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11)1 2 3 5 6 7 8 10 11 12 13D A C D B B D A D CD BC4.(1)食物鏈和食物網 垂直 (2)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 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 (3)鯉魚 魚的養殖密度要適宜,可以把不同大小規格的魚混養,分批起捕;飼料要保證質量;檢測水質,始終保持池塘的良好生態環境等(答案合理即可)9.(1)降低 利用率 (2)小龍蝦疏松土壤等,利于稻谷根系的呼吸作用,利于吸收土壤中的無機鹽;小龍蝦糞便分解為無機物而被水稻利用,促進稻谷增產 (3)不能 水稻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或糞便經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轉化為水稻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無機鹽) (4)不要在水稻幼苗期放養小龍蝦;對水稻進行合理密植;適量控制小龍蝦的養殖規模;及時捕撈過量的小龍蝦14.(1)不能 食物網只涉及部分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 種間競爭 (2)垂直 使生物充分利用空間、食物等環境資源 (3)物種組成 (單位時間)各營養級 生態浮床和蘆葦等挺水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吸收水中的N、P等無機鹽抑制藻類生長 能量流動關系 (4)分解者 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5.53 單向流動、逐級遞減1.D [在能量金字塔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占有的能量越少,因為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A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最多有20%的能量流入第二營養級,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10%~20%,B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屬于初級消費者,C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一營養級的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D正確。]2.A [一般來說,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每個營養級可能包含多種生物,所以食物鏈中相鄰兩種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能會大于20%,A正確;生物量金字塔的每一層表示單位時間內每個營養級所容納的有機物的總干重,B錯誤;數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通常也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但特殊情況下也會呈上寬下窄倒置的金字塔,C錯誤;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寬的,體現了能量流動具有逐級遞減的特點,D錯誤。]3.C [自然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呈正金字塔形,A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屬于初級消費者,B錯誤;城市生態系統會從自然生態系統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也會向自然生態系統中排出一些廢物,因此會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影響,C正確;流經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而流經城市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不僅包括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還包括人為輸入的能量,D錯誤。]5.D [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主要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可能還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輸入,如人為投放餌料中的能量,A錯誤;“稻—萍—蛙”立體養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間和資源,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B錯誤;沼氣發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級利用,生產者的能量不能來源于沼渣,C錯誤;玉米田除蟲調整了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D正確。]6.B [油茶樹枯朽樹樁中的能量屬于油茶樹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A錯誤;油茶樹樹樁上的茶樹菇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且不能直接利用陽光,B正確,C錯誤;該林場的做法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傳遞效率,D錯誤。]7.B [用殘渣來培育食用菌和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A錯誤;用玉米的副產品玉米芯生產木糖醇,可提高經濟效益,B正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不能循環利用,C錯誤;人工生態系統中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離開人的管理,該生態系統不能正常運轉,D錯誤。]8.D [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隨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但是能量傳遞效率的高低和營養級的高低沒有關系,一般傳遞效率不變,A錯誤;生態系統Ⅰ中人選擇直接吃玉米,食物鏈較短,能量散失較少,可以顯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B錯誤;生態系統Ⅱ沒有呈現正立的生物量金字塔主要是因為浮游植物多為單細胞藻類,繁殖快、個體小,可以整個被浮游動物吞食和消化,并迅速地轉化為下一個營養級的生物量,C錯誤;由于能量流動逐級遞減,所以流經生態系統Ⅱ中浮游植物的能量多于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D正確。]10.A [河蟹能攝食雜草,屬于第二營養級,河蟹能攝食害蟲,屬于第三營養級,故河蟹在此生態系統中位于多個營養級,A正確;河蟹的糞便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為無機物,可為水稻提供礦質元素,但不能直接提供能量,B錯誤;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不能循環利用,C錯誤;該生態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D錯誤。]11.D [由于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具有逐級遞減的特點,描述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之間的關系最好用b的形式,A正確;一個相對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會出現生產者數量少于消費者數量的現象,如樹是生產者,而樹上的昆蟲是消費者,樹的數量小于昆蟲的數量,B正確;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需要持續接受來自外部的能量輸入,如光能的輸入,C正確;圖c中的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42÷8 690×100%≈1.6%,D錯誤。]12.CD [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食性、棲息條件相似的種群為同一個功能組,可見,一個功能組中的生物可能具有相同的食性、棲息條件,但生態位的內容不僅僅是指食性、棲息條件等,還包括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等,因此只能說一個功能組中的生物具有的生態位相似程度較高,A錯誤;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表現為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因此該生態系統中D與Ⅱ之間不會存在能量的循環流動,B錯誤;由于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因此,在某時刻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C正確;浮游植物能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進而可以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而可以緩解溫室效應,D正確。]