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季歌》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四季歌》歌曲為四四拍,五聲調式,節奏平穩。詞曲配合為一字一音,朗朗上口。兩段體,A段一氣呵成,首句旋律為發展動機,貫穿全歌,突出采用“同頭換尾”的手法。歌曲尾音延長記號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歌曲的結束感,而且在歌曲的情感表達上暗示著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探索、研究、發現是無窮盡的。并沒有拘泥于“春、夏、秋、冬”具體季節的交替,而是著重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是如何借自然之景、運用音樂語言、抒發內心情感,傳達生活情趣。通過學習《四季歌》讓學生體驗音樂,親近自然。【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才從三年級升上來,又由于他們在前面幾年的音樂沒有這么學習音樂知識,導致他們對音樂的能力還很有限,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在這一點上教師在課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會盡量使學生不在課堂上冷場。【教學目的】1、通過學唱歌曲《四季歌》,認識延長記號,感受它在音樂中所起的作用,并能在唱、奏活動中較好地運用。培養學生的聆聽音樂,觀察樂譜,表現音樂的能力,在感悟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和表現力的欲望,領略四季的奇妙與美好,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3、能主動參與“我的創編”活動,盡情發揮自身的藝術才能,在活動中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學會演唱《四季歌》;激發學生對歌曲的表現能力。盡情發揮自身的藝術才能,在活動中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教法學法】教學生識譜,并在會唱四季歌的基礎上再次創編,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享受創編的樂趣。【教具】電子琴,碰鈴、沙錘。【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有哪些歌曲是跟季節有關系的嗎?(同學們都很棒)師:跟季節有關的歌曲有很多。跟季節有關的風景也有很多,請同學們來欣賞一組圖片,邊欣賞邊說說每一幅圖片是屬于哪個季節的。今天,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關于季節的歌曲,《四季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16頁。二、:聽賞《四季歌》1、作者簡介:劉胡軼 湖北武漢人,畢業于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四季歌》在2010年獲得全國兒童歌曲大賽銀獎2、播放歌曲《四季歌》,你聽出了什么速度和情緒?(中速、歡快)3、師:那這首歌給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啊?是抒情的還是慷慨激昂的呢?(抒情)。師:我們在升旗的時候,聽到的國歌是抒情的還是慷慨激昂的呢?(慷慨激昂)4、師:你喜歡這首歌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好聽的四季歌。三、新授課:1.學唱歌譜。(1)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來當一當大偵探,跟著音樂,找出歌曲中描寫四季的樂句。生:第一段歌詞前兩行描寫春,后兩行描寫夏。第二段歌詞前兩行描寫秋,后兩行描寫冬。師:通過歌詞咱們知道了一年四季的變化。(2)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老師活動一下,我們用動作為歌詞打節拍,一起來說一說。師示范第一句。學生有感情的說節奏,加入聲勢動作。淅瀝淅瀝窗外下著 | 小雨拍 拍 拍 拍 | 拍攤手 腿 手 腿 | 手手掌(3)師:請你觀察一下歌曲的旋律,有沒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呢?生:每一句的開頭基本相同節奏型也相同。(4)師: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呢?請你再當一回偵探,對比一下前兩行和后兩行之間,請你仔細的觀察一下,有沒有什么蛛絲馬跡呢?生說一說。通過對比,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加以區分。2、學生跟琴視唱曲譜。3、學習新知師:歌曲結尾處有一個D.S.記號,D.S.和 是好朋友,兩人不分家,有我就有他。 4、音樂小常識“延長記號”師:請細心的小偵探們觀察 像小眼睛一樣的符號。老師來彈一彈,請你們注意聽。你認為有什么區別?對比法,比較加延長記號和不加延長記號的之間的好處。師:你認為哪種方式比較好?說說你的觀點。五、打擊樂器伴奏1、教師出示節奏圖,并范奏。學生試一試。2、將學生分為四組。第一二組為打擊樂。第一組:碰鈴。第二組:沙錘。第三四組合唱。六、我的創編你能發現《四季歌》中重復出現的節奏嗎?試著為它填上新詞,編創一首我們的《四季歌》,再用四季歌的曲調接龍唱一唱。七、課堂小結。同學們,這么美麗的四季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們學了這首歌曲,更應該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讓我們唱著自己編創的歌詞歡快地離開教室吧。【板書設計】四季歌第一樂句節奏線 第二樂句節奏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