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一匹出色的馬》教學設計學習目標定位人文主題:關愛 語文要素:讀句子,想象畫面課標 分析 識字與寫字:認識“郊、泛”等15個生字,會寫“匹、妹”等9個字,會寫“出色、妹妹”等13個詞語。 閱讀與鑒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妹妹心情的變化,能說出變化的原因。 表達與交流:讀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寫的畫面。 梳理與探究: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理解妹妹將枝條當馬騎的前后心情變化。教材 分析 【單元解讀】 本單元圍繞“關愛”的主題編排了三篇課文,分別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對關愛的理解。語文要素是“讀句子,想象畫面”,這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教學本單元要充分認識單元內各板塊內容之間的聯系,邊讀邊想,以借助插圖指導朗讀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課時分析】 《一匹出色的馬》是一首短小而優美的散文,以春天的郊外為背景,用一個孩子的口吻講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時的場景。文章巧妙的將自然風景和生活情趣融為一體,把我們帶進一個生機盎然、滿含親情和關愛的氛圍中。學情 分析學習 目標 1.認識“郊、泛”等15個生字,會寫“匹、妹”等9個字,會寫“出色、妹妹”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妹妹心情的變化,能說出變化的原因。 3.讀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寫的畫面。學習 重難點 重點: 1.認識“郊、泛”等15個生字,會寫“匹、妹”等9個字,會寫“出色、妹妹”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妹妹心情的變化,能說出變化的原因。 難點:讀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寫的畫面。課前 準備 課件等教學資源評價任務設計單 元 總 任 務 【單元總任務】 《關愛小天使在行動》 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享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關愛”——家人、朋友、長輩抑或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那我們如果付出自己的愛呢? 【單元任務群】課 時 評 價 任 務 【驅動性任務】 關愛小天使在行動---讀句子,想象畫面 【子任務1】 (對應目標) 【子任務2】 (對應目標) 【子任務3】 (對應目標) 【子任務4】 (對應目標)教學活動設計環節 學教活動(含評價任務) 預設與補救環節一:童謠激趣,新課導入 (目標1) 【課時目標】 1.認識“郊、泛”等15個生字,會寫“匹、妹、波、紋、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1至3自然段,感受春天郊外異常美麗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童謠激趣,新課導入 1.童謠引出課題。 (1)讀童謠:課前我們先來讀一首童謠。(出示課件:2) (2)導入課題:“竹馬”是什么馬?你玩過嗎?今天我們要讀的課文題目為“一匹出色的馬”,請同學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書:7.一匹出色的馬) 教師提問:看到題目,大家有什么疑問,或者你想從課文中了解到什么內容呢? 預設(1):我想知道這匹馬長什么樣子? 預設(2):我感覺這匹馬跑得一定很快,所以才出色。 (設計意圖:從課文題目入手,適時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環節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目標2、3)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了解作者。(出示課件:3) 陳伯吹(1906-1997)原名陳汝塤,曾用筆名夏雷。上海市寶山區(原江蘇省寶山縣)人。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教育家。他對中國兒童文學事業做了杰出的貢獻。著有童話集《一只想飛的貓》,評論集《兒童文學簡論》等。 1.自讀課文,教師提出學習要求: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杜順句子,圈出生字。(出示課件4) 2.