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最后一次講演》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我要掃除字詞障礙,熟讀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我要了解作者、文章寫作背景、文體等相關知識。3.我要學習有效表達講演者思想感情的技巧,如多種句式、褒貶詞語、多種人稱的運用等。(重點、難點)4.我能體會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斗爭精神,學習他追求真理、大義凜然的精神氣概。(重點)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環節一:新課導入1.視頻導入。觀看《我是演說家》盲人女孩兒的演講視頻片段,讓學生感受演講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演講的熱情。2.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內容。3.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4.文體知識。學習“演講”和“演講稿”的相關知識。環節二:為何講演—— 一腔赤誠為華夏1.歷史背景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內戰,鎮壓愛國民主運動,屠殺愛國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特務在昆明暗殺了著名愛國民主戰士李公樸先生。在李先生的追悼大會上,特務分子毫無顧忌,說笑取鬧,肆意搗亂。面對此情此景,聞一多先生抑制不住滿腔怒火,拍案而起,發表了這次慷慨淋漓的講演。但就在講演結束后的當晚,聞一多先生就遭到了特務的暗殺,與世長辭。因而,這篇演講稿是聞一多先生的即興演說,經后人整理成文。環節三:講演什么—— 一次講演震山河1.正音識義(1)讀準字音:卑劣(bēi liè) 卑鄙(bēi bǐ) 曉得(xiǎo de) 蠻橫(mán hèng)挑撥離間(jiàn)注意字形:污蔑 賦予知曉詞義曉得:知曉、知道、了解卑劣:卑鄙惡劣蠻橫:強橫而不講道理污蔑:詆毀和破壞名譽賦予:給予挑撥離間: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2.整體感知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思考下面幾個問題。(4分鐘)誰在聽這次講演?講演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本篇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簡要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環節四:如何講演—— 一切技巧皆因情1.品讀賞析請同學們帶著情感大聲朗讀課文,當你讀到精彩之處時,把詞句圈畫下來。讀完后思考作者是如何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的呢?(提示:可以留意文中句式、人稱的變化,語言風格等。用時5分鐘)(1)豐富多變的句式設問句:能用來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使青年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使特務們內心惶恐。反問句:相比于陳述句,反問句語氣更為凌厲,情感更為強烈。有力揭露了敵人無恥卑鄙的行徑。感嘆句:文中的感嘆句很多,但表達的感情卻不一樣。有的是對敵人罪行的譴責,有的是對以李先生為代表的愛國民主人士的贊頌,有的是表達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小結:通過設問句、反問句、感嘆句等豐富的句式,讓語言情感強烈,極富感染力。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慷慨激昂的情感。(2)褒貶鮮明的用語作者在說到敵人時,用的是如“最卑劣最無恥”“挑撥離間”“卑鄙無恥”這樣帶有貶義的詞語,而說到李先生、革命先烈的時候用的是“光榮”“最寶貴”等帶有褒義的詞語。在這樣褒貶鮮明的對比中,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愛憎。(3)不斷變換的人稱他們:向聽眾揭示敵人的罪行或者揭穿他們的用心時,用“他 們”。流露出講演者對敵人的痛斥和輕蔑。你們:對敵人正面指斥、揭露時,用你們,直接向敵人挑戰,向敵人發起攻擊,顯出講演者毫無畏懼。我們:在鼓舞學生戰斗時,用“我們”,表現出講演者與群眾的親密度和戰友般的感情。特別是當“我們”和“你們”相對使用時,更顯出演講者感情的鮮明,立場的堅定。小結:針對現場不同的聽眾,不斷變換人稱,使內容具有針對性。且引起特務的注意和青年學生的情感共鳴。(4)引人入“境”的開頭,鼓舞人心的結尾開頭直接指出反動派的卑劣行徑。義憤填膺、開門見山,引起青年學生的情感共鳴。結尾滿懷激情,吹響了號召青年們團結一心起來戰斗的號角,表現出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5)通俗易懂的語言聞一多先生學識淵博,但在這次演講中沒有刻意去雕飾辭藻,美化語言,用的都是簡潔明了的口語化語言。這樣的語言能最直接明了地傳達信息,同時發人深省,給反動派以靈魂深處的震撼,給戰斗者以極大的力量和信心。聲情并茂的演繹關注括號里的提示語,它們描述了聞一多先生當時的情態和動作。如“錘擊桌子”這一動作,將作者的情感表達地淋漓盡致。這一錘,錘出了對反動派深深的憤恨,也錘出了在場青年學生的熱血與斗志。小結:孟德斯鳩曾說:“演講人的聲調語氣、眼神和態度所包含的雄辯力量,比字句的選擇還有力量。”因此,我們在演講時要注意語氣、語調、重音、節奏、動作等。最大限度傳達自己的情感。2.歸納總結通過對《最后一次講演》的學習來總結,一篇好的演講稿應該具有怎樣的特點?本文 演講詞1.痛斥、贊揚、揭露、鼓舞。 1.觀點鮮明、內容充實、條理清晰。2.語言口語化,通俗易懂。 2.語言盡可能口語化、大眾化。3.感嘆句、反問句、設問句交替使用,句式多變。運用了反復、對比、排比等修辭。 3.運用語言技巧,著力錘煉語言,增強演講的感染力。4.“他們、你們、我們”人稱變換。 4.心中有聽眾。根據不同聽眾,設計不同內容,具有“針對性”。5.開頭引人入境,結尾鼓舞人心。 5.精心設計開頭、結尾,提升演講效果。環節五:知人論世1.走近作者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著有詩集《紅燭》《死水》等。曾創作組詩《七子之歌》表達自己深摯的愛國情感。2.拓展思考雖然聞先生已經不在人世,但其浩然正氣、愛國熱忱激勵著無數愛國志士與后來者,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李公樸、聞一多先生一樣的敢為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的奮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才有了今天和平的新中國。現如今處于和平年代的我們,又該如何表達和踐行對祖國的深愛呢?四、作業布置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才換來了今天的美好;在和平安定的今天,仍有無數凡人挺身而出,守護著我們的歲月靜好。他們或許是逆行的抗疫者,或許是守邊的戰士們……他們都是我們的英雄。請以“禮敬英雄,牢記擔當”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字數300字左右,題目自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