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習作 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 課時安排 2內容 分析 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呈現出兩個特點。第一,內容貼近生活。首先,教材呈現了一系列表現人物特點的詞語。其次,給習作取題目時,教材引導學生用上表示特點的詞語。第二,習作任務明確。“上面的詞語讓你想到了誰?為什么會想到他?”“你還想到了哪些這樣的詞語,這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哪些人?”習作導語引導學生聚焦人物特點,讓學生明確本次習作要寫什么。那怎么寫清楚人物的特點呢?教材又以小泡泡的形式,為學生提供習作范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事例或者日常行為把人物的特點說清楚,讓學生知道可以怎么寫。基于對教材編寫意圖的理解和習作起點的把握,教師應當遵循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借助可視化的支架,指導學生寫好“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教師可以借助表格、思維導圖等工具,直觀地將習作的內容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打開習作思維。首先通過交流,讓學生說說這些詞語讓自己想到了誰,為什么會想到這個人。接著引導學生聚焦“意見具體的事例”,并以此為參照,設計自己的習作導圖。教師還可以借助習作例文,開發通俗易懂的“習作知識”,讓“寫清楚”的要求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能給習作取一個表現人物特點的題目。 語言運用:能抓住身邊的人的特點進行寫作。 思維能力:積累表現人物特點的詞語。 審美創造:通過合作交流歸結習作標準,對照習作要求自我修改和互助修改習作。思政 元素 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發現他人的閃光點,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尊重他人、欣賞他人的良好品質。重點 難點 1.寫一個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重點) 2.能給習作取一個表現人物特點的題目。(難點)課前 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1.能抓住特點,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人,用上表示特點的詞語。 2.運用“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的寫法,并初步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表現特點,嘗試寫出他的特點。環節一:趣味導入,引出課題【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玩個有趣的小游戲。老師給大家一些文字介紹,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這是哪個小姑娘。(展示描述拇指姑娘的文字,引導學生猜測) 2. 大家都很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來了!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 1:通過 “只有拇指大小,怎么也長不大” 這個關鍵描述,我知道這是拇指姑娘。預設 2:現實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么小的人,我聯想到這是童話故事中拇指姑娘的形象。 ) 3. 大家通過抓住關鍵特點猜出了拇指姑娘。故事中的人物因為有獨特之處被我們記住,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有特點的人,他們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板書課題)【學生活動】 1. 思考并回答關于拇指姑娘的問題。 2. 對本節課的寫作內容產生興趣。【設計意圖】通過趣味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然引出習作主題,為后續教學做鋪墊。環節二:詞語激趣,發現特點【教師活動】 1. (出示詞語)同學們,看這些詞語,它們表現了人物什么方面的特點呢?(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預設:表現人物的愛好:昆蟲迷、小書蟲、小問號;表現人物的特長:故事大王、運動健將、智多星;表現人物的性格:幽默王子、樂天派;表現人物的品質:熱心腸 )這些詞語分別代表了什么樣的人呢?大家用一句話來表達。(引導學生交流,展示詞語趣解和圖片幫助理解) 2. 除了這些詞語,大家還能想到哪些類似的詞語呢?這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哪些人呢?(引導學生拓展思考,預設:小蝸牛:行動遲緩,做事慢吞吞。好哭寶:經常哭鼻子的孩子。小邋遢:不愛干凈、比較邋遢的孩子。小福爾摩斯:喜歡邏輯推理,判斷準確。淘氣包:調皮搗蛋的孩子。小霸王:指那些比較霸道、愛欺負人的孩子。小吃貨:愛吃東西的孩子。犟脾氣:形容性格倔強、聽不進意見的孩子。 ) 3. 現在,有了這些有趣的詞語,大家心里一定想到了對應的人。選定一個你最想說的身邊人物,說說你為什么會想到他。(引導學生回答,預設 1:看見 “小書蟲” 我想到了我們班的語文科代表,她非常喜歡看書。預設 2:看見 “智多星”,我想到了我們班的班長,他學習成績特別棒。 )大家說得都很不錯!我們可以從人物的興趣愛好、特長、性格、品質等方面進行觀察,發現身邊有特點的人。【學生活動】 1. 思考并回答詞語所表現的人物特點,理解詞語趣解。 2. 拓展思考并分享表示人物特點的詞語及對應的人物。 3. 選擇身邊的人物并說明原因。【設計意圖】通過詞語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明確人物特點的不同方面,為寫作選材提供方向。環節三:借助提示,學習方法【教師活動】 1. (展示兩個泡泡內容)請大家讀一讀這兩個泡泡,比較一下它們的寫作思路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交流討論,預設 1:第一個泡泡告訴我們可以寫一件具體的事例,通過這個事例表現出人物的特點。預設 2:第二個泡泡告訴我們可以通過人物一系列的日常表現來體現這個人的特點。 )(板書:通過事例寫特點、通過日常行為寫特點) 2. 大家想重點介紹人物的哪個方面呢?又該怎樣把人物特點寫具體呢?(點撥:加入細節顯特點,人物的特點往往得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這樣寫出來的人物就能活靈活現。 ) (出示片段 1) 我的好朋友阿朝是一個“街舞狂” ,只要一聽到音樂,他就忍不住跟著節奏跳起來。記得有次做課間操,老師放了一段音樂,本來在操場上站得好好的阿朝,突然身體如同注入了無窮的力量,用力地扭動起來。只見他半瞇著眼睛,嘴巴緊閉,頭發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又來了個側身翻。