13.BC [鯉魚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一般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A正確;當鯉魚體長在4.2 cm時,植食性與肉食性比例為3∶1,若鯉魚群體增加100 kJ的能量,按照能量傳遞效率為20%計算,則理論上至少需要藻類提供的能量為(100×3/4÷20%)+(100×1/4÷20%÷20%)=1 000 kJ,B錯誤;由圖可知,當鯉魚體長在等于或大于4.2 cm時,植食性比例與肉食性比例為3∶1,此種情況下,鯉魚植物性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可見,若要讓藻類的能量更多更快地流向鯉魚,投放到湖泊中的鯉魚對體長的要求應大于或等于4.2 cm,C錯誤;流經該湖泊的總能量包括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D正確。]課時分層作業(11) 生態金字塔與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題組一 生態金字塔1.能量金字塔形象地說明了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的規律。下列有關能量金字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能量金字塔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占有的能量越多B.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最多有10%的能量流入第二營養級C.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屬于次級消費者D.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一營養級的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2.生態金字塔的一般模式如圖所示,其中Ⅰ、Ⅱ、Ⅲ分別代表第一、二、三營養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一條食物鏈中相鄰兩種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能會大于20%B.生物量金字塔的每一層表示單位時間內每個營養級所容納的物質總量C.所有生態系統中的數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均為圖示上窄下寬的金字塔D.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這主要體現了能量的單向流動的特點3.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能量上都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生態系統。這種高度的開放性又導致它對其他生態系統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同時會對其他生態系統產生強烈的干擾。下列關于自然生態系統和城市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B.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三營養級的生物屬于初級消費者C.城市生態系統可以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影響D.流經兩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均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4.在池塘中混養不同食性魚類,合理搭配魚種,建立合適的食物網,可以用較低的成本收獲較高的效益。下圖顯示了一個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該系統中輸入了兩類能量:太陽能、飼料中的能量。研究表明,適當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飼料投放量,均可使產量大幅度提高?;卮鹣铝袉栴}:(1)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將鯉魚、鳙魚、鰱魚混養,利用了群落________結構的原理。(2)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圖可知,輸入到魚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適當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池塘中各種生物的產量。其中受光能變化影響程度最小的魚類是________,提高浮游植物光能利用率和增加飼料投放量都可以提高魚產量和經濟效益。除這兩種提高產量的方案外,是否還有其他可行的方法?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組二 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5.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將生物在時間、空間上進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都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B.“稻—萍—蛙”立體養殖能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間和資源,提高能量傳遞效率C.沼氣發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級利用,沼渣施肥使能量重新流入生產者D.玉米田除蟲調整了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6.茶樹菇味道鮮美,常生長在油茶樹枯朽的樹樁上。某林場嘗試在樹下套種茶樹菇,并用桐樹、柳樹、楊樹脫落的枝葉制作培養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油茶樹枯朽樹樁中的能量不屬于油茶樹的同化量B.生長在油茶樹樹樁上的茶樹菇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C.套種措施可以提高樹木和茶樹菇對陽光等資源的利用率D.該林場的做法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7.設計人工生態系統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給食物鏈(網)“加環”,如圖就是一種“加環”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殘渣來培育食用菌和蛆,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B.用玉米的副產品玉米芯生產木糖醇,可增加經濟效益C.用蛆的排泄物作為有機肥還田,使能量能夠循環利用D.離開人的管理,該生態系統仍可以正常運轉8.如圖表示Ⅰ、Ⅱ兩個特定生態系統的生態金字塔。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傳遞效率隨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B.生態系統Ⅰ中人選擇直接吃玉米可以顯著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生態系統Ⅱ沒有呈現正立的生物量金字塔主要是因為浮游植物纖維素少D.流經生態系統Ⅱ中浮游植物的能量多于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9.稻蝦連作生態系統,主要是在原本的稻田生態系統中人工添加小龍蝦,實現稻蝦共育,其田地模式圖如下圖所示。稻蝦連作需要在稻田里開挖一定面積的環形溝——蝦溝,保證小龍蝦覓食、棲息等活動需要。田間種植水稻,蝦溝養殖小龍蝦。田間的雜草、昆蟲(如食用水稻的稻飛虱等),水體中的浮萍、水藻等為小龍蝦的主要食物,但如果雜草、浮萍等不夠食用時,小龍蝦也會以水稻為食;另外若水稻幼苗期放養小龍蝦,小龍蝦也會以水稻幼苗為食。小龍蝦的糞便為水稻提供了有機肥料。小龍蝦在田間覓食的同時疏松了土壤,改善了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肥料的分解和利用,促進了稻谷的生長。稻蝦連作生態系統輸出的主要農產品是無公害稻米和小龍蝦。多地開展了稻蝦連作試驗項目,其產品銷往全國,在廣受好評的同時,也給農民帶來了更多收益。(1)與傳統稻田模式相比,稻蝦連作模式可_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稻飛虱的環境容納量,并提高了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____________(填“傳遞效率”或“利用率”)。(2)稻蝦連作模式使水稻增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3)小龍蝦的糞便中的能量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水稻直接吸收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盡可能提高稻蝦連作的經濟收益,請根據所給信息或所學內容,提出兩條合理種植及養殖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條即可)。10.稻—蟹共作是以水稻為主體,在稻田中放養適量河蟹的生態模式。