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十一)1 2 3 4 5 6 7 8 9 10C B C B A BD BD C6.(1)< (2)> (3)能7.(1)> > 不能 (2)高溫11.變化 ΔH ΔS 正向自發性CO(g)===C(s,石墨)+O2(g) ΔH>0 ΔS<0 不能自發2NO2(g) N2O4(g) ΔH<0 ΔS<0 自發2Fe3+(aq)+Cu(s)===2Fe2+(aq)+Cu2+(aq) ΔH<0 ΔS>0 自發NH4Cl(s)===HCl(g)+NH3(g) ΔH>0 ΔS>0 不能自發12.(1)2 127 K (2)370.4 K (3)+2.436 J·mol-1·K-1 金剛石1.C [該反應能自發反應,即ΔH-TΔS<0,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則ΔS<0,則-TΔS>0,則一定存在ΔH<0,即a<0。]2.B 3.C [當ΔH<0時有利于反應正向自發進行,而2NH4Cl(s)+Ca(OH)2(s)=== 2NH3(g)+CaCl2(s)+2H2O(l)為ΔH>0的自發反應,故不能用“焓判據”解釋。]4.B [反應H2(g)+A(l)===B(l)和O2(g)+B(l)===A(l)+H2O2(l)均為熵減小的反應,即ΔS<0,兩反應均為自發反應,根據ΔH-TΔS<0可知,這兩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則有ΔH1<0,ΔH2<0。根據蓋斯定律,由①+②可得:H2(g)+O2(g)===H2O2(l) ΔH,則有ΔH=ΔH1+ΔH2<0。]5.A [該反應在某溫度下能夠正向自發進行,這說明ΔH- TΔS<0,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ΔS> 0,所以如果 ΔH< 0,|ΔH|= 17 kJ·mol- 1,則 |ΔH- TΔS|>17 kJ·mol- 1,與題意不符,因此該反應的反應熱 ΔH> 0,故選A。]6.(1)據圖像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 Q<0。(2)據反應特點可知,該反應是熵增大的反應。(3)據ΔG=ΔH-TΔS<0可知該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7.(2)自發反應的條件是ΔH-TΔS<0,即ΔH0,故T值較大時,反應能夠正向自發進行。8.BD [由題中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①②均為熵減反應,即ΔS<0,A項錯誤;反應①ΔH>0,ΔS<0,則ΔH-TΔS>0,所有溫度下反應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B項正確;由B項可知,反應①在所有溫度下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反應②的ΔH<0,ΔS<0,則在低溫時,ΔH-TΔS<0,即反應②低溫時,可正向自發進行,C項錯誤;由C項分析知D項正確。]9.BD [反應②的ΔS<0,273 K時能自發進行,要滿足ΔG=ΔH-TΔS<0,則ΔH<0,A錯誤;相同條件下,ΔG越小,說明它能夠反應的趨勢越大,983 K時兩反應的ΔG相等,之后兩反應的ΔG大小關系發生變化,則反應主次趨勢發生變化,所以983 K是反應主次趨勢變化的轉折點,B正確;反應①的ΔS>0,則-ΔS<0,所以斜率小于0,L2對應反應①,C錯誤;當溫度低于983 K時,L1的ΔG更小,L1對應反應②,所以過量焦炭的氧化產物以反應②生成CO2為主,D正確。]10.C [金屬性鉀大于鈉,故鉀比鈉活潑,A正確;根據表格中數據,當溫度高于K的沸點時,K為氣態,其他為液態,有利于鉀轉化為蒸氣從反應體系中分離,使得反應產物濃度減小,有利于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所以熵變大于0,B正確;為更快、更有利于制取金屬K,反應溫度應該高于金屬K的沸點(774 ℃),C錯誤;850 ℃時,鉀呈氣態,這時平衡正向移動,反應可正向自發進行,故ΔG<0,ΔH-TΔS<0,D正確。]11.先判斷 ΔH的“+”“-”,再由S(g)>S(l)>S(s)判斷ΔS的“+”“-”,最后根據常溫 (298 K)判斷ΔH- TΔS的“+”“-”。課時分層作業(十一) 化學反應的方向(選擇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NO2與懸浮在大氣中的海鹽粒子能自發反應:2NO2(g)+NaCl(s) NaNO3(s)+ClNO(g) ΔH=a kJ·mol-1,則a應該( )A.=0 B.>0C.<0 D.無法判斷2.下列對于化學反應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2A(g)+B(g)===3C(s)+D(g)在一定條件下能正向自發進行,說明該反應的ΔH>0B.室溫下反應2Na2SO3(s)+O2(g)===2Na2SO4(s)能正向自發進行,則ΔH<0C.反應2Mg(s)+CO2(g)===C(s)+2MgO(s)能正向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ΔH>0D.