此刻,操場似乎成了他一個人的舞臺,我們都詫異地看著阿朝,可他渾然不覺,一直跳個不停。直到廣播體操的音樂響起,他才忽然回過神來。 請大家自由閱讀這個片段。(引導學生梳理選段中小孩的特點,思考作者如何將人物特點寫具體,預設 1:半瞇著眼睛,嘴巴緊閉。(神態描寫)預設 2:頭發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動作描寫)預設 3:操場似乎成了他一個人的舞臺,可他渾然不覺。(心理描寫) )作者通過寫好朋友課間操時間在操場跳舞的事情,用準確、生動的詞語描述了好朋友的神態和動作,突出了好朋友的性格特點。 3. (出示片段 2) 下課了,大家都像小鳥一樣飛出教室,奔到操場上去玩了。他卻一個人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接著看書。我走進教室門口叫他,他頭也沒抬一下,我又走到他身邊用手指關節輕輕地敲了敲他的桌子,他還沒有反應!片刻之后,他忽然笑出了聲,不是笑我,而是笑書中的人和事。放學了,他習慣邊走邊看書。有一次,由于太著迷,下階梯時不小心一腳踩空了,著實摔了一跤。他卻很快地爬了起來,撿起了落在地上的書,都沒有搭理身上的塵土,繼續邊走邊看。真是個“書蟲”啊! 同樣是寫人物的特點,這個片段與上一段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預設:這個片段是通過寫人物的日常行為來寫出人物的特點。 )我們既可以通過寫一件事,也可以通過一些日常行為來寫出人物的特點。寫一件事,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從性格、品質、心理、語言、動作等方面來突出人物特點;寫一些日常行為,可通過抓幾個有代表性的行為,從側面寫出人物特點。【學生活動】 1. 閱讀泡泡內容,討論寫作思路的不同。 2. 閱讀片段 1,分析人物特點和寫作方法。 3. 對比片段 2,思考寫作方法的差異。【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掌握通過事例和日常行為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技巧。環節四:梳理框架,擬寫提綱【教師活動】 1. 現在,大家心里想好要寫的人了嗎?在動筆之前,我們先好好構思,理清框架,編寫好寫作提綱。(出示框架,明確要求) (1)開門見山,交代人物其特點。 (2)根據人物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事例。 (3)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特點。 (4)寫人物這一特點對自己的影響。 2. (出示提綱模板)大家按照這個提綱模板,理清自己的思路。(引導學生填寫提綱,教師巡視指導) 我想寫的人: 人物的特點: 具體事例: 哪一部分詳寫,哪一部分略寫: 3. 提綱列好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借助提綱,開始介紹你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吧!(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習作,教師巡場指導)寫完之后,和同桌交換一下,互相看看誰寫得最好。【學生活動】 1. 思考寫作內容,填寫寫作提綱。 2. 借助提綱完成習作,與同桌交換閱讀。【設計意圖】通過梳理框架和擬寫提綱,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組織寫作內容,為完成高質量的習作打好基礎。環節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發現身邊有特點的人,還學習了通過事例和日常行為來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并且完成了寫作提綱和習作初稿。大家在課堂上都表現得很積極,老師為大家點贊! 2. 課后,請大家把自己的習作再認真讀幾遍,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為下節課的交流修改做好準備。【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總結,明確本節課所學內容和課后任務。 2. 課后閱讀并初步修改自己的習作。【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為下節課的教學做準備。板書設計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第 1 課時)人物特點分類:愛好、特長、性格、品質……寫作方法:通過事例寫特點、通過日常行為寫特點寫作提綱:人物 - 特點 - 事例 - 詳略 - 影響 - 總結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對人物特點的把握和寫作方法的學習有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掌握了寫作思路,完成了習作初稿。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將人物特點寫具體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到位,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生動形象;在學生擬寫提綱和習作過程中,個別學生思路不夠清晰,可能是指導不夠細致;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課堂總結有些倉促,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詳細。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采用更生動的引導方式,如展示更多優秀習作片段、進行現場寫作示范等,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將人物特點寫具體;加強對學生擬寫提綱和習作的個別指導,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課堂總結和作業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作業要求,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細致指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1.能給習作取一個表現人物特點的題目。 2.對照標準,自我修改和互助修改習作。環節一:回顧舊知,談話導入【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寫身邊有特點的人。大家都選取了身邊特點鮮明的人,借助具體事例,運用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和心理描寫突出了人物的鮮明特點,完成了自己的習作。大家都很棒! 2. 不過呀,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們的作文還缺少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沒錯,就是標題。