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20 肥皂泡 課時安排 2內容 分析 《肥皂泡》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非常貼近學生生活而又高于學生生活的文章,文筆清新自然,情感真摯淳樸,意境深邃精美。課文介紹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寫了肥皂泡的顏色、形狀及變化,也寫了吹肥皂泡時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課文開頭簡潔明快,一、二自然段直接表達了對吹肥皂泡這個游戲的喜愛。接下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用3個段落細致的描述了吹肥皂泡時的情景,以及從中體驗到無限的快樂。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樂,吹出了情趣,還吹出了夢想,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能發揮想象說出肥皂泡還有哪些去處。 語言運用:能聯系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 思維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清楚“我”吹肥皂泡的過程。 審美創造:體會作者由肥皂泡產生的豐富想象。思政 元素 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對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熱愛,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珍惜童年時光,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重點 難點 發揮想象說出肥皂泡還有哪些去處。 通過細致觀察理解課文中難懂的詞句,品味作者描寫泡泡語言的生動優美。課前 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卡。 老師:多媒體課件、碎肥皂、清水、吸管。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1.認識“廊、剩”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和”,會寫“皂、剩”等12個生字,會寫“肥皂泡、種類”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3.能說清楚“我”吹肥皂泡的過程。環節一:課堂導入,介紹作者【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什么東西圓又圓,輕輕一吹飛上天,五顏六色真好看,用手一碰就不見?大家開動小腦筋想一想,能猜出是什么嗎?(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預設:肥皂泡)沒錯,就是肥皂泡!(板書課題,引導學生齊讀) 2. 大家知道嗎,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老師先給大家出示一句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你們能從這句詩里找出一位作家的筆名嗎?(引導學生回答,預設:冰心)(出示 “資料袋”)現在,請大家自己讀一讀這個資料袋,找一找冰心作品主題的三個關鍵詞。(引導學生自讀并回答,預設:大自然、母愛、童真)冰心原名謝婉瑩,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她的作品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以及對母愛童真的歌頌,像《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都是她的代表作品。【學生活動】 1. 思考并回答謎語,齊讀課題。 2. 尋找詩中的筆名,自讀資料袋,回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然引出課題;介紹作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情感基調。環節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教師活動】 1. 現在,請同學們按照老師出示的要求來初讀課文。(出示要求: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圍繞 “肥皂泡” 寫了哪幾部分的內容。)大家開始吧!(巡視指導學生朗讀) 2. (出示詞語)這些詞語大家都會讀嗎?先自己讀一讀。(巡視學生自讀情況) 子 下 弄 輕悠 假 軟 脆 巍 山 兒 老師來帶讀(帶讀詞語),接下來,老師請幾位同學單獨讀一讀,再開火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最后,我們去掉拼音,看看大家還能不能讀準。(去掉拼音讀詞語)“和” 這個字是多音字,大家要特別注意。(講解 “和” 在不同語境下的讀音和含義,引導學生讀詞,相機糾正讀音) ①當它表示“粉狀或粒狀物摻和在一起”的意思時,讀“huò”,組詞為“和弄、和藥、和稀泥”; ②當它表示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黏性時,讀“huó”,組詞為“和面、和泥”; ③當它表示“和諧;和睦; 結束戰爭或爭執。”時,讀“hé”,組成詞語“和氣、和平、和好”; ④當它表示“和諧地跟著唱”時,讀“hè”,組詞為“附和、曲高和寡”。 ⑤當它表示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的意思時,讀“hú”,組詞“和牌、自摸和”。 3. 讀完課文,大家知道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嗎?分別圍繞 “肥皂泡” 寫了哪些內容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 1:課文共五個自然段,1、2 自然段寫 “小時候最愛玩吹肥皂泡,第 3 自然段寫吹肥皂泡的過程,第 4 自然段寫肥皂泡美麗的樣子,第 5 自然段寫由肥皂泡產生的美好想象。預設 2:本文圍繞 “肥皂泡” 寫了做肥皂水 吹肥皂泡 賞肥皂泡 想象肥皂泡這些內容。 )【學生活動】 1. 按照要求初讀課文,標注序號,思考問題。 2. 自讀、跟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詞語,學習多音字。 3. 思考并回答關于課文段落和內容的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初步把握課文結構。環節三:感知中心,了解 “最愛”【教師活動】 1. 請大家默讀 1、2 自然段,想一想 “我” 小時候最喜歡玩什么?(引導學生回答,預設:我最愛玩的是吹肥皂泡。)那 “我” 為什么喜歡這個活動呢?(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預設 1:玩肥皂泡不受天氣和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玩。預設 2:肥皂泡材料易尋、制作方法簡單,又非常好玩。 ) 2. 大家體會得很到位!現在,請你讀讀第 1、2 自然段,把 “我” 玩肥皂泡時快樂、期待的感情讀出來。(引導學生朗讀)【學生活動】 1. 默讀課文,思考并回答問題。 2. 有感情地朗讀 1、2 自然段。【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吹肥皂泡的喜愛之情,初步感受課文的情感線索。環節四:抓關鍵詞,走進 “最愛”【教師活動】 1. 現在,請大家默讀第 3 自然段,我們來了解一下制作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過程。(出示要求,巡視學生默讀和圈畫情況) ①讀一讀:默讀第3自然段。 ②畫一畫: 用“○”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用“ ”畫出描述事物形態的詞語。 ③說一說:用上連接詞,說出制作肥皂水與吹肥皂泡的過程。 2. 表示吹泡泡的動作詞語有哪些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放、加、和弄和弄、蘸、吹、提、扇送 )(相機指導學生理解 “和弄和弄”“若”)描述肥皂泡形態的詞語有哪些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碎肥皂、肥皂水、泡兒、球兒 )大家注意,表示事情發展順序的連接詞很重要哦,像 “方法是…… 然后…… 再……” 這些詞,能幫助我們把過程說清楚。現在,大家試著用上剛剛找到的動詞、形態詞、連接詞,把作者制作肥皂水與吹肥皂泡的過程說清楚。先同桌之間練習一下,然后我們集體交流。(組織同桌練習和集體交流) 3. 雖然制作肥皂水的方法簡單,但是吹起來卻很有趣,這也是作者最愛玩吹肥皂泡的原因。以后在介紹一個活動或者制作一個東西的時候,大家也可以像作者這樣,抓住系列動作,用上連接詞,就能把過程說清楚啦。 4. 現在,請同學們齊讀第 3 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詞能表現作者吹肥皂泡時的內心感受。(引導學生感受,預設 1:“慢慢地吹起”“輕輕地一提”“輕輕地扇送” 等詞組,說明作者吹肥皂泡時的輕柔和用心。預設 2:“輕圓的”“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 等詞組,說明泡泡的樣子十分輕軟,給作者帶來了美的享受。 )大家看,作者描寫得多細膩呀!朗讀的時候,因為作者吹泡泡時的動作很輕柔,所以語速可以稍慢一些,溫柔一些。(指導朗讀,全班齊讀第 3 自然段)【學生活動】 1. 默讀第 3 自然段,圈畫相關詞語,思考并回答問題。 2. 練習描述吹肥皂泡的過程,參與集體交流。 3. 齊讀第 3 自然段,尋找表現作者內心感受的詞語,朗讀體會。【設計意圖】通過抓關鍵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吹肥皂泡的過程,體會作者的情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環節五:指導書寫【教師活動】 1. (依次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同學們,我們來學習寫這些生字。大家先讀準字音,再仔細觀察它們的字形。(引導學生觀察) 2. 老師給大家講講這些字的結構特點。“皂、悠、若、嬰、希” 都是上下結構的字;“透” 是半包圍結構;“剩、碗、嬌、扯” 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串” 是獨體字。寫筆畫較少的字,像 “皂、若、串、希”,要把筆畫寫開一些;寫筆畫較多的字,像 “剩、碗、嬰”,要寫得緊湊一些。 3. (重點范寫強調)“碗、透、仰、串” 這些字容易寫錯,大家要特別注意。“碗” 的石字旁在豎中線左邊,要寫得稍窄,“宛” 寶蓋頭下面部分要寫緊湊,左右兩邊相呼應;“透” 的 “秀” 禾字頭要寫得寬而扁,“辶” 的捺為平捺,托住里面的 “秀” 字;“仰” 右邊的 “卩” 起筆與左邊的豎提在同一高度,最后一筆長豎要比單人旁的豎稍長;“串” 先寫兩個口字,上面的 “口” 小而扁,下面的 “口” 稍大扁寬,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4. 大家在練習本上練寫,寫完后互相評價修改。(巡視指導學生書寫)【學生活動】 1. 讀準字音,觀察字形。 2. 了解字的結構特點。 