一定溫度下,反應2NaCl(s)===2Na(s)+Cl2(g)的ΔH>0、ΔS>0,該反應不能正向自發進行3.已知下列過程都能正向自發進行,其中不能用“焓判據”解釋的是( )A.2Na(s)+Cl2(g)===2NaCl(s) ΔH<0B.C3H8(g)+5O2(g)===3CO2(g)+4H2O(l) ΔH<0C.2NH4Cl(s)+Ca(OH)2(s)===2NH3(g)+CaCl2(s)+2H2O(l) ΔH>0D.2Mg(s)+O2(g)===2MgO(s) ΔH<04.氫氣可用于制備H2O2。已知: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其中A、B均為有機物,兩個反應均為自發反應,則反應H2(g)+O2(g)===H2O2(l)的ΔH( )A.大于0 B.小于0C.等于0 D.無法判斷5.反應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溫度下正向自發進行,若反應的|ΔH|=17 kJ·mol-1,|ΔH-TΔS|=17 kJ·mol-1,則下列正確的是( )A.ΔH>0,ΔH-TΔS<0B.ΔH<0,ΔH-TΔS>0C.ΔH>0,ΔH-TΔS>0D.ΔH<0,ΔH-TΔS<06.在化學反應A(g)+B(g) 2C(g)+D(g) ΔH=Q kJ·mol-1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Q________(填“>”“<” 或“=” )0。(2)熵變ΔS________(填“>”“<” 或“=”)0。(3)該反應________(填“能” 或“不能” )正向自發進行。7.(1)用釕的配合物作催化劑,一定條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發生反應:2CO2(g)===2CO(g)+O2(g),該反應的ΔH________(填“>”“<”或“=”,下同)0,ΔS______0,在低溫下,該反應______(填“能” 或“不能” )正向自發進行。(2)已知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218 kJ·mol-1,該反應能夠自發進行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擇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8.現有兩個熱化學方程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②中都存在:ΔS>0B.反應①一定不能自發進行C.在通常情況下,①②都能自發進行D.反應②低溫時,可自發進行9.焦炭常用于冶煉工業。已知反應①:2C(s)+O2(g)===2CO(g);反應②:2CO(g)+O2(g)===2CO2(g)。反應①②的ΔG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②2CO(g)+O2(g)===2CO2(g)的ΔS<0、ΔH>0B.983 K是兩個反應主次趨勢變化的轉折點C.L1對應反應①D.當溫度低于983 K時,過量焦炭的氧化產物以反應②生成CO2為主10.工業上通過熔融狀態下的反應Na+KCl===NaCl+K來制取金屬鉀,反應溫度通常為850 ℃,有關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Na K NaCl KCl熔點/℃ 97.8 63.7 801.0 770沸點/℃ 883 774 1 413 1 500A.鉀比鈉活潑B.該反應的ΔS>0C.該反應的溫度可低于774 ℃D.850 ℃條件下該反應ΔH-TΔS<011.根據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判斷下列變化在常溫下的焓變、熵變及正向自發性,填表。變化 ΔH ΔS 正向自發性CO(g)===C(s,石墨)+O2(g)2NO2(g) N2O4(g)2Fe3+(aq)+Cu(s)=== 2Fe2+(aq)+Cu2+(aq)NH4Cl(s)===HCl(g)+NH3(g)12.(1)已知:298 K、101 kPa時,反應CaO(s)+SO2(g)===CaSO3(s) ΔH=-402.0 kJ·mol-1,ΔH-TΔS=-345.7 kJ·mol-1。若此反應中ΔH和ΔS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則保持此反應正向自發進行的溫度應低于________。(2)已知:H2O(l)===H2O(g) ΔH=+44.0 kJ·mol-1,ΔS=+118.8 J·mol-1·K-1。則水的沸點約為________。(3)已知在298 K時,由石墨生成金剛石的反應的ΔH=+1.895 kJ·mol-1,ΔH-TΔS=+2.866 kJ·mol-1,又已知石墨的熵S石=+5.694 J·mol-1·K-1,則金剛石的熵S金=________(化學反應的熵變是反應產物的總熵與反應物的總熵之差),這兩種碳的同素異形體中更有序的是________。(共70張PPT)第1節 化學反應的方向(基礎課)第2章 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學習任務1.