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評一致性課時備課課 題 《神州謠》教 材 分 析 學 情 分 析 學 習 目 標 課時 驅動 任務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識字、寫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識字,在識字的同時感受形聲字特點,并借助規律來認識生字,初步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和語言文字的美好。 《神州謠》是一首篇幅短小卻內涵豐富的歌謠,贊美了祖國的風景秀麗、山川壯美,表達了華夏兒女對祖國早日統一的熱切期盼,同時也表達了各族人民愿為祖國繁榮昌盛共同奮斗的愿望。 維度已知未知困難障礙突破措施知識經驗通過2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熟練掌握生字的間架結構,有了一定的識字量,能夠獨立閱讀不加拼音的文章,個別識記困難的字進行注音。學生對于漢字背后蘊含的知識和意義的了解不夠深入。本課中,正確認讀生字,把字寫美觀。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并理解“美好的禮物”是學生學習的困難障礙點。 由于時間限制的影響,學生的受年齡的影響,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差異較大。1.設計豐富多彩的識字、寫字活動,激發學生的識字、寫字興趣。 2.教師要通過建立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及時點撥,深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朗讀的語氣和重音。生活經驗大多數的學生都有外出踏春的經歷,因此他們對春天的景物有較深的感受,而且也對鮮花有了解,因此對課文有一定的情感體驗。學生對于景物的特點不夠了解,尤其是三字謠中最后一個字,能否概括景物特點有難度。策略經驗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寫字方法和書寫技能,為識字、寫字做了鋪墊。學生對于識字方法的使用不夠靈活,對識字方法的運用能力還有待加強。1.借助拼音、圖文識字、動作識字等方式準確認讀 “州、華”等15個生字,仔細觀察構字規律,規范書寫“峽、島”等生字。 通過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比賽讀等朗讀策略, 正確、流利地讀出歌謠的韻律美,在讀中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和文化的悠久,能在語言環境中感受“奔、涌” 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仿照課文形式創編家鄉謠,結合家鄉的景點和特色, 通過小組合作創作家鄉謠并介紹家鄉,表達對家鄉的熱 愛。 評價任務: 任務一:解字音字義,誦讀好詩歌 通過拼音、圖文識字、動作識字等方式理解字義,通過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比賽讀等朗讀策略,正確、流利地讀出歌謠的韻律美,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任務二:說景物特點,感受山河美 多種方式誦讀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景物特點,感受山河美。 任務三:創編家鄉謠,介紹家鄉美 仿照課文形式創編家鄉謠,結合家鄉的景點和特色,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同學們,“我是小小發現家,中華文化我知道”的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今天讓我們一起誦讀詩歌,創編家鄉謠,對祖國對家鄉大美河山進行介紹推廣。講解視頻將發布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點贊最多的小組成員將獲得“家鄉文化推薦官”的稱號,快來一起挑戰吧! 任務要求:創編家鄉謠,為大家介紹自己美麗的家鄉。 內容創編家鄉謠 評價維度【主題】主題明確、清晰。【內容】三字謠中最后一個字能體現家鄉景物、特產的特點。【書寫】圖文并茂,書寫工整。環節 學教活動 評價任務及標準環節一 初讀“神州謠”:節奏韻律入聲來(目標1) 任務一:解字音字義,誦讀好詩歌 活動1:初讀歌謠說感受 教師范讀,學生傾聽。 自讀歌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交流感受:山河壯麗,帶著感受再次朗讀。 