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24 火燒云 課時安排 2內容 分析 《火燒云》是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向我們描繪了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早晨或傍晚,大氣層云層比較厚,而且太陽光是斜射的,這就加大了光線穿透云層的難度。這時,只有紅色和橙色光在穿過云層時減弱得最少,自然只有它們可以穿透云層,照射在天空中、云層上,形成光彩奪目的火燒云奇景。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火燒云上來時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動靜結合,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 語言運用:積累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 思維能力:能借助相關語句說出火燒云的特點,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 審美創造:了解火燒云顏色形態變化的特點。思政 元素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重點 難點 1.能借助相關語句說出火燒云的特點。 2.了解火燒云顏色形態變化的特點。課前 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卡。 老師: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積累多音字“模”。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特別美麗的圖片。(出示火燒云圖片)看,這些云彩紅彤彤的,像是被火點燃了一樣,漂亮極了!這就是火燒云。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火燒云》這篇文章,跟著作者去領略一下這大自然的壯美景觀。(板書課題:火燒云,引導學生齊讀課題)【學生活動】 1. 觀察火燒云圖片,對課文內容產生期待。 2. 齊讀課題。【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圖片,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課題,為學習課文營造良好氛圍。環節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教師活動】 1.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同時標注好自然段序號。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巡視學生朗讀情況) 2. (出示文中的生字詞語)這些生字詞語大家都會讀嗎?老師請一位同學來領讀,其他同學跟著齊讀。(指名領讀,相機指導 “盈”“彤”“跪”“檀”“模” 的讀音 ) 3. 接下來,我們分自然段開火車朗讀課文。每個同學讀完后,大家一起評議,看看有沒有讀得不正確的地方,有的話要及時糾正。(組織開火車朗讀和評議)【學生活動】 1. 自由朗讀課文,標注自然段序號。 2. 跟讀生字詞語,注意讀音。 3. 參與開火車朗讀課文,進行評議。【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初讀課文,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環節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教師活動】 1.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請同學們一邊聽朗讀,一邊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火燒云的呢?大家用 “ ” 畫出描寫順序的詞語。(巡視學生閱讀情況,引導學生回答,預設:上來了、變化、下去了 ) 2. 我們再來讀讀第 1 - 2 自然段,想一想:什么是火燒云呢?你從文中哪句話知道的呢?(課件出示: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課件播放相應圖片)大家看,這里用了 “燒” 字,能不能把它換成 “紅” 呢?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預設:“燒” 是一個動詞,不僅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還給人一種動態的變化之美。 )大家試著讀出作者看到這種奇異的動態美景時那種驚訝和喜歡的情感。(指導學生朗讀) 3. 那火燒云這種自然現象一般發生在什么時候呢?(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答案,預設:夏天的傍晚、晚飯過后 ) 4. (課件出示:晚飯過后,火燒云…… 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 )大家看,火燒云出現后,大家都變了,這樣的變化,大家喜歡嗎?你從哪個詞語知道的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笑盈盈 ) 5. 現在,我們一起齊讀第 1 自然段,要讀出快樂的語氣哦。(引導學生齊讀)【學生活動】 1. 聽讀課文,思考并畫出寫作順序的詞語。 2. 閱讀第 1 - 2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朗讀句子。 3. 找出火燒云出現的時間。 4. 思考并回答關于人們對火燒云變化態度的問題。 5. 齊讀第 1 自然段。【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課文,引導學生梳理寫作順序,理解關鍵語句,初步感受火燒云的奇異和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環節四:記憶生字,指導書寫【教師活動】 1.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同學們,我們來學習這些生字。大家先自主識字,觀察一下這些字的結構、筆畫,看看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巡視學生自主識字情況) 2. 老師來給大家示范寫 “武” 和 “威” 這兩個字。(師范寫,強調 “武”“威” 的最后一筆:“武” 字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威” 字最后一筆是點,要寫得小而緊湊 )大家跟著老師書空。 3. 現在,請大家先書空,再在練習本上練習書寫。(巡視學生書寫情況,評價學生作品,展示優秀作品 )【學生活動】 1. 自主識字,觀察生字特點。 2. 觀察老師示范書寫,書空。 3. 練習書寫,接受評價。【設計意圖】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環節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火燒云,學習了生字詞,還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寫作順序。大家在課堂上都表現得很不錯! 2. 課后,請大家把今天學的生字每個寫 5 遍,加強記憶;再把課文認真讀 2 遍,思考一下火燒云都有哪些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總結,明確本節課所學內容和課后任務。 2. 課后完成作業,書寫生字、朗讀課文。【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后,培養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板書設計24 火燒云(第 1 課時)生字:(展示生字及書寫要點)課文寫作順序:上來了 - 變化 - 下去了關鍵語句理解:“燒”(動態美、顏色紅)火燒云出現時間:夏天的傍晚、晚飯過后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在識字寫字、初讀課文和初步感受火燒云特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朗讀,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理解。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理解 “燒” 字的妙處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刻,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多樣化;在識字教學中,對個別生字的記憶方法講解不夠細致,學生可能記憶不牢;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寫字指導時間有些緊張,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細致。