通過對日常生活中自發進行的過程的認知,知道化學反應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學反應的方向與反應的焓變和熵變有關。2.認識焓判據和熵判據的局限性,會用 ΔH-TΔS判斷反應正向自發進行的趨勢。舊知回顧1.水會從高處往低處流,電流是從電勢高的流向電勢低的。2.已知:自發反應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不借助外界幫助就能自動進行的反應,其中的“外界幫助”是指光能、電能等,不包括加熱,加熱是維持一個反應進行時所需的溫度條件。電解飽和食鹽水可制得NaOH溶液、H2和Cl2,該反應不能(填“能”或“不能”,下同)正向自發進行;加熱條件下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該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一、反應焓變與反應方向1.自發過程與自發反應必備知識 自主預習 自發過程 自發反應含義 在一定條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發進行的過程 在給定的條件下,可以自發進行到顯著程度的化學反應 自發過程 自發反應特征 具有________,即過程的某個方向在一定條件下自發進行,而該過程逆方向在該條件下肯定______________舉例 高山流水,自由落體,冰雪融化 鋼鐵生銹應用 (1)可被用來完成有用功。如H2燃燒可設計成原電池(2)非自發過程要想發生,必須對它做功。如通電將水分解為H2和O2方向性不能自發進行2.反應焓變與反應方向的關系(1)多數能自發進行的化學反應是ΔH____0的反應。(2)有些ΔH____0的反應也能自發進行。(3)不能僅用反應______來判斷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焓變判一判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焓變ΔH>0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進行。 ( )(2)能夠自發進行的反應不一定都是放熱反應。 ( )×√二、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1.熵(1)概念:描述體系__________的一個物理量,符號為____,單位是J·mol-1·K-1。(2)特點:體系無序程度越大,體系的熵值就______。(3)影響因素①同一物質:S(高溫)>S(低溫),S(g)____S(l)____S(s)。②不同物質: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熵值,分子結構越復雜,熵值越大。③S(混合物)____S(純凈物)。無序程度S越大>>>2.反應熵變反應產物的總熵反應物的總熵3.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1)二者關系(2)結論:不能僅用反應______來判斷反應能否自發進行。增加減小熵變微點撥 熵變正、負的判斷(1)物質由固態到液態、由液態到氣態或由固態到氣態的過程,熵變的值為正值,是熵增加的過程。(2)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熵變的值通常都是正值,是熵增加的反應。(3)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熵變的值通常都是負值,是熵減小的反應。想一想 化肥碳銨(NH4HCO3)可以促進植物莖葉茂盛、葉色濃綠。碳銨(NH4HCO3)在室溫下就能自發地分解產生氨氣,從熵變的角度分析原因。提示:碳銨(NH4HCO3)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NH3↑+CO2↑+H2O,這是一個氣體體積增大的化學反應,因此是一個熵增過程,而熵增有利于反應的自發進行。三、用焓變與熵變綜合判斷反應方向1.綜合判斷在等溫、等壓及除了體積功以外不做其他功的條件下,化學反應的方向可以用反應的焓變和熵變來綜合判斷,判據為____________。ΔH-TΔS(1)判斷方法<=>(2)文字表述在等溫、等壓及除了體積功以外不做其他功的條件下,自發反應總是向著______________的方向進行,直至達到平衡狀態。ΔH-TΔS<02.用ΔG=ΔH-TΔS判斷反應自發進行的可能性化學反應 ΔH/(kJ·mol-1) ΔS/(J·mol-1·K-1) ΔG的大小(與0比較) 能否正向自發進行2KClO3(s)===2KCl(s)+3O2(g) -78.03 +494.4 ΔG一定小于0 任何溫度下都能正向自發進行化學反應 ΔH/(kJ·mol-1) ΔS/(J·mol-1·K-1) ΔG的大小(與0比較) 能否正向自發進行+110.5 -89.4 ΔG一定大于0 任何溫度下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化學反應 ΔH/(kJ·mol-1) ΔS/(J·mol-1·K-1) ΔG的大小(與0比較) 能否正向自發進行4Fe(OH)2(s)+2H2O(l)+O2(g)===4Fe(OH)3(s) -444.3 -280.1 低溫時ΔG<0 低溫下能正向自發進行化學反應 ΔH/(kJ·mol-1) ΔS/(J·mol-1·K-1) ΔG的大小(與0比較) 能否正向自發進行CaCO3(s)===CaO(s)+CO2(g) +178.2 +169.6 高溫時ΔG<0 高溫下能正向自發進行微點撥:應假設反應的焓變、熵變不隨溫度的改變而變化。