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白樺【教學目標】1.隨文識字,認識“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樺、涂”等9個生字,當堂學寫“樺”字;2.通過多種形式有感情朗讀詩歌,初步了解詩歌韻律美和節奏美的特點,鼓勵學有余力者當堂背誦;3.抓住關鍵詞語解讀詩歌,感受畫面美,借助背景資料體會詩人情感;4.當堂自創小詩,交流寫詩感受,互評互改,體悟詩歌魅力。【教學重難點】1.通過多種形式有感情朗讀詩歌,初步了解詩歌韻律美和節奏美的特點,鼓勵學有余力者當堂背誦;2.抓住關鍵詞語解讀詩歌,感受畫面美,借助背景資料體會詩人情感;【教學過程】板塊一:詩文誦讀,發現特點,觸發情感一、字圖對比,“樺”字引課出示書法名家作品“樺”字與白樺樹實物比照:同學們,請看這幾個“樺”字,對照白樺樹的圖片,你知道它為什么這樣寫嗎?請說說你的看法。(關注“樺”字書寫特點:干凈、有力,“華”為懸針豎,體現人的精神氣質。二、多種誦讀,發現特點(一)注音誦讀:老師范讀《白樺》,學生跟讀,并給每節偶行詩的最后一個字注音。(發現押韻特點)(板書:韻律)(二)分節誦讀:糾正讀音(瀟灑、花穗、齊綻、徜徉等詞語)(三)疊詞認讀,話說特點:(朗朗上口、極富樂感)茸茸、串串花穗、姍姍來遲、白雪皚皚“的”字短語認讀,發現節奏:(節奏輕快、生動形象)潔白的流蘇 燦燦的金暉 姍姍來遲的朝霞晶亮的雪花 銀色的光華 白雪皚皚的樹枝(五)自由讀詩: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這首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初步觸發情感,節奏輕快些,多揚少抑)(六)總結特點,摘抄筆記: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詩和音樂一樣,生命全在節奏”(引入《日積月累》名言①),詩歌講究節奏和韻律,就像音樂一樣,音樂性在詩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請把你們發現的現代詩的兩大特點趕緊記在書上吧!板塊二:詩象品讀,扣關鍵詞,體味情感一、圍繞詩象,扣關鍵詞(一)思考問題,旁批標注:同學們,剛剛我們不斷誦讀詩文,現在請你想象自己就是作者筆下的白樺,你覺得此時的你是一棵怎樣的樹?請畫出關鍵詞做旁批。(二)討論交流,伺機板書:潔白的樹:銀霜 雪花 潔白 晶亮的雪花 白雪皚皚 銀色的光華挺拔、姿態優雅的樹:披 玉立美麗的樹:潔白 玉立 花邊瀟灑 花穗齊綻二、詩象品讀,體味情感(一)思維提升:你覺得白樺僅僅是外形美麗嗎?高潔、莊嚴、堅強不屈的樹:在“白雪皚皚”中“玉立” ……(二)再讀詩文:你喜歡這樣一棵樹嗎?現在,請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一讀。(再次體悟情感,節奏高亢些,高揚熱烈)板塊三:詩境賞讀,展開想象,浸潤情感一、小組合作,想象賞畫(一)出示要求:每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同學們,可以結合課后題選擇幾個短語,幫助描述你所看到的畫面,和小組成員相互討論。(板書:賞畫)(二)展開想象,共同賞畫 1.賞畫:第一小節(1)引導:“涂上銀霜”“披了一身雪花”,擬人手法的運用,更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2)引導:讀出這一小節的亭亭玉立,一身潔白的風采,指名朗讀。 (板書:挺拔)2.賞畫:第二小節(1)引導:結合“流蘇”圖片,想象體會白樺樹滿身綴滿“潔白的流蘇”優雅的姿態美。(2)引導:理解“花穗”詞語,根據紫藤蘿樹花穗與玉米花穗的不同形態和生長方向,結合圖片說明花穗的形態特點,即植物的花瓣集中生長在莖部的頂端位置,呈現條狀,如串串珍珠,美麗如畫。(3)引導:想象品味“瀟灑”,在詩人葉賽寧眼中,這雪花繡成的花邊裙子,不是人工的刻意裝飾,而是大自然的渾然天成,那么自然又無拘無束,用詩中一個詞說就是“瀟灑”,指名朗讀。(板書:秀美)3. 賞畫:第三小節(1)引導:強調“燦燦”的金暉,感受光澤美。(2)引導:對比朗讀,體會顧老先生押“通韻 a”表達效果:高昂。(3)引導:關注譯者:本書采用的是北京大學教授俄羅斯詩歌翻譯家顧蘊璞老先生的作 品,對比其他譯者的作品,顧老先生更講究韻律美,全詩押韻腳“a”,節奏較高昂,更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他今年已 90 歲高壽,一輩子致力于俄羅斯詩歌的翻譯,正如艾青所言“詩是人類向未來寄發的信息,詩給人類以朝向理想的勇氣”(引入《日積月累》名言②),所以顧老先生才會像書法作品“樺”字一般,具有如白樺般懷著理想追求,不畏困難的精神品質。4 .賞畫:第四小節(1)引導:從“白雪皚皚”一詞引導學生體會側重寫白樺身上的色彩及光澤發生著變化,學習運用疊詞增強表達的作用,拓展 ABB 式詞語,發現詞語不是簡簡單單為我們而服務,而是為我們的表達而服務。(2)引導: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姍姍來遲的朝霞”,結合上文的“金暉”落日的余暉,到 “朝霞”早晨的云霞,作者從早到晚,從黑到白,在窗前久久的欣賞著白樺。一句“姍姍來遲”感受到了作者在窗前等候天亮,迫不及待見到白樺的心情。