水稻能為河蟹提供遮蔽場所,河蟹能攝食雜草和害蟲,河蟹的糞便可作為水稻的肥料。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河蟹在此生態系統中位于多個營養級B.水稻可以直接利用河蟹糞便中的能量C.該生態模式能實現能量的循環利用D.該生態模式能提高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11.如圖a、b、c分別是某森林生態系統的數量金字塔、某草地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和某浮游生物群落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描述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之間的關系最好用b的形式B.一個相對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會出現生產者數量少于消費者數量的現象C.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需要持續接受來自外部的能量輸入D.c中的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12.(不定項)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食性、棲息條件相似的種群為同一個功能組。某海洋牧場區有21個功能組,構成了五個營養級,其中P是浮游植物,D是碎屑(包括水中所有無生命的有機物),R是呼吸消耗量。各營養級之間的生物量關系如下圖[單位:t/(km2·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功能組中的生物具有相同的生態位B.該生態系統中能量在D與Ⅱ之間循環流動C.該生態系統某時刻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D.該生態系統的存在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13.(不定項)黃河流域有許多淡水湖泊,其中鯉魚及沼蝦以藻類為食,沼蝦也是鯉魚的食物。如圖表示其中一淡水湖中不同體長鯉魚的食性比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般采用標記重捕法估算該淡水湖中鯉魚的種群密度B.體長4.2 cm的鯉魚群體增加100 kJ的能量,理論上至少需藻類提供500 kJ能量C.若要讓藻類的能量更多更快地流向鯉魚,投放鯉魚的體長應為1.4 cmD.流經該湖泊的總能量包括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14.太湖流域常因N、P排放超標,出現嚴重的富營養化現象,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和飲水安全造成影響。如圖為科研人員通過對太湖某區域的生物組成及其食物關系調查繪制的部分食物網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的食物網中所有生物_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構成一個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調查得知鱭魚和銀魚攝食不同類型的浮游動物,這將有利于減弱兩者之間的____________關系。(2)太湖中的鰱魚主要生活在水體上層,鱭魚、銀魚主要生活在水體中層和中下層,鯽魚主要生活在水體底層,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__結構,其生態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洋生物群落區別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為________。測算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值,可構建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當湖水出現富營養化時,通過投入生態浮床和種植挺水植物,能夠一定程度抑制藻類等浮游植物生長,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4)下表為太湖某區域生態系統的能量分析數據(單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鏈中不同的營養級。結合數據分析:表中生物類群Ⅴ和能量X、Y分別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營養級及其上一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保留兩位小數),可發現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類群 Ⅰ Ⅱ Ⅲ Ⅳ Ⅴ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211.85×105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共87張PPT)第2課時 生態金字塔與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第3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第2節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1.舉例說明利用能量流動規律,人們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利用生態系統中的資源。2.解釋生態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網各營養級之間在個體數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關系。課標要求知識點1 生態金字塔1.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金字塔(1)概念:如果將單位時間內各營養級所得到的____數值轉換為相應面積(或體積)的圖形,并將圖形按照________________,可形成一個金字塔圖形,叫作能量金字塔。(2)特點:通常呈________的金字塔形。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數量金字塔能量營養級的次序排列上窄下寬3.生物量金字塔(1)概念:如果用同樣的方法表示各個營養級______(每個營養級所容納的有機物的總干重)之間的關系,就形成生物量金字塔。(2)特點:大多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4.數量金字塔(1)概念:如果表示各個營養級的生物個體的____比值關系,就形成數量金字塔。(2)特點:一般呈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但也可呈上寬下窄____的金字塔形,如________。生物量數目倒置昆蟲和樹(P57“旁欄思考”)人類位于食物鏈的頂端,從能量金字塔來看,人口數量日益增長,這會對地球上現有的生態系統造成什么影響?提示:人口數量日益增長,會要求低營養級有更多的能量流入人類所處的營養級,也就是說,人類所需要的食物會更多,將不得不生產更多的農畜產品,會給地球上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帶來更大的壓力。基于對生態金字塔的類型、概念及特點的認識,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1.數量金字塔呈現倒置的現象可能與生物個體體型的大小有關。 ( )2.生態金字塔的最底層代表的是生產者,最頂層代表的是分解者。 ( )3.生物量金字塔出現倒置的原因可能是生產者的生活周期短。 ( )4.從能量金字塔來看,人口增長會加大對地球上現有生態系統的壓力。 ( )提示:1.√2.× 生態金字塔的最頂層代表的是最高營養級的消費者,分解者不參與構建生態金字塔。3.√ 4.√生態金字塔的模型構建生態學家調查了不同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個體數量和生物量(調查數據中排除了微生物和土壤動物),所得數據如下面表格所示。P代表生產者,C1、C2、C3依次代表初級、次級和三級消費者。材料1 夏季兩個生態系統的生物個體數量統計表,單位:個·hm-2。名稱 某草地 溫帶森林P 15 000 000 2 000C1 2 000 000 1 500 000C2 900 000 1 200 000C3 10 20材料2 夏季兩個生態系統的生物量統計表,單位:g·m-2。名稱 某湖泊 某海峽P 96 4C1 11 21C2 4 —1.請根據材料1,分別建構兩個生態系統的數量金字塔;根據材料2,分別建構兩個生態系統的生物量金字塔。提示:2.分析數量金字塔出現上寬下窄倒置的金字塔形的原因。提示:當生產者個體比消費者個體大得多時,數量金字塔經常是倒置的。3.分析生物量金字塔出現上寬下窄倒置的金字塔形的原因。提示:海洋生態系統中,浮游植物個體小,世代周期短,又不斷被捕食,因而某一時間調查到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動物的生物量。當然,總的來看,一年中浮游植物的總的生物量還是比浮游動物的多。[深化歸納]生態金字塔的比較 能量金字塔 數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形狀特點 正金字塔形 一般為正金字塔形,有時會出現倒金字塔形 一般為正金字塔形 能量金字塔 數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象征含義 能量沿食物鏈流動過程中具有逐級遞減的特性 一般情況下,生物個體數量在食物鏈中隨營養級升高而逐級遞減 生物量(現存生物有機物的總量)沿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每一級含義 食物鏈中每一營養級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每一營養級生物個體的數量 每一營養級生物的總生物量[對點練習]1.