3.ΔH-TΔS判據的局限性(1)只能用于判斷等溫、等壓條件下的反應,不能用于判斷其他條件(如等溫、等容)下的反應。(2)只能用于判斷等溫、等壓及除了體積功以外不做其他功條件下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反應發生的可能性,并不能說明在該條件下可能正向自發進行的反應能否__________。微點撥:在ΔH和ΔS確定的情況下,溫度有可能對反應的方向起決定作用。正向自發進行的趨勢實際發生判一判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自發反應一定很容易發生。 ( )(2)合成氨反應N2+3H2 2NH3 ΔH<0,高溫有利于其自發進行。 ( )(3)能自發進行的反應不一定真的能發生。 ( )××√1.在冶金工業中,常以焦炭(C)作為還原劑。(1)已知在298 K下,反應2Al2O3(s)+3C(s)===4Al(s)+3CO2(g) ΔH=+2 171.0 kJ·mol-1,ΔS=+635.5 J·mol-1·K-1,判斷此反應在20 ℃下能否正向自發進行,并計算此反應正向自發進行的最低溫度。關鍵能力 情境探究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斷(2)用焦炭作還原劑冶煉金屬錫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nO2(s)+2C(s)===Sn(s)+2CO(g),反應過程中能量的變化如圖所示。判斷此反應是在低溫下還是在高溫下正向自發進行?提示:(1)在20 ℃時ΔH-TΔS=+2 171.0 kJ·mol-1-(+0.635 5 kJ·mol-1·K-1)×293 K≈1 984.8 kJ·mol-1>0,因此在20 ℃下此反應不能正向自發進行。若要使本反應正向自發進行,需使ΔH-TΔS<0,即+2 171.0 kJ·mol-1-(+0.635 5 kJ·mol-1·K-1)×T<0,解得T>3 416.2 K時反應才可以正向自發進行,因此此反應正向自發進行的最低溫度為3 416.2 K。(2)高溫下能正向自發進行。因為根據圖像可知反應產物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所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則ΔH>0;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所以ΔS>0,所以要使ΔH-TΔS<0,需要較高的溫度。2.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化學方程式為2NO(g)+2CO(g) 2CO2(g)+N2(g)。已知反應在常溫下能夠自發進行,判斷此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提示:放熱反應。因為此反應常溫下能夠自發進行,即在常溫下ΔH-TΔS<0,此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即反應的ΔS<0,所以要使常溫下ΔH-TΔS<0必有ΔH<0。1.當反應的焓變和熵變的影響相反,且二者大小相差懸殊時,某一因素可能占主導地位。一般常溫下自發進行的放熱反應,焓變對反應方向起決定性作用。一般常溫下自發進行的吸熱反應,熵變對反應方向起決定性作用。2.如果反應的焓變和熵變的影響相反且相差不大時,溫度可能對反應的方向起決定性作用。溫度與反應方向的關系:【例題】 已知甲烷隔絕空氣在不同溫度下有可能發生如下兩個反應:①CH4(g)===C(s)+2H2(g),②2CH4(g)===C2H2(g)+3H2(g)。某同學為了得到用天然氣制取炭黑的允許溫度范圍和最佳溫度,在圖書館查到了如下熱力學數據:反應①的ΔH(298 K)=+74.848 kJ·mol-1,ΔS(298 K)=+80.674 J·mol-1·K-1反應②的ΔH(298 K)=+376.426 kJ·mol-1,ΔS(298 K)=+220.211 J·mol-1·K-1(1)判斷反應②高溫正向自發還是低溫正向自發:_____(填“高溫”或“低溫”)。(2)通過計算判斷反應①在常溫下能否正向自發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3)求算制取炭黑的允許溫度范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提高甲烷的炭化程度,你認為下面四個溫度中最合適的是______(填字母)。A.905.2 K B.927 K C.1 273 K D.2 000 K高溫不能正向自發進行927.8 K<T<1 709.4 KC(3)裂解為炭黑和H2時,ΔH-TΔS=+74.848 kJ·mol-1-(+80.674×10-3 kJ·mol-1·K-1)×T<0,得T>927.8 K,即裂解為炭黑的最低溫度為927.8 K。裂解為乙炔時,ΔH-TΔS=+376.426 kJ·mol-1-(+220.211×10-3 kJ·mol-1·K-1)×T<0,解得T>1 709.4 K,即溫度高于1 709.4 K時自發裂解為乙炔和氫氣。