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采用多樣化的引導方式,如對比閱讀、小組討論等,幫助學生理解;在講解生字時,增加記憶方法的示例和練習,加強對易錯字的指導;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寫字指導和作業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作業要求,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細致指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6自然段。 2.積累關于顏色的詞語。 3.能借助相關語句說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而快的特點,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環節一:復習導入【教師活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神奇美麗的火燒云,它紅彤彤的,像天空著了火一樣。那大家還記得火燒云會有哪些變化嗎?這節課我們就接著深入學習,去發現火燒云更多的奧秘。【學生活動】 回憶上節課內容,對本節課學習充滿期待。【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自然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環節二:精讀課文,直擊重點【教師活動】 1.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多端的部分 現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 3 自然段,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做上記號,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喜歡的原因。(巡視學生朗讀和交流情況) (出示:一會兒紅彤彤的…… 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大家看這句話,里面多次出現了 “一會兒”,這說明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火燒云變化快、顏色多。 )那誰能讀出火燒云的這種變化快、顏色多的感覺呢?(指名朗讀) (出示:葡萄灰…… 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火燒云只有這幾種顏色嗎?大家還能說一些像 “梨黃” 這樣表示顏色的詞嗎?(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現在,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第 3 自然段,感受火燒云顏色的奇妙變化。(引導學生朗讀)2.學習火燒云形狀變化多端的部分 (指名讀第 4 - 6 自然段)大家聽聽,火燒云變成了什么?你最喜歡哪種變化呢?和同桌交流交流。(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從哪些地方能看出火燒云的形狀多、變化快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一會兒、過了兩三秒、忽然、接著、一轉眼” 說明變化快,“馬、狗、獅子” 說明形狀多。 )那火燒云的形狀可能還會發生哪些變化呢?(引導學生想象并回答) 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么快、這么多,大家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引導學生回答,預設:千變萬化、變化多端…… ) 下面,請大家跟著老師的指導,朗讀第 4 - 6 自然段,感受火燒云變化的有趣。(指導學生朗讀) 3.讀最后一段,思考:作者觀察火燒云時,有怎樣的感受? (出示: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恍恍惚惚” 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太陽下山了,火燒云快消失了。 ) 老師來小結一下:因為火燒云的顏色、形狀變化十分多,也十分快,所以一會兒工夫,火燒云就下去了。【學生活動】 1. 朗讀第 3 自然段,圈畫句子,與同桌交流。 2.思考并回答關于 “一會兒” 的作用和顏色詞語的問題,朗讀句子。 3.朗讀第 3 自然段。 4.聽讀第 4 - 6 自然段,參與討論,想象火燒云形狀變化。 5.思考并回答概括火燒云形狀變化的詞語。 6.按要求朗讀第 4 - 6 自然段。 7.思考并回答關于 “恍恍惚惚” 的問題。【設計意圖】通過精讀課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火燒云的變化特點和作者的感受,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環節三:總結全文【教師活動】 1. 同學們,學完這篇課文,大家喜歡火燒云嗎?能用一句話來贊美這美麗的自然景觀嗎?(引導學生回答) 2.除了火燒云,大家還觀察過什么樣綺麗的自然景觀呢?(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觀察到的自然景觀) 3.那學完課文,大家有怎樣的收獲呢?(引導學生從知識、感受等方面分享收獲)【學生活動】 1. 思考并回答贊美火燒云的句子。 2.分享自己觀察到的自然景觀。 3.分享學習課文的收獲。【設計意圖】通過總結全文,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深化對火燒云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對自然景觀的熱愛之情。環節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教師活動】 1.同學們,這兩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火燒云的美麗與神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觀察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發現更多的美。 2.課后,請大家把第 3 - 6 自然段背誦下來;再用今天學到的描寫方法,寫一寫自己觀察到的一種自然現象。【學生活動】 1.傾聽老師總結,明確本節課所學內容和課后任務。 2.課后完成作業,背誦段落、寫作。【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后,培養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板書設計24火燒云 上來了像火燒一樣 變化多端 顏色 五顏六色 形狀 千變萬化快、多下去了一會兒工夫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對火燒云的變化特點有了深入理解,在背誦段落和積累詞語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感受到了作者對火燒云的喜愛之情。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刻,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生動形象;在學生分享觀察到的自然景觀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引導不夠細致;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課堂總結有些倉促,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詳細。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采用更生動形象的引導方式,如播放視頻、展示圖片等,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情感;加強對學生分享環節的引導,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課堂總結和作業指導留出充足時間,詳細說明作業要求,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細致指導,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