生態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數量金字塔,下圖中的幾種生態金字塔模型是根據某一時刻的調查結果繪制而成的。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甲可為數量金字塔,消費者個體大,生產者個體小常出現這種金字塔B.乙可為生物量金字塔,海洋中某時刻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小于浮游動物的C.丙可為能量金字塔,根據能量流動的特點,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寬的D.生態金字塔中的每一個層級均代表一個營養級,但不包括分解者√A [甲類型的數量金字塔出現倒置的原因是消費者個體小,生產者個體大,比如樹和昆蟲,A錯誤;乙可為生物量金字塔,如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小于浮游動物,B正確;能量流動具有逐級遞減的特點,營養級越高所含能量越少,故丙可為能量金字塔,根據能量流動的特點,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寬的,C正確;生態金字塔中的每一個層級均代表一個營養級,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但不包括分解者,D正確。]2.研究人員對某地“草→田鼠→鼬”的能量流動進行研究,得到能量金字塔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能量金字塔以個體數量和生物量為指標來繪制B.該能量金字塔可以顯示各營養級之間的食物關系C.由圖可知,鼬既能從田鼠獲得能量,也能從草獲得能量D.由圖可知,田鼠的攝入量等于同化量、呼吸量和熱量之和√B [該能量金字塔以各營養級的能量為指標來繪制,A錯誤;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該能量金字塔可以顯示各營養級之間的食物關系,B正確;由“草→田鼠→鼬”可知,鼬只能從田鼠獲得能量,C錯誤;田鼠的攝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糞便中的能量,D錯誤。]知識點2 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1.可以幫助人們將生物在時間、空間上進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個生態系統的______。例如,間作套種、多層育苗、稻—萍—蛙等立體農業生產方式。2.可以幫助人們科學地規劃和設計____________,使能量得到____________。例如,秸稈喂牲畜;糞便制作沼氣;沼渣肥田,這樣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從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總能量人工生態系統最有效的利用3.還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合理確定草場的載畜量、麥田除草、除蟲等。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對于人類的生產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實踐意義,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1.拔去田地中的雜草是人為地調整能量流動的方向,提高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 ( )2.研究能量流動,可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類。 ( )3.農業生態系統中,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使能量能夠循環利用。 ( )提示:1.× 拔去田地中的雜草是人為地調整能量流動的方向,提高的是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率。2.× 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不可能全部流向人類。3.× 沼液和沼渣可以為農作物提供肥料,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又能成為人類的能源物質,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環利用。為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生產,某農場在確定水稻穩產的基礎上,發展了“稻萍魚鴨”立體養殖的農田生態系統(如下圖所示),其中浮萍不僅作為魚和鴨的飼料,而且吸收氮磷能力強,可凈化稻田水質。1.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稻萍魚鴨”共作模式與稻鴨共作模式相比,引入浮萍有何意義?提示:在空間上進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2.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稻田拔草、除蟲的意義是什么?提示:調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3.“稻萍魚鴨”這種立體養殖與傳統單一模式相比,其優點有哪些? (至少回答兩點)提示:獲得更多產品,增加收益;減少化肥、農藥等的使用,減少環境污染。[深化歸納]1.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實踐意義 依據原理 措施 實例幫助人們科學地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生態系統中能量是單向流動的 增設食物鏈,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 秸稈綜合利用延長食物鏈,使種群中不能被利用的能量流入能被人們利用的種群 在蟲災嚴重的農田中養雞實踐意義 依據原理 措施 實例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能量在流動過程中逐級遞減 調整不同營養級或相同營養級的不同種群之間的比例關系 合理確定草場的載畜量2.能量利用率(1)一般指流入最高營養級(或人類)的能量占生產者固定總能量的比值。(2)一般來說,食物鏈越短,能量利用率越高。(3)有時考慮分解者的參與,使營養結構更復雜,以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從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對點練習]1.如圖是一個庭院生態工程的模式圖,下列對該生態系統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B.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經濟效益C.建沼氣池處理糞便和枝葉,目的是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D.飼養雞鴨后,由于食物鏈延長,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會降低√D [由于有人工飼料輸入,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A正確;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經濟效益,B正確;建沼氣池處理糞便和枝葉,通過分解者分解釋放能量流入生產者、消費者和人,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C正確;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是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其大小與食物鏈長短沒有必然的聯系,D錯誤。]√2.下圖是兩個農業生態系統的模式圖。圖a中農作物為人類提供的食物、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飼料量,都與圖b相同,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圖a糞肥中的無機物可以被農作物直接吸收從而促進農作物的生長B.圖a中家禽、家畜的糞肥可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C.圖b中人利用了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能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圖b中流向沼氣池中的微生物的能量沒有被人同化,但是可以被人利用B [土壤中的微生物等可將糞肥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糞肥的無機物可以被農作物直接吸收從而促進農作物的生長,A正確;家禽、家畜的糞肥可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必要的物質,但能量由太陽能提供,B錯誤;圖b中人利用了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能量,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充分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正確;圖b中流向沼氣池中的微生物的能量沒有被人同化,但是可以被人利用,D正確。]