3. 觀察老師示范書寫,記住要點。 4. 練寫生字,接受評價并修改。【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寫字,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書寫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環節六:課堂總結,布置作業【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肥皂泡》的世界,認識了生字詞,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還知道了作者吹肥皂泡的過程。大家在課堂上都表現得很棒! 2. 課后,請大家把今天學的生字每個寫 5 遍,加強記憶;再把課文認真讀 2 遍,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總結,明確本節課所學內容和課后任務。 2. 課后完成作業,書寫生字、朗讀課文。【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后,培養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板書設計20 肥皂泡(第 1 課時)生字:(展示生字及書寫要點)課文內容:做肥皂水 - 吹肥皂泡 - 賞肥皂泡 - 想象肥皂泡吹泡過程:放、加……(動作詞)碎肥皂、肥皂水……(形態詞)情感體會:輕柔、用心、美的享受(關鍵詞)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在識字寫字、初讀課文和理解吹肥皂泡過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朗讀,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理解,感受到了作者對吹肥皂泡的喜愛之情。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生動形象;在識字教學中,對個別生字的讀音和寫法強調不夠,學生可能記憶不牢;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寫字指導時間有些緊張,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細致。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采用更生動的引導方式,如播放視頻、展示圖片等,幫助學生理解;在講解生字時,增加生字讀音和寫法的練習次數,加強對易錯字的指導;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寫字指導和作業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作業要求,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細致指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1.能用抓關鍵詞、聯系生活經驗、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 2.體會作者由肥皂泡產生的豐富想象,并能發揮想象說出肥皂泡還有哪些去處,感受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環節一:游戲導入,再品童趣【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作者充滿歡樂的童年,知道了作者小時候最愛玩的游戲就是吹肥皂泡。大家還記得制作肥皂泡的流程嗎?這節課開始前,老師要給大家表演一場神奇的 “魔法秀”—— 制作肥皂泡!(拿出制作肥皂泡的材料:碎肥皂、清水、吸管,開始現場制作肥皂泡)哪位同學能運用上節課所學,來給大家解說一下制作流程呢?(邀請一位代表解說) 2. 接下來,我們進行小組合作吹肥皂泡的游戲。(出示游戲規則)四人小組完成兩次活動,第一分鐘,兩人吹肥皂泡,兩人扇肥皂泡;第二分鐘,雙方交換任務。大家在吹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自己吹出的肥皂泡,注意它的顏色、形狀以及扇動之后的變化。游戲時間一到,組長馬上把器具放回講臺,每人用紙巾擦干凈手和桌面。(組織小組活動) 3. 游戲結束啦,大家交流一下體會。試著用詞語來向組員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泡泡的顏色、形狀以及扇動之后的變化。(引導學生交流)剛剛我們一起做肥皂水、吹肥皂泡,是不是特別快樂?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美麗的肥皂泡,放飛想象,感受童年的快樂與美好。【學生活動】 1. 回憶制作流程,觀看老師制作,代表解說。 2. 小組合作吹肥皂泡,觀察泡泡特點。 3. 交流游戲體會,描述泡泡。【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導入,復習舊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環節二:聚焦美麗,體會 “最愛”【教師活動】 1. 現在,請大家按照老師出示的要求來學習課文第 4 自然段。(出示要求)(巡視學生閱讀情況) (1)讀一讀: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 (2)畫一畫: 用“?”在難讀懂的句子旁做標記。 用“○”劃出描寫肥皂泡的詞語。 (3)數一數: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4)想一想:每句話寫的是什么?作者眼中的肥皂泡是怎樣的? 2.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分別寫的是什么呢?