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精讀引領課備課設計課題 國家寶藏——《紙的發明》備課設計課 標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學 情 分 析 學 習 目 標 課 時 任 務 《紙的發明》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紙的發明》敘述了沒有紙之前人們用文字記錄事件的不便以及紙的發明過程,說明中國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 課文圍繞“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這句話展開敘述,簡要介紹了紙的發明過程。文中多處運用表示轉折關系的復句。比如:“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但是,這種書很笨重,閱讀、攜帶、保存都很不方便。”這些表示轉折關系的句子強調了把字寫在竹片、木片或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來造紙的缺點,層層深入地記述了人們不斷改進記錄文字的材料的過程。此外,課文對數字的運用十分嚴謹,如“兩千多年前”“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因為造紙術的發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沒有確切的歷史年代記載,所以課文使用了約數。 維度已知未知 困難障礙突破措施知識經驗學生能夠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讀準生字、生詞,能夠用自己的方法書寫生字。學生是否能夠與已學字詞相區分,是否能夠將生字工整的書寫在田字格中。 能抓住文中的關鍵句和關鍵詞,清楚的表達造紙術的發展歷程。 給予學生一定的支架,抓住關鍵句和關鍵詞,借助關聯詞語,說出造紙術的發展歷程。 生活經驗學生知道我國的四大發明是什么。學生只聽說過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但并不了解造紙術的由來。策略經驗學生能夠借助填空支架,梳理清楚課文的內容。能夠找出文中的關鍵句。學生不能抓住文中的關鍵句和關鍵詞,清楚的表達造紙術的發展歷程。假如國寶會說話之“紙”的前世今生 中華文化燦爛輝煌,每一個國寶身上都有一段傳奇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學習他們的故事,聽他們講述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揚文化。今天我們先走進燦爛的紙文化,了解“紙”的前世今生。 活動一: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活動一:復習字詞,導入學習 活動二:梳理紙的發明過程 活動二:學習蔡倫造紙過程 活動三:規范書寫生字 活動三:對比閱讀,體會傳承 活動四:拓展延伸,感受偉大 評價維度評價指標語文要素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表達與交流借助提示把紙的發明過程說清楚。 能夠說出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的原因。環節 學教活動 評價標準環節一 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中華文化燦爛輝煌,每一個國寶身上都有一段傳奇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學習他們的故事,聽他們講述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揚文化。今天我們先走進燦爛的紙文化,了解“紙”的前世今生。 引出課題,板書課題。環節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目標1) 過渡:對于紙的發明,同學們一定有很多疑問,我相信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想去讀一讀課文了,接下來請同學們按照初讀提示,自由朗讀課文。 活動一: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自由朗讀課文。 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檢查反饋。 (1)出示詞語 保存 普及 制作 蔡倫 積累 切斷 便宜 朝鮮 歐洲 社會①提醒“存、糙”等讀音,讀好平翹舌音和邊鼻音。 ②學習多音字“累”,在本課讀“lěi”,“日積月累、常年累月”都是“積累”的意思;讀“léi”時表示接連成串的意思,如“果實累累”;讀“lèi”時,代表疲勞、操勞,可組詞:勞累。 學習多音字“切”,在本課讀“qiē”,表示用刀把物品分為若干份,學生交流另外一個讀音。讀句子,辨析句子中多音字的讀音 學習多音字“便”,辨析“便宜”和“輕便”中“便”的讀音。 學習多音字“鮮”,了解“朝鮮半島”是一個地域的名稱,讀“xiǎn”時還可以表示“少有、少見”的意思,如“鮮為人知”,學生自主交流另一個讀音,并組詞。 (2)理解“創造” 出示句子: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 聯系上下文,理解“創造”是指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理解“貢獻” 出示句子: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 “貢獻”是什么意思?對國家和公眾所做的有益的事。 過渡:造紙術為世界文明做出了什么貢獻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梳理紙的發明過程。 一:正確認讀詞語,整體感知課文。 評價維度評價指標正確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流暢度停頓恰當,通順流暢。表現力聲音洪亮,有感情。環節三: 精讀感悟(目標2) 活動二:梳理紙的發明過程 圈畫時間,厘清脈絡。 (1)紙的發明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出示教材上的時間軸,引導:你能從文中找出這些時間所對應的自然段嗎 (2)默讀全文,提示學生先在文中圈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3)學生交流。發現: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2-5自然段,每個段落對應了一個時間。 