交流反饋,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要認的生字。(出示課件5) ①指名讀帶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 ②去拼音全班齊讀。 ③按音節歸類:“蔥”是平舌音,“舍、株、拾”是翹舌音,“戀”是三拼音節。 (2)交流識字方法。 ①動作加聯想識記,學生聯系生活體驗,結合動作識記:“拾起、騎木馬、跨欄”。(出示課件6) ②語境加經驗識字:“波紋、毛毯軟軟的”。(出示課件7) ③猜字謎: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出示課件8) ④比一比,把形近字放在句子里面理解記憶。(出示課件9) ⑤識字游戲:給妹妹指路。(出示課件10) (3)學寫生字,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出示課件11、12) ①指名讀加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 ②去拼音分組讀、齊讀生字和詞語。 ③生字歸類:“妹、波、紋、像”是左右結構的生字,“景、戀、舍”是上下結構的生字,“求”是獨體結構,“匹”是半包圍結構。(出示課件13) (設計意圖:本課的生字較多,讀準字音是課文學習的前提。本環節通過分類指導、多種形式朗讀鞏固、多種方法識記等策略幫助學生識記字詞。) 問題預設: 學生不能完全準確地認讀所有生字詞 補救措施: 開火車讀、指名讀等形式及時鞏固認讀生字詞。環節三: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目標3)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給課文標出自然段。(出示課件14) 2.課堂互動,感受人物美,風景美。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出示課件15) ①找出文中時間、地點、人物。 ②兩個“牽”字,在你腦海中呈現一幅怎樣的畫面。 預設:媽媽牽著妹妹,爸爸牽著我,一家人幸福的樣子。 教師小結:是的,你說的非常好。兩個“牽”字,為我們呈現了一幅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畫面。 ③從哪個字可以看出“我”和妹妹當時心里很高興?(課件出示16) 預設:笑。 教師小結:一個“笑”字,溢著童趣,透出天真。這快樂、會心的笑,是因為有爸爸媽媽陪伴的童年十分幸福。 (2)春天的郊外,擁有什么樣的景色呢?課文中有一句話已經總結出來了,請你將它找出來。(出示課件17) ①出示“春天的郊外,景色異常美麗。”(出示課件18) ②解釋詞語“異?!?,特別非常的意思。 教師小結:春天的郊外,景色非常美麗。 (3)找出文中描寫春天郊外美麗的景色的句子,想象所描繪的畫面。(出示課件19) ①生匯報描寫春天郊外美麗的景色的句子。 預設: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 預設: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常可愛,像一片柔軟的綠毯。 ②男女生輪流讀句子。 (4)出示: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出示課件20) ①請你讀一讀描寫河水句子,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指名學生讀。 預設:河水的顏色綠綠的,微風從水面上吹過,水面上蕩漾起一層層波紋,這是多么美麗的一幅河水圖啊。 教師小結:“碧綠碧綠”體現的是河水顏色美,“泛起層層波紋”體現的是動態美。 ②指導朗讀:“碧綠碧綠”要重度,語速較慢,“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輕輕的,柔柔的,語氣自然柔和,語速稍緩,仿佛層層波紋蕩漾開去。(出示課件21) (5)春天的郊外,除了“碧綠碧綠的河水”,還會看到什么景物的顏色?(出示課件22) 預設:油菜花(金黃金黃的);梨花(雪白雪白的) 3.通過解詞,想象畫面,朗讀句子 (1)創設情境:同學們,路的一邊是田野,是什么樣子的田野呢,讓我們一起來想象一下吧! (出示課件23) ①解詞“蔥蔥綠綠”:路邊長滿了蔥蔥綠綠的小草,蔥:草字頭,原本指一種蔬菜;蔥綠:表示植物的一種顏色;蔥蔥綠綠:表示植物顏色綠,把小草的顏色美展現出來了還表示植物長得非常茂盛。 ②比喻句:這蔥蔥綠綠的小草,“像一片柔軟的綠毯”。這是一個比喻句,把田野比作柔軟的綠毯,這樣描寫形象貼切,把田野里的草長得綠長得茂盛,很形象的表現出來了。我們今后在寫話的時候也可以用上這樣的比喻句,把事物寫形象具體。 ③指導朗讀:同學們,看到這種景象,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是不是有想摸一摸、躺一躺的沖動。所以啊,“柔軟”要讀得舒緩一些,“蔥蔥綠綠”“綠毯”讀出重音,以示強調。(出示課件24) ④組織練習朗讀:再給同桌讀一讀吧。 ⑤仿寫比喻句:路邊的田野“像一片柔軟的綠毯”運用比喻修辭,生動形象。你能照樣子寫一寫嗎?(出示課件25) 預設:月亮像一個大圓盤。 預設:雪白的梨花像一團團棉花。 (2)引發思考:你們看呀,多么美的景色呀,如果你們在這么美麗的景色中,你還想不想回去呢?(出示課件26)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這么美的景色,會讓我們“戀戀不舍”,誰能大膽說一說這個詞的意思? 預設:我認為是舍不得的意思。 教師小結:同學說得很好,“戀戀不舍”現在多形容非常留戀,舍不得離開。我們帶著“戀戀不舍”的感覺再來讀一讀句子吧。 (設計意圖:本課是第一次出現“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要求,鞏固原來的朗讀方法,通過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畫面、抓人物對話體會心情等方法來引導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朗讀。) 問題預設: 學生不能準確抓住朗讀要點 補救措施: 及時給學生提供支架,示范一種朗讀,引導學生仿照朗讀感受并表達。環節四和五: 指導書寫,課堂演練 重難點字書寫指導 1.出示“匹、妹、波、紋、像”,學生認讀鞏固。(板書:匹 妹 波 紋 像) 2.指導書寫。引導學生發現,“妹、波、紋、像”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注意避讓穿插,捺要寫得舒展。 (1)指導寫字“匹”:注意筆順第一筆是橫,第二筆是撇,第三筆是豎彎鉤,最后一筆是豎折。 (2)指導寫字“妹”:“女”成為偏旁之后,最后一筆要寫短,不越過第二筆“丿”;右邊第一橫短,第二橫要長一些。 (3)指導寫字“波”:右邊的“皮”第一筆為橫鉤,第二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氵”的右下。 (4)指導寫字“紋”:右邊“文”的撇穿插到“纟”的右下。 (5)指導寫字“像”:“象”的第六筆撇從“口”中間穿出去,彎鉤及接下來的兩撇一捺要左右平衡,把字寫正。 3.學生練習寫字。 (1)教師巡視指導。 (2)師生合作評價。 (設計意圖:先歸類觀察,再重點分析,從整體到局部,強調了關鍵筆畫的寫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課堂演練。 1.照樣子寫詞語。 2.照樣子,仿寫句子。 3.抄寫下面兩個優美的句子。 (設計意圖:仿寫詞語和句子,以鞏固詞語和句子,通過抄寫優美句子,積累句子。)環節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目標1)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景、戀、舍、求”4個字,抄寫詞語。 2.深入理解課文,理解為什么這是一匹出色的馬。 3.能聯系自己的生活,想想有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講了美麗的春天的風景,并沒有找到那匹出色的馬,這節課我們繼續去課文中尋找。(出示課件35)(板書:7 一匹出色的馬)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創設情景,營造氛圍,同時激起孩子繼續尋找“出色的馬”的興趣。)環節二: 緊扣變化,想象畫面(目標2、3) 緊扣變化,想象畫面 尋找妹妹的變化。(板書:妹妹) (1)讀課文第4-7自然段,說一說:妹妹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出示課件36) (2)指導朗讀妹妹說的話。(出示課件37) ①指名讀,學生評價。 ②教師范讀。指導學生第一句讀出妹妹急切、渴望、撒嬌的語氣,第二句讀出興奮、開心的語氣,第三句讀出妹妹得意的語氣。 ③學生齊讀。 (3)討論交流。 ①圈畫重點詞:高興、跨、蹦蹦跳跳、奔、迎接、笑。 ②聯系生活,想象畫面,加上動作演一演。 (4)妹妹最開始的變化是什么?怎么說的?(出示課件38) ①指名讀妹妹變化的句子,生評價。 ②解釋“求”的意思。妹妹年紀還小,習慣性地依賴父母,她覺得累了就向媽媽撒嬌,要媽媽抱她回家。(板書:走不動→要媽媽抱) ③教師范讀。語速稍慢,重讀“抱抱”,將撒嬌的語氣和神態表現出來。 (5)教師提問:爸爸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①媽媽是怎么回答的?請將這個句子讀一遍。(出示課件39) 預設: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動你。媽媽拒絕了抱妹妹。 教師小結:是的,媽媽覺得妹妹已經漸漸長大了,應該培養她的獨立能力,于是溫柔地拒絕了她。所以我們朗讀這句話時語氣要輕柔而又肯定。 ②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指導全班齊讀句子。 ③媽媽沒有答應妹妹,妹妹是怎么做的?(出示課件40)(板書:要爸爸抱) 預設:她轉過頭去求爸爸。 ④爸爸是怎樣幫助妹妹的?請圈出表示爸爸動作的詞語。 預設:爸爸從路旁拾起一根又長又細的枝條,把它遞給了妹妹,說:“這是一匹出色的馬,你走不動了,就騎著它回家吧?!保ò鍟候T“馬”回家) 動作的詞:拾起、遞給、說。 ⑤爸爸為什么不作聲? 預設:爸爸是在思考怎么回答妹妹。 教師評價:非常棒,爸爸是在思考如何勸說妹妹。