所以要制取炭黑,溫度須控制為927.8 K(4)為了提高甲烷的炭化程度,應滿足兩方面要求:①溫度應控制在927.8~1 709.4 K;②溫度越高,ΔH-TΔS越小,越有利于正向自發進行,所以選用1 273 K最好。易錯提醒(1)在利用ΔH-TΔS作為判據判斷反應方向時,給出ΔH的單位通常為kJ·mol-1,ΔS的單位通常是J·mol-1·K-1,進行計算時應將二者的單位統一。(2)利用ΔH、ΔS的符號和ΔH-TΔS進行推理,可以減少計算量。1.(雙選)多數能自發進行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下列對此說法的理解正確的是( )A.大多數的放熱反應都是能自發進行的B.所有的自發反應都是放熱的C.焓變是影響反應是否具有自發性的一個重要因素D.焓變是決定反應是否具有自發性的唯一判據AC [多數自發進行的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說明少數吸熱反應也能自發進行,故焓變不是決定反應是否具有自發性的唯一判據。]√√2.已知,凡是氣體分子總數增多的反應一定是熵增加的反應。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反應中,在較高溫度下才能自發進行的是( )A.2O3(g)===3O2(g) ΔH<0B.2CO(g)===2C(s)+O2(g) ΔH>0C.N2(g)+3H2(g) 2NH3(g) ΔH<0D.CaCO3(s)===CaO(s)+CO2(g) ΔH>0√D [A項,該反應的ΔH<0,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可知ΔS>0,任何溫度下都能滿足ΔH-TΔS<0,反應可正向自發進行,故A不符合題意;B項,該反應的ΔH>0,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可知ΔS<0,任何溫度下ΔG=ΔH-TΔS>0,反應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故B不符合題意;C項,該反應的ΔH<0,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可知ΔS<0,則在較低溫度下,可滿足ΔH-TΔS<0,反應可正向自發進行,故C不符合題意;D項,該反應的ΔH>0,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可知ΔS>0,所以在較高溫度下,可滿足ΔH-TΔS<0,反應可正向自發進行,故D符合題意。][教材 身邊的化學](1)已知在100 kPa、298 K時石灰石分解反應CaCO3(s)===CaO(s)+CO2(g)的ΔH>0,ΔS>0,則:①該反應常溫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向自發進行。②據本題分析,溫度______(填“能”或“不能”)成為反應正向自發進行的決定因素。(2)某吸熱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ΔS_______(填“>”或“<”) 0。不能能>反應方向的判斷 知識必備ΔH ΔS ΔH-TΔS 反應情況- + 永遠是負值 在任何溫度下反應都能正向自發進行+ - 永遠是正值 在任何溫度下反應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 知識必備ΔH ΔS ΔH-TΔS 反應情況+ + 低溫為正,高溫為負 低溫下反應不能正向自發進行,高溫下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 - 低溫為負,高溫為正 低溫下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高溫下反應不能正向自發進行1.下列關于焓變(ΔH)和熵變(ΔS)的說法正確的是( )A.ΔH<0的反應一定能正向自發進行B.ΔS>0的反應一定能正向自發進行C.ΔH-TΔS<0的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D.ΔH-TΔS=0的反應一定沒有進行5學習效果 隨堂評估√243題號1C [焓判據或熵判據不能單獨成為反應是否進行的唯一依據,A錯誤,B錯誤;復合判據ΔH-TΔS<0的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C正確;ΔH-TΔS=0的反應可以建立平衡狀態,D錯誤。]2.(雙選)反應進行的方向是化學反應原理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ΔH>0,ΔS>0的反應可以正向自發進行B.根據反應的自發性可以預測該反應發生的快慢C.可逆反應正向進行時,正反應具有自發性,ΔH一定小于零D.常溫下,反應C(s)+CO2(g)===2CO(g)不能自發進行,該反應的ΔH>0523題號14√√BC [ΔG<0,反應正向自發進行,由ΔG=ΔH-TΔS可知,若ΔH>0,ΔS>0,則在高溫下ΔG可能小于0,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A項正確;反應的自發性不能確定反應的快慢,B項錯誤;可逆反應正向進行時,由ΔG=ΔH-TΔS可知,若ΔH>0,則ΔS>0且高溫條件下正反應具有自發性,C項錯誤;反應ΔS>0,常溫下,要滿足ΔH-TΔS>0,則ΔH>0,D項正確。]