1.如果將單位時間內各營養級所得到的能量數值轉換為相應面積(或體積)的圖形,并將圖形按照營養級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個金字塔圖形,叫作能量金字塔。2.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將生物在時間、空間上進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3.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科學地規劃和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4.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還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課堂檢測 素養測評243題號15√1.生態金字塔可用來表示生態系統中不同營養級的個體數量、生物量和能量等的數量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能量金字塔直觀地反映出生態系統各營養級間能量的關系B.生物量金字塔倒置的原因可能是生產者生活周期很短C.生態金字塔中每個營養級的生物不一定都屬于同一食物鏈D.各營養級之間的某種數量關系的生態金字塔就是數量金字塔D [表示各個營養級的生物個體的數目比值關系,稱為數量金字塔,D錯誤。]√243題號152.用各營養級生物的能量、數量構建的金字塔分別稱為能量金字塔、數量金字塔。在某一櫟林中,第一營養級生物為櫟樹,第二營養級生物為昆蟲,第三營養級生物為蛙、蜥蜴和鳥,第四營養級生物為蛇。該櫟林數量金字塔的示意圖是( )B [在數量金字塔中昆蟲的數量遠遠大于櫟樹的數量,第三營養級生物的數量小于昆蟲的數量,第四營養級生物的數量小于第三營養級生物的數量。]A B C D√243題號15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原理在實踐中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研究能量流動規律,可使能量得到充分利用B.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以實現對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多級利用C.根據草場能量流動的特點,可以合理確定草場的載畜量,從而保持畜產品的高產量D.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可使能量循環利用243題號15D [研究能量流動規律,可使能量更多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使能量得到充分利用,A正確;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以實現對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率,B正確;根據草場能量流動的特點,可以合理確定草場的載畜量,做到適度放牧,從而保持畜產品的持續高產,C正確;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只能單向流動,不能被循環利用,D錯誤。]243題號15√4.下圖為某農田生態系統及對秸稈進行利用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收獲時所有生物儲存的能量B.大范圍的滅鼠活動將導致昆蟲的數量增加,蛇的數量減少C.圖中秸稈的處理方式可以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D.生態農業中人類可以根據自身意愿使水稻的能量全部流向人類243題號15B [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是流經此生態系統的總能量,A錯誤;昆蟲與鼠是種間競爭關系,大范圍的滅鼠活動將導致昆蟲的數量增加,鼠數量減少,蛇以蛙為食,提高了營養級,蛇的數量減少,B正確;圖中秸稈的處理方式可以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率,C錯誤;建立農田生態系統的目的是調整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盡可能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方向,但是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水稻的能量不會全部流向人類,D錯誤。]243題號155.下表是某湖泊生態系統各營養級和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結果,其中A、B、C、D分別表示生態系統的各營養級,E為分解者。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總量,Pn表示未被呼吸消耗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單位:×102 kJ/(m2·a)]。請回答下列問題: Pg Pn RA 15.9 2.8 13.1B 870.7 369.4 501.3C 0.9 0.3 0.6D 141 61.9 79.1E 211.5 20.1 191.4243題號15(1)表中表示的該生態系統的初級消費者是____。如果繪制能量金字塔,則能量金字塔應有___層。(2)輸入到每一營養級的能量不可能100%傳到下一營養級的原因是每一營養級生物都會因為自身________消耗一部分能量;每一營養級生物都有部分能量隨殘枝落葉或殘體和排泄物被________利用。第三營養級到第四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是_____%(保留一位小數)。D4呼吸作用 分解者5.7243題號15(3)從能量輸入和輸出的角度分析,該湖泊生態系統處于________(填“發展”“穩定”或“衰退”)狀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概括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展輸入的能量大于輸出的能量幫助人們科學地規劃和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243題號15[解析] (1)由于能量流動的渠道為食物鏈且有著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結合A、B、C、D的同化量數據的大小可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為:B→D→A→C,食物鏈的起點為生產者,即為B,則D為初級消費者;能量金字塔按照從下往上將營養級從低到高繪制,B→D→A→C一共四個環節即四個營養級,故繪制成的能量金字塔有4層。243題號15(2)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的原因:每一營養級生物都會因為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能量;每一營養級生物都有部分能量隨殘枝落葉或殘體和排泄物被分解者利用;能量傳遞效率=下一個營養級的同化量÷上一個營養級的同化量×100%,第三營養級到第四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第四營養級(C)的同化量÷第三營養級(A)的同化量×100%=0.9÷15.9×100%≈5.7%。(3)從能量輸入和輸出的角度分析,輸入的總能量為生產者(B)的同化量870.7×102 kJ/(m2·a),輸出量為該生態系統中A、B、C、D、E的呼吸消耗(R)之和,而生產者(B)的同化量大于該生態系統中A、B、C、D、E的呼吸消耗(R)之和,故該湖泊生態系統處于發展狀態。243題號15(4)研究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①幫助人們科學地規劃和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題號課時分層作業(11) 生態金字塔與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13524687910111213√題組一 生態金字塔1.能量金字塔形象地說明了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的規律。下列有關能量金字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能量金字塔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占有的能量越多B.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最多有10%的能量流入第二營養級C.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屬于次級消費者D.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一營養級的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14D [在能量金字塔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占有的能量越少,因為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A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最多有20%的能量流入第二營養級,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10%~20%,B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屬于初級消費者,C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一營養級的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題號21345687910111213√2.