題目就好比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眼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給自己的習作取一個有代表性的標題,同時圍繞大家的習作情況進行交流,進一步修改我們的習作。【學生活動】 1. 回憶上節課習作內容。 2.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產生期待。【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舊知,自然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題目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環節二:巧取題目,實戰演練【教師活動】 1. 那怎樣給自己的作文取個合適的題目呢?老師給大家一些小提示。 引導思考,點撥: ①直接以人物的外號為題,像《偵察兵》《“干飯王”》《變臉大師》。 ②人物主要特點十人物(人物可以省略),比如《虎媽》,“虎” 體現人物性格特點;《急性子班長》,“急性子” 體現人物性格特點;《戲迷》《小區有個 “美食家”》體現人物興趣愛好的特點;《我們中隊的 “小雷鋒”》或《小雷鋒》,“小雷鋒” 體現人物品質特點。 2. 現在,大家想一想,準備給自己的習作取個怎樣的名字呢?(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預設:《“戲迷” 爺爺》《我家的 “昆蟲迷”》《我的同學 “小問號”》《“俠士” 爸爸》 )大家用上表示人物特點的詞語,給作文加上題目,寫完之后和同桌互相讀一讀。【學生活動】 1. 思考取題方法。 2. 給自己的習作取題目并與同桌交流。【設計意圖】通過講解取題方法,引導學生實踐,讓學生學會給習作取表現人物特點的題目,提升學生的擬題能力。環節三:出示范文,例文引路【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一位小朋友寫了他身邊熟悉的一個人,叫《我們班的 “小書蟲”》。咱們一起看看他是怎么描寫自己同學的。(課件出示例文,指導學生默讀,相機點撥) 2. (分析句 1:梳著齊劉海,扎著馬尾,鼻梁上還架著一副眼鏡,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呢! )大家看,這里通過外貌和動作描寫,詳略得當,一下子就讓 “小書蟲” 的形象呈現在我們眼前了。 3. (分析句 2:有一次下課了,我們叫她一起出去玩,她頭也不抬地說:“好的,我馬上就來。” 可直到我們回到教室了,她還坐在那津津有味地捧著書看呢。 )這一句圍繞愛看書的愛好特點,描寫了平時的表現。 4. (分析句 3:還有一次放學了…… )這里舉出一件具體的事例,證明了王佳愛看書的特點。 5. (分析句 4:我想王佳就是因為愛看書,才積累了這么豐富的知識吧!她的這種博覽群書的精神還真值得我學習呢! )這一句總結了王佳的特點,與開頭呼應,同時樹立榜樣,升華了主題。 6. 我們來總評一下這篇習作。這篇習作選材典型,開篇便從 “小書蟲” 王佳看書的場景入手,接著又通過課間看書、放學后因看書忘記回家的事例,體現了王佳愛看書的特點,還說明了她因愛看書而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習作詳略得當,使得一個 “小書蟲” 的形象躍然紙上。大家要學習這種寫作方法。【學生活動】 1. 默讀例文,聽老師分析。 2. 學習例文的寫作方法和優點。【設計意圖】通過分析例文,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優秀習作的寫作方法,為修改自己的習作提供參考。環節四:自主修改,互評互改【教師活動】 1. 現在,請大家自讀自改自己的習作,老師給大家一些要求。(出示自讀自改要求)大家認真檢查自己的習作,看看有沒有語句不通順、錯別字,有沒有把人物特點寫清楚。 2. 接下來,我們進行互評互改。(出示互評互改要求和評價標準)大家要認真閱讀同桌的習作,根據評價標準給出自己的建議,幫助同桌把作文寫得更好。 3. 大家在修改過程中,要注意運用我們學過的修改符號哦。通過日常的細心觀察,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進行細致的描寫,抓住外貌、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來寫,就可以將身邊有特點的人展現在大家面前了!【學生活動】 1. 按照要求自讀自改習作。 2. 與同桌交換習作,進行互評互改。【設計意圖】通過自主修改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環節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教師活動】 1. 同學們,這兩節課我們完成了 “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 的習作。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學會了發現人物特點、選擇事例、描寫人物,還學會了給習作取題目和修改習作。大家都有很大的進步! 2. 課后,大家把修改好的習作認真謄寫在作文本上,還可以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家人聽,聽聽他們的意見。希望大家以后能繼續觀察身邊的人,用我們學到的寫作方法,寫出更多精彩的作文。【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總結,回顧兩節課的學習內容。 2. 課后完成作業,謄寫習作并聽取家人意見。【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拓展延伸讓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后,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板書設計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第 2 課時)取題方法:外號、特點 + 人物例文分析:外貌、動作、事例、總結修改要點:語句、特點、描寫評價標準:(列出具體標準)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在取題和修改習作方面有了明顯進步,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對寫作方法的掌握更加熟練,提高了寫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互評習作時,部分學生評價不夠全面深入,可能是評價標準講解不夠清晰;在學生自主修改過程中,個別學生對修改方法的運用不夠熟練,可能是練習量不足;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展示修改成果環節有些倉促,部分學生沒有充分展示自己的修改成果。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評價標準的講解,通過示例讓學生更清楚如何評價作文;增加修改練習量,設計多樣化的修改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修改方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展示修改成果留出充足時間,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