作者眼中的肥皂泡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回答,預設:這一段共 4 句話,前 3 句話寫了肥皂泡的美麗,第 4 句話寫了小朋友們看肥皂泡的樣子;作者眼中的肥皂泡是美麗的。)冰心奶奶用了哪些詞語來描寫肥皂泡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五色的浮光、輕清透明、玲瓏嬌軟、薄脆的球、顫巍巍、光影零亂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有哪些理解難懂詞語的方法呢?(引導學生回顧方法,預設:聯系生活經驗、聯系上下文、借助插圖、想象畫面、查字詞典、拆解法…… ) 3. 我們來具體理解一下這些句子和詞語。(出示句 1:這肥皂泡,吹起來很美麗,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 大家是怎么理解 “五色的浮光”“輕清透明”“亂轉” 這幾個詞語的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 1:結合教材插圖,理解 “五色的浮光” 就是浮在泡泡表面上的光呈現出豐富靈動的色彩。預設 2:運用拆解法,理解 “輕清透明” 就是 “輕 + 清 + 透明”,指重量很輕,可以飄在空中,清澈又透明。預設 3:“亂轉” 指浮光在球面上沒有規律地轉動。 ) 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先理解句子中難懂的詞語,再結合生活經驗思考句子的意思。(出示句 2、句 3:若是扇得好,一個大球會分裂成兩三個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分飛。有時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薄的球,會扯成長圓的形式,顫巍巍的,光影零亂。)這幾個詞語 “玲瓏嬌軟”“脆薄”“顫巍巍”“光影零亂” 又該怎么理解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 1:運用拆解法,理解 “玲瓏嬌軟”,“玲瓏” 指物體精巧細致,“嬌軟” 指柔美、輕柔,聯系上下文可知肥皂泡的精巧輕柔。預設 2:運用拆解法,理解 “脆薄”,“脆” 指容易碎;“脆薄” 指薄且容易碎。預設 3:聯系生活,理解 “顫巍巍”,想一想老人的手、害怕的聲音,幫助理解詞義,指抖動搖晃。預設 4:聯系上下文,理解 “光影零亂”,肥皂泡隨光線和形狀變化多樣,顯得不規則。 ) 通過理解難懂的詞語、觀察教材插圖,再結合生活經驗,我們知道了肥皂泡不僅顏色多彩,而且色彩與形態多變。(出示句 4: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屏住呼吸,-- 不久,這光麗的薄球就無聲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來,灑在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頭,揉出了眼淚。)孩子們有哪些表現呢?他們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大家低了頭,揉出了眼淚呢?(引導學生討論并回答,預設 1:肥皂泡的水落到了眼睛里。預設 2:孩子們看到肥皂泡破裂了,內心有點感傷。 ) 4. 這段話從哪些方面寫了肥皂泡的美麗呢?(引導師生交流匯報,預設 1:顏色美麗 --- 五色的浮光;預設 2:形狀美麗 --- 大球小球薄球;預設 3:姿態美麗 --- 輕清透明玲瓏嬌軟顫巍巍;預設 4:動態美麗 --- 亂轉 四散分飛 散裂 )(板書:顏色、形狀、姿態、動態) 5. 現在,我們來有感情地朗讀第 4 自然段,讀出孩子吹肥皂泡時的心情。(指導朗讀,提示 1:“輕清透明” 應讀清晰,讀出肥皂泡在孩子們眼中的美麗與神奇。提示 2:“玲瓏嬌軟” 要讀得輕柔愉悅,體會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之情。提示 3:最后一句,要讀出孩子們情緒的變化,從肥皂泡快要破裂時的緊張、擔心與期待,到破裂后的失落與感傷。 ) 6.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不僅讀懂了作者獨具個性化的文字,體會了冰心童年時對吹肥皂泡的喜愛,還學會了通過借助圖片、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讀懂難理解的句子。大家掌握得都很不錯!【學生活動】 1. 按照要求默讀第 4 自然段,圈畫標記,思考問題。 2. 回答老師的問題,回顧理解詞語的方法。 3. 理解句子和詞語,參與討論。 4. 思考并回答關于肥皂泡美麗方面的問題。 5. 有感情地朗讀第 4 自然段。 6. 領會學習方法。【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體會肥皂泡的美麗和作者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環節三:放飛想象,升華 “最愛”【教師活動】 1. 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第 5 自然段,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去想象,走進夢幻般的泡泡世界。(朗讀第 5 自然段) 2. 現在,請大家按照老師出示的要求來學習這一自然段。(出示要求:聽老師朗讀第 5 自然段;用 “ ” 在難讀懂的句子旁做標記;想一想 “這些輕清脆麗的小球” 都有哪些去處。)(巡視學生學習情況) 3.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一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引導理解兩個 “輕輕地” )第一個 “輕輕地” 體現了孩子吹肥皂泡時動作的小心翼翼,第二個 “輕輕地” 寫出了皂泡飛起來時輕盈的狀態,讀的時候要輕一些,給人寧靜美好的感覺。