生態金字塔的一般模式如圖所示,其中Ⅰ、Ⅱ、Ⅲ分別代表第一、二、三營養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一條食物鏈中相鄰兩種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能會大于20%B.生物量金字塔的每一層表示單位時間內每個營養級所容納的物質總量C.所有生態系統中的數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均為圖示上窄下寬的金字塔D.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這主要體現了能量的單向流動的特點14題號21345687910111213A [一般來說,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每個營養級可能包含多種生物,所以食物鏈中相鄰兩種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能會大于20%,A正確;生物量金字塔的每一層表示單位時間內每個營養級所容納的有機物的總干重,B錯誤;數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通常也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但特殊情況下也會呈上寬下窄倒置的金字塔,C錯誤;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寬的,體現了能量流動具有逐級遞減的特點,D錯誤。]14題號32456879101112131√3.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能量上都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生態系統。這種高度的開放性又導致它對其他生態系統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同時會對其他生態系統產生強烈的干擾。下列關于自然生態系統和城市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B.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三營養級的生物屬于初級消費者C.城市生態系統可以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影響D.流經兩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均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14題號32456879101112131C [自然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呈正金字塔形,A錯誤;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屬于初級消費者,B錯誤;城市生態系統會從自然生態系統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也會向自然生態系統中排出一些廢物,因此會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影響,C正確;流經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而流經城市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不僅包括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還包括人為輸入的能量,D錯誤。]14題號423568791011121314.在池塘中混養不同食性魚類,合理搭配魚種,建立合適的食物網,可以用較低的成本收獲較高的效益。下圖顯示了一個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該系統中輸入了兩類能量:太陽能、飼料中的能量。研究表明,適當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飼料投放量,均可使產量大幅度提高。回答下列問題:14題號42356879101112131(1)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將鯉魚、鳙魚、鰱魚混養,利用了群落________結構的原理。(2)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據圖可知,輸入到魚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食物鏈和食物網垂直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3)適當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池塘中各種生物的產量。其中受光能變化影響程度最小的魚類是________,提高浮游植物光能利用率和增加飼料投放量都可以提高魚產量和經濟效益。除這兩種提高產量的方案外,是否還有其他可行的方法?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鯉魚魚的養殖密度要適宜,可以把不同大小規格的魚混養,分批起捕;飼料要保證質量;檢測水質,始終保持池塘的良好生態環境等(答案合理即可)題號42356879101112131[解析] (1)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食物鏈和食物網。鯉魚、鳙魚、鰱魚生活在不同的水層,將鯉魚、鳙魚、鰱魚混養,利用了群落垂直結構的原理。(2)能量金字塔直觀地反映生態系統各營養級間能量的關系,由于能量在流動過程中總是逐級遞減的,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流經一個營養級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個營養級(最高營養級除外)。14題號42356879101112131(3)因為鯉魚主要以飼料、飼料碎屑、浮游動物為食物,鰱魚主要以浮游植物、飼料碎屑為食物,鳙魚主要以浮游動物、飼料碎屑為食物。鯉魚對浮游植物的依賴更小,因此受光能變化的影響程度最小。提高浮游植物光能利用率和增加飼料投放量都可以提高魚產量和經濟效益。提高浮游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對鰱魚和鳙魚的產量影響較大,增加飼料投放量對鯉魚的產量影響較大。為提高池塘中魚的產量,要注意:魚的養殖密度要適宜,可以把不同大小規格的魚混養,分批起捕;飼料要保證質量;檢測水質,始終保持池塘的良好生態環境等。14題號24536879101112131√題組二 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5.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將生物在時間、空間上進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都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B.“稻—萍—蛙”立體養殖能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間和資源,提高能量傳遞效率C.沼氣發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級利用,沼渣施肥使能量重新流入生產者D.玉米田除蟲調整了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14題號24536879101112131D [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主要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可能還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輸入,如人為投放餌料中的能量,A錯誤;“稻—萍—蛙”立體養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間和資源,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B錯誤;沼氣發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級利用,生產者的能量不能來源于沼渣,C錯誤;玉米田除蟲調整了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D正確。]14題號24536879101112131√6.茶樹菇味道鮮美,常生長在油茶樹枯朽的樹樁上。某林場嘗試在樹下套種茶樹菇,并用桐樹、柳樹、楊樹脫落的枝葉制作培養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油茶樹枯朽樹樁中的能量不屬于油茶樹的同化量B.生長在油茶樹樹樁上的茶樹菇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C.套種措施可以提高樹木和茶樹菇對陽光等資源的利用率D.該林場的做法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14題號2453687910111213114B [油茶樹枯朽樹樁中的能量屬于油茶樹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A錯誤;油茶樹樹樁上的茶樹菇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且不能直接利用陽光,B正確,C錯誤;該林場的做法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傳遞效率,D錯誤。]