提取信息,概括內容 默讀課文,圈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小組交流,嘗試用“什么時間做什么”的句式概括每個自然段意思,再完成課后第一題。 學生自主學習,嘗試完成。 學生交流,完成圖表 借助圖表,梳理過程。 借助圖表內容,用“時間+事件”的句式,完整地說說“紙”的發明過程。 小結:文章以時間為軸,每個自然段寫了紙的一個發展階段,把紙的發明過程寫清楚了。 二:抓字眼,填圖表,借圖表,理過程。 抓住時間關鍵詞,完成圖表,借助圖表,完整地說說“紙”的發明過程。 評價維度評價指標正確度抓字眼,找準詞語★條理度借助表格,說完整★表現力聲音洪亮,語氣自然★環節四: 書寫指 導 (目標1) 活動三:規范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書寫“錄、存” 要點:“錄”是上下結構,上短下長,下半部分不是“水”?!按妗笔前氚鼑Y構,首橫不宜長,撇畫要舒展。 2.提示“歐、洲”二字的書寫順序。 三、正確書寫一類字。 通過抓關鍵筆畫,老師范寫等方式,學生可以正確書寫“術、偉”等11個字,會寫“造紙術、偉大”等15個詞語。 評價維度評價指標正確度書寫正確美觀度書寫規范,結構勻稱祖作業 1.基礎作業:本課詞語抄寫兩遍 2.拓展作業:查找我國四大發明的資料。板 書 設 計 10.紙的發明 時間順序第二課時環節一: 復習導入 活動一:復習字詞,導入學習 1.復習詞語: 造紙術 世界 偉大 記錄 保存 大約 吸收 經驗 原料 滿足 朝鮮 半島 日本 阿拉伯 歐洲 社會 2.上節課,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展歷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紙的發明》。環節二:對比閱讀,體會傳承 (目標3.4) 活動二:對比閱讀,體會傳承 1.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了下來?之前的文字記錄方式與蔡倫的造紙術各有哪些優缺點呢?根據課文內容,試著完成圖表。 時間“紙”的演變優缺點造紙術發明以前龜甲、獸骨、青銅器、竹片、木片帛西漢時代麻東漢時代蔡倫紙2.小組交流,完善表格。 時間“紙”的演變優缺點造紙術發明以前龜甲、獸骨、青銅器、竹片、木片缺點:笨重、不方便帛優點:比竹片、木片輕便 缺點:價錢太貴,不能普及。西漢時代麻缺點:粗糙,不便書寫。東漢時代蔡倫紙優點:輕便又好用,原料易得,可以大量制造,價格又便宜。相機板書:貴重、不方便 輕便、貴 粗糙 輕便、好用、便宜 3.借助圖表,對比蔡倫造紙術與其他書寫材質的特點,說說蔡倫造紙術得以傳承的原因。 交流提示: 造紙術發明以前,人們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人們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西漢時代,人們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而蔡倫造的紙__________,所以,蔡倫的造紙術得以傳承下來。 過渡:蔡倫是如何造紙的?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畫出蔡倫造紙過程中的動作。 出示句子: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 (1)“改進”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把“改進”改為“創造”? 預設:不能改?!案倪M”指在原來的基礎上取得了進步,而創造是做出以前從來沒有的東西。聯系上下文,我們可以知道蔡倫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明的造紙術。 (2)小結:由此可見,造紙術的發明不只是靠蔡倫一個人的功勞,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不斷累積的結果。 ①畫出蔡倫造紙過程中的動作。 ②看圖示,說說蔡倫造紙分為哪幾道工序? 圖示:剪碎或切斷→浸→搗→撈→曬 ③學生用這幾個動詞介紹蔡倫造紙步驟。 (2)文章抓住這些動詞,把蔡倫造紙的過程寫得很清楚。我們也照樣子,口頭介紹一次手工活動的過程吧。 ①出示包粽子視頻。 ②學生把觀看到的手工過程用圖示呈現出來。 ③抓住包粽子的每一步動作,練習介紹活動過程。 ④小結: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方法向別人介紹自己平時喜歡的手工活動。 造紙術的廣泛傳播。 (1)齊讀第5自然段,想象:如果蔡倫沒有造出這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我們的社會將是什么樣子? (2)蔡倫改進的造紙術不僅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更促進了世界文化的進步。這就是造紙術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偉大貢獻。板書:偉大貢獻 (3)帶著自豪之情朗讀第5自然段。 一、對比閱讀,體會傳承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完成圖表,能解釋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能夠傳承下來的原因,感受中國造紙術對人類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 評價維度評價指標正確度抓關鍵詞,完成表格★條理度借助表格,說完整★表現力聲音洪亮,語氣自然★二、按活動的步驟,介紹某一手工活動的過程。 評價維度評價指標條理度抓住動作,介紹完整。流暢度停頓恰當,通順流暢。表現力聲音洪亮,有感情。環節三:拓展延伸 感受偉大 活動三:拓展延伸,感受偉大 1.交流: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社會有了各種各樣不同用途的紙,你知道哪些紙? 2.了解其他發明 (1)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理解“之一”。 (2)我國古代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文明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出示“地動儀” “活字印刷術”等相關圖片資料。 (2)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繼續查找相關資料,課下與同學們交流。作 業 設 計 基礎作業:完成本課練習冊。 實踐作業:繼續整理收集關于傳統節日的資料,為展示活動做準備。板 書 設 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