523題號143.25 ℃和1.01×105 Pa時,2N2O5(g)===4NO2(g)+O2(g) ΔH=+56.76 kJ·mol-1,該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的原因是( )A.是吸熱反應 B.是放熱反應C.是熵減少的反應 D.熵增大效應大于焓效應523題號41√D [2N2O5(g)===4NO2(g)+O2(g) ΔH=+56.76 kJ·mol-1,是一個吸熱反應,ΔH>0,反應能夠正向自發進行,必須滿足ΔG=ΔH-TΔS<0,所以ΔS>0,且熵增效應大于焓效應。]4.(雙選)下列對化學反應的預測不正確的是( )5243題號1選項 化學方程式 已知條件 預測A A(s)===B(g)+C(s) ΔH>0 高溫下能正向自發進行B A(g)+2B(g)===2C(g)+3D(g) 能自發反應 ΔH一定小于0C M(s)+aN(g)===2Q(g) ΔH<0,自發反應 a可能為1、2、3D M(s)+N(g)===2Q(s) 常溫下能正向自發進行 ΔH>0√√BD [A(s)===B(g)+C(s),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為熵增大的反應,ΔS>0,ΔH>0,在高溫條件下能正向自發進行,故A正確;A(g)+2B(g)===2C(g)+3D(g),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ΔS>0,所以當ΔH<0時,一定滿足ΔH-TΔS<0,反應一定能夠正向自發進行,當ΔH>0時,在高溫條件下,ΔH-TΔS<0成立,可以正向自發進行,故B錯誤;M(s)+aN(g)===2Q(g) ΔH<0,當a=3時,ΔS<0,低溫條件下ΔH-TΔS<0成立,可以正向自發進行,當a=1或2時,在任何溫度下都有ΔH-TΔS<0,反應可以正向自發進行,故a可能為1、2、3,故C正確;M(s)+N(g)===2Q(s)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ΔS<0,當ΔH>0時,ΔH-TΔS>0,任何溫度下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故D錯誤。]5243題號15.實現“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將CO2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目前工業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甲醇。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如圖表示該反應過程中能量(單位為kJ·mol-1)的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243題號15√C [由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產物總能量,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則為熵減的反應,即ΔH<0,ΔS<0。]243題號15(選擇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NO2與懸浮在大氣中的海鹽粒子能自發反應:2NO2(g)+NaCl(s) NaNO3(s)+ClNO(g) ΔH=a kJ·mol-1,則a應該( )A.=0 B.>0 C.<0 D.無法判斷課時分層作業(十一) 化學反應的方向題號135246879101112√C [該反應能自發反應,即ΔH-TΔS<0,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則ΔS<0,則-TΔS>0,則一定存在ΔH<0,即a<0。]2.下列對于化學反應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2A(g)+B(g)===3C(s)+D(g)在一定條件下能正向自發進行,說明該反應的ΔH>0B.室溫下反應2Na2SO3(s)+O2(g)===2Na2SO4(s)能正向自發進行,則ΔH<0C.反應2Mg(s)+CO2(g)===C(s)+2MgO(s)能正向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ΔH>0D.一定溫度下,反應2NaCl(s)===2Na(s)+Cl2(g)的ΔH>0、ΔS>0,該反應不能正向自發進行題號135246879101112√B [A、B、C項,反應后體系無序程度減小,則ΔS<0,在一定條件下能正向自發進行,由ΔH-TΔS<0可知,ΔH<0,故A、C錯誤,B正確;D項,反應后體系無序程度增加,則ΔS>0,反應的ΔH>0,則在較高溫度下,可滿足ΔH-TΔS<0,能正向自發進行,故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3.