(引導學生思考四個 “那么” )大家從四個 “那么” 中體會到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四個 “那么” 是一個排比句,表達了我們的驕傲與自豪,以及對肥皂泡無盡的喜愛。 )大家圍繞 “圓滿”“自由”“透明”“美麗” 等詞語,交流一下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點撥:一方面,一個個泡泡是圓滿、自由、透明、美麗的;另一方面,孩子的想象也是圓滿、自由、透明、美麗的。 ) 4. (出示句 2:借著扇子的輕風,把她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肥皂泡被送上天會怎樣?被送過海又會怎樣呢?(引導學生想象并回答,預設 1:肥皂泡被送上天,會給星星當小燈籠,讓夜空更亮;預設 2:送過海,能給浪花鑲彩邊,大海就更美啦,像幅畫似的。 )(出示句 3:到天上,輕輕地挨著明月,渡過天河跟著夕陽西去。)肥皂泡挨著明月會做什么?跟著夕陽西去又會做什么呢?(引導學生想象并回答,預設 1:挨著明月,肥皂泡幫它撣撣灰,月光更清亮;預設 2:跟著夕陽,泡泡裹上余暉,一路飄一路把天邊染得紅彤彤,好看極了。 )(出示句 4:或者輕悠悠地飄過大海,飛越山巔,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個熟睡中的嬰兒的頭發上…… 目送著她們,我心里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肥皂泡落在熟睡的嬰兒頭發上會做什么呢?(引導學生想象并回答,預設:落在嬰兒頭發上,泡泡像個乖寶寶陪著睡,灑下微光,讓小寶貝睡得更香,說不定夢里都有甜甜的泡泡糖呢。 ) 5. “這些輕清脆麗的小球” 都有哪些去處呢?還有哪些人、哪些事物、哪些地方,需要送去溫暖、光明與希望呢?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會帶著夢想和希望飛到哪兒?(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預設:公園、校園、草原…… ) 6. 現在,我們來有感情地朗讀第 5 自然段,體會 “歡樂、驕傲與希望” 的情感。(指導朗讀) 7. 美麗的肥皂泡仿佛就是作者和小伙伴們的化身,帶著他們的希望和夢想,自由自在地飛翔,飛向藍天,親近明月,追逐太陽,飛躍山巔…… 給人們帶去溫暖,帶去希望。大家感受到了嗎?【學生活動】 1. 閉眼傾聽老師朗讀,想象畫面。 2. 按照要求學習第 5 自然段,圈畫標記,思考問題。 3. 思考并回答關于句子的問題,理解句子含義。 4. 想象肥皂泡的不同去處,參與交流。 5. 有感情地朗讀第 5 自然段。 6. 體會作者情感。【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想象肥皂泡的去處,體會作者的想象和情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深化對課文的理解。環節四:回歸 “最愛”,總結延伸【教師活動】 1. 我們來梳理一下課文的結構。(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梳理結構)作者通過描寫吹肥皂泡的過程、肥皂泡的樣子以及由肥皂泡產生的想象,表達了對吹肥皂泡的喜愛之情。 2. 小小的肥皂泡雖然美麗、脆弱,但它帶來的快樂卻會永遠留在我們成長的歲月中。作者用清新自然的文字把童年的美好經歷記錄下來,不僅讓自己記住了童年的幸福,也讓我們讀者獲得了快樂和幸福的體驗。課后,大家去找找更多冰心的作品來讀一讀,相信你們會有更多有關童年美好生活與夢想的體驗!【學生活動】 1. 參與課文結構梳理。 2. 傾聽老師總結,明確課后任務。【設計意圖】通過總結全文,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課后拓展閱讀任務,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板書設計20 肥皂泡 最愛玩 吹肥皂泡 下雨時節 母親教“我們”吹肥皂泡 過程 放、加上、和弄、蘸上、吹起…… 樣子 美麗 輕清透明 玲瓏嬌軟 想象 快樂、驕傲、希望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在理解句子、體會情感和發揮想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感受到了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和童年的美好。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時,部分學生的想象不夠豐富,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多樣;在小組合作吹肥皂泡環節,個別小組秩序有些混亂,可能是規則強調不夠清晰;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課堂總結有些倉促,對學生課后閱讀的指導不夠細致。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引導方式,如播放相關視頻、展示創意作品等,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小組活動前,明確規則并加強強調,確保活動有序進行;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課堂總結和課后閱讀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閱讀要求和方法,加強對學生課后閱讀的指導,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