活動2:再讀歌謠談發現 自讀歌謠說發現。 交流發現:韻腳a和ang交替出現,讀起來朗朗上口。 每句話都有三個字,讀起來很有氣勢,郎朗上口。 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比賽讀,讀好停頓、讀出韻律美,再次感受歌謠的韻律美。 評價任務一: 通過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比賽讀等朗讀策略,正確、流利地讀出歌謠的韻律美 標準1: 項目標準星級 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詞語連續讀好停頓、讀出韻律環節二 品讀“神州謠”:隨文識字多樣化(目標2) 任務二:說景物特點 感受山河美 活動1:感受山河壯麗,重點識記“奔、涌、聳” 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并交流匯報自己感興趣的景物,說出特點,根據學生匯報多種形式識字。 圖文識字:黃河奔,長江涌 出示“奔”漢字演變,猜測“奔”的意思,感受黃河水流急,像在奔跑的樣子。 出示“黃河奔”圖片,感受黃河奔騰的氣勢并嘗試朗讀出黃河奔的氣勢。 出示“長江涌”圖片,理解“涌”的含義是指水急、不斷地往外跑。 齊讀“黃河奔,長江涌”,讀出氣勢。 動作識字:珠峰聳 猜字謎識字:聳 學生結合珠穆朗瑪峰高度猜測“聳”含義:高高地直立。 結合關鍵筆畫“豎”感受聳像是人站的筆直,做動作感受“珠峰聳”。 “聳”用猜字謎的方式識記:小小耳朵有力氣,兩個小人頭上立。 活動2:感受兩岸親情,重點識記“島、峽” 漢字有畫面:地理上相擁相伴 出示地圖,尋找臺灣位置:臺灣島。 結合字形猜測“峽”的意思,并在地圖中指出“峽”的位置,并看圖理解“隔”,組詞識記“隔”。教師相機補充與臺灣相關的歷史。雖然臺灣至今未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我們都是中華兒女,是一家人,心中都期盼著祖國早日統一。 隨文寫字:一看結構二看位置三看關鍵筆畫 師范寫,生書空,再評價,再練寫。 漢字有情感:文化上同宗同源 觀看臺灣介紹視頻,說一說大陸和臺灣相似的地方。 匯報:飲食習慣、文字、傳統節日等都有相似之處。 齊讀感受海峽兩岸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4)齊讀第4小節,讀出自豪之情。 活動3:了解民族眾多,情誼深厚 指名讀第4小節,了解我國共有56個民族。 教師引導:雖然民族眾多,但各民族團結一心,情誼深厚,奮發圖強,相信祖國將會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識記“誼、濃,繁、榮”,聯系生活結合圖片理解詞語“繁榮”。 板書:民族團結、奮發圖強、繁榮昌盛、世界大同。 理析解“族”字:叢聚為族——釋“族”。活動3:朗讀體會特點,抒發贊美之情 配樂齊讀課文,學生感受漢字魅力、祖國山河壯美以及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國家繁榮昌盛的情感。 評價任務二: 借助拼音、圖文識字、動作識字等方式準確認讀“州、華”等15個生字,仔細觀察構字規律,規范書寫“峽、島”等生字。 標準2: 項目標準星級 生字書寫筆畫正確占格規范結構美觀環節三 環節名稱 (目標3) 任務三:創編家鄉謠,介紹家鄉美 活動1:創編家鄉謠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說發現。 2.學生匯報:每句話都有3個字,讀起來很有氣勢,朗朗上口,且最后同一個字能很好地體現景物地特點。 3.出示家鄉濰坊的景點和地方特產,選擇自己喜歡的地點和景物仿照課文形式創編三字謠。 4.班內交流展示。 青州美 壽光奇 昌樂閃 北海廣 評價任務三: 仿照課文形式創編家鄉謠,結合家鄉濰坊的景點和地方特產,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三字謠并自然流暢地介紹,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標準3: 內容創編家鄉謠 評價 維度【主題】主題明確、清晰。【內容】三字謠中最后一個字能體現景物山河的特點。【書寫】書寫工整。作業 設計 一星作業(必做作業:鞏固提升,建議時長5分鐘) 神州大地山川壯美,風景如畫。選擇文中其中一處自己感興趣的講給爸爸媽媽聽。 二星作業(選做作業:拓展運用,建議時長5分鐘) 結合課文,通過訪談或查閱網絡資料,梳理一下你知道的中華傳統文化有哪些(可借助表格或思維導圖的方式)。 三星作業(選做作業:拓展提升,建議時長5分鐘) 運用今天所學習到的方法,尋找家鄉的美麗風景,把了解到的美景寫下來或者錄下來,上傳社交媒體,爭當“最美家鄉文化推薦官”。板書 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