已知下列過程都能正向自發進行,其中不能用“焓判據”解釋的是( )A.2Na(s)+Cl2(g)===2NaCl(s) ΔH<0B.C3H8(g)+5O2(g)===3CO2(g)+4H2O(l) ΔH<0C.2NH4Cl(s)+Ca(OH)2(s)===2NH3(g)+CaCl2(s)+2H2O(l) ΔH>0D.2Mg(s)+O2(g)===2MgO(s) ΔH<0題號135246879101112√C [當ΔH<0時有利于反應正向自發進行,而2NH4Cl(s)+Ca(OH)2(s)===2NH3(g)+CaCl2(s)+2H2O(l)為ΔH>0的自發反應,故不能用“焓判據”解釋。]4.氫氣可用于制備H2O2。已知: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其中A、B均為有機物,兩個反應均為自發反應,則反應H2(g)+O2(g)===H2O2(l)的ΔH(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無法判斷題號135246879101112√B [反應H2(g)+A(l)===B(l)和O2(g)+B(l)===A(l)+H2O2(l)均為熵減小的反應,即ΔS<0,兩反應均為自發反應,根據ΔH-TΔS<0可知,這兩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則有ΔH1<0,ΔH2<0。根據蓋斯定律,由①+②可得:H2(g)+O2(g)===H2O2(l) ΔH,則有ΔH=ΔH1+ΔH2<0。]題號1352468791011125.反應CH3OH(l)+NH3(g)===CH3NH2(g)+H2O(g) 在某溫度下正向自發進行,若反應的|ΔH|=17 kJ·mol-1,|ΔH-TΔS|=17 kJ·mol-1,則下列正確的是( )A.ΔH>0,ΔH-TΔS<0 B.ΔH<0,ΔH-TΔS>0C.ΔH>0,ΔH-TΔS>0 D.ΔH<0,ΔH-TΔS<0題號135246879101112√A [該反應在某溫度下能夠正向自發進行,這說明ΔH- TΔS<0,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ΔS> 0,所以如果 ΔH< 0,|ΔH|= 17 kJ·mol-1,則 |ΔH- TΔS|>17 kJ·mol-1,與題意不符,因此該反應的反應熱 ΔH> 0,故選A。]題號1352468791011126.在化學反應A(g)+B(g) 2C(g)+D(g) ΔH=Q kJ·mol-1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題號135246879101112(1)Q____(填“>”“<” 或“=” )0。(2)熵變ΔS_____(填“>”“<” 或“=”)0。(3)該反應_____(填“能” 或“不能” )正向自發進行。<>能[解析] (1)據圖像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 Q<0。(2)據反應特點可知,該反應是熵增大的反應。(3)據ΔG=ΔH-TΔS<0可知該反應能正向自發進行。題號1352468791011127.(1)用釕的配合物作催化劑,一定條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發生反應:2CO2(g)===2CO(g)+O2(g),該反應的ΔH____(填“>”“<”或“=”,下同)0,ΔS____0,在低溫下,該反應_____(填“能” 或“不能” )正向自發進行。(2)已知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218 kJ·mol-1,該反應能夠自發進行的反應條件是______。題號135246879101112[解析] (2)自發反應的條件是ΔH-TΔS<0,即ΔH0,故T值較大時,反應能夠正向自發進行。>>不能高溫(選擇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8.現有兩個熱化學方程式:題號1352468791011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②中都存在:ΔS>0B.反應①一定不能自發進行C.在通常情況下,①②都能自發進行D.反應②低溫時,可自發進行√√BD [由題中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①②均為熵減反應,即ΔS<0,A項錯誤;反應①ΔH>0,ΔS<0,則ΔH-TΔS>0,所有溫度下反應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B項正確;由B項可知,反應①在所有溫度下都不能正向自發進行;反應②的ΔH<0,ΔS<0,則在低溫時,ΔH-TΔS<0,即反應②低溫時,可正向自發進行,C項錯誤;由C項分析知D項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9.焦炭常用于冶煉工業。已知反應①:2C(s)+O2(g)===2CO(g);反應②:2CO(g)+O2(g)===2CO2(g)。反應①②的ΔG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A.反應②2CO(g)+O2(g)===2CO2(g)的ΔS<0、ΔH>0B.983 K是兩個反應主次趨勢變化的轉折點C.L1對應反應①D.