 這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4. 河流是怎么回答池子的話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這個自然規律,難道你已經忘掉?)大家知道這里的 “自然規律” 指的是什么嗎?(引導學生回答:水要流動才能保持清潔)從河流對池子的回答中,你知道河流的志向是什么嗎?(引導學生回答:不顧自身安逸,奔流不息,為人們奉獻。) 5. 志向不同,行為不同,那池子與河流后來分別有怎樣的命運呢?大家自由說一說。(引導學生回答) 6. 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對話小節,有的只有前引號,沒有后引號,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思考并講解:一般來說,前后引號要成對使用,但有一種特殊情況 —— 連續幾個自然段是引用同一個人說的話,則每個自然段開頭都有前引號,除了最后一個自然段末尾用一個后引號,前面自然段的末尾都不用后引號。) 7. 現在,我們來和同桌一起合作朗讀。你和同桌分別扮演池子與河流,然后再換過來讀一讀,看看誰讀得最像!(巡視指導學生合作朗讀) 8. 我們來小組討論一下,談談你覺得池子與河流誰說的話更有道理。(巡視指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回答:河流的話有道理,因為勤奮會提升價值,懶惰會讓才能荒廢,最后一事無成……)那作者通過這首詩歌,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引導學生回答:生命因奮斗而更有意義。)【學生活動】 1. 再讀課文,區分池子和河流的話。 2. 朗讀池子的話,體會語氣,回答問題。 3. 思考并回答池子的志向。 4. 朗讀河流的話,理解 “自然規律”,回答河流的志向和命運。 5. 了解引號的特殊用法。 6. 與同桌合作朗讀,分角色讀出不同語氣。 7. 參與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理解詩歌主題。【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課文、品讀詩句、合作探究和朗讀表演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池子與河流的不同觀點和命運,領悟詩歌的主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合作學習和語言表達能力。環節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教師活動】 1. 現在,我們來進行小組交流。(提出問題)池子與河流各代表生活中什么樣的人呢?(巡視指導小組交流,引導學生回答:池子代表那些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人。河流代表那些永不滿足現狀,負重前進,永遠創造快樂和幸福的人。) 2. 讀完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在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嗎?你要做怎樣的人?大家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我們全班一起交流。(組織小組代表發言,全班交流) 3. 同學們說得都很棒!老師來評議并小結一下,人不應該荒廢年華,應當在有生之年為社會多作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時也告訴我們,只顧享受眼前的舒適,將來會一無所獲。【學生活動】 1. 參與小組交流,思考并回答問題。 2. 小組代表發言,傾聽他人觀點,參與全班交流。 3. 傾聽老師小結,理解其中的道理。【設計意圖】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討論,引導學生將詩歌中的道理與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環節五:課堂總結,作業布置【教師活動】 小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池子與河流》這首寓言詩,認識了兩個不一樣的角色 —— 池子和河流。我們知道了它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志向和命運,也明白了生命因奮斗而更有意義這個道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像河流一樣,積極進取,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的價值。 布置作業:1.將課文里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課外閱讀《克雷洛夫寓言》,了解更多的寓言詩。【學生活動】 認真傾聽老師總結,回顧學習內容,思考道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記錄作業內容,課后完成作業。【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板書設計8*池子與河流 池子 河流 貪圖安逸 負重前進 不思進取 創造幸福 淤塞 枯干 長流不斷 多作貢獻 增添光彩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對詩歌內容和寓意有了較好的理解,在分角色朗讀和小組討論環節積極參與,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觀點,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中的一些抽象概念時,部分學生理解困難,可能是講解方式不夠生動形象;在組織小組討論時,個別小組討論不夠有序,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課堂總結有些倉促,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細致。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采用更生動形象的講解方式,如播放動畫、展示圖片等,幫助學生理解;優化小組討論的組織,明確小組分工,加強對小組討論的引導和監督,提高學生參與度;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課堂總結和作業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作業要求,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細致指導,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