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習作:國寶大熊貓 課時安排 2內容 分析 本次習作屬于寫實類,要搜集關于國寶大熊貓的信息,整合信息,從幾個方面有序地向大家介紹清楚大熊貓,注意表達準確。第一,明確介紹對象:國寶大熊貓。第二,明確寫作方式:以介紹的口吻寫大熊貓。第三,明確寫作內容:參考需要解答的疑問;參考圖表中提供的信息;參考自己搜集的信息,進行合理地選擇、整合。第四,明確寫法引導:在解答疑問中梳理出--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有先后順序地介紹大熊貓;在閱讀參考圖表信息時,補充其他內容--我們可以整合信息介紹大熊貓;在交換習作互相檢查時--我們可以用準確的語言介紹大熊貓。素養 目標 文化自信:參考圖表信息整合信息介紹大熊貓。 語言運用:參考圖片中的信息進行補充,用準確的語言介紹大熊貓。 思維能力:搜集有關大熊貓的相關信息,從中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從幾個方面有序地介紹。 審美創造:感受國寶大熊貓的憨厚可掬、珍稀罕見,并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思政 元素 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關注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 難點 1.能查找資料,整合信息,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 2.通過自評和互評,能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準確的內容并補充新的內容。課前 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能查找資料,整合信息,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環節一:猜謎導入,激情引趣【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大家來猜猜看。(課件出示謎語:黑毛黑,白毛白,圓圓胖胖惹人愛,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當飯菜。)大家開動小腦筋,仔細想想哦! 2. 大家都很聰明,謎底就是我國的國寶 —— 大熊貓。大熊貓是我們國家特有的珍稀動物,深受大家的喜愛。今天,我們就嘗試著把可愛的大熊貓介紹給別人。【學生活動】 1. 思考并回答謎語。 2. 對本節課的寫作內容產生興趣。【設計意圖】通過猜謎的方式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然引出本節課的寫作主題,為后續教學活動做鋪墊。環節二:交流資料,答疑解惑【教師活動】 1. 關于大熊貓,大家肯定有很多疑問。現在,請把你的疑問寫下來,一會兒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巡視學生書寫情況) 2. 大家都寫好了吧!那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預設:網絡、書籍、向其他人咨詢等 ) 3. 現在,請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如何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來解答同學們的疑問。(巡視小組交流情況) 4. 哪個小組先來分享一下,你們解決了哪些疑問,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組織全班交流)【學生活動】 1. 寫下關于大熊貓的疑問。 2. 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3. 小組交流,結合資料解答疑問。 4. 參與全班交流,分享和討論疑問。【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資料和答疑解惑,讓學生對大熊貓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環節三:回顧課文,指導方法【教師活動】 1. 同學們對大熊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如何把這些內容有條理地結合在一起介紹給別人呢?我們可以從學過的課文中尋找方法。 2. (引導回顧《我們奇妙的世界》)在《我們奇妙的世界》中,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這個奇妙的世界的?(引導學生回答,預設:從天空、大地這兩個方面來介紹世界的奇妙。 ) 3. (課件出示《海底世界》第 2 - 6 自然段的開頭)大家回憶一下,《海底世界》中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呢?第 4 - 5 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回答,預設:從海底的環境、海底的聲音、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礦藏這五個方面來進行介紹;它們分別是本段的總起句,全段就是圍繞總起句把內容寫清楚的。 ) 4. (出示《火燒云》的圖片)大家再回憶一下《火燒云》,課文寫了火燒云的哪些特點呢?(引導學生回答,預設:色彩豐富、形狀多樣、變化極快的特點 ) 5. 通過回顧這些課文,我們知道了在介紹事物時,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介紹,如果能運用恰當的總起句,圍繞總起句進行介紹,條理將更加清晰。(出示教材中的圖表)大家觀察一下這個圖表,看看它為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引導學生回答,預設:介紹了大熊貓的名稱、類別、食物、分布地區這四個方面的信息。 )所以,我們可以把書中的和自己搜集的信息進行整合,從不同的方面介紹大熊貓,比如大熊貓的外形、分布地區、生活習性等,抓住大熊貓的特點進行介紹。 6. 那如何使自己的介紹更加生動具體呢?(課件出示例子)大家看這兩個句子,第一個句子運用了恰當的比喻,把事物的特點寫得生動、形象;第二個句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活潑生動。所以,我們在介紹事物時,抓住事物的特點,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會使我們的介紹更加生動、具體。【學生活動】 1. 思考并回答老師關于課文的提問。 2. 觀察圖表,了解圖表信息。 3. 學習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的運用。【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課文,引導學生學習介紹事物的方法和修辭手法的運用,為學生寫作提供指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環節四:提出要求,完成初稿【教師活動】 1. 現在,老師給大家提出一些寫作要求。(提出要求:大熊貓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描寫,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等;可以寫大熊貓怎樣吃飯、嬉戲、活動、休息等;還要寫出自己和大熊貓之間的故事,寫一件具體的事;給文章 “化個妝”,加入一些修辭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動靜結合的描寫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結構形式,例如過渡句、首尾呼應等,完善文章。 )大家一定要認真記住這些要求哦! 2. 現在,請大家根據這些要求,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開始獨立完成習作吧。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寫出精彩的文章!(巡視學生寫作情況,適時給予指導)【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提出的寫作要求,明確寫作任務。 2. 獨立完成習作初稿。