題號24537689101112131√7.設計人工生態系統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給食物鏈(網)“加環”,如圖就是一種“加環”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殘渣來培育食用菌和蛆,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B.用玉米的副產品玉米芯生產木糖醇,可增加經濟效益C.用蛆的排泄物作為有機肥還田,使能量能夠循環利用D.離開人的管理,該生態系統仍可以正常運轉14題號2453768910111213114B [用殘渣來培育食用菌和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A錯誤;用玉米的副產品玉米芯生產木糖醇,可提高經濟效益,B正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不能循環利用,C錯誤;人工生態系統中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離開人的管理,該生態系統不能正常運轉,D錯誤。]題號24538679101112131√8.如圖表示Ⅰ、Ⅱ兩個特定生態系統的生態金字塔。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傳遞效率隨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B.生態系統Ⅰ中人選擇直接吃玉米可以顯著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生態系統Ⅱ沒有呈現正立的生物量金字塔主要是因為浮游植物纖維素少D.流經生態系統Ⅱ中浮游植物的能量多于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14題號24538679101112131D [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隨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但是能量傳遞效率的高低和營養級的高低沒有關系,一般傳遞效率不變,A錯誤;生態系統Ⅰ中人選擇直接吃玉米,食物鏈較短,能量散失較少,可以顯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B錯誤;生態系統Ⅱ沒有呈現正立的生物量金字塔主要是因為浮游植物多為單細胞藻類,繁殖快、個體小,可以整個被浮游動物吞食和消化,并迅速地轉化為下一個營養級的生物量,C錯誤;由于能量流動逐級遞減,所以流經生態系統Ⅱ中浮游植物的能量多于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D正確。]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9.稻蝦連作生態系統,主要是在原本的稻田生態系統中人工添加小龍蝦,實現稻蝦共育,其田地模式圖如下圖所示。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稻蝦連作需要在稻田里開挖一定面積的環形溝——蝦溝,保證小龍蝦覓食、棲息等活動需要。田間種植水稻,蝦溝養殖小龍蝦。田間的雜草、昆蟲(如食用水稻的稻飛虱等),水體中的浮萍、水藻等為小龍蝦的主要食物,但如果雜草、浮萍等不夠食用時,小龍蝦也會以水稻為食;另外若水稻幼苗期放養小龍蝦,小龍蝦也會以水稻幼苗為食。小龍蝦的糞便為水稻提供了有機肥料。小龍蝦在田間覓食的同時疏松了土壤,改善了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肥料的分解和利用,促進了稻谷的生長。稻蝦連作生態系統輸出的主要農產品是無公害稻米和小龍蝦。多地開展了稻蝦連作試驗項目,其產品銷往全國,在廣受好評的同時,也給農民帶來了更多收益。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1)與傳統稻田模式相比,稻蝦連作模式可______(填“提高”或“降低”)稻飛虱的環境容納量,并提高了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________(填“傳遞效率”或“利用率”)。(2)稻蝦連作模式使水稻增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14降低利用率 小龍蝦疏松土壤等,利于稻谷根系的呼吸作用,利于吸收土壤中的無機鹽;小龍蝦糞便分解為無機物而被水稻利用,促進稻谷增產題號92453867101112131(3)小龍蝦的糞便中的能量______(填“能”或“不能”)被水稻直接吸收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盡可能提高稻蝦連作的經濟收益,請根據所給信息或所學內容,提出兩條合理種植及養殖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條即可)。14不能水稻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或糞便經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轉化為水稻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無機鹽)不要在水稻幼苗期放養小龍蝦;對水稻進行合理密植;適量控制小龍蝦的養殖規模;及時捕撈過量的小龍蝦題號92453867101112131[解析] (1)與傳統稻田相比,此生態系統中稻飛虱存在天敵小龍蝦,因此其環境容納量會降低。稻蝦連作模式,小龍蝦取食雜草、浮萍,使雜草、浮萍等的物質及能量流向小龍蝦,使能量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率。(2)小龍蝦疏松土壤等,利于稻谷根系的呼吸作用,利于吸收土壤中的無機鹽;同時促進土壤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而被水稻利用,促進稻谷增產。(3)水稻不能直接吸收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糞便經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轉化為水稻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無機鹽。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4)水稻幼苗期放養小龍蝦,小龍蝦也會以水稻幼苗為食,影響水稻的產量。對水稻進行合理密植可提高水稻的產量。因水體中的浮萍、水藻等為小龍蝦的主要食物,但如果雜草、浮萍等不夠食用時,小龍蝦也會以水稻為食。所以為避免小龍蝦以水稻為食物,應對小龍蝦的數量進行控制。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10.稻—蟹共作是以水稻為主體,在稻田中放養適量河蟹的生態模式。水稻能為河蟹提供遮蔽場所,河蟹能攝食雜草和害蟲,河蟹的糞便可作為水稻的肥料。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河蟹在此生態系統中位于多個營養級B.水稻可以直接利用河蟹糞便中的能量C.該生態模式能實現能量的循環利用D.該生態模式能提高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14A [河蟹能攝食雜草,屬于第二營養級,河蟹能攝食害蟲,屬于第三營養級,故河蟹在此生態系統中位于多個營養級,A正確;河蟹的糞便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為無機物,可為水稻提供礦質元素,但不能直接提供能量,B錯誤;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不能循環利用,C錯誤;該生態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D錯誤。]題號92453867101112131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11.如圖a、b、c分別是某森林生態系統的數量金字塔、某草地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和某浮游生物群落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描述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之間的關系最好用b的形式B.一個相對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會出現生產者數量少于消費者數量的現象C.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需要持續接受來自外部的能量輸入D.c中的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D [由于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具有逐級遞減的特點,描述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之間的關系最好用b的形式,A正確;一個相對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會出現生產者數量少于消費者數量的現象,如樹是生產者,而樹上的昆蟲是消費者,樹的數量小于昆蟲的數量,B正確;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需要持續接受來自外部的能量輸入,如光能的輸入,C正確;圖c中的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42÷8 690×100%≈1.6%,D錯誤。]