把一根柳樹枝條說成“一匹出色的馬”,說明爸爸對妹妹的喜好了如指掌,充滿童心且善于呵護童心。 ⑥這匹出色的馬其實就是?(出示課件41) 預設:又長又細的柳條。 教師小結:是的,爸爸就是想了這樣一個好辦法鼓勵妹妹自己走回去。所以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語氣要親切、神態認真,重音放在“出色”“騎著它”上,透露出鼓勵和期待。(板書:爸爸 拾起柳枝 → 一匹出色的馬 ) ⑦妹妹騎“馬”了嗎?說說妹妹是怎么做的,圈出描寫妹妹動作的詞語。(出示課件42) 預設:跨上“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并騎著它回家了。 教師小結:“高興地跨”“蹦蹦跳跳地奔”“迎接”“笑著”等動作和情態,與之前的撒嬌形成對比,表現了妹妹天真可愛、孩子氣十足。 ⑧教師提問:“馬”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它是一匹出色的“馬”? 預設:馬指的是爸爸給妹妹當馬騎的柳條。 教師小結:因為妹妹把它當成了一匹真正的馬,忘記了疲勞,“騎”著它回家了,所以說“這是一匹出色的馬”。 ⑨教師提出要求:結合生活體驗,說說妹妹的態度為什么變化這么大。(出示課件43) a.生自由回答。 b.教師小結:爸爸了解小朋友的興趣和愛好,天真的妹妹在爸爸的鼓勵和引導下,將柳條當成一匹馬,覺得自己可以騎著它回家,所以很開心,并且體會到了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的快樂。(板書:呵護童真 引導有方 ) (設計意圖:聚焦一家人表現,特別是妹妹的變化,感受生活的情趣。)環節三:指導書寫 , 拓 展 延 伸 認讀鞏固,學習書寫。 1.積累詞語。(出示課件44) 2.指導書寫。 (1)重點指導“景、戀、舍、求”,教師范寫,邊寫邊提示要點,學生跟著書空。 ①“景”:“日”寫得稍小而扁?!熬钡牡诙P橫畫是這個字的主筆,寫得稍長些,最后的兩點相對。(出示課件45) ②“戀”:第三筆和第四筆都是豎,注意這個字的六個點畫,每一個點的位置及互相之間的協調。(出示課件46) ③“舍”:“人”字頭要寫得舒展,注意下半部分不能寫成“舌”。(出示課件47) ④“求”:豎鉤是這個字的主筆,要寫得正、直。第三筆點和第四筆提收筆處留有空隙,不能相連。(出示課件48) 3.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結構梳理內容,回顧本課所學。(出示課件49) 4.課文小結。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出課件示50) 5.課堂演練。(出示課件51、52) (設計意圖:本環節繼續落實寫字的教學目標。通過分類指導和重點指導,既讓學生會寫結構的生字,又讓他們注意到每個生字的獨特之處。) 四、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媽媽的愛》,學生齊讀。(出示課件53)環節四:作業 布置 五、課后作業。(出示課件54)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閱讀陳伯吹的《一只想飛的貓》。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媽媽的愛》進一步感悟體會與家人的相親相愛的幸福美好,課后作業能很好地鞏固本課所學內容。)板書 設計教學反思 《一匹出色的馬》講述的是一家外出游玩時,妹妹感覺很累,爸爸拾一根枝條讓她當“馬”騎,她忘記了疲勞,比大家都先到家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懂得這個道理,需要聯系學生實際,體驗自己快樂戰勝疲勞。課文將自然風景和生活情趣融為一體,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三點: 注重雙基教學。本課生字數量較多,基于學生的識字基礎,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根據生字各自的特點靈活記憶,可以用動作家里安詳的方法來記憶,也可以用語境加經驗等方法來記憶。 注重邊讀邊想。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讀句子邊讀邊想想畫面”。課堂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文字里駐足、細品,想象畫面,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的內涵,還讓學生在無形中掌握了“抓住關鍵詞句閱讀,想象畫面”這種基本有效的讀書方法。 3.教學中,我通過質疑“一匹出色的馬”,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走進文本,再通過多種形式的自主朗讀,引導他們想象美景;通過角色體驗,自主感悟孩子那充滿童心的世界,體會親情與關愛。整個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學生會學習、會合作,讓語文課刪繁就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