【設計意圖】明確寫作要求,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寫作,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環節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教師活動】 1.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如何介紹大熊貓。大家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認真寫作,表現得都很棒! 2. 課后,請大家把自己的習作再認真讀幾遍,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為下節課的交流修改做好準備。【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總結,明確本節課所學內容和課后任務。 2. 課后閱讀并初步修改自己的習作。【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為下節課的教學做準備。板書設計習作:國寶大熊貓(第 1 課時)資料收集:網絡、書籍、咨詢寫作方法:多方面介紹、總起句、修辭(示例)寫作要求:順序、生活場景、自身故事、優化文章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對介紹大熊貓的寫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完成了習作初稿,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整合資料時,部分學生存在困難,可能是對資料的篩選和歸納方法指導不夠細致;在寫作過程中,個別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所學方法,寫作思路不夠清晰,可能是練習不夠充分;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不夠全面。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資料整合方法的指導,通過實例演示、小組合作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技巧;增加寫作練習的時間和機會,提供更多的寫作思路和模板,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創新;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學生寫作過程提供更全面、細致的指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對習作進行自評和互評,能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準確的內容,補充新的內容。環節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教師活動】 同學們,上節課大家都完成了關于國寶大熊貓的習作,每個人都寫出了自己心中可愛的大熊貓。這節課呀,我們就來當小評委,一起評一評大家的作文,看看誰寫得最棒!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交流,大家的作文都會變得更加精彩。【學生活動】 回憶上節課習作內容,對本節課的評價活動充滿期待。【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導入,自然引出本節課的評價主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環節二:互相交流,進行修改【教師活動】 1. 哪位同學愿意勇敢地第一個上臺,讀一讀自己的習作?(指名學生上臺朗讀)其他同學可要認真聽,一會兒來評一評他寫得怎么樣。(引導其他學生傾聽并思考)大家注意,在評價的時候,我們要多發現閃光點,當然,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友好地指出來。(對上臺學生的習作進行點評,抓住閃光點進行表揚) 2.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評價作文,老師給大家準備了習作評分要求。(出示習作評分要求)大家看,“慧眼小神童” 要求觀察仔細,能比較具體地寫出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神筆小作家” 要求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生動,能按照一定順序形象、具體地寫出大熊貓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動作情態等。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自己的習作,組員之間互相評一評、改一改。(巡視各小組討論和評價情況,適時給予指導) 3. 大家都討論得很熱烈!現在,請大家根據同學的建議,認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修改的時候記得用我們學過的修改符號哦。修改完之后,再把習作工工整整地謄寫一遍。(巡視學生修改和謄寫情況)【學生活動】 1. 一名學生上臺朗讀習作,其他學生傾聽并準備評價。 2. 學習習作評分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評互改。 3. 根據建議修改習作,用修改符號修改,謄寫習作。【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上臺朗讀、小組互評和教師指導,讓學生明確評價標準,學會從他人的習作中學習優點,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寫作能力。環節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教師活動】 1. 同學們,這兩節課我們完成了關于國寶大熊貓的習作。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學會了查找資料、整合信息,還學會了評價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每個人的進步都很大!希望大家以后寫作文的時候,也能像這次一樣認真,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2. 課后,大家可以把修改好的習作讀給家人聽,聽聽他們的意見。還可以找一找其他關于動物的文章來讀一讀,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學生活動】 1. 傾聽老師總結,回顧兩節課的學習內容。 2. 課后完成作業,朗讀習作給家人聽,閱讀其他動物文章。【設計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課后拓展任務,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習慣。板書設計習作:國寶大熊貓(第 2 課時)評價標準:慧眼小神童(觀察細致、內容具體)神筆小作家(語句通順、用詞生動、順序合理)修改方法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對習作評價標準有了較好的理解,在自評和互評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并進行修改,提升了寫作能力。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時,部分學生評價不夠全面,可能是對評價標準的理解不夠深入;在小組互評環節,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評價方式不夠新穎;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對學生修改和謄寫的指導不夠細致,部分學生未能充分展示修改成果。 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評價標準的詳細解讀,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創新評價方式,如開展小組競賽式評價、個人專項評價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學生修改和謄寫留出充足時間,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展示修改成果,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