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141412.(不定項)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食性、棲息條件相似的種群為同一個功能組。某海洋牧場區有21個功能組,構成了五個營養級,其中P是浮游植物,D是碎屑(包括水中所有無生命的有機物),R是呼吸消耗量。各營養級之間的生物量關系如下圖[單位:t/(km2·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功能組中的生物具有相同的生態位B.該生態系統中能量在D與Ⅱ之間循環流動C.該生態系統某時刻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D.該生態系統的存在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題號924538671011121311414CD [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食性、棲息條件相似的種群為同一個功能組,可見,一個功能組中的生物可能具有相同的食性、棲息條件,但生態位的內容不僅僅是指食性、棲息條件等,還包括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等,因此只能說一個功能組中的生物具有的生態位相似程度較高,A錯誤;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表現為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因此該生態系統中D與Ⅱ之間不會存在能量的循環流動,B錯誤;由于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因此,在某時刻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C正確;浮游植物能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進而可以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而可以緩解溫室效應,D正確。]題號9245386710111213113.(不定項)黃河流域有許多淡水湖泊,其中鯉魚及沼蝦以藻類為食,沼蝦也是鯉魚的食物。如圖表示其中一淡水湖中不同體長鯉魚的食性比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般采用標記重捕法估算該淡水湖中鯉魚的種群密度B.體長4.2 cm的鯉魚群體增加100 kJ的能量,理論上至少需藻類提供500 kJ能量C.若要讓藻類的能量更多更快地流向鯉魚,投放鯉魚的體長應為1.4 cmD.流經該湖泊的總能量包括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BC [鯉魚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一般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A正確;當鯉魚體長在4.2 cm時,植食性與肉食性比例為3∶1,若鯉魚群體增加100 kJ的能量,按照能量傳遞效率為20%計算,則理論上至少需要藻類提供的能量為(100×3/4÷20%)+(100×1/4÷20%÷20%)=1 000 kJ,B錯誤;由圖可知,當鯉魚體長在等于或大于4.2 cm時,植食性比例與肉食性比例為3∶1,此種情況下,鯉魚植物性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可見,若要讓藻類的能量更多更快地流向鯉魚,投放到湖泊中的鯉魚對體長的要求應大于或等于4.2 cm,C錯誤;流經該湖泊的總能量包括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D正確。]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14.太湖流域常因N、P排放超標,出現嚴重的富營養化現象,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和飲水安全造成影響。如圖為科研人員通過對太湖某區域的生物組成及其食物關系調查繪制的部分食物網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1)圖示的食物網中所有生物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構成一個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調查得知鱭魚和銀魚攝食不同類型的浮游動物,這將有利于減弱兩者之間的___________關系。(2)太湖中的鰱魚主要生活在水體上層,鱭魚、銀魚主要生活在水體中層和中下層,鯽魚主要生活在水體底層,形成群落的_____結構,其生態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不能食物網只涉及部分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種間競爭垂直使生物充分利用空間、食物等環境資源題號92453867101112131(3)海洋生物群落區別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為__________。測算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值,可構建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當湖水出現富營養化時,通過投入生態浮床和種植挺水植物,能夠一定程度抑制藻類等浮游植物生長,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14物種組成(單位時間)各營養級生態浮床和蘆葦等挺水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吸收水中的N、P等無機鹽抑制藻類生長能量流動關系題號92453867101112131(4)下表為太湖某區域生態系統的能量分析數據(單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鏈中不同的營養級。結合數據分析:表中生物類群Ⅴ和能量X、Y分別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營養級及其上一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保留兩位小數),可發現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14分解者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長、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5.5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題號9245386710111213114生物類群 Ⅰ Ⅱ Ⅲ Ⅳ Ⅴ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211.85×105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題號92453867101112131[解析] (1)生物群落包括生態系統中全部的生物,該食物網中只含有部分生產者和消費者,缺少分解者,不能構成一個生物群落。調查得知鱭魚和銀魚攝食不同類型的浮游動物,由于二者處于同一營養級,所以該現象有利于減弱它們之間的種間競爭關系。(2)鰱魚主要生活在水體上層,鱭魚、銀魚主要生活在水體中層和中下層,鯽魚主要生活在水體底層,這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該結構使生物充分利用空間、食物等環境資源。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3)物種組成是區分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測算(單位時間)各營養級的能量值,可構建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生態浮床和蘆葦等挺水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同時吸收水中的N、P等無機鹽抑制藻類生長,因此投入生態浮床和種植挺水植物,能夠一定程度抑制藻類等浮游植物生長。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14題號92453867101112131(4)表中Ⅰ~Ⅳ表示食物鏈中不同的營養級,所以Ⅴ不屬于生產者和消費者,是分解者;能量X+能量Y=同化的能量,而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是通過呼吸作用消耗,所以能量Y表示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能量X為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據表分析可知,最高營養級是Ⅳ,上一營養級是Ⅲ,二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0.88×105)÷(15.91×105)≈5.53%。可發現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3章第2節第2課時生態金字塔與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課件.ppt 課時分層作業(11)生態金字塔與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docx 課時分層作業(11)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