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陶罐鐵罐》教學設計學習目標定位課標分析 識字與寫字: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2.寫字姿勢正確,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3.能感知常用漢字形、音、義之間的聯(lián)系,初步建立漢字與生活中事物、行為的聯(lián)系,初步感受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閱讀與鑒賞: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圈點、批注等閱讀方法。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樂于與他人討論交流。4.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6.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樂于與同學交流。表達與交流:1.樂于用口頭、書面的方式與人交流溝通,愿意與他人分享,增強表達的自信心。2.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聽人說話時能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簡要轉(zhuǎn)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能主動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動,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嘗試運用合適的音量和語氣與他人交流,有禮貌地請教、回應。4.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能用便條、簡短的書信等進行交流。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梳理與探究:1.嘗試分類整理學過的字詞。嘗試發(fā)現(xiàn)所學漢字形、音、義和書寫的特點,幫助自己識字、寫字。2.學習組織有趣味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積極思考,運用書面或口頭方式,并可嘗試用表格、圖像、音頻等多種媒介,呈現(xiàn)自己的觀察與探究所得。3.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嘗試運用語文并結合其他學科知識解決問題。 正確認讀“陶、罐 ”等10個生字,會寫“驕傲 ”11個生字。結合課文相關詞句,了解陶罐和鐵罐的性格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說出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能說出“閱讀鏈接”《北風和太陽》北方和課文中的鐵罐有生么相似之處。。教材分析 單元分析:本單元以“寓言故事”為主題組元,是繼三年級上冊“童話世界”單元之后,第二次以文體組元,編排了4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鹿角和鹿腿》 《池子與河流》。4則寓言故事涵蓋古今中外,有中國古代寓言、當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體有故事,還有詩歌。豐富多樣的學習素材,為學生認識、了解寓言打開了一扇窗。 本課分析:《陶罐和鐵罐》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陶罐和鐵罐》它趣味性強,寓意深刻,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兩個罐子的故事。鐵罐自以為堅硬,看不起陶罐,經(jīng)常奚落它。而陶罐卻不與它計較,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而鐵罐卻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關系建構(一)單元主題:“寓言故事”(二)單元語文要素: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圖畫的內(nèi)容寫清楚。單元內(nèi)容關系建構:本單元的主題是有趣的寓言,要求學生通過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是繼三年級上冊“童話世界”單元之后,第二次以文體組元,編排的一組寓言故事。并安排了課外拓展閱讀《中國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克雷寓言》。通過單元中文章的人物分析,學生能夠大體了解總結寓言故事所蘊含生活哲理的方法,然后進行拓展閱讀,把這種方法進行遷移運用,同時結合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拓展積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同時,在文章中,我們要學習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心情變化,我們在學習時要分析學習這種寫作方法,并進行片段的運用學習和習作的練習。另外,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小古文《司馬光》,學生對于學習小古文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單元我們在學習《守株待兔》時可以進行遷移運用。資源拓展1.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并積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2.同步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推薦閱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3.《主題叢書》中與本單元相關的文章。落實到本課,拓展閱讀書20頁“閱讀鏈接”《北風和太陽》。學情分析 一、知識經(jīng)驗:1.已知:學生有初步的自主識字能力。以前接觸過一部分寓言,對這類文章的結構并不陌生。2.未知:對每一則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并不是很明確。3.難點障礙:學生可能隱約知道寓言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但不能用簡潔的語言進行總結和表達。4.突破措施:對寓言蘊含的道理的理解要與故事內(nèi)容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多種方式閱讀文章,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和做法,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把文章中遇到的問題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相對接,從而引導學生說出文章中蘊含的生活道理。5.個性差異:85%的學生能夠在老師突破措施的引導下,用比較簡潔的語言總結語言蘊含的道理。15%的學生經(jīng)過努力能大體上說出文章蘊含的道理。二、生活經(jīng)驗:1.