板塊四:詩心悟讀,介紹資料,升華情感過渡語:剛才我們透過詩人的語言,通過想象畫面,欣賞到了白樺樹在不同情景的美。這要歸功于大家的創造想象,也歸功于葉賽寧傳神的文字。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幾則小故事,了解葉賽寧的成長故事……(板書:悟情)一、引入表格,話說童年時間 地點 事件1895 年 蘇聯梁贊省 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由外祖父養育1904-1911 年 教會師范學校 讀小學,在長滿白樺樹的原野上玩耍,開始學寫詩1912 年 莫斯科 當店員、印刷廠校對員,兼修大學課程,積極參加文學活動1914 年 莫斯科 發表抒情詩《白樺》1915 年 彼得堡 拜見著名詩人勃洛克、克留耶夫、高爾基,第一本詩集《亡靈節》出版(一)同學們,誰能根據上面的小表格,給大家用講故事的方式話說葉賽寧的童年呢?(二)過渡語:是的,“與其說葉賽寧是一個人,不如說是一架風琴,是為了寫詩,為了傾吐綿綿不絕的‘田園的憂傷’,對世上一切生物的愛,和對人們具有的仁慈,被大自然所特別創造的一架風琴。”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對葉賽寧的評價,就像同學們所講的故事一樣,葉賽寧從小寫詩,還與著名詩人作伴學詩,才能寫出如此傳神和富有創造力的文字。可他為什么如此熱愛白樺呢?我們再一起聽聽另一則小故事……二、拓展資料,禮贊文化(一)生讀材料①:白樺生性耐寒,通體銀白,氣質高雅,喜歡陽光,生命力強,在大火燒毀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長出來的經常是白樺,常形成大片的白樺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板書:堅強)(二)生讀材料②:在俄羅斯,處處可見白樺:(出示圖片)在傳統節日慶典中、在詩人筆下作品中、在音樂家自創歌譜中……俄羅斯隨處可見白樺的身影,詩人字里行間透露著對白樺的喜愛,也表達了對白樺高潔品質的贊美之情。過渡語:詩人葉賽寧從小跟隨外祖父生活,自幼在長滿白樺樹的原野上玩耍,對白樺樹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正如英國著名作家華茲華斯曾說“詩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寧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引入《日積月累》名言③)離開故鄉以后,每當四周寂靜時,他總會產生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下面讓我們一起合作再讀一讀……三、合作朗讀,升華情感(融情品讀,節奏低沉些,語流沉緩)師:詩人葉賽寧正凝神創作,窗外寒風習習,冬雪灑落,抬頭忽見……生: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仿佛涂上銀霜,披上一身雪花。師:雪滿枝頭,晶瑩如花,你瞧!生:毛茸茸的枝頭,雪繡的花邊瀟灑,串串花穗齊綻,潔白的流蘇如畫。師:詩人被這隆冬時節的白樺所吸引,夕陽余暉的靜寂中他寫道……生:在朦朧的寂靜中玉立著這棵白樺,在燦燦的金暉里閃著晶亮的雪花。師:白樺呀!白樺!你是俄羅斯的國樹,你的秀美,我要用心的刻畫……生:白樺周圍徜徉著姍姍來遲的朝霞,它向白雪皚皚的樹枝又抹一層銀色的光華。過渡語:不僅僅在俄羅斯的白樺文化中,我們國家也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植物文化,比如蘊含中華獨特文化的花中四君子。四、拓展類詩,聯同積累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宋 王安石《梅花》(堅強不屈、不畏嚴寒的志士)蘭:蘭花堪同隱者心,自榮自萎白云深。——清 汪士慎《空谷清音圖冊頁》(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隱士)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宋 蘇軾《竹》(清雅脫俗、自強不息的雅士)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唐 黃巢《不第后賦菊》(孤傲高潔、直面秋霜的斗士)板塊五:詩道寫讀,創作詩歌,抒發情感一、延學活動,自創小詩讀別人的詩歌,長自己的本領,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在詩歌的世界里尋訪了植物之美,現在請你們拿起筆,我們也為充滿生機的植物賦詩一首吧!出示教師自創“下水詩”——《桃花》,講解創作要點,學生進行創作。(二)展示分享學生小詩:教師指導、生生互評互改,學生結合《白樺》寫詩特點和體會,分享自己寫詩的方法及感悟。(三)課堂小結:一詩一畫,輕叩詩歌大門。如果說詩歌是一盞燈,那么詩中美好的情感就是這盞燈的光。今天我們走進了白樺,不僅品讀了詩歌,賞析了畫面,還感受到了詩人及俄羅斯民族心中的光。通過自創小詩的方式,同學們也嘗試去描寫和表達了對自己喜愛的植物的贊美。希望同學們繼續用詩歌這雙美麗的眼睛看世界,多讀詩,愛讀詩,把生活讀成一首美麗的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