當溫度低于983 K時,過量焦炭的氧化產物以反應②生成CO2為主√√BD [反應②的ΔS<0,273 K時能自發進行,要滿足ΔG=ΔH-TΔS<0,則ΔH<0,A錯誤;相同條件下,ΔG越小,說明它能夠反應的趨勢越大,983 K時兩反應的ΔG相等,之后兩反應的ΔG大小關系發生變化,則反應主次趨勢發生變化,所以983 K是反應主次趨勢變化的轉折點,B正確;反應①的ΔS>0,則-ΔS<0,所以斜率小于0,L2對應反應①,C錯誤;當溫度低于983 K時,L1的ΔG更小,L1對應反應②,所以過量焦炭的氧化產物以反應②生成CO2為主,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0.工業上通過熔融狀態下的反應Na+KCl===NaCl+K來制取金屬鉀,反應溫度通常為850 ℃,有關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 Na K NaCl KCl熔點/℃ 97.8 63.7 801.0 770沸點/℃ 883 774 1 413 1 500A.鉀比鈉活潑B.該反應的ΔS>0C.該反應的溫度可低于774 ℃D.850 ℃條件下該反應ΔH-TΔS<0C [金屬性鉀大于鈉,故鉀比鈉活潑,A正確;根據表格中數據,當溫度高于K的沸點時,K為氣態,其他為液態,有利于鉀轉化為蒸氣從反應體系中分離,使得反應產物濃度減小,有利于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所以熵變大于0,B正確;為更快、更有利于制取金屬K,反應溫度應該高于金屬K的沸點(774 ℃),C錯誤;850 ℃時,鉀呈氣態,這時平衡正向移動,反應可正向自發進行,故ΔG<0,ΔH-TΔS<0,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1.根據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判斷下列變化在常溫下的焓變、熵變及正向自發性,填表。題號135246879101112變化 ΔH ΔS 正向自發性 2NO2(g) N2O4(g) 2Fe3+(aq)+Cu(s)=== 2Fe2+(aq)+Cu2+(aq) NH4Cl(s)===HCl(g)+NH3(g) ΔH>0ΔS<0不能自發ΔH<0ΔS<0自發ΔH<0ΔS>0自發ΔH>0ΔS>0不能自發[解析] 先判斷 ΔH的“+”“-”,再由S(g)>S(l)>S(s)判斷ΔS的“+”“-”,最后根據常溫 (298 K)判斷ΔH- TΔS的“+”“-”。題號13524687910111212.(1)已知:298 K、101 kPa時,反應CaO(s)+SO2(g)=== CaSO3(s) ΔH=-402.0 kJ·mol-1,ΔH-TΔS=-345.7 kJ·mol-1。若此反應中ΔH和ΔS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則保持此反應正向自發進行的溫度應低于________。(2)已知:H2O(l)===H2O(g) ΔH=+44.0 kJ·mol-1,ΔS=+118.8 J·mol-1·K-1。則水的沸點約為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11122 127 K370.4 K(3)已知在298 K時,由石墨生成金剛石的反應的ΔH=+1.895 kJ·mol-1,ΔH-TΔS=+2.866 kJ·mol-1,又已知石墨的熵S石=+5.694 J·mol-1·K-1,則金剛石的熵S金=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反應的熵變是反應產物的總熵與反應物的總熵之差),這兩種碳的同素異形體中更有序的是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1112+2.436 J·mol-1·K-1金剛石題號135246879101112(3)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反應為C(s,石墨)===C(s,金剛石),ΔH-TΔS=ΔH-T(S金-S石)=2.866 kJ· mol-1,即1.895 kJ·mol-1-298 K×(S金-5.694×10-3 kJ·mol-1·K-1)=+2.866 kJ·mol-1,解得S金≈+2.436×10-3kJ·mol-1·K-1=2.436 J·mol-1·K-1。熵用來描述體系的無序程度,無序程度越小,體系的熵值就越小,或者說體系的熵值越小,則越有序。通過上面的計算知S金題號135246879101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魯科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時分層作業11化學反應的方向.docx 魯科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時分層作業11答案.docx 魯科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2章第1節化學反應的方向基礎課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