已知:對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一組課文都是故事性的,學生比較感興趣,也容易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2.未知: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只停留在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的表面上,缺乏主動總結道理的意識。3.難點障礙:學生不主動將寓言故事蘊含的道理與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4突破措施:以具體舉例的方式,具體到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給學生以啟發(f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5.個性差異:95%的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把道理與生活進行聯(lián)系,但是仍有5%的學生會缺乏這種方法的運用和學習。三、策略經(jīng)驗:1.已知:學生已學過多篇寓言故事,在之前的學習中注重了內(nèi)容把握和感悟道理。 2.未知:怎樣把自己懂得的道理進行語言的提升和總結。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朗讀時容易被老師的思維框住。3.難點障礙:人物形象把握不清,道理感悟不明。 4.突破措施:聚焦對話描寫,想象人物神態(tài)、動作,逐步凸顯豐富人物形象,感悟道理。學習目標 1.通過課前借助工具書,正確認讀你“陶、罐”等11個生字,會寫“驕、傲”12個生字。2通過默讀課文,結合插圖,說說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3.通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析描寫陶罐、鐵罐的語句,說說兩者性格上的不同,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4.能說出“閱讀鏈接”中北風和鐵罐的相似之處。學習重難點 聚焦對話描寫,想象人物神態(tài)、動作,逐步凸顯豐富人物形象,感悟道理。課前準備 Ppt、課本評價任務設計單元總?cè)蝿?通過分析,將本單元定位為“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 寓言故事表演大賽同學們,我們都學過寓言故事,本單元我們就繼續(xù)一步步走進寓言故事,了解寓言,讀懂寓言,愛上寓言,最后將它表演呈現(xiàn)出來吧!課時評價任務 1.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詞語、生字。2.品讀感悟。3.整體感知課文。教學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 學教活動(含評價任務) 預設與補救一、初讀交流,以學定教(目標1) 1.檢查復習,回顧交流。(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通過單元導讀課的學習,大家認識了兩個朋友,一個是----陶罐,一個是----鐵罐(貼圖)你認為他們都有的一個共同的作用是什么?(盛東西)可是有的罐子卻沒有認清這一點,就有了今天咱們要學的這個故事:板書課題 《陶罐和鐵罐》生:書空齊讀課題檢查詞語認讀情況。小老師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 預設:學生能夠掌握重點詞語,但是對書寫較難,筆畫較多的詞語像“驕傲、謙虛等詞語需要進行詳細的分解。補救措施:對難記詞語進行重點突破,結合字形意義進行分析先確定讀音,再進行組詞區(qū)分,加深印象。。二、總結文章大意,分析原因(目標3) 再次默讀課文,說說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大膽地說一說。提示:理清文章層次,結合插圖總結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盡量不要把內(nèi)容過多的啰嗦。自己思考,想想怎么說。1.組內(nèi)分享2.全班分享預設:學生在總結道理時可能用詞不太準確,需要老師的完善和總結。 預設:學生在總結道理時可能用詞不太準確,需要老師的完善和總結三、重點品讀,隨文得法 (目標2、3) 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根據(jù)提示自主默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9段,找出你認為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2.品悟鐵罐形象①找出鐵罐第一次奚落陶罐的話。“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②從這句話中體會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鐵罐?(板書:傲慢無禮) 再談談從哪兒體會出來的?(鐵罐傲慢地問)引導學生仔細讀這幾個句子,理解每句話里鐵罐都想干什么?“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交流:同學們,在鐵罐心里陶罐敢不敢和它碰?(不敢)因為鐵罐知道陶罐的短處——易碎。3.品讀陶罐(1)交流:陶罐不敢碰鐵罐,是因為懦弱嗎?(2)再讀課文,讀出陶罐的謙虛。(板書:謙虛友善)(3)謙虛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希望同學們也能向陶罐學習。謙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想漂漂亮亮的把它寫出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寫“謙虛”。(4)分角色讀,組內(nèi)同學合作演一演陶罐和鐵罐(加動作、神情到位,師巡視指導。)(5)過渡:時間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宮殿倒塌,他們最后又會有怎么樣的結局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10-17自然段,說說兩個罐子的結局。(板書:歷史文物 消失不見)(6)提問:為什么鐵罐會消失?(7)老師總結:故事到這里就講完了,你懂得了什么? 寫。 預設:指導朗讀時個別學生讀不出鐵罐的傲慢無禮來。補救措施:課下小組長負責教會。四、拓展閱讀,實現(xiàn)整合(目標4) 1.交流收獲:這么深刻的一個道理作者是怎么告訴我們的?(通過講一個故事告訴的。)2.這樣的道理在其他故事中也有,請同學們讀讀文后“閱讀鏈接”《北風和太陽》:想想故事中的北風和課文中的鐵罐有什么相似之處。3.全班討論 它們都太驕傲自大了。鐵罐以為自己比陶罐堅硬,總是傲慢地奚落陶罐,可多年后陶罐依然美觀,而自己卻無影無蹤;北風自以為吹口氣就能掀開行人的衣服贏得太陽,行人卻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太陽不聲不響卻讓人們感到溫暖而自覺脫了衣服五、當堂檢測(重點:目標123) 配套練習冊第七題。 獨立完成。收起來批閱后再講評作業(yè)布置 作業(yè)內(nèi)容 作業(yè)類型 對應目標 作業(yè)時間配套練習冊2-6題。2.跟家長講一講陶罐和鐵罐這個寓言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鞏固、書面作業(yè) 目標三 20分鐘2.閱讀《主題叢書》“濫竽充數(shù)”,聯(lián)系生活寫寫所獲。 拓展、閱讀作業(yè) 目標四 15分鐘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