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雁歸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了解作者與作品基本情況;歸納大雁的生活習性;理清說明對象、說明順序。 能從修辭、字詞、說明方法等角度品讀課文;揣摩語句,體味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激發自身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身邊各種生命形態的尊重。教學重點、難點 以及突破措施 重難點:能從修辭、字詞、說明方法等角度品讀課文;揣摩語句,體味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給句子賦分的方式激發孩子賞析句子的能力。學習者分析 本班為基礎較好的初二學生,具備一定自主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本單元是說明文單元,學生對說明文有一定的了解。教學資源 網絡圖片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活動設計意圖 媒體資源的應用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情境導入 播放紀錄片《鳥的遷徙》的主題曲。請學生朗讀PPT上展示的歌詞:橫跨大洋橫跨海,越過樹木黝黑的森林, 穿過山谷,我們依然不敢喘歇,只為能在你身邊。 越過變幻莫測的沙漠,越過燃燒著火焰的山脈, 穿過狂風和暴雨,只為能在你身邊。 讀歌詞 設置情境 PPT二、整體感知(知識性) 文章題目叫做?(板書:大雁歸來)作者是誰?利奧波德。他是一位很特別的人。特別在哪里?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鏈接材料一的第四段。 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利奧波德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自由回答。閱讀鏈接材料。 了解作者與作品基本情況 PPT、紙質拓展材料《大雁歸來》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科學觀察筆記,他觀察的內容是什么? 根據文章內容,你能總結出一些大雁的基本習性嗎?這些大雁的生活習性是作者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在大量細致入微的觀察后記錄下來的。這也體現了說明文的科學性、嚴謹性。(板書:科學嚴謹) 閱讀課文,歸納大雁習性。 歸納大雁的生活習性;理清說明對象、說明順序。 PPT三、品讀語言(抒情性) 這篇文章的語言與一般的說明文語言有什么不同?每位同學至少找一句讀出來。老師指導朗誦。 學生朗讀 從修辭、字詞、說明方法等角度品讀課文;揣摩語句,體味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PPT老師展示三句話,請學生賦分,并說明理由。通過剛才的品讀,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對大雁的感情是?喜愛之情。(板書:情感豐富) 學生討論,并說明理由。 從修辭、字詞、說明方法等角度品讀課文;揣摩語句,體味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PPT四、主題探究(思想性) 我愛大雁的什么?僅僅是愛它的外形,愛它的鳴叫嗎?引導學生總結大雁的形象。(團結、可愛、堅定、熱情、重感情……)剛剛大家總結出來的詞語我們一般是用來形容人的,也就是在這篇文章里面,他把大雁與人擺在同一個高度。 我們以前也學過一些跟動物有關的文學作品,如蒲松齡的《狼》、鄭振鐸的《貓》,這些作品中的人與動物的地位是怎樣的?《狼》諷刺狼的狡詐,贊美人類的智慧。人是征服者。人就一定比動物高級嗎? 學生對比閱讀 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激發自身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身邊各種生命形態的尊重。 PPT 紙質拓展材料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課文。是不是在任何時候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飛翔,歡快地鳴叫,盡情發揮它們的“野性”? 我們來看《鳥的遷徙》中的一個片段。(播放視頻)罪惡的槍聲讓我們回到了殘酷的現實。請大家再看一則新聞。(PPT展示新聞及圖片)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來到這里過冬。但是,人們卻用天網和毒藥大肆捕殺天鵝,賣給附近的餐館。一位村民對這鏡頭憂心忡忡地問:這樣下去,天鵝還會回到這里嗎 只怕我們再也看不到天鵝了! 結合這則材料,請大家想一想,課文的題目為什么叫《大雁歸來》 ,把它改成《大雁》不是更簡潔嗎?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誰能解利奧波德的心聲?(板書:深切思考) 閱讀原文。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激發自身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身邊各種生命形態的尊重。 PPT、視頻、紙質拓展材料尾聲 播放《To be by your side》,讀歌詞。希望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大雁歸來的愉悅的身